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城市河湖的生态作用及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庆祝 《江苏水利》2001,(12):12-13
城市生态学的发展使人类对人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有了深入的认识,建立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明确目标。近年来,城市水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城市规模扩大、地面封闭等都造成了城市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对于城市水生态的建设和治理刻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城市发展,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上海市政府启动了以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目标的“亲水”建设。工程实施中,上海鑫圆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依靠一批高素质的水利行业监理骨干人才和各类先进的检测、计量设备仪器,承担了“中心城区黑臭河道整治”和“郊区万河整治行动”中大量的河道整治建设监理任务,  相似文献   

3.
《长江建设》2004,(1):28-30
统一规划、优化布局,建设“一核两翼两轴圈层”的城市体系。即以武汉为核心,以“黄鄂黄”和“仙潜天”为两翼,以泸蓉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为轴线,以农田、山体、湖泊等开敞空间对城市进行有机分隔的圈轴结构。  相似文献   

4.
美国城市发展对淡水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城市发展对水的需求而实施的水资源开发,对淡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具有严重影响。通过对美国五大城市水资源开发的实例研究,得到以下结论:要维持淡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则需在城市水资源管理的生态系统计划和管理方面给予更多的考虑;水资源规划部门应在水资源供应超负荷之前建立一定的限制性措施以促进水资源的再生,并同时保护生态系统水资源;通过更为有效的用水以及在为城市储备及调用水之际实施必要的策略和措施,可有效限制或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相似文献   

5.
《水利电力机械》2006,28(4):75-75
到2010年,常州电网将形成以500kV输电网为支点、220kV电网南北分片运行的主网构架,以适应常州地区“一体两翼”基本框架的现代城市建设和国家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发展。这是常州供电公司绘就的总投资额达74亿元的常州地区电网“十一五”规划蓝图,期间该地区电网将由“大网”向“强网”迈进。  相似文献   

6.
胡炜 《治淮》2023,(4):46-47
近年来,在我国进一步重视环保和治理工作的背景下,蚌埠市在“靓淮河”工程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系统运用水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前沿技术,逐步消减农村面源污染、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恢复河道水生态,打造出“河湖清亲两岸绿”的美丽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7.
北京建设生态城市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国北方极度缺水的国际超大型城市,水是可持续发展的决定要素之一.北京水生态服务是指水及水生态系统为北京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的环境条件及效用.全面认识并量化评价北京水生态系统价值,是北京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和前提,其水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和管理对于建设生态城市、保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水生态服务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基于北京水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和分析,研究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通过加强系统管理、价值管理和经济管理推动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框架性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城市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城市水生态系统也是支撑其他城市子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多部门介入,持续推动"的混合型推动模式,切实推动"城市水基础建设、城市水功能开发、城市水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水生态横向业务板块,构建"供水系统、用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三位一体的水生态纵向流程板块,形成"水资源节约、水环境友好,水文化浓郁、水功能丰富,水管理有效、水服务优质"的城市水生态文明体系,把城市水资源建设开发成为城市的水资产,未来成为当代人留给子孙后代的水遗产。  相似文献   

9.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加强城市水体生态修复,建立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五位一体”的城市水生态系统.是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宜居”,才是城市发展的关键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扬 《中华建设》2005,(2):63-63
最近,一份有关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将北京发展目标定位在“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而没有习惯性地提所谓“经济中心”。尤其是将“宜居”的概念写进规划,令人耳目一新。对此,有关专家的解释非常坦诚:因为“经济中心”无法表达京城特色,不再提“经济中心”不是不要经济,而是到底要什么样的经济。这是城市在发展定位上的一种新思维。事实上,对于城市而言,经济是必然的,也是城市的一般性特质,但过多去表达经济中心容易造成定位上的笼统。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维持河流健康的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直接对城市河流造成了剧烈影响,如人们在城市河道整治中采用截弯取直、硬化河底及护岸等措施,使得城市河流中原有的自然水生态系统逐步退化,河水污染、河道淤积现象日趋严重。通过对河流健康生命内涵的阐述,分析了当前城市河道整治现状,提出了城市河道形态及河床、河床护坡和水体、河堤的生态修复方法等。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淮河流域的面积、人口均占全省三分之一,是山东省“一体两翼”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支撑点。促进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重视淮河流域防汛工作。  相似文献   

