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1 毫秒
1.
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在处理信息系统中属性约简收敛速度慢、早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云模型的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CQPSO)的属性约简方法。改进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即利用量子粒子群算法的量子行为来加快收敛速度;引入云模型控制粒子种群在不同状态下进行寻优;根据属性依赖度等性质构造属性约简数学模型;采用CQPSO算法对其进行求解,得到约简结果。实验中采用标准测试函数对CQPSO算法进行仿真对比,验证了CQPSO算法性能优于量子PSO算法;采用UCI标准数据库的典型例子进行属性约简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属性约简方法优于现有约简方法,其计算速度快、识别精度高。  相似文献   

2.
基于量子粒子群优化的属性约简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量子粒子群优化(QPSO)算法改进了粒子进化策略,使粒子具有更大搜索空间,可更好地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该文将普通QPSO算法转化为二进制QPSO算法,提出基于QPSO优化的属性约简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二进制QPSO算法的约简结果优于Hu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约简算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量子粒子群算法具有陷入局部值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量子粒子群算法优化的粗糙集和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表具识别算法,引入人工蜂群算法和免疫算法,来提高算法搜索空间、收敛速度。首先通过改进量子粒子群算法优化的粗糙集对得到的特征向量进行属性约简,然后经过改进量子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参数。最后通过实验仿真表明,改进的算法能有效地减少决策属性的个数,提高了粗糙集属性约简能力,优化了支持向量机的参数,算法收敛速度快,识别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4.
基于边界变异的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星  冯斌  孙俊 《计算机工程》2008,34(12):187-188
将边界变异操作引入到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中,提出基于边界变异的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QPSOB。该算法将越界粒子随机分布在边界附近的可行域内,以增加种群的多样性、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仿真实验证明其全局收敛性能优于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  相似文献   

5.
自适应混沌量子粒子群算法及其在WSN覆盖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值和收敛速度慢等不足,通过研究种群多样性与粒子群算法进化的关系,提出一种动态自适应混沌量子粒子群优化(DACQPSO)算法。该算法将种群分布熵引入粒子群的进化控制,以Sigmoid函数模型为基础,给出了量子粒子群算法收缩扩张系数的计算方法;以平均粒距作为混沌搜索的判别条件进行混沌扰动。将DACQPSO算法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覆盖优化中,并作了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DACQPSO算法在覆盖率指标上比标准粒子群、量子粒子群、混沌量子粒子群算法分别提高了3.3501%、2.6502%和1.9000%,有效地提高了WSN的覆盖性能。  相似文献   

6.
混沌映射的多种群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存在早熟收敛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ogistics混沌映射变异的多种群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CMQPSO),采用分段Logistics混沌映射生成初始粒子群,根据适应度值将群体分为顶层和底层种群。顶层出现聚集时才进行高斯扰动,底层种群则按概率通过Logistics混沌变异生成分布更为均匀的粒子,提高种群的多样性,从而较好地平衡了算法的局部和全局搜索能力。对测试函数的计算表明算法较QPSO等其他算法在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方面有明显改进。分析了算法重要参数停滞阈值[Cσ]和比例系数[S]对搜索性能的影响,给出合理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7.
通过两组势阱中心不同且相互协同的主、辅子群,在具有量子行为的粒子群优化(QPSO)算法基础上构造一种基于随机评价机制的交互式双子群QPSO算法(DIR-QPSO)。该算法通过子群间的协作避免了种群多样性的快速消失,增强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同时,随机因子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粒子摆脱局部极值的能力。对6个测试函数的实验结果表明, DIR-QPSO算法相对于传统的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在处理单峰和多峰函数时具有更好的优化性能,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无线传感网络覆盖的粒子进化优化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实现网络覆盖范围的最大化,延长网络寿命,本文在粒子进化的多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无线传感网络覆盖优化策略.通过多种群并行搜索,采取粒子进化理论使陷入局部最优的粒子迅速跳出,有效地避免了基本粒子群算法容易出现的"早熟"问题,提高了算法的稳定性.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节点感知半径对覆盖性能指标的影响.覆盖率和收敛速度随着感知半径的增大逐渐增大和加快.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粒子进化的多粒子群优化策略比基本粒子群算法、传统遗传算法和新量子遗传算法具有更好的覆盖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种改进的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基于概率幅编码的量子粒子群算法的优化效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改进的算法中,采用量子Hadamard门实现粒子位置的变异,将概率幅对换变异改进为更具柔韧性的旋转调整,有效避免了种群在搜索空间中多样性的丢失;通过分析惯性因子、自身因子和全局因子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根据粒子当前适应度自适应确定全局因子的方法。以函数极值优化问题为例,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搜索能力和优化效率优于原量子粒子群算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标准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及其改进算法存在的局部收敛与收敛速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多量子粒子群协同优化(QPSCO)方法。该算法采用双层的多粒子群协同优化结构:用多个量子粒子群在底层独立地搜索解空间,同时引入参数变异策略,以扩大搜索范围;上层用1个量子粒子群追逐当前全局最优解,并对飞离搜索区域粒子的位置用新位置取代,以加快算法收敛。在此基础上,将该算法应用于实际控制系统低阶时滞对象的PID控制器设计中。仿真结果表明,QPSCO是一种有效的参数优化算法,与标准PSO、QPSO等算法相比具有更好的全局收敛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一种随机粒子群算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粒子群算法的优化效率,在分析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随机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只有一个控制参数,搜索步长由一个随机变量的取值动态决定,通过合理设计控制参数的取值,实现对目标位置的跟踪。标准测试函数极值优化和聚类优化的实验结果表明,与量子粒子群和普通粒子群算法相比,该算法在优化能力和优化效率两方面都有改进。  相似文献   

