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干式转移印花从实际应用以来已约有7年。在这期间内,每年有所发展。1975年生产量全世界约为3.7亿米~2。其增长率没有达到各方面估计的数字,是因为这一方法一般仅适用于纯涤纶,而不能用于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从而对于需要量很大的涤/棉混纺织物不能采用;而像尼纶、腈纶纤维则在色泽鲜艳度、牢度、手感等方面还未能满足要求。所以对涤纶纤维以外的纤维的应用面扩大研究,成为当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印花技术发展动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茂福 《印染》2004,30(6):43-47
介绍了转移印花中的升华转移印花、熔融转移印花、释膜转移印花、湿法转移印花等,并对转移印花技术中新出现的反应性涂层法、具有防染效果的转移印花以及UV焙固等新技术作了详细说明,给出了具体的工艺处方。对目前发展速度最快的喷液印花,就其工艺中的印浆粘度、渗色、染色牢度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欧洲,目前转印纸印刷机的制造国家有英国、荷兰和奥地利三个国家的五个工厂。所生产的设备多为滚筒式,工作宽度最大的达5米,印刷速度可达150米/分。制造转移印花机的有英国、意大利、法国、西德、挪威和西班牙等国的十多个工厂和公司。有滚筒和平板两种结构,分连续和间歇两种工作方式。工作宽度900、1600、2100毫米,印花速度最高可达  相似文献   

4.
转移印花于1923年在苏联问世,经过几个年代得到了发展。它的成功主要在于涤纶产品市场。1979年西德已有52家公司生产热转移印花织物,其中79%纯涤纶,18.5%为涤纶混纺织物,0.5%尼纶织物,0.4%腈纶及其混纺织物,1.3%棉织物等。  相似文献   

5.
据斯托克(Stork)公司的调查,目前世界上有1,000家左右的工厂采用转移印花,总共装有滚筒式转移印花机1,500台。1975年转移印花织物的产量估计达5亿米~2,预计1980年将增加到20亿米~2,在印花织物总产量中占10%以上(1975年所占的比例为4%,同时期其他印花织物如圆网印花占48%,平网印花25%,铜辊印花23%)。1976年用圆网印花机生产的转  相似文献   

6.
1988年,作为转移印花纸权威性的供应商的瑞士Cham Tenero