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过去做现浇水磨石地面时,把整个地面全部做成现浇水磨石,地面一般多采用机械磨光,由于靠四周的边缘部位和柱根周围磨石机磨不到位,而且还容易损坏踢脚板,所以只好采用人工手磨这些部位,不仅费工费力,效果还不好。我们在某工程现浇水磨石地面的施工中,采用在地面四周和柱根周围镶贴预制水磨石块的方法,收 相似文献
4.
玉簪的植物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簪因容易种植,在花园设计中又常出彩,往往成为花园中的明星。然而玉簪与其他植物的合理搭配,颇有技巧。普通的玉簪若能在相宜的植物之中,它会显得美丽雅致;而昂贵品种的玉簪若搭配不合理,也会令人失望。对玉簪应用最主要的设计理念是平衡和格调。平衡应用玉簪的色彩和尺度可起到设计中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为玉簪选择合适的伙伴有助于增添景观特色。避免使用过多亮丽色彩的玉簪花园营造者常犯的一个低级错误是使用太多金色叶或花叶品种的玉簪,会使花园看上去花哨无序。平衡设计在于种植以绿蓝为主,稍微带花斑条的品种,它们文静雅致,这些品种用得越多,你的花园越显宁静。浓重的花叶、黄叶玉簪在设计中很难调和,过于抢眼。带白色花斑的玉簪可以成为设计中的焦点,而金色品种则不然。用花去烘托玉簪叶的美丽特征在设计中使用玉簪是很愉快的一件事,玉簪叶的色彩极为丰富,从鲜明的白色到亮丽的黄色,也有粉蓝或近黑的墨绿。这些色彩与其 相似文献
5.
6.
从植物配置到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城市园林建设中将植物景观规划设计都称作植物配置,并常以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中的植物景观为范本.为突出自然山水写意园林及文人风格的特点,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对具有比德、比兴,能够赋予植物以人格化的种类予以应用和欣赏.在平面设计中又深受画论及诗词歌赋的影响,所谓“不知中国画理,无言中国园林”.画理中的神似写意常指植物景观设计,要求有聚有散,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力求画意,常以一亭一木,一石一草构图,一方叠石代巍峨高山,一泓池水意江河湖泊,数棵树木为茂密森林,甚至室内案头的山水、树木及水旱盆景都是咫尺山林、微缩自然,画意、写意十足.因此植物配置时要运用神似、写意的画理,充分发挥植物个体的形姿、线条、色彩、季相等自然美,构成一幅幅动态而美丽的画面.再结合花文化的内涵,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景观达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自然式设计先用花期晚且直到结籽都很美丽的植物可以令花季延续,甚至可以做到秋天和冬天的花园看起来与春天和夏天一样繁盛。在种植花园时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与掌握植物生长周期,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13.
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路绿化是道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园林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它直接形成城市的面貌、道路空间的性格、市民的交往环境,为居民日常生活体验提供长期的视觉形态审美客体,乃至成为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从适应现代工业的发展趋势、适应生产工艺发展的可变性、节约用地、节省投资和运营成本等角度,说明提倡和推广联合厂房的必要性;结合工程实例说明联合厂房合并、组合的不同形式及适用范围,阐明总图专业在推广应用联合厂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南亚泛指亚洲南部,环印度洋的广大地区。南亚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在相近的自然条件和相似文化传统与政治环境下,南亚各国对自然、植物以及生态设计哲学有着一致追求。本文从气候条件、人文因素以及种植形式3方面,总结斯里兰卡的植物配植特点,探析独特的南亚地域性景观特征。 相似文献
16.
城市广场绿化在城市广场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同类型的广场决定了广场绿化设计的不同特点.文章阐述在进行广场植物景观艺术设计时,要遵循一定的艺术原则和设计手法,经过科学配置和工艺加工,才能创造出具有丰富特色的广场绿地.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佛山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的介绍,说明本工程厂区平面根据规划用地、工艺流程、外部及內部环境因地制宜进行布置,建筑立面造型综合考虑厂房的不同使用功能,力求打破以往的工业建筑模式,建成处处以人为本的生态花园式厂房。 相似文献
18.
19.
从工艺分析着手介绍工厂设计思路和过程,工厂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必要生产、管理条件,合理的工厂布置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搭建高效有序的平台,因此工厂设计应围绕产品生产全过程进行生产、管理、设施进行规划设计。然而,在工厂设计时,由于市场及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又不可能预见到工厂寿命期内产品结构、工艺技术和装备发展对生产环境的要求。因此,在工厂设计时,必须具有灵活性,为未来的发展改造提供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尽管“绿色设计”面临着行业技术价指标空缺、生产工况模拟数据不全、新型材料应用经验少等问题,但我们结合项目特点,对“绿色设计”在工厂设计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本项目的介绍,希望“绿色设计”能为同行提供借鉴,共创“绿色”和谐环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