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高速电主轴的发展历程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己出现了用于磨削小孔的高频电主轴,当时的变频器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虽然转速高,但传递的功率小,转矩也小。随着高速切削发展的需要和功率电子器件、微电子器件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全固态元件的变频器和矢量控制驱动器;加上混合陶瓷球轴承的出现,使得在20世纪80年代末、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OFDM通讯系统高速ADC和DAC平台的硬件设计,对高速ADC、逻辑控制、高速缓存、高速DAC及DSP对I/O的同步读写进行了讨论和介绍,提出了更为有效的同步控制方式。利用CCS和示波器对数据进行了观察和分析。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工作,验证了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3.
高速低抖动时钟稳定电路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0.18 μm CMOS Mixed Signal工艺,设计实现了用于高速ADC的低抖动时钟稳定电路.在传统延迟锁相环结构(DLL)时钟电路研究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基于RS锁存器的新型鉴相器,消除传统鉴相器相位误差积累效应;采用连续时间积分器取代电荷泵进行时钟占空比检测,减小由于电荷泵充放电电流不一致而导致的误差.... 相似文献
4.
大容量高速固态盘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中提出了大容量高速固态盘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流水操作与并行操作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固态盘系统的容量和操作速度。利用这种方法设计的固态盘系统为在极限条件下进行大容量数据存储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遥感卫星数传分系统主要负责对地传输星上有效载荷采集的数据.在没有星上有效载荷的情况下,为满足数传分系统在地面上的调试和测试需求,研究并设计了一种高速载荷数据模拟源,能够模拟输出4个通道的Ka波段最高300 Mbps的连续数据流.设计以片内集成了PCIe硬核的Virtex-5系列的FPGA为核心控制器件,外围电路采用16片容量为8 GB的非易失性NAND Flash作为高速数据缓冲单元,通过LVDS接口输出24路信号.实际应用表明,该高速载荷数据模拟源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灵活性,能够满足遥感卫星数传分系统的地面调试和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6.
7.
林虎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7,26(9):74-76,78
本文以中兴通讯EDA高速实验室以三大示波器厂商之一的LeCroy示波器为例,简单介绍高速串行信号测试中的虚拟探测和均衡技术. 相似文献
8.
9.
针对目前南京地区230MHz专网终端数量多、GPRS公网无线信道通信效果差、通信盲区较多的问题,采用最新通信技术,将230MHz负荷管理系统数据通信速率提高到19.2kbps以解决主站站点的容量限制问题,打开系统的发展空间;采用智能路由技术,解决基站覆盖盲区的信号采集问题,并实现路由的自动维护;通过增加终端上线过程以方便调试。实际运行效果表明,以上技术措施较好地解决了目前大型负荷管理系统中存在的由于终端数量过多导致数据巡测时间不够、终端数量发展受限的问题,并有效实现了基站覆盖区域内盲区或盲点终端的可靠通信。 相似文献
10.
LVDS传输技术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VDS是一种低摆幅差分信号标准,可实现快速的数据传输,功耗较低,并具有出色的抗噪声性能,因此非常适用于在高速数字采集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本文对LVDS原理及其在高速数据传输中的优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供了两种LVDS技术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方案,设计了系统电路,提出了LVDS信号在PCB走线设计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该系统电路已经通过实践验证。通过对LVDS应用到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为信号采集领域提供了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如何提升高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传输速率,成为困扰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发展的难题。文章提出了一套基于COFDM(编码正交频分复用)的高速数字载波方案,可将先进的OFDM(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技术与性能优越的前向纠错(FEC)编码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频带受限的载波通信的速率和传输可靠性。同时在介绍OFDM及编码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16位定点的DSP—TMS320VC5410的模块化设计,讨论了基于COFDM的高速数字载波通信传输模块的软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12.
对高速数据流进行实时均匀抽点是高速并行采集系统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传统的对串行采样数据流,通过对时钟进行分频的抽点方式在现代并行采集系统中会导致错点或非均匀等一系列错误。分析了具体抽点需求,建立了1个高速数据流抽取矩阵模型,包括高速数据流矩阵、通道选择拼合矩阵、筛选循环单元矩阵,基于该矩阵模型,讨论了在FPGA中相应的并行高速数据实时抽取模块的实现方案,在Vertex-5FPGA平台中实现了对四路并行数据中进行1-2-5步进的整数倍抽点。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广泛运用于其他高速采集系统中。 相似文献
13.
14.
对高速数据流进行实时均匀抽点是高速并行采集系统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传统的对串行采样数据流,通过对时钟进行分频的抽点方式在现代并行采集系统中会导致错点或非均匀等一系列错误.分析了具体抽点需求,建立了1个高速数据流抽取矩阵模型,包括高速数据流矩阵、通道选择拼合矩阵、筛选循环单元矩阵,基于该矩阵模型,讨论了在FPGA中相应的并行高速数据实时抽取模块的实现方案,在Vertex-5 FPGA平台中实现了对四路并行数据中进行1-2-5步进的整数倍抽点.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广泛运用于其他高速采集系统中.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种其于PCI高分辨率线阵CCD图像采集系统,它由光学镜头、硬件电路与机械传送装置3部分组成,其中CPI.D是硬件电路中的核心,主要实现CCD驱动、专用A/D转换时序、FIFO读写控制、以及步进机驱动控制信号,采用PCI接口实现与上位机通信。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设计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可广泛用于相关检测领域。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通信系统处理的最大数据速率的不断提高,需要高速的伪随机测试信号发生器。通过对m序列生成原理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高速伪随机序列产生的方法。该方法基于m序列的采样定理和移位相加性,并行产生多组初始相位不同的m序列,最后通过模2加法器获得高速的m序列。从m序列的基本原理出发,给出了实现该高速m序列发生器的硬件设计,并用ModelSim软件对其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实现的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结构简单、速度快。 相似文献
17.
18.
超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一种基于单片ADC、采用多路存储技术、采样速度达600MHz的超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思想、实现方案和性能分析。系统采用8路存储技术,大大减轻了数据存储和传输的压力,提高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无轴承高速开关磁阻电机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在高速运行时的电磁设计、结构强度、稳定性设计、转子应力设计、散热设计、磁性材料选择等关键技术问题,给出了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优化设计的方法依据。考虑上述电机设计原则,对一台7.5kW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进行了电磁和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建立了基于ANSYS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对径向悬浮力和转矩特性进行了计算,比较了仿真和理论计算结果;在实验样机上测量了主绕组、悬浮绕组电感。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满足了无轴承高速开关磁阻电机的设计要求,对进一步进行参数优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