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超女] 2005年的夏天,记忆中那热得让你无法拒绝的体验,席卷了全国。《超级女声》正是这股热浪的发动机,她神话般的崛起,成为了去年最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这一部精光锃亮的娱乐机器,借助电视直播、流行音乐和新通信技术的多个引擎释放着无敌的青春魅力。  相似文献   

2.
雷楠 《中国新通信》2006,(12):60-61
如果搜集2005年的关键词,“超级女声”无疑会名列前茅,这个以平民、草根文化为核心的综艺节目在2005年红透了中国。一个从“超级女声”中脱颖而出的小孩儿也红遍了世界各地,甚至连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都记载了她腼腆的微笑。同时红火了的还有天娱传媒和掌上灵通等若干娱乐、SP商家,一场娱乐盛宴,就这么变成了关于娱乐与电信业、通信业的合作典范,变成了市场营销的经典案例,被大家研究了整整一年。如今,2006年“超级女声”再次放歌,曾经的“想唱就唱”也成了现在的“唱得响亮”。随着长沙唱区三强出现、  相似文献   

3.
古松 《通信世界》2005,(37):5-5
2005年轰轰烈烈的“超级女声”活动吸引了全国不同区域、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的关注。让我们来算一算在这场超女狂欢中究竟谁是真正的赢家?湖南卫视以此节目再次引领中国电视界的新时尚;3名美丽女孩在这场全民运动中成为被追逐的明星;借助“超级女声”的宣传,蒙牛的酸酸乳在10个月内市场占有率由8%提高到25%,销售额由7亿元提升到25亿元;而提供超女短信服务的几家SP更是日进斗金,狂热的超女迷们不惜请客送礼,来要求周围的亲戚、朋友,同事、同学们一起来发短信支持自己心中的偶像。据统计,仅仅在超女决赛那一天所发送的短信量就高达1000多万条…  相似文献   

4.
《我是歌手》节目的关注度伴随着林志炫、辛晓琪、周晓欧等众多老牌实力唱将的加入,赛程过半的第七期节目的收视结果就使其成为首个份额破10%的"超级节目"。4月12日,《我是歌手》以4.127的收视率和13.24%的市场份额完美收官。这一成绩意味着《我是歌手》成功从"市场级"节目晋级为"现象级"的顶尖节目。与湖南台谓之现象级的节目《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超级女声》相比,《我是歌手》能否不负厚望,由"领秀"晋级为  相似文献   

5.
2006年,随着2005“超级女声”与“梦想中国”等大型选秀节目的深入人心,心视攀升,各台的透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纷纷上马。一时间,大型选秀节目风生水起,不仅使得含蓄的中国人开始去更大的舞台上展现自己,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更是为各大商家看好--电视媒体再次展现出巨大的魅力和影响力。选手们在台前PK,各节目幕后的PK同样火爆激烈。在这个选秀节目的PK场上,以精良策划、制作的“超级女声”、“我型我SHOW”、“加油,好男儿”等节目,如何在令人眼花缭乱的荧屏打造出独具魅力的一片天地,创出超高的人气,正是我们的关注所在。  相似文献   

6.
2005年是我国电视银屏异彩纷呈的一年,经历了神六发射的紧张激动,十运会的竞技拼搏,最为火爆的却是从年初到年末《超级女声》、《我型我秀》、《梦想中国》一系列真人选秀节目的轮番上阵,一阵热热闹闹的pk,究其背后是选拔优秀,实现梦想的美好愿望,它也必将吸引未来更多的优秀选  相似文献   

7.
曾经在2005年8月写过一篇题为“娱乐,还是愚乐”的短文,从木子美到芙蓉姐姐,孔庆祥到《超级女声》很是感慨:当今大有娱乐和愚乐之分。娱乐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愚乐则是一个投资少来钱快的更大的市场。一不留神,大好的一个娱乐市场变成了一个相当大的愚乐市场:你在说上半身,我便说下半身,  相似文献   

8.
真人秀这一独具特色的节目形态,自从2000年广东电视台引进创办了国内第一档真人秀节目《生存大挑战》,便被陆续地引进和借鉴,但都未引起广泛的收视热潮。而2005年湖南卫视创办的《超级女声》的风生水起,却让这一节目形态成为了电视界的宠儿。国内各大卫视争相创办起类似带有选秀性质的真人秀节目,但是其后鲜有能引起广泛影响的,大多形似而神不似,同质化严重,节目反响平平。因而,对真人秀节目进行中国特色的本土化改造,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超级女声”、“梦想中国”、“挑战主持人”、“我型我SHOW”、“加油好男儿”……如此多的选秀活动密集举办,2006年无疑成了中国电视业的集体选秀年。美国那边更是热闹,就在前些天,经过长达近5个月的激烈角逐,福克斯电视网一年一度的热门歌唱选秀节目“美国偶像”落下帷幕。决赛当晚,观众以电话和手机短信的方式投出了6300万张选票,这个数字高出美国历史上任何一届总统选举的投票数。事实上,与中国形形色色的电视选秀活动相比,美国的电视选秀发展过程更长,商业模式也更成熟。在中国人气最旺的的“超级女声”节目中,我们也能看到很多模…  相似文献   

