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控制系统的概念,然后简要介绍了网络调度层面和控制层面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之上,重点介绍了网络调度层和控制优化层的协同分析与设计,汇总分析了这方面的已有成果和思路分析,并对网络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代理和遗传算法的协同生产调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经典作业车间调度(Job-Shop Scheduling)问题的局限性,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提出了基于多代理机制的供应链环境下的企业间的协同生产调度(Cooperated production scheduling)系统的体系结构,结合多代理的灵活性和遗传算法的全局优化性,阐述了一种基于多代理和遗传算法的协同调度系统,并寻求适合于这种供应链环境的优化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5.
6.
针对考虑序列相关准备时间的分布式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提出以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为优化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提出一种改进遗传算法。采用基于负荷均衡的种群初始化方法提高初始种群质量,根据问题特性构造6个局部扰动算子,设计多重局部扰动策略提高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通过扩展柔性作业车间调度基准生成测试算例,使用正交实验确定算法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改进策略能够有效提高算法性能,求解结果优于对比算法,验证了调度模型和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供应链协同的物流配送路径调度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供应链协同运作机制的基础上,针对3级供应链协同网络的物流配送路径问题进行研究.在考虑回程空载及任务时间限制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整体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基于供应链协同的物流配送路径调度模型.通过案例分析,运用CEGA算法进行编程计算,快速有效地得到调度模型最优解,所建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8.
对于机械设计,实现某一功能的载体比较多,非标准件也很多,需要的人工干预较大,设计中涉及的知识范围很广,因此造成的协商活动复杂.而且协同设计过程中存在的迭代与反复现象造成了设计任务总量和设计过程的不确定性.另外任务之间存在串行、并行、并发等各种复杂的执行依赖关系,所以还需要对设计过程进行良好的规划.设计任务的规划是协同设计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秦金涛 《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14,31(3):14-17
针对传统企业在分布式制造模式下实现多个车间之间生产计划与调度的协作问题,从企业全局出发,研究多车间生产计划调度方法,提出采用多代理和规则引擎技术在制造执行系统(MES)中构建调度协同平台的解决方案.在扩充MES系统协同调度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不同车间生产制造信息共享,提高了制造企业各车间协同生产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刘海鹏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5):137-137
机械产品设计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设计过程中应用协同技术可以缩短设计周期,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设计任务的规划是协同设计的关键技术,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它直接影响到设计能否顺利地进行,特别是对于大型复杂产品的设计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12.
飞机移动生产线作业调度问题的启发式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飞机移动生产线作业调度问题是一种具有特殊约束的项目调度问题。综合分析了飞机移动生产线的作业顺序关序、资源约束、空间限制的多重特点,建立了以最小装配完工时间为目标的模型。将问题分为确定作业的优先顺序和选择作业人数的两个阶段进行决策,设计了由不同规则组合成27种启发式方法。通过比较启发式方法在250个测试问题集的表现,确定最有效的解决此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15.
以eM-Plant软件为平台,对混流装配线进行仿真建模.在某液压支架项目建成之前,对订单所包含的产品种类、型号规格、需求数量、交货期及物流配送情况进行仿真,并合理优化小车数量、速度和装载量等参数.认为AGV小车为5台,运行速度为1.2m/s,运载量为20件的方案较优. 相似文献
16.
17.
混合型生产方式中动态调度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介于按库存制造和按定单装配之间的混合型生产方式的车间层生产动态调度问题,探讨了调度过程中的信息及其处理。对实际企业生产计划的控制过程进行分析后,归纳出“虚拟发装”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一种动态调度方案。最后应用信息技术,实现虚拟发装的工段动态调度,以达到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增强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效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19.
20.
装配线平衡系统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装配线的平衡问题已有大量理论研究,但缺乏应用工具.为了消除该问题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鸿沟,利用有效的算法,开发了一个装配线平衡的系统.简要介绍了装配线平衡问题及其求解算法,阐述了系统的功能及其实现过程.企业界的工程技术人员利用该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装配线平衡问题,从而提高装配线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