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柱状气-液-固三相旋流分离器(GLSC)内部复杂的流场分布,借助CFD软件,研究了溢流口处气相体积分数和侧向出口处固相体积分数的分布趋势。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了GLSC的气相、固相分布特点,分析了结构参数中溢流管直径Do和溢流管伸入长度Lo对GLSC分离性能的影响。在试验过程中,验证了结构参数的改变对于GLSC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入口流量为1.1m3/h时,该GLSC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系统评价导向叶片结构对输气站场用旋风管分离性能的影响,计算模拟了叶片数量为3~15、叶片厚度为2~12 mm的弧形、梭形、楔形3种不同叶片形状下旋风管的分离效率和压降。结果表明:旋风管的压力和切向速度均沿轴线对称分布,中心涡核处的压力最低,而叶片出口处的切向速度最大为18 m/s;随叶片数量的增加,旋风管的分离效率和压降增大,当叶片数量大于4时分离效率的增长较缓慢,但均能除尽粒径大于4μm的颗粒,而增加一个叶片导致压降增加2 000 Pa;叶片厚度增加,分离效率和压降增大,尤其是对粒径为1.5μm的颗粒,旋风管的分离效率从2 mm的44.18%增加到12 mm的96.17%;楔形叶片旋风管的分离效率最大,可除尽粒径大于3μm的颗粒,压降也最大,比弧形叶片约增加4 500 Pa。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三种溢流口结构,试验测定了有涡流探测管和无涡流探测管除油水力旋流器的粒级效率。试验研究发现,有涡流探测管的旋流器对不稳定乳液的分离效率高于无涡流探测管时的分离效率。主要探索溢流口结构对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作为基本散热方法之一的自然冷却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等特点,被广泛地用于体积发热率密度不高的电子设备的散热中。自冷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在结构上进行符合自然散热规律的热设计,将设备内产生的热量以低热阻的形式迅速转移到环境中去,确保设备工作在允许的温度范围内。与设备自然散热有关的结构因素很多,而且各种结构因素及其不同的组合均会给设备自  相似文献   

5.
运用ANSYS软件对废热锅炉建立了不同过渡段管板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过渡段管板结构的应力场、温度场及耦合场,得出不同过渡段管板结构的应力分布,并依据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强度评定以及换热管轴向应力校核。分析结果可为管板过渡段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燃气轮机排气扩张管热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气扩张管是燃气轮机的重要辅机之一,其工作环境复杂,除受到自重及台风、地震等自然环境影响外,还受到高温燃气产生的热环境影响。主要对排气扩张管的设计进行了阐述,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了热结构分析,从而验证了该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水力旋流器分离过程中溢流管内部流体高速旋转造成的大量能量损失,基于压降机理,增加溢流管过流量可降低旋流器内部流体动能损失,将直径为100 mm型号旋流器溢流管设计为:水平开缝、上倾开缝、下倾开缝的渐缩开缝型溢流管。选用多相流VOF模型和雷诺应力模型(RSM)计算不同型号旋流器的分离性能,对旋流器内部速度场、压力场进行了细致分析,并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对改进前后的水力旋流器进行物料分离实验,研究新型水力旋流器节能效应。结果表明:压降降低主要与轴向速度、切向速度衰减、压强降低梯度有关。入口流量在880~1 000 mL/s范围内,溢流管水平开缝、上倾开缝、下倾开缝的旋流器与常规旋流器分离效率基本趋同,且在入口流量为980 mL/s时分离效率达到最高,此时相较于常规型水力旋流器压降降幅率分别为23.79%、11.65%、26.46%,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液相色谱法具有高效,高速,自动化的特点;同时弥补了气相色谱法在分离试样上的不足。这种新技术越来越引起重视。最近几年国内许多单位从事液相色谱技术的研究工作,取得很大的成绩,为发展液相色谱技术做出了贡献。在这项新技术研究中,柱管材质的选择是基本操作技术之一,它将显著影响色谱分离效  相似文献   

9.
杨健  周俊荣  刘政 《机械工程师》2023,(7):25-29+34
以某企业生产的T-500B高速钻铣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机床实际工况下丝杆进给系统的热特性进行模拟分析,寻找出进给系统与结构铸件间的整体热变形规律,同时还根据丝杆的热变形规律,分别通过考虑结构铸件变形与否这两种不同情况,建立起机床进给系统相应的热误差模型并进行模拟验证分析,最终得出了两种情况下丝杆在有效行程范围内的热误差曲线,提高了热误差模型的准确性,对机床热误差预测模型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叶片结构参数对导叶式旋风分离管流场分布及分离效率的影响,基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考虑颗粒与壁面碰撞,采用雷诺应力模型与有限体积法,对旋风分离管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叶片高度、包弧长与出口角度对旋风分离管流场分布、压降及分离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导叶式旋风分离管外旋流压值较高,内旋流压值较低,呈"V"型分布,速度沿径向方向对称,呈驼峰型分布;叶片包弧长和出口角度对旋风分离管流场压力、速度、压降及分离效率影响较大,而叶片高度的影响则相对较小。综合考虑,叶片包弧长应在32~40 mm,叶片出口角度在20°~30°,叶片高度在43.5~47 mm范围内选取。  相似文献   