10.
经过6个月漫长的等待,我们终于迎来了“2005我最喜爱的手机游戏有奖评选”年中颁奖。在这半年中,我们一共精选了65款游戏放在“游戏情报站”栏目里供大家投票,总计回收读者调查表20695票。“2005我最喜爱的手机游戏有奖评选”的投票规则是,填写读者调查表选择最喜欢的游戏且回邮给我们,得票最高的游戏将成为每月最佳游戏。其中6月份总计回收有效选票2376张,由雅讯世界推出的Symbian游戏《烈炎风暴》以1753票获得6月份最受欢迎游戏称号。至此上半年1月~6月的6款最佳游戏全部评选出来,分别是天津猛犸的《圣女之歌》、联梦娱乐的《合金弹头》、天津猛犸的《教父之地狱猎手》、华娱无线的《名将》、我玩网的《超级足球经理》及雅讯世界的《烈炎风暴》。这6款游戏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绝对值得大家一试的,《游戏先锋》将在后续杂志中陆续刊登获奖游戏的详细评测文章,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关注。  相似文献   

11.
, 《中国数字电视》2012,(12):35-35
2012年9月30日夜,《中国好声声》首季在纷纷扰扰中落幕。在两个半月的时间内,连续拿下11个全国周收视冠军,继“超级女声”之后,创造了中国综艺选秀节目的收视奇迹。  相似文献   

12.
快乐男声》播出后,收视率一涨再涨,直逼《超级女声》.根据央视-索福瑞统计数据,在全国范围内,除了上海,《快乐男声》的收视率始终领先于同类型的其他节目,仅仅在个别时期略低于《同一首歌》,这种成绩在选秀类节目中是很少见的。从节目制作的角度看,《快乐男声》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拥有快乐、创意和个性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这是一个藐视传统的时代,这是一个新的时代。2005“超级女声”落下帷幕,虽然小编我坚持个性不跟风,然而最终却在总决赛为张靓颖同学奉献出了10大元、心疼。湖南卫视因为这一个纯娱乐性质的节目竟以4个点的收视率超过CCTV跃居榜首更是让国人诈舌不已。反思“超级女声”的成功折射出了一个巨大的消费信息,“人们需要一个合适的消费理由”。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在商界市场便是天下!2004年是中国数字电视元年。中国是世界第一电视大国,电视机保有量超过3.7亿台。按照我国广播电视管理部门制定的时间表,2015年将停…  相似文献   

14.
《现代电视技术》2009,(5):149-149
从2001年伊始,以湖南卫视为首的湖南电视台各个频道开始全面采用索尼MPEGIMX解决方案,目前整个湖南电视台,包括全国著名的《超级女声》、《越策越开心》、《快乐大本营》等节目,全都是采用索尼MPEGIMX设备来进行录制和播出的。  相似文献   

15.
去年东方卫视的《加油』好男儿》,成为整个夏季最时髦的谈资,引爆了2007“男色年”的导火线。湖南卫视紧跟其后,打造“男版超女”。随着《快乐男声》的牌照到手,这对都以男生为争抢对象的选秀节目同质化竞争正式拉开大幕。之前声称“共同进步”的两大选秀赛事,在近期的一系列事件中愈发显出水火不容的味道。湖南卫视依托三届超女的举办经验,依葫芦画瓢的多次研发能力绝对算是娱乐电视界的翘楚;处于国际大都市的东方卫视在资金筹集和策划运作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势均力敌的双方即将展开的是一场“快男”VS“好男”又“快”又“好”的抢男生大战。  相似文献   

16.
2005年9月,深圳数字鱼移动娱乐推出国内首部长篇手机动画《大闹西游》。全剧共120集,上市3个月后下载量超过200万,一部手机娱乐剧为何会获得如此大的成功呢?为此本刊《游戏先锋》栏目对数字鱼市场总监王云柳小姐进行了专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随着2012年中秋前夜的决赛晚会落幕,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节目最高收视率突破4.5广告价格创出新高。这个成绩即便是七年前的超女也难以望其项背,造就了中国广播电视界的又一个神话。作为大手笔的制作,节目制作方显然在《中国好声音》栏目制作过程中投入了巨资,出动两台高清转播车,一台辅助用车,现场26个机位,多讯道集团军式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真人秀狂潮     
自2000年起,一种被命名为“Reality Tv”的电视节目浪潮在全球范围兴起和蔓延。中国人还没来得及真正去关注它的时候,《超级女声》以全国空巷的成绩令人咋舌,《超级女声》正是典型的“Reality Tv”,这种在我们身边被炒得越来越热的电视节目,已成为我们当下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9.
真人秀节目已经成为当下娱乐节目的一种主导形式,各种类型、各种模式的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超级演说家》无疑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本文以《超级演说家》为例来谈谈如何让嘉宾成为真人秀节目的焦点,并从多个方面对于这档节目展开全面而细致的剖析。  相似文献   

20.
2005年的夏天,一场“超级女生”秀飓风般席卷了中国。你可以不关心不观看,但你无法漠视它的存在。无数的人在“超女”的盛宴中狂欢,凉粉、盒饭、玉米、粉笔一批批的“超女”fans为他们的心中偶像或哭或笑、如痴如狂。即使是日常生活中再节俭的Fan,在面对偶像时也对付出没有了概念,“移动用户发短信至XX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