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二氧化硫和烟尘测试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介绍了我国二氧化硫和烟尘测试技术的进展。进入90年代以来,先后研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定电位电解法二氧化硫浓度测定仪,电导率法二氧化硫浓度测定仪,碘量法二氧化硫浓度测定仪,自动跟踪烟尘采样仪和β射线烟尘浓度直读仪,缩短了与工业发达国家技术上的差距。SO2连接排放监测系统的研制刚刚起步,它在应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3台13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尾气采用氨-硫铵回收法脱硫技术和1台75t/h的三废混燃炉采用造气循环水脱硫技术,使锅炉和三废炉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和烟尘浓度大幅下降,三废每年可削减二氧化硫排放1014t、烟尘111t,并且可以消耗部分高氨氮的造气循环水,具有显著的环境和社会效益,对周围大气环境的改善具有非常明显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 ,煤是人类获取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是 ,煤在提供能量的同时 ,也给人类带来了困扰 ,煤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 ,可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酸雨和水污染。我国煤碳总量的 80 %以上用于直接燃烧 ,因而二氧化硫排放量的 90 %、烟尘排放量的70 %是燃煤造成的。我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签字国 ,发展煤的洁净利用技术 ,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和酸雨污染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促进我国以煤碳为主的能源系统向保护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模式转变的战略组成部分。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原哈尔…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 我国现有铸造厂点约2.6万个,除极少数单位已达到国际水平外,大多数厂点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都存在着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过大的问题,是一个污染物排放严重的行业。据测算,以气态污染物为例,每年排放废气200亿m^3左右、粉尘120万t左右。铸造行业工业炉窑的烟气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CO2、CO、硫化物、氮氧化物和烟尘等。铸造工业炉窑生产不同工艺阶段排放的烟气温度、烟气成分和氧化物浓度也极不稳定,要使所配套的净化装置稳定的运行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5.
在总结我国工业锅炉普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业锅炉使用问题,对燃煤工业锅炉的使用以及节能减排现状进行了分析:污染物排放烟尘800万t/年;CO2 12.5亿t/年;煤炭消耗量远高于钢铁、石化等高耗能工业行业.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工业锅炉节能减排要抓源头、重实用、严监管,近期应重点考虑节能减排方法、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根据浙江省热电行业特点以及其污染特征,结合已有的监测结果,对热电行业的污染防治与废气排放特点进行分析与总结,探讨热电行业的锅炉设备选型,合理的选择污染防治设施与工艺、废气污染物的达标可行性,并重点对该行业废气治理设施,以及废气中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为热电行业的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传统意义能源一般以煤、电为主题,存在能耗大的问题。尤其煤炭属于一次性能源,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冀中能源邯矿集团亨健矿业有限公司通过能源改革,利用风水源热泵技术,将企业涌水、废水、回风热能转换为再生能源,用于工业、生活制冷和供暖,吃干榨尽“二次能源”,每年可节支近800万元,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的排放量年均可分别减少10696吨、34吨、25.6吨,实现“零”污染、“零”排放,具有取材广、能效高、经济有效、绿色环保等优势。  相似文献   

8.
行业信息     
国家积极推进钢铁行业实施烟气脱硫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正式发布了《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实施方案》,根据该方案提出的目标,2011年钢铁行业烧结烟气排放二氧化硫不超过64.5万吨,重点大中型企业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小于1.8kg。  相似文献   

9.
《橡塑机械时代》2008,(8):22-22
以生产橡胶用炭黑为主的浙江德泰化学公司的“水幕脱硫除尘工艺”新装置经过半年运行,脱硫率达到96%,除尘率为84%,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硫近210t、炭黑尘13t,二氧化硫、炭黑尘的排放浓度远远低于国家相关标准,成为中国炭黑行业第一家采用脱硫除尘工艺的企业。  相似文献   