13.
邝燕良  王慧君 《海河水利》2023,(2):16-20+24
小微水系的改造、填埋和消失是城市雨水内涝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以郑州市西部某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街区内部水生态的系统性分析诊断,提出在海绵城市理念下遵循自然“产-汇-流”水文格局“、蓝绿结合”优化街区内部小微水系和利用公共区域水系坑塘满足雨水资源蓄滞利用3个优化策略来进行城市街区内部小微水系优化设计,旨在为解决城市雨水内涝问题、增强城市应对雨洪的“弹性”和增进海绵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农村水电是农村的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十分显著。2004年,四川省地方电力的投产装机、发电总量、销售收入、实现税利、农民增收等9大指标居全国第一。授权经营、作风整顿、文明窗口建设成为四川省水利系统地方电力建设的“三大亮点”。近年来,四川地方电力坚定不移地实施“一体两翼”战略,以农村水电产业发展为主体,一手抓行业管理,一手抓企业经营,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相似文献   

15.
城区中小河流是区域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随着城市的发展,居民生态需求不断提高,对城区河流水生态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中心城区典型河流为例,通过对河流水生态建设管理现状的分析发现,目前河流水生态建设界面偏生硬,与环境及人的融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河流水生态偏重景观建设,对水生态的可持续性缺乏足够的关注。为提高水生态管理效能,建议在水生态管理过程中,减少对技术手段的依赖,加强对低碳发展、绿色生活的价值引领,降低人工干预在生态演替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6.
连云港市是我国第一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是江苏惟一拥有深水海港的城市,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连云港市委、市政府从“重振连云港、实现新跨越”的高度,于2005年8月提出了“大市区”、“一体两翼”组合港等新的建设战略。  相似文献   

17.
申庆元 《人民黄河》2023,(1):19-24+40
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是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区域,为洞悉九大中心城市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基于新发展理念,从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城市治理、民生福祉维度构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从综合水平、不同维度对2011—2020年黄河流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处于波动变化状态;从各城市看,除西宁外,中心城市呈现“上游落后、中游欠发达、下游发达”局面。(2)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维度上,郑州、青岛等城市处于领先地位;在创新驱动发展维度上,西安具有绝对优势,其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最高;在生态环境保护维度上,西宁的保护水平最高;在城市治理维度上,呼和浩特城市治理水平稍高,其他城市较低;在民生福祉维度上,青岛、郑州位于第一梯队,济南、太原、西安处于第二梯队,其他城市处于第三梯队。明晰黄河流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为进一步开展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时空预测分析、城市圈综合承载力讨论、时空演变因素探索、城市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保障,城区水生态系统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生态文明和品位。该文就如何修复城区水生态系统和打造滨水区景观,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积极加快了中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步伐,同时城镇化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城市水生态系统,导致水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内涝问题严重,因此破解这一难题,才能推动城镇化平稳致远的发展。海绵城市建设的本质是解决城镇化发展和资源环境协调和谐的问题,建设的目标是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核心是转变排水防涝思路。综合考虑城市的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的问题,引入地下水库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利用水头差自然地将降水补给到地下,使降水能够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达到内涝防治、水质净化,地下水补给,生态友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山东省文登市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现代治水理念,围绕建设现代化、生态化城市的总体目标,依托城区水资源优势,建设了一个具有改善城市气候、丰富生物种群、防治洪水灾害、降解污染物等功能全面的水生态系统,极大地促进了文登市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