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利用单自由度模型对球壳弹塑性动态响应过程进行力学分析并推导出解析解,得到等向强化双线性弹塑性球壳在考虑准静态压力的内爆炸载荷作用下径向位移响应公式,解析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对屈服发生于首个脉冲阶段和准静态压力阶段的两种情况进行分析,获得了准静态压力对球壳弹塑性动态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若屈服发生于准静态压力阶段,进入屈服阶段时刻会受准静态压力幅值影响,随准静态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无论屈服发生于哪个阶段,最大位移均出现于准静态压力阶段,且出现时刻有明显差异,最大位移值随着准静态压力幅值的增大而显著增大;与弹性响应结果相比,在弹塑性响应分析中准静态压力幅值对最大位移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表明,在炸药的威力评估工作中,针对准静态压力效应采取结构弹塑性响应分析更有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4.
5.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拱结构在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弹塑性动力响应。结构动力屈曲临界荷载由B-R 准则判定。研究结果表明:拱结构的动力响应过程可划分为4 个典型阶段,即弹性振动阶段、弹塑性稳定振动阶段、反直观动力响应阶段和压溃破坏阶段,拱结构反直观动力响应是其发生动力屈曲以后处于不稳定平衡状态中的一种动力响应模式;爆炸冲击持续时间越长,拱结构动力屈曲临界荷载越小;当冲击持续时间在某一范围内时,结构发生动力屈曲以后会出现反直观动力响应;爆炸冲击持续时间太长或太短,结构发生动力屈曲以后将不会出现反直观动力响应,即结构一旦发生屈曲就会出现毫无征兆的突然破坏,动力屈曲临界荷载就是动力失效荷载。 相似文献
6.
7.
8.
内爆炸载荷下弹钢的动态变形与断裂准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Taylor临界应力断裂准则的基础上,假定裂纹前端周向拉伸应力σ0=kσB,理论和实验研究了两种弹钢(20^#钢和9260钢)在内爆炸载荷作用下壳体的膨胀规律,以及断裂系数K值,应变,应变率和破裂半径。破片加嘏试验表明,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具有相当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将球形容器内爆载荷简化为首个冲击波和准静态压力两部分,利用单自由度模型对球壳弹性动态响应过程建立力学分析模型并推导出径向位移响应解,LS-DYNA数值模拟结果与力学分析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该分析方法的可靠性。通过对所得到的球壳径向位移响应公式进行分析,获得了内爆炸准静态压力对位移响应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首个脉冲作用时间和准静态压力存在临界值,对最大位移出现时刻具有决定性影响,其中首个脉冲作用时间临界值与结构固有频率有关,准静态压力临界值与首个脉冲压力峰值及作用时间、结构频率、壳体厚度、材料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因素有关;最大位移出现于准静态压力作用期间时随准静态压力增大而增大,出现在首个脉冲作用期间时则不受准静态压力影响;最小位移随准静态压力增大而增大,后续等幅振幅值随准静态压力增大而减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次使用型容器开展有限空间内爆炸效应威力评估时,不仅应考虑爆炸载荷首个脉冲冲量与后续准静态压力的具体细节,还应与结构动态响应历程和结构自身参数分析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采用坐标网格法分析了冷挤压内斜齿轮的力学特点,实验结果给出了变形不同区域的应变特征和毛坯表面变形区内应力应变值及其变化规律,指出了变形区的外部边界和可能破坏的区域。给出的结果为计算变形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利用掸击加载实验法和能量平衡理论模型,研究了三种弹钢在应变率ε=10^3-10^4s^-1范围内的平均动屈服强度σ^Ds和相关特性。在Taylor模型基础上,讨论了加载过程中材料动屈服限值随时间的变化历史。 相似文献
13.
在文献[1]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加权余量法用于壳体的塑性动力响应问题。采用加权余量法中的配点法和子域法,求出简支圆柱薄壳在中央面承受冲击荷载时的塑性动力响应和阻尼介质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应用矩量了域法分析了阻尼介质对短壳在高载作用下的塑性动力响应的影响,给出了每个运动阶段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16.
17.
底排弹射击密集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底排弹底排装置的工作特性对底排弹的距离散布有着明显的影响。本文以初步的静态和飞行试验结果为依据,讨论了利用现有试验手段对底排因素引起的距离散布进行分析和计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小底排弹距离散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某高射机枪射频稳定性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影响高射机枪射频稳定性诸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发射过程自动机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摩擦系数、复进簧刚度及导气室压力冲量对射频稳定性的影响,针对不同的复进簧刚度、不同的导气室压力冲量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诸因素对射频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改善射频稳定性的技术措施.研究结果为控制枪械射频稳定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以反射面式膛口消声器为背景,设计了一种组合的序列柱腔装置,组成了一套程序柱腔内流的实验与测试系统,通过射击试验测量了多级柱腔内的压力变化规律,展示了序列柱 腔内的流动特点,初步揭示了序列柱腔的抑噪机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