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将拆除的旧建筑产生的废砖与废砂浆等建筑垃圾破碎、筛分后制成再生砂,以再生砂部分或全部取代天然砂作骨料,用粉煤灰作为掺加料,配制建筑工程中常用的M5.0、M7.5及MIO级生态型建筑砂浆。初步试验结果表明:(1)砂浆用水量随再生砂掺量的增大而增大,但其保水率提高;(2)用建筑垃圾再生砂代替天然砂配制中低强度砂浆,对其强度没有显著不利影响,28d抗压强度均可达到设计强度的要求。掺量为60%左右时可获得良好的骨料级配,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周爱军 《硅酸盐通报》2017,36(2):620-624
利用废弃混凝土生产再生细骨料,然后以不同掺量取代人工砂生产普通砂浆,就再生细骨料掺量对普通砂浆性能包括用水量、保水性、凝结时间、拉伸粘结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一定量的再生细骨料取代人工砂生产普通砂浆是可行的,可以满足相关标准、规范、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和沙漠砂取代率对冲填砂浆结石技术的混合砂浆性能的影响,采用粉煤灰部分取代胶凝材料,沙漠砂代替中砂,拌制砂浆,并进行正交性试验.通过层次分析和综合平衡分析得到各因素、各水平的影响权重和最佳配比方案.结果表明:沙漠砂取代率和粉煤灰掺量是影响砂浆稠度的主要因素,粉煤灰掺量是影响分层度和28 d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而影响90 d抗压强度主要因素的是水胶比.对于一般工程项目,由各因素、各水平的权重之和得到的最优试验组合为:水胶比为0.975,粉煤灰掺量为20%,沙漠砂取代率为20%.最优配比均能满足砂浆强度M10砂浆的配制要求,且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不同种类的建筑垃圾经过破碎加工筛选处理后得到的再生砂配制成再生砂浆,研究新拌砂浆的物理性能,测试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并与天然砂浆的性能进行对比。试验表明:再生砂浆的稠度随着再生砂取代率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不同种类的再生砂浆其保水性相差不大。取代率为60%的再生砂浆的抗压强度较高,取代率为30%的再生砂浆抗折强度较大;再生砂的使用年限对再生砂浆强度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钢渣砂对砂浆流动性能和膨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钢渣砂等体积取代河砂配制砂浆,研究了钢渣砂砂浆的流动性能及其在80℃水热加速养护条件下的膨胀性能。结果表明:钢渣砂砂浆拌合物的需水量随钢渣砂掺量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加;在整个龄期内砂浆的线性膨胀率,随钢渣砂掺量的增加都不同程度的增大,其膨胀率的增长率随龄期的增长先是小幅度地逐渐减小而后快速增大,钢渣砂的掺量越大,钢渣砂砂浆膨胀开始加速的龄期越短。  相似文献   

6.
于水军  魏月贝  杨岱霖 《硅酸盐通报》2018,37(10):3217-3222
为了解决水泥基自流平砂浆因干燥收缩而产生起砂和裂纹等现象,以盐石膏和粉煤灰作自流平砂浆基材,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水胶比、砂胶比、减水剂掺量、保水剂掺量以及粉煤灰取代率对石膏基自流平砂浆流动性、凝结时间和表面硬度的影响,对这些指标进行极差分析,得到最佳配合比,测试了粉煤灰石膏基自流平砂浆的性能.结果表明:减水剂掺量和水胶比是影响粉煤灰自流平砂浆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水胶比对凝结时间和表面硬度影响最大.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水胶比为0.28,砂胶比为0.52,减水剂掺量为0.4%,保水剂掺量为0.15%,粉煤灰取代率为30%,其性能指标均超过了JC/T1023-2007《石膏基自流平砂浆》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测试了铁尾矿砂的颗粒级配、细度模数、石粉含量及密度等基本性能,用铁尾矿砂取代不同量的天然砂制备砂浆,研究其对砂浆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吸水性能及收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铁尾矿砂砂浆减水剂饱和掺量点与天然砂砂浆相同,铁尾矿砂砂浆流动度经时损失速度大于天然砂砂浆;铁尾矿砂的掺入会降低砂浆的流动性,增加砂浆的表观密度,提高砂浆的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随着铁尾矿砂取代量增大,砂浆不同龄期的干燥收缩率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8.