10.
作为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中脱硫系统的主要设备,吸收塔主要用于脱除二氧化硫、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现以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吸收塔扩容改造为例,简述超低排放脱硫吸收塔改造的技术路线、设计形式等,并重点探讨了吸收塔改造的安装工艺流程及安装过程中的防火控制措施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电力行业烟尘排放现状及烟尘超低排放技术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烟尘超低排放设备,分析其除尘机理及优缺点。通过对国内几家具有代表性的火力发电厂进行实地观测及烟囱入口处烟尘数据对比分析,得出目前两种主流的、相对有效的烟尘超低排放的技术方法,为我国火力发电厂烟尘的超低排放改造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内电力主要依靠煤电支持,依据燃煤电厂提供电力供应。然而,燃煤电厂锅炉排放一些污染物,严重影响生态环境。为减少燃烧煤产电时形成的污染物,需注重采取超净排放方法,促进煤电可持续发展。本文依据某燃煤电厂案例,分析采取超净排放方法改造升级锅炉计划,明确改造升级参数、内容、技术方法,总结改造升级效果,二氧化硫排放量、粉尘排放量均明显下降,达到环境保护要求。  相似文献   

13.
烟尘在线分析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烟尘在线分析系统自动调节锅炉的烟气含氧量等,使得SO2的排放量,CO的排放量大大降低。并通过锅炉烟气连续排放系统监视信号,实现烟气排放的实时检测。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工信部和财政部联合对外公布了《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根据计划,到2020年,将力争节约煤炭消耗1.6亿t以上。以此,减少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难以发生重大改变,也是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全国烟粉尘排放的70%、二氧化硫排放的85%  相似文献   

15.
《机电信息》2009,(21):3-4
2008年,在马鞍山市经济连续保持高增长和马钢产能集中释放的情况下,全市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22525t,Lt2007年下降3.17%;二氧化硫排放量50235t,比2007年下降1.78%。与2005年相比,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55%和4.86%,全面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减排目标任务,污染减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6.
《轴承》1976,(4)
工业“三废” 是指工业中排放出来的废水、废气和废渣。我们轴承行业中的废水排放量虽然不大,但如不很好及时处理,其危害日积月累起来也是相当严重的。为此,本文简要介绍了处理工业废水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之一,而产生该物质主要是由大量燃煤导致的。为了保证大气环境的清洁度,必须对燃煤产生的烟尘及二氧化硫进行有效处理。对此,本文针对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的实践探索研究,将从燃煤锅炉烟气污染物入手,结合污染物排放指标,对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实践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本文对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的具体改进措施展开论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提升我国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水平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工业烟道固体颗粒物排放量自动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烟道是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主要排放源,这些悬浮颗粒物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受到各国政府及有关研究部门的高度重视。在线监测工业烟道固体颗粒的质量排放量对遏制污染源,保护大气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固体颗粒质量排放量与固体颗粒排放浓度、速度密切相关。针对我国目前新的环境保护政策,阐述了几种基于静电测量原理的大气中粉尘主要排放源——工业烟道中固体颗粒物质量排放量的在线自动连续监测方法。给出了这些方法的原理,系统构成及它们的使用特点。  相似文献   

19.
3012H型自动烟尘(气)测试仪可用于各种锅炉、炉窑烟尘(气)的排放浓度、总量及设备除尘脱硫效率的测定,是环境日常监测中的常用仪器,此仪器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本文主要对3012H型自动烟尘(气)测试仪在实际监测过程中出现的常见二氧化硫、动压、泵、显示器、校准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为从事此项工作的监测人员以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氮氧化物的污染现状和治理技术的发展及标准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我国氮氧化物的污染现状和控制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无法避让的环境问题,尤其是SO2和NOx。NOx排放总量,1980年为468万t。到2000年增至1177万t,年均增加4.6%;到2004年又增至1600万t。年均增长10.6%。随着中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30年中国NOx排放量将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如果不采取进一步的控制措施,到2010年、2020年和2030年。全国能源消费导致的NOx排放总量将分别达到1677万t~1853万t、2363万t-2914万t和3154万t-4296万t。预测到2020年前后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NOx排放国,如此巨大的排放量将给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