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沟水库大坝左坝肩岩体出现构成滑裂体的断层,对水库安全及下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确保坝体稳定,设计采用1860kN级预应力锚索进行加固处理.在加固过程中,对个别涌水的锚索孔进行了高水头作业条件下的特殊锚固处理,取得了成功。加固后,提高了坝肩岩体强度、改善了岩体的应力条件,确保行洪期水库大坝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水库今后的正常运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青沟水库大坝左坝肩岩体出现构成滑裂体的断层,对水库安全及下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确保坝体稳定,设计采用900 kN级预应力锚索进行加固处理.在加固过程中,对个别涌水的锚索孔进行了高水头作业条件下的特殊锚固处理,取得了成功.加固后,提高了坝肩岩体强度、改善了岩体的应力条件,确保行洪期水库大坝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水库今后的正常运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拱坝坝肩对两岸岩体质量要求高,为了查明锦潭水电站工程拱坝坝肩的不利地质条件,特别是软弱夹层对拱坝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综合勘察手段,查明软弱夹层的产状、填充物、密集程度及可能组合和分布特性等。根据软弱夹层勘察成果和地质特性的分析,为设计提出准确的力学参数和加固处理措施。工程建成以来的安全运行验证了该分析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石门水库大坝是1973年完成主体工程并蓄水的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88米。河床电站的高压输水隧洞在拱坝1~*及~*2坝段下部30米基岩处通过右坝肩。1983年发现右坝肩地下水位异常,并逐渐上升超过了地下水设计允许水位,影响右坝肩的稳定,危及拱坝安全。经过隧洞放空检查以及对地下水长期观测资料分析,查明为隧洞防渗砌体破损,在隧洞通过坝肩围岩处形成了裂隙通道,使库水经过高压隧洞外渗,对坝肩岩体构成了扬压力。为了保证右坝肩岩体的稳定和解决高压隧洞横穿坝肩的渗透问题,决定在洞内采用氰凝灌浆和环氧砂浆补强及粘贴橡皮的加固措施,并在隧洞上部岩体590米高程采  相似文献   

5.
坝肩岩体稳定是拱坝安全的根本保证,长沙坝水库大坝两岸地质条件较差,左右坝肩地质条件差异较大,在运行中存在绕坝渗漏和左右坝肩不对称变形,对拱坝坝肩稳定非常不利。本文通过介绍设计、施工、运行期间所采取的处理措施,总结了除险加固工程坝肩加固的措施及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小湾拱坝典型剖面1170m高程平切面的加固方案从坝体变位、坝肩岩体应力、坝肩超载安全系数、置换区分载能力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评价1170m高程加固方案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小湾拱坝典型剖面1170 m高程存在的断层破碎带和蚀变带等地质缺陷,采取用混凝土置换的加固措施,形成了右坝肩纵横交错的“扁担”式混凝土支撑框架、左坝肩“口”字形的混凝土支撑框架加固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坝肩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7.
介绍基于变形加固理论的坝趾锚固设计,研究拱坝在各种工况下,坝址锚固对坝趾应力、变形及局部稳定的影响。结合在建的溪洛渡工程,根据拱坝结构设计和坝基工程地质特点,通过各种典型荷载工况下的不平衡力计算分析,提出坝址锚索加固布置原则和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陈秀铜  李璐 《人民长江》2008,39(8):41-44
高拱坝坝肩的稳定性是拱坝结构安全运行的基础,锦屏高拱坝坝址区左右坝肩存在几条规模较大的断层、深部节理裂隙、层间挤压错动带、低波速带、岩体风化、卸荷等不良地质结构,因此,坝肩稳定性成为锦屏高拱坝设计中的重大技术问题.运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锦屏高拱坝坝肩加固处理前后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揭示了边坡失稳的可能形式、部位及规模,并据此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与评价.计算结果表明,锦屏高拱坝加固处理是合理的,满足大坝的稳定要求.  相似文献   

