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主要针对建筑结构的损伤修复问题进行总结,概述了近年来的建筑结构损伤检测以及修复加固的方法,从损伤原因、检测方法、修复加固技术、加固原则、对未来的展望等五个主要方面对建筑结构的修复加固方法进行了阐述和概括。  相似文献   

2.
李强  姚镇华  吴龙鹤 《建筑施工》2002,24(2):144-145
在列入保护性建筑的建筑修缮中,如何在尽量少损坏建筑的前提下,对建筑物进行加固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工程在对建筑物防潮层的修复中,采用了国外先进的注射法防潮层修复技术,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3.
曾维强 《建筑施工》2023,(4):675-677
以济南成丰面粉厂加固修缮项目为背景工程,对北方地区近代工业遗产建筑的加固修缮技术进行研究,重点介绍了北方地区工业遗产建筑的独特结构特性、毛石墙裙加固修缮施工技术、砖墙加固及外墙拉毛饰面修复技术、墙体巴洛克风格元素修缮技术,形成了工业遗产建筑砖石墙体加固和历史风貌复原修复关键技术,提高了工业遗产建筑的结构强度和承重能力,实现了工业遗产建筑的原始历史风貌修复。  相似文献   

4.
传统与现代修复加固技术的材料种类多、修复工艺特征不一,单一修复技术难以适配复杂开裂机理下木构件修复加固的多样性需求。同时,古建筑是有尊严的,它们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突出的建筑、艺术、科技及美学价值,古建筑中木构件开裂损伤的修复加固应以“整旧如旧”为前提。首先分析了木构件开裂影响因素及其对应的材性退化机理。其次,在古建筑木构件常见开裂形式、宽度深度和结构位置分析基础上,分类研究了传统和现代的古建筑木构件开裂修复加固技术,并进一步总结了木构件开裂修复加固技术的现状及问题。最后,从状态评估、技术协调、修复模式等方面对木构件开裂修复加固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探索。  相似文献   

5.
2008年7月3日,由我院主编的行业标准《建筑震后评估、修复和加固技术规程》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编制组由来自全国10家单位的16位参编人员组成。地震发生后灾区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为了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生产秩序,灾区受损房屋震后需要进行加固修复工作,这也是恢复重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行业标准《建筑震后评估、修复和加固技术规程》可以从技术角度对震后评估和修复加固工作进行指导和辅助决策。编制工作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采用成熟的各项技术,主要针对6~9度抗震设防的城市、乡镇与农村的建筑震后评估与修复工作。主要技术内容包括: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划分、建筑震后应急评估技术、建筑震后修复加固技术等。按照建设部的要求,编制组计划于7月底完成编制工作,并尽快通过征求意见、送审等环节后颁布施行,为四川地震灾区的重建工作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建筑震后评估、修复和加固技术规程》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建研院抗震所  相似文献   

6.
地震损伤钢筋混凝土结构修复加固方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国葳  姜忻良 《工业建筑》2013,43(2):49-54,98
针对地震损伤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静力加载试验的方法,对不同配筋率的钢筋混凝土梁和不同轴压比作用下的柱进行了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加载试验,研究采用粘贴钢板、粘贴碳纤维布等方法加固修复损伤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效果。同时从安全可靠性、施工方便性和经济适用性方面对各种加固方法特点进行总结,通过对地震损伤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不同的加固方法进行试验研究,为实际地震损伤建筑加固修复工程及抗震加固工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为抗震鉴定、加固修复标准修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门窗》2014,(12)
建筑物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建筑结构会发生变化,所以经常需要对建筑的结构进行加固修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的修复技术。通过科学的修复,可以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本文介绍了一些新的加固修复新技术,希望可以给读者启发,对建筑结构加固修复工作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崇谟阁建于清乾隆11年(公元1746年)。由于地基下沉,整座建筑倾斜已多年。遵照国家《文物保护法》的规定,沈阳故宫对崇谟阁进行了实地勘查、钻探、发掘、测绘,并请辽宁省建筑设计院进行基础设计,1983~1986年对崇谟阁进行修复。修复中采用了一些技术措施,构件加固采取化学加固或铁活加固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陈以乐  郑亮 《城市住宅》2021,28(9):52-54
历史建筑保护修复需考虑建筑材料及修复措施.研究分析澳门历史建筑常见的损坏原因,提出污物清除、建筑加固及截水、墙体除盐、白蚁及植物清理等修复措施,为历史建筑的保护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崇谟阁建于清乾隆11年(公元1746年)。由于地基下沉,整座建筑倾斜已多年。遵照国家《文物保护法》的规定,沈阳故宫对崇谟阁进行了实地勘查、钻探、发掘、测绘,并请辽宁省建筑设计院进行基础设计,1983~1986年对崇谟阁进行修复。修复中采用了一些技术措施,构件加固采取化学加固或铁活加固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首都体育馆比赛馆结构抗震加固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都体育馆比赛馆作为2008年奥运会排球比赛场地之一,工程竣工至今已40年。加固改造主要内容有:在整体抗震加固方面,将原有框架结构改造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结合使用具有较大初始刚度的软钢阻尼器,彻底改善了结构的水平抗震能力并实现减震耗能的目的。在构件加固方面,采用大直径挖孔桩和条形承台加固基础,以满足剪力墙基础受力要求;采用增大截面或粘钢方法加固梁柱抗震承载力不足的构件;增加支座裙套防止支座在地震时发生塌落,对大跨屋架支座进行了抗震加固。经多方案比选,最大限度地节省了投资。  相似文献   

