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蔡盛宗  段宏瑜  王文 《轴承》2015,(3):45-49
采用标准球盘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纤维织物型自润滑关节轴承材料的摩擦特性及磨损机理进行试验,测定恒定载荷和往复运动条件下衬垫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给出了衬垫与试球间接触应力分布计算式。通过方差分析及检验样本P值验证了不同条件下测试均值差异的显著性及数据的有效性;应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衬垫磨后的表面形貌,分析磨损机理;采用3种对磨试球,对比不同材料对衬垫摩擦学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用静电喷涂和模压成型法制备了金属塑料复合自润滑材料,通过摩擦磨损实验对其在室温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用扫描电镜对磨损表面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并探讨了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用静电喷涂-模压法能制得摩擦学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在干摩擦实验的载荷范围内,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随负荷的增加不断减小;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发生了由犁削和磨粒磨损为主向黏着、磨粒磨损的混合磨损形式为主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5.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国外大量应用了一种商品名称叫“DU”的无油润滑轴承材料。它是固体润滑材料的一种,属于自润滑复合材料类型。这种材料一般可直接制成零件,装配设备或仪器,是目前使用性能较好的一种干轴承材料。虽然国外大量使用已有十多年历史,但工业发达的英、美等国,最近仍把它作为新材料推广应用,产量也在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6.
从聚合物基体、组分改性、碳织物增强工艺、材料摩擦磨损机制等方面综述碳织物增强树脂基自润滑复合材料摩擦学研究现状。比较热塑性与热固性树脂基体在该类材料中的应用特点,介绍聚合物本体改性和减摩增强填料改性提高摩擦学性能的各种方法,总结当前摩擦学研究中碳织物增强制备工艺及典型材料的摩擦学性能,指出减摩机制、磨损形式、摩擦温升为该类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中关注的焦点。温度范围广、力学性能优良、易加工成型、无污染的新型材料与成型工艺为今后碳织物增强聚合物基自润滑复合材料摩擦学研究中的首选。  相似文献   

7.
粉末冶金金属基固体自润滑材料摩擦学行为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本文在分析粉末冶金金属固体自润滑材料减摩机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孔隙度和固体润滑剂对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材料结构组成、原始粉末粒度组成及其分布,固体润滑剂纯度及其结构等基本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孔隙度的增加,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速率提高;固体润滑剂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其减摩性能得到改善,导致材料摩擦系数和磨损速率降低,从而显示出粉末冶金金属基固体自润滑材料摩擦学的某些规律性行为.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粉末冶金五厂在兄弟单位的协助下,试制成功金属-塑料复合材料,并用这种材料制成FQ-1金属塑料复合导轨阪,最近已鉴定合格,正式投产,填补了我国材料工业的一项空白。金属-塑料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自润滑减摩材料,具有摩擦系数低,抗振,耐酸碱腐蚀,阻尼特性良好等特性,用途广泛。FQ-1金属塑料复合导轨板已经在数控机床、内外圆磨床和电火花机床上试用,结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国产新型“类DU”材料的组织、制造工艺和优良的摩擦学性能,以及应用这种“类DU”材料制作了大型静电除尘器承摩片,国产件可替代进口件。  相似文献   

10.
Sn-Ag-Cu系高温自润滑材料的摩擦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真空压力浸渗复合技术将熔融固体润滑剂熔渗到微孔金属陶瓷基体中,制备熔渗型Sn-Ag-Cu系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利用XP-2型高温摩擦磨损销盘型试验机考察其高温摩擦磨损性能,采用SEM和XRD分析其磨损表面形貌、成分,探讨其高温自润滑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自润滑复合材料在600℃高温下具有较低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这是因为在高温摩擦磨损过程中熔渗于基体材料中的固体润滑剂在高温、摩擦热和应力的作用下从微孔中析出,并在摩擦界面形成由Cu_3Sn、Cu_αSb_γ、Fe_3Sn、Ag_3Sn等金属间化合物组成的润滑膜。该润滑膜使材料具有良好高温自润滑性能,其中的Ag元素对摩擦因数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将固相反法制备的纤维和片层结构的2种纳米NbSe2材料分别与铜粉混合,冷压制成纳米NbSe2铜基复合材料。采用SEM、TEM、HRTEM表征其表面形貌、微观结构和相组成,在UMT-2摩擦试验仪上测试其摩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固相反应的方法制备的纤维和片层结构的纳米NbSe2材料,具有良好的结晶性和纯度;在铜基复合材料中,纳米NbSe2材料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减摩性能;与片层结构相比较,纤维状纳米NbSe2铜基复合材料都具有更低更稳定的摩擦因数。  相似文献   