11.
2012年上半年传统船舶订单大幅减少,而海工领域订单却依旧火热。根据克拉克松的最新统计,上半年全球新接船舶的订单量为2090万载重吨(485艘、880万修正总吨),按年计算同比下降46%。其中新造船订单总额为303亿美元,同比锐减41%。而在海工领域,包括钻井船、FPSO(浮式储油卸油装置)等船舶样的海洋装置及海洋支援船在内的海工订单金额首次超过商船投资总额。刚需支撑如此对比,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统计,1~7月,  相似文献   

12.
随着汽车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已成为汽车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技术,燃油供给系统作为发动机的消化系统,按时将燃油定量的提供给燃烧室参与燃烧,提供动力。燃油分配管结构简单,将汽油均匀、等压地输送给各缸喷油器,具有储油蓄压、减缓油压波动的作用。燃油分配管设计不合理,将影响燃油压力,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型产生重要影响,同时,燃油分配器结构对汽车NVH也有很大影响,改善NVH的同时可能会伴随油压波动及其它潜在问题发生。本文主要从燃油分配管结构对汽车NVH、油压波动,及可能导致的其它问题进行分析,为发动机开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汽车散热器的性能,建立了散热器的二维换热稳态模型,研究了换热管迎风侧结构参数(长短轴比)变化对散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换热管迎风侧长短轴比的增加,换热管表面换热能力略有下降,但换热面积明显增加,使散热器总换热量增加,散热器的换热性能提升。当长短轴比由1.0增加到2.0时,表面平均换热能力由5664.16W/m2降低到5623.57W/m2。  相似文献   

14.
以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对涡流管能量分离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涡流管制冷、制热效应随喷嘴流道数、冷端流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喷嘴流道数越多,涡流管的制冷越好,且获得最大制冷效应时的冷端流率有增大的趋势;喷嘴流道数对涡流管制热效应的影响没有对制冷效应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热声制冷机中谐振管截面的几何尺寸是比较重要的参数,因此通过建立各截面形状谐振管内三维声场模型,分析不同形状谐振管内声场的声压分布,对于提高热声制冷机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声学有限元分析软件ACTRAN(学生版)与Ansys Workbench,分别对长度相同的圆柱形、圆锥形、渐缩变截面管、凹曲线回转体以及凸曲线回转体内声场进行分析。比较当入口口径与出口口径比例相同情况下,截面曲线变化对谐振管的活塞振动模态频率、声压幅值产生的影响,以达到实现提高活塞振动频率和声压幅值最大化的目的。结果表明:对于热声制冷机结构微型化的需求,在相同激励条件下采用圆锥形谐振管,活塞振动模态幅值最大,同时能产生较高声强。  相似文献   

16.
结构参数对硅热流量传感器热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作者所在实验室研制的硅热流量传感器,给出了其有限元模型.在分析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重点给出了传感器各项性能,如灵敏度、流速量程、输出大小等,和传感器设计尺寸及流体沟道的关系;最后,给出了关于传感器尺寸的优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为获得具有合理的内冷流道且力学性能好的内部循环冷却车刀结构,提出一种将结构拓扑优化设计与流固耦合有限元热设计两种设计分析方法相结合进行内冷车刀复合设计的方法。针对典型车刀的使用工况,采用带惩罚指数的固体各向同性微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在最大刚度条件下获得内部流道设计区域,并通过工程化重设计使得区域连通,保证刀具内部冷却液有效流动;建立流固耦合热场分析模型,以切削区域最高温度最小为目标,对刀具流道进行优化设计。设计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的内冷刀具与传统内冷刀具相比,在相同的冷却流量、冷却液体积条件下,刀具结构的整体刚度提高、变形减少的同时,刀具最高温度有所降低,说明所提方法对内冷刀具的优化设计有效。该设计方法可以在所有循环内冷式刀具中通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分离指结构对膜片弹簧载荷变形特性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求解膜片弹簧的载荷变形特性和应力变化云图,发现分离指根部窗孔结构影响膜片弹簧的载荷变形特性。对不同窗孔形式的膜片弹簧几何模型进行转化,采用三个转换参数取代不同窗孔形式的分离指结构参数。利用转化模型代替不同窗孔形式的膜片弹簧分析三个转换参数对膜片弹簧载荷变形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了三个转换参数对膜片弹簧载荷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可用于膜片弹簧设计。  相似文献   

19.
李建明  谭波  陈文梅 《机械》2000,27(3):14-15,18
采用实验方法对内旋流式和十字流式陶瓷膜器作了水动力学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内旋流陶瓷膜顺的过滤通量比传统的十字流工陶瓷管膜器的大得多,  相似文献   

20.
柱形旋流器入口结构对油水分离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入口结构对油水在柱形旋流器中分离性能的影响。数值模拟时,油水两相流动采用Fluent中的混合模型,相间的相对运动采用代数滑移模型,湍流影响则使用修正的RNG K-ε湍流模型。获得了入口形状、入口方式和入口位置对柱形旋流器油水分离性能的影响。这些结果为优化柱形旋流器结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