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选取我国浙江省作为研究区,以其县域作为基础的计算单元,从洪水灾害系统理论出发,构建洪灾风险评估模型和风险因子指标体系对宏观区域上的洪灾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根据洪水灾害风险的原理,结合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和易损性、区域防灾力等要素选取了巧个风险评价指标,并为各风险因子及其基础指标分配了权重。根据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和风险分级方法,对研究区的洪灾风险等级及风险类型做了定量化分析。经计算,浙江省高等级的洪灾风险集中分布于浙北的冲积平原区和浙东的沿海丘陵平原区,在浙西的金华衡州盆地也有高等级洪灾风险呈点状分布。评价结果可用于指导浙江省的洪水风险管理和防灾减灾措施建设。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强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用云模型的方法对安康市1983年和2010年的洪水灾害风险进行评价。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选取8个代表性的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计算指标的权重,引入云模型的方法获取洪灾风险隶属度;将权重和隶属度进行转化计算,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到2010年和1983年的洪灾风险等级。结果表明:2010年与1983年相比,安康市洪水灾害风险在增加,但部分县区变化不一;高风险主要集中在汉滨区、汉阴县等区域,面积比较稳定;较高风险、较低风险区域增加,中等风险、低风险区域减少;相邻风险等级之间的转化是洪水灾害风险增加的本质表现。  相似文献   

3.
研究洪水对人口、经济的影响风险等级,是摸清洪水灾害风险底数的重要内容,可以为区域防灾减灾、国土空间规划和产业发展布局提供支撑。基于洪水风险评估理论,以洪水危险性区划和承灾体调查成果为基础,考虑洪水灾害对承灾体的影响,提出了地理格网尺度的洪灾影响人口、经济风险评估和区划方法,为定量认识洪灾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程度等级提供基本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价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是洪灾评估和管理的重要内容.综合考虑致灾因子、自然以及社会的作用,从洪水灾害危险性以及社会经济易损性两个角度出发,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采用易、快的因子叠加分析法对研究区(湖北省)进行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价,实现各种指标定量描述和综合,得出湖北省洪水灾害综合风险评价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区内洪水灾害风险性比较大的区域,集中在江汉平原的襄樊盆地的大部分平原核心地区,与实际情况能较好地符合,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吴博  张森 《东北水利水电》2023,(8):47-50+72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对于有效预防山洪灾害及减少灾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以山西省石楼县为研究区域,从山洪灾害的形成条件出发,选取了降雨、地形、河流水系和历史洪水作为危险性评价指标,人口密度、耕地面积百分比和单位面积生产总值作为易损性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各等级风险区的位置及分布范围,并划分等级。其分析结果可作为有关建设部门进行防洪工程措施建设及地区开发建设时的依据,也可作为防汛部门进行工作安排部署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极端降雨引发的城市内涝灾害频发。为科学地计算内陆平原城市各区域内涝灾害风险等级,以西安市为例,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维度构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序关系分析法、熵权法、独立性权法确定指标综合权重,并利用可拓云模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碑林区风险等级最高,为Ⅲ级,属于较高风险等级;莲湖区和新城区为Ⅱ级,属于较低风险等级;未央区、灞桥区和雁塔区为Ⅰ级,属于低风险等级;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能较好地反映出西安市内涝灾害风险的实际分布情况。研究成果可为有关部门内涝灾害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是研究洪涝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评价结果可为区域洪涝灾害监督预测、防洪减灾措施的制定与规划提供依据。以河北武安市为研究区域,以自然灾害风险系统理论为基础,考虑当地实际情况,从洪涝灾害的致灾危险性、灾害敏感性以及防减灾能力三个方面出发,选取降水、地形等自然因素和人口密度、经济投入水平等社会经济要素共9个评价指标,采用GIS空间分析叠加功能、加权综合评价法等方法,得出洪涝灾害风险评价结果。结果表明:武安市洪涝灾害风险分布整体呈现由中部、西南部高风险区向四周逐渐递减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河谷风险等级突出,洺河沿岸地区的风险要高于其他地区;平原风险等级明显,平原区由于易出现洪水汇入,且敏感性强的特点,易出现洪涝灾害;农耕区域的风险等级要高于林草区域。通过历史灾情数据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本文提出的武安市洪涝灾害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及时准确评估安阳市洪水灾害风险,构建了安阳市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安阳市洪水灾害风险等级云模型。同时,利用熵权法和模糊变换法得到安阳市各县区的洪水灾害风险等级评价表,并绘制出安阳市洪水灾害风险评价地区分布图。以安阳市"7·19"特大暴雨进行验证,检验了指标选取的合理性及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林州市和安阳县存在高风险洪水灾害等级,因为两地依靠太行山脉,受地形地势影响,降雨尤其集中,洪水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极高;且两地人口密度较高,洪水灾害容易造成较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针对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总体需求,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开展京津冀地区洪灾风险评价研究。首先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三个方面分析遴选评价指标,采用模糊算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构造模糊一致判断矩阵确定各指标相对权重,并利用GIS技术将多维指标映射为一维评判准则,建立京津冀地区洪灾风险综合评价模型,确定洪灾风险空间分布状况,实现京津冀洪灾风险等级区划。结果表明:中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滦河、大清河及子牙河沿岸,特别是子牙河南支滏阳河上游、大清河南支河系上游以及白洋淀周边区域风险较高;北京、天津、石家庄等中心城区局部区域风险较低,城乡防洪标准提高后,相应区域的洪灾风险等级进一步降低。洪灾风险计算方法和区划结果具有合理性,研究成果可为区域洪灾风险区划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桂林市区作为研究区域,首先综合考虑了洪水灾害的危险性、易损性及社会的抗灾减灾能力,利用GIS与加权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然后利用模型对桂林市区的洪水灾害风险进行了分区评价和分析;最后利用自然间距分类法将桂林市洪水灾害风险分成低风险区、较低风险区、中等风险区、较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风险评价结果与评价区域内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可供桂林市防洪减灾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