废弃混凝土制备干混砌筑砂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废弃混凝土生产制备再生细骨料和再生粉体,并应用于干混砌筑砂浆中,通过调整用水量控制砂浆的稠度在70mm~80mm,以此研究再生粉体掺量及胶砂比对干混砌筑砂浆基本性能、力学性能以及抗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干混砌筑砂浆的基本性能与再生粉体掺量及胶砂比的变化均呈线性关系;当胶砂比为1:3,再生粉体掺量为10%时,其28d抗压强度可达35.0MPa,比未掺加再生粉体时仅减小8.1%,且砂浆的抗冻性能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再生微粉和粉煤灰对胶砂界面的改善效果,分析再生微粉和粉煤灰在不同掺量下对水泥胶砂性能影响的变化规律.对取代率分别为0%、10%、20%、30%和40%的再生微粉和粉煤灰制作的水泥胶砂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和微观结构效果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再生微粉和粉煤灰取代率为10%时为最佳掺量,再生微粉3 d、7 d、28 d强度均高于粉煤灰;随着再生微粉和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水泥胶砂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用废粘土砖粉部分取代天然砂粒制取再生砂浆,研究了废粘土砖粉的取代率对砂浆性能的影响,包括工作性、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废粘土砖粉可以作为掺料部分替代天然砂而不降低砂浆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徐鑫  张鸿儒  季韬  赵宝军  姚杰 《硅酸盐通报》2022,41(9):3036-3046
采用再生细骨料取代质量分数30%河砂制备砂浆,通过预湿处理将再生细骨料含水率处理为其饱和面干吸水率的0%、30%、70%、100%,分别控制拌合用水量或总用水量一致,研究再生细骨料含水状态对砂浆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拌合用水量一致时,砂浆流动度随再生细骨料含水率增大而增大,骨料含水状态对养护后期(28 d)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小;总用水量一致时,砂浆流动度随再生细骨料含水率增大而减小,再生细骨料干燥状态下砂浆28 d力学性能较骨料含水状态下更好。两种用水量控制方案下,采用干燥再生细骨料配制的砂浆抗氯离子侵蚀性能均表现最优,且可达到与普通砂浆相当或更优的水平。微观结果表明,骨料的含水状态对微观结构影响显著,骨料预湿处理会对使新界面过渡区孔隙率增大、平均显微硬度下降,进而对宏观力学及耐久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在工程应用中保证流动度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含水率低的再生细骨料配制砂浆。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海水拌和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对比分析了两种阻锈剂在单掺和复掺下对海水拌和再生胶砂力学性能和钢筋腐蚀行为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压汞(MIP)等测试手段分析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海水拌和再生胶砂在不掺阻锈剂的情况下前期腐蚀速度较快,7 d后腐蚀速度较慢,逐渐趋于钝化;氨甲基丙醇对海水拌和再生胶砂力学性能和钢筋锈蚀性能起不利影响,主要原因是其抑制了水泥水化进程,增加了孔隙数量;五水偏硅酸钠能使海水拌和再生胶砂中的钢筋发生钝化,具有显著阻锈作用,同时可促进C-S-H的形成,优化孔结构,对海水拌和再生胶砂力学性能影响较小。该试验可对海水拌合再生骨料混凝土耐久性的改善和服役安全性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废弃阴极射线管玻璃砂对砂浆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晖  孙伟 《硅酸盐学报》2012,40(2):240-241,242,243,244,245,246
废弃阴极射线管(cathoderaytubes,CRT)玻璃因其含有有害物质铅而导致严重环境问题,为此,使用粉煤灰、磨细矿渣作为矿物掺合料,研究了磨细阴极射线管玻璃(groundcathoderaytubeglass,MG)取代0、30%、60%、100%(质量分数,下同)河砂细骨料时砂浆新拌性能、力学性能、干缩性能、碱骨料反应(alkali-silicareaction,ASR)膨胀性能、金属铅浸出值。结果表明:随着MG取代比例从0变化到100%,砂浆初始流动度与容重不段增加,硬化砂浆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静弹性模量、干缩性能先增加后逐渐减小;MG取代比例为60%时,砂浆具有较高力学性能和较大干缩值;砂浆ASR膨胀值和硬化砂浆金属铅浸出值随MG取代比例增加而增加,但仍在安全范围内;掺加矿物掺合料的MG砂浆作为循环材料可用于干燥环境下的建筑砂浆。  相似文献   

14.