12.
近年由于产业升级等因素,使用过程中的部分门式刚架需要增加设备,导致屋面荷载增大、钢梁承载力不足,因此需要进行加固。在加固过程中常采用焊接、钻孔等连接方式,为了避免其对原结构钢梁的破坏,设计了一种在门式刚架加固中起连接作用的装配式体外预应力一字形锚固装置,该装置通过钢绞线施加体外应力,在锚固处摩擦挤压实现自锁,改变了原结构的受力状态,以达到加固效果。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该装置节点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了该锚固节点的位移、等效应力、接触状态及摩擦应力等受力特征,并通过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采用该装置加固后,钢梁的应变及挠度的变化情况,并与同等工况下有限元软件MIDAS/Gen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装置安全有效,可以应用于钢梁加固中的锚固连接。  相似文献   

13.
陈廉  汪训流 《山西建筑》2010,36(19):75-76
基于原有研究开发并经试验验证的纤维模型程序,对某抗弯承载力不足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粘钢加固方法分别采用五种不同加固用钢量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加固用钢量对加固后框架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加固改造领域中粘钢加固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陈文强  杨青海  蒙云 《山西建筑》2007,33(18):313-314
介绍了重型设备运输通过官渡河桥,用钢丝网、钢纤维增强钢筋混凝土(简称三钢混凝土或FFRC)与环氧砂浆粘贴钢板复合加固石拱桥的加固设计方案,并对其进行了计算分析,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原桥承载能力,解决了150 t重载通过区乡道路桥梁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5.
淳庆  邱洪兴  王恒华 《建筑技术》2006,37(6):412-414
结合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加固改造工程实例,讨论近代砖混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中应考虑的若干关键问题,并介绍钢梁加固、平台柱与原钢梁连接、屋面加固、开洞处理等具体作法.  相似文献   

16.
李琳 《城市建筑》2013,(6):64-64,71
本文以某新建建筑因测量有误导致未按原设计楼层标高施工为例,探讨如何将已施工完毕的楼层改建至原设计标高,研究采用钢支撑及植筋措施对已建建筑进行加固改造的方法,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7.
预应力高强钢绞线网加固钢筋混凝土板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型张拉锚固系统对钢绞线网施加预应力,研究预应力水平值对板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对3块不同预应力水平加固板、1块非预应力加固板和1块对比板进行抗弯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较对比板,预应力加固板的承载力、截面刚度大幅度提高,裂缝宽度明显减小;较非预应力加固板,其开裂荷载显著提高,屈服荷载、极限荷载、截面刚度均有提高,裂缝宽度减小;随预应力水平的提高,加固效果、钢绞线强度的利用率明显提高。对钢绞线的预应力损失进行分析,提出预应力加固板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可作为预应力钢绞线抗弯加固混凝土板理论分析和设计的参考。预应力高强钢绞线加固技术解决了非预应力加固方法钢绞线应变滞后、发生剥离破坏、高强度利用率低等缺点,是一种主动高效的加固技术,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结构工程加固是土木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确定一种可行的、高效率的结构修复加固技术方法是实践所必需的。通过分析增加截面的加固方法、加固时原有构件中应力的限值、修复加固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来探讨钢结构的修复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9.
H. D. Wright 《Thin》1990,10(4):299-328
Composite floor decks constructed with profiled steel sheeting acting as formwork and reinforcement to a concrete slab are increasing in popularity. In this paper an elastic folded palte method of analysis has been applied to model their behaviour. The analytical model idealises both the steel sheeting and the concrete as a collection of thin-walled plates and separates the bending and shear action betwee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elements. The effects of concrete in tension and slip between the concrete and steel have been included. The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analyse the results of 32-full-scale slab tests and is found to give good results.  相似文献   

20.
(2)粘贴加固:粘贴加固和增大惯矩法原理类似但加固对象有区别,如粘贴钢板对加固结构薄弱部份较为方便,但要注意与原结构的连接,方法是用环氧砂浆作为粘结剂,用锚固螺栓作为钢板的加压措施,使钢板粘牢,又可帮助承受结构变形时钢板两端产生大的剪应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