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借鉴,一种影响,总伴随着“文化过滤”的过程,在讨论继承传统问题,不应把注意力放在操作层面上,而应该加强建筑师的文化修养,从而加强这种“文化过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是第一次去日本,我比较虔诚,总想把这个机会留在一个合适的时候。 看过日本之后,和我原来生活的加拿大和中国,包括多次去过的欧洲,其实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就那汹涌的人潮,不光我们,所有的游客都会感到震撼。这个现象在去之前有点不敢想象。  相似文献   

3.
《小城镇建设》2011,(11):11-11
农耕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中华文化的灵魂和精髓与农耕文化和生活形态密不可分。然而,进入社会转型期之后,我们这个曾因农业文明而兴盛的国家,正面临一个严重的危机——农村正在消失。——《新华每日电讯》《中国统计摘要2010》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2009年,全同村民委员会数目逐年减少,平均每天有20个行政村消失。  相似文献   

4.
日前,东方雨虹正式启动第五届“中国虹”书画、摄影大赛。东方雨虹自举办“中国虹”书画、摄影大赛以来,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活动秉承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展现了社会、企业及员工的时代风采,成为东方雨虹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为了紧随多元文化发展潮流,“中国虹”新增漫画大赛。  相似文献   

5.
6.
聂粉景 《建造师》2009,(7):20-24
奥林匹克中心区靓丽的地上风景以下9米处,暗藏着一个“中华远古盛世”。从紫禁城的红墙到北京的四合院,从历经千年的鼓乐到盛唐的马球运动,在如同贯通古今的时空隧道中,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幕幕精华篇章。美丽的下沉花园背后,是迅猛发展的现代建筑技术和无数为之不懈努力的施工人员  相似文献   

7.
“景”字意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晋 《华中建筑》1997,15(4):103-105
文章论述了“景”字的多重含义,由此提出只有采用审慎的态度对待历史,我们才能充分发掘出中国文化传统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8.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年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以其独特的传统文化孕育出了以"土木为材"的中华传统建筑.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华传统建筑的"亲地"倾向与"恋木"情结;同时从结构工程技术的角度出发简述中华传统建筑的优越之处,有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建筑,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中华建筑.  相似文献   

9.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今天是首届中国古建筑文化高峰论坛会。既然是建筑论坛会,我们首先应当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建筑?关于建筑,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建筑是人类为居住和相关社会活动而创造的一种特殊器物。建筑是从本土生长出来的,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结晶和载体。世界文化的交融给建筑刻上了外来文化的痕迹,  相似文献   

10.
“院落”的内涵龙小明一、“院落”——传统建筑对汉文化特质的折射中国文化是主虚、主静的文化。主阴柔、主内向、主含蓄,强调严格的等级制度,强调整齐划一。注重自然、社会、人的同源同构互感——天人合一——的关系。属自然主义。这些特点反映在建筑上,就是强调整体...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2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思想的瑰宝,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积淀,是民族发展的骄傲。随着时代发展,我们仍能够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让国人产生文化自信,提升获得感。而中职学生正处于教育和发展最佳时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中职学生文化自信,也是中职教育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文章结合《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学校的实际,转变观念,设计有针对性的人文课程,并拓展人文教育途径,提升人文教师素质,创新校园环境,从而促进中职学生德育素养提升,成为德才并举并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7,(17):198-199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而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应试教育依然盛行的今天,学校、家长、乃至社会,都忽视了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为此,我们要从教材编写、师资培训、民俗风情、地域文化、传统美德、硬件建设等各方面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让他们学会爱国、处世和修身,培养他们做明理、诚信、博爱、创新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3.
14.
《Planning》2020,(19)
书法是汉字之美的艺术体现,同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书法教育,对于青少年而言,其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练习,更是一种文化修炼及精神的陶冶。高中阶段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黄金时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纳入书法教育是极为重要的。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纳入书法教育谈谈自身的一些看法,希望能进一步提升高中生写字能力,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实效,实现高中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中华传统文化中修身、修德、建立和谐社会为出发点,阐述了图书阅览工作者在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的今天面临的工作任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8)
"中国风"音乐是对中国古典文化与现代音乐的有机结合,糅合了古今、中外的不同文化。在某种意义上,"中国风"音乐是文化创新的新形式。我们要借助这股音乐风,把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也要探索文化创新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17.
《复兴中华建筑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文,最早源于沈阳建筑大学教授黄墉、武志刚先生等在中华建筑文化复兴和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后经本刊约稿,由黄墉、武志刚、孙雯婧将其整理成文。这篇文章从宇宙观、世界观和哲学的高度,深刻论述了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别,阐述了中华文化五千年绵延不断发展至今并为世界认同的深层次原因,同时揭示了中华建筑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派生和依存关系。本刊编辑部对这篇文章十分重视,认为它是从理论高度阐述复兴中华建筑文化重要性与紧迫性的一篇好文章,能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同时考虑到文章涉及哲学理论方面的例证较多,为更加适合建筑从业人员阅读,由本刊对该文进行了编辑加工,保留了原文理论阐述的精华,深化了中华建筑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丝丝相扣的派生依存关系以及近百年来中华建筑文化被边缘化的原因分析,加进了复兴中华建筑文化要做的工作等相关内容。这篇文章是迄今为止从理论高度和对近百年历史深刻分析的角度,阐释中华文化与中华建筑文化被排斥、被边缘化原因的最深刻、最有说服力的文章。它对于改变社会上一些人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偏见,提高广大同仁对复兴中华建筑文化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自觉有重要意义。这篇文章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当代古建学人对复兴中华建筑文化诸多问题的深入思考。今特以本刊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以示重视,并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家饰》2008,(12):100-103
提起圣诞节人们的心里立刻会有欢天喜地的高兴劲儿,尽管这个节日是西方人新一年的起点,合家团聚的时刻,但是年轻一族们还是愿意在这个舶来节里.邀一群哥们姐们来个名正言顺的扎堆儿狂欢Party。  相似文献   

19.
禾木 《建材与装饰》2006,(10):45-45
传统文化和企业管理的结合,无疑为老板开启了思考管理办法的新视角。[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