9.
坝肩岩体存在裂隙或软弱夹层时,坝肩岩体刚度会发生变化,坝体应力也会重新分配,从而导致坝肩岩体失稳而影响坝体稳定。本文以鲜店拱坝为实例,根据有限元法基本原理,利用ANSYS通用软件平台,建立鲜店拱坝及其地基的三维有限元弹塑性分析模型,分析拱坝右坝肩滑坡体及裂隙位置变化对拱坝稳定及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坝肩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的有限元迭代法,通过三维有限元计算,研究了双河拱坝坝肩岩体的稳定性,得到坝肩岩体的抗剪安全系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加固后的坝肩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新疆大山口水电站重力拱坝工程及地质、气象条件,提出了大坝监测设计及其施工要求,根据监测资料,分析了施工期大坝温度、坝体裂缝,以及运行期坝顶和坝肩位移、坝体渗流和坝体应力等,分析结果表明,各项监测值均在允许范围内,大坝的运行工作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2.
徐修梅 《人民珠江》2010,31(2):60-62
金元水电站左坝肩边坡高且陡,受风化及卸荷影响,浅表局部边坡岩体较破碎,存在边坡稳定问题,需采取锚固等措施进行加固处理。介绍了施工排架搭设、锚喷及预应力锚索的施工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小湾拱坝坝肩岩体稳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小湾坝址区断层及节理裂隙等结构面的分布状态,分析了坝肩岩体潜在的滑移边界,并作了最不利产状的分析确定.通过多种滑移型式及荷载组合分析,明确了小湾拱坝坝肩岩体的控制滑移型式及荷载工况.此外,在坝肩岩体稳定分析中,还进行了渗透压力及岩体抗剪强度指标的浮值分析,明确了影响小湾坝肩岩体稳定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4.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小湾拱坝典型剖面1210m高程平切面的加固方案从坝体变位、坝肩岩体应力、坝肩超载安全系数、置换区分载能力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评价加固方案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小湾拱坝典型剖面1210m高程右坝肩采用“扁担”式混凝土支撑框架、左坝肩采用传力框架 混凝土置换的加固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坝肩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5.
沸泉一库是目前临汾市境内唯一一座除险加固过的浆砌石拱坝,在设计时对拱坝的稳定进行了分析计算,根据工程实际,两岸地形对称性较差,拱坝应力采用两岸非对称的多拱单梁分载程序进行计算;拱坝坝肩岩体为薄~厚层鲕状白云质灰岩,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完整性较好,拱坝坝肩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进行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6.
以大型岩土工程数值分析软件(ADINA)为研究手段,基于卸荷岩体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某电站深孔泄洪洞进口边坡进行了开挖卸荷分析。基于此,重点分析不同加固角度对边坡的加固效果,同时也分析了不同锚固力作用下边坡的加固效果,结果表明加固角度为俯角20°时效果最优;锚固力越大,边坡变形越小。考虑到成本控制,采用2 000 kN的预应力锚索。再者,开挖边坡直立坡段处修建有弧形闸门用于泄水,故着重分析此处的加固方案,以保证闸门的正常运行,结果显示锚固力对加固效果有直接影响。研究成果对设计采用锚索加固的高陡边坡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索溪拱坝两岸坝肩的地质条件非常复杂,修建高薄浆砌石双曲拱坝,存在一些设计和施工难题。着重介绍索溪拱坝的坝肩稳定问题及坝肩处理的优化设计,说明所采用的预应力锚固处理方案是有效的,减小了施工难度和工程量,加快了工程进度。  相似文献   

18.
根据托海拱坝5号坝段、7号坝段例垂线实测资料分析,说明了新疆寒冷地区坝体采取聚胺脂喷涂施工措施后对坝体变形的影响,以及右坝肩渗漏对右坝肩岩体的影响,分析结果为托海水电站通过国家电力公司大坝安全监察中心大坝安全首次定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一、概述拱坝坝肩岩体稳定问题,是拱坝设计中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因此在拱坝设计中,必须对坝肩岩体进行周密勘探及详细的稳定分析和计算。本程序采用矢量代数法,进行拱坝坝肩岩体稳定计算。关于稳定计算的概念、理论、公式推导,详见王毓泰等人合著《拱坝坝肩岩体稳定分析》一书。  相似文献   

20.
预应力锚固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国外在二、三十年代将大旽位预应力锚固技术应用于工程加固,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仅加固的大坝已达百余座。1964年,我国在梅山水库左坝肩基础加固采用预应力锚固技术以来,该项技术发展很快,已在水电、矿山、铁道、建筑等部门广泛应用。它具有结构合理,施工期短,经济可靠,适用性广等优点。本文仅就我国水电工程预锚技术有关情况作以梗概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