12.
以保证全局收敛的随机微粒群算法为基础,文章提出了一种双群体随机微粒群算法——DB-SPSO。该方法采用两个群体同时进化,一个群体在进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停止微粒由另一群体的微粒来代替,并和此群体中其余的微粒一起继续进化。通过对此算法的参数适用范围及收敛率进行讨论,给出了此算法的适用范围。其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单峰函数和多峰函数,此算法都能够取得较好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的量子群进化算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进化的量子群进化算法,使用量子角表示量子比特的状态,并引入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策略,对量子群中各量子的量子角进行自适应动态调整.在对0-1背包问题的求解中,表现出很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混合蛙跳算法(SFLA)是一种全新的群体智能优化算法。针对基本混合蛙跳算法局部搜索能力差,因而优化精度低、收敛速度慢的缺点,引入量子粒子群算法的搜索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粒子群搜索策略的混合蛙跳算法(QPSO-SFLA)。通过对基准函数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大大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增强了算法的寻优能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量子粒子群算法存在的不足,将变异算子引入其中,提出一种高斯变异量子粒子群算法(GM-QPSO),并将其应用于数据库查询优化中。首先建立数据库查询优化数学模型,然后采用量子粒子代表一个可行的数据库查询方案,然后通过量子粒子之间的信息交流,找到数据库查询最优解,最后在 Matlab 2012上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 GM-QPSO克服了量子粒子群算法存在的不足,不仅提高了数据库查询速度,而且获得了更加理想的查询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中的多目标优化的粒子群算法及其应用,并将其运用在防守对方多个前锋球员的进攻威胁,以粒子群算法随机性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粒子群算法的优化效率,在分析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Bloch球面坐标编码的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每个粒子占据空间三个位置,每个位置代表一个优化解。采用传统粒子群优化方法的搜索机制调整量子位的两个参数,可以实现量子位在Bloch球面上的旋转,从而使每个粒子代表的三个优化解同时得到更新,并快速逼近全局最优解。标准测试函数极值优化和模糊控制其参数优化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同类算法相比,该算法在优化能力和优化效率两方面都有改进。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最优化理论及其衍生出的算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当中,现实世界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被描述为组合优化问题。群智能优化算法这些年来被证明在解决组合优化问题方面效果显著,将当下处于研究热点的量子计算概念引入群智能优化算法形成的量子群智能优化算法,为更好地解决组合优化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许多量子群智能优化算法被不断开发出来,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改进与应用。综述了量子蚁群算法、量子粒子群算法、量子人工鱼群算法、量子人工蜂群算法、量子布谷鸟搜索算法、量子混合蛙跳算法、量子萤火虫算法、量子蝙蝠算法等量子群智能优化算法,并对量子群智能优化算法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张垒 《控制工程》2020,(1):162-167
在N人非合作博弈Nash均衡问题求解过程中,将量子不确定性原理、协同演化以及免疫算法内的抗体浓度抑制机制引进到经典粒子群算法中,设计了一种新型改进量子粒子群算法来更好地处理Nash均衡问题。该算法在运算过程中,运用抗体浓度以及协同演化的方式来维系粒子群具备的多样性特征,并借助量子不确定性缩减迭代搜索耗时。该算法不仅有效地将粒子群算法运算简单与方便实现的特质承继下来,而且算法的收敛速度以及其全局搜索能力都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相关数值算例分析表明,改进的算法能够更好地处理粒子早熟,相较遗传算法以及免疫粒子群算法更具性能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是一种新兴的优化技术,其思想来源于人工生命和演化计算理论。PSO算法具有简单、易实现、可调参数少等特点,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PSO算法存在早熟收敛问题。为了克服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早熟收敛问题,提出了一种旨在保持种群多样性的改进PSO(IPSO)算法,以提高PSO算法摆脱局部极小点的能力。通过对3种Benchmark函数的测试,结果表明IPSO算法不仅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有效的全局收敛性能,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