基于当前国内外学者对再生混凝土性能试验的结果,研究骨料、砂浆、界面过渡区等细观参数对再生混凝土宏观性能影响.在骨料方面,骨料分布的均匀程度高、颗粒级配较好、大中型骨料颗粒数越多的再生混凝土在抗拉、抗压、抗折强度及弹性模量等方面都会有所提高;在砂浆方面,随着新、老砂浆的强度提高,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更好,老砂浆厚度越高,再生混凝土内部氯离子浓度越大;在界面过渡区方面,随着新、老界面过渡区弹性模量的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性能表现地越好,界面过渡区厚度越大,氯离子扩散系数越大.  相似文献   

15.
运用数字图像技术分析再生细骨料的颗粒形貌参数,以此为基础对再生细骨料的堆积密度、吸水率、压碎值等颗粒特性开展研究,并对再生细骨料制备水泥砂浆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再生细骨料与同级配的标准砂和天然河砂相比,钝度、长宽比、坚固度和球度等指标均相对较低,压碎值和吸水率显著增加;使用再生细骨料制备水泥砂浆时,质量替代量达到30%时流动度明显下降,质量替代量达到40%时抗压强度和峰值应力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6.
以再生微粉砂浆的强度、微观孔隙率为指标,结合部分再生微粉砂浆的XRD衍射图谱,对比研究在不同温度下,碱激发和不用碱激发再生微粉活性制备砂浆的抗压强度大小.通过比较研究发现碱激发反应温度对再生微粉砂浆抗压强度影响很大;温度过低,碱激发反应慢,一定时间内生成的胶凝性物质少,砂浆内孔隙率高,抗压强度低;温度过高,碱激发反应快,体系内生成胶凝土物凝结太快,砂浆孔隙率高,抗压强度低;因此碱激发再生微粉活性存在合适温度.  相似文献   

17.
选取五种不同附着砂浆含量的商用再生粗骨料在全取代天然粗骨料条件下制备C40再生混凝土,探讨了30%极限拉应力水平下,再生粗骨料附着砂浆含量对再生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影响规律,通过数学拟合确定了基于相对动弹性模量和抗冻耐久性指数要求的砂浆界限含量。结果表明:冻融循环后,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损失率与附着砂浆含量存在较强线性关系;再生混凝土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抗冻耐久性指数均与再生粗骨料附着砂浆含量呈二次函数关系;以冻融循环300次后再生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降至60%为限值,获得对应的砂浆界限含量为49.52%(质量分数);以不同设计使用年限及不同冻融工况所规定的抗冻耐久性指数作为界定条件,得到了再生混凝土在拉应力条件下满足相应抗冻耐久性指数的砂浆界限含量。最后,通过搜集文献数据验证了本研究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用一定掺量(10%、20%、30%、40%、50%、60%质量分数)的榆林地表风积砂替代普通河砂配置风积砂砂浆及混凝土,以期研究风积砂掺量对砂浆、混凝土和易性及抗压强度的影响.从砂子的粒径、粒形、级配情况及SiO2、Al2O3的活化反应等角度讨论了风积砂掺量对砂浆、混凝土和易性及抗压强度的影响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砂浆及混凝土的和易性与抗压强度随风积砂掺量的增加均经历了"先增后减"的变化过程,掺量为30%时砂浆的和易性显著改善,抗压强度提高最大;掺量为40%时,混凝土和易性最佳,抗压强度最高.所得结论对榆林及周边地区工程实际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study, Young's modulus, strength, and peak strain of recycled concrete under both compressive and tensile loading were experimentally studied to understand its failure mechanism. Due to the different colors of natural aggregates, old hardened mortar, new hardened mortar, and interfacial transition zone (ITZ), the quantity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each phase were analyzed by images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of cut sections. With the tests, the failure processes and crack situation of the recycled concrete under tensile and compressive loadings were illustrated. It was found that som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ecycled concrete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mortar, for instance, lower Young's modulus, higher peak strain and more brittleness, due to a larger volume content of both new and old hardened mortar. When compared with old hardened mortar, new hardened mortar has mor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both the strength and the Young's modulus of recycled concre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