12.
采用模压/烧结工艺制备了PTFE/7075铝合金镶嵌型自润滑复合材料,在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磨损后的表面形貌,并探究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稳态后摩擦温度为51℃,摩擦因数为0.087,磨损率为0.38×10-3mm3/(Nm),和非镶嵌型PTFE基复合材料相比,导热性和耐磨性大大提高,而摩擦因数无明显增加;稳定磨损阶段主要表现为粘着磨损,同时伴有轻微磨粒磨损,磨损后期局部呈现疲劳特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PTFE纤维与芳纶纤维复合编织衬垫分别进行丙烯酰胺处理、磷酸酯偶联剂处理和甘油醚处理,利用Instron5944型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和自制的复合摆动式摩擦磨损性能试验机,对关节轴承的剥离强度及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试验,考察了不同改性处理对自润滑关节轴承的粘接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衬垫经改性处理后轴承的粘接性能得到了提高,并且轴承的摩擦因数、磨损量以及摩擦温升有所降低,其中经丙烯酰胺处理后,轴承的粘接性能和摩擦学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4.
原位反应自润滑材料是材料科学领域的新型研究方向,其在特殊环境中所具有的优良摩擦学特性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综合介绍与评述了金属和非金属基原位反应自润滑材料的研究应用进展,讨论了配副、载荷和速度,组分和沉积元素,摩擦环境对原位反应自润滑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原位反应自润滑材料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16.
邻苯二甲酸酯类润滑基础油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UMT-2型微摩擦试验机上分别测定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正戊酯、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在5~98 N载荷下的摩擦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载荷下,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6种酯的摩擦因数都呈现下降趋势;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平均摩擦因数在各载荷下都最小,但是在低载荷下(5 N左右)波动较大;同一载荷下,直链酯的平均摩擦因数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而降低,支链酯的平均摩擦因数变化无明显规律;同种酯的磨斑直径随载荷的升高而增加;同一载荷下,不同碳链长度的酯的磨斑直径变化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醇碳链的延长并不能有效地控制磨损。  相似文献   

17.
采用环块式摩擦磨损实验研究了一种新型摩擦材料在水润滑状态下不同载荷与转速对试样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比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变化,借助磨损表面形貌观察分析其磨损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水润滑条件下,摩擦系数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转速的提高先增加后减小;磨损率随着载荷与转速的提高都减小。相同载荷与转速下,干摩擦时磨损机理以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为主,而水润滑条件下水形成边界润滑,磨损机理以磨粒磨损和轻微的黏着磨损为主;水润滑条件下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低于干摩擦,主要是由于水起到了润滑和冷却的作用,阻止了转移膜的形成,并在材料表面形成水膜起到了边界润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PTFE/Kevlar纤维混合编织衬垫分别进行超声波处理、稀土CeO2处理后,制备了自润滑关节轴承,利用Instron5944型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和自制的高频摆动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关节轴承进行了剥离强度测试和摩擦磨损性能试验,考察了前处理工艺对关节轴承的黏接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分析了衬垫表面的微观形貌变化,以探究轴承的摩擦学性能与衬垫形成PTFE转移膜的成膜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衬垫经改性前处理后,不仅提高了衬垫与基体的黏接性能,而且提高了轴承的摩擦学性能;轴承的摩擦学性能与其在摩擦磨损过程中形成PTFE转移膜的成膜性能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即PTFE转移膜的形成越快,耐磨性、均匀连续性越好,在摩擦磨损过程中表现出较优的摩擦诱导成膜性能,其摩擦学性能也越优。  相似文献   

19.
采用栓-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航空煤油和液压油介质对聚四氟乙烯纤维织物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和分析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形貌,并分析探讨摩擦磨损机制。结果表明,油介质的存在可明显降低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和极限承载能力,其中液压油的影响更为显著;介质浸泡处理的复合材料在摩擦过程中,磨损形式由黏着磨损逐步过渡到疲劳磨损,并且界面结合强度降低,导致材料耐磨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20.
镍合金增强MoS2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Ni-Cr高温合金粉的MoS2粉为原料,用热压法制成了镍合金增强MoS2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分析了材料的组织结构;用SRV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也材料在室温和250℃时的摩擦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Ni-Cr合金易与MoS2反应,生成结构复杂的Cr(N)Mo2S4相。该反应物在室温下表现出较好的转移润滑特性,但在250 ℃时明显谈判。因此,要保证复合材料在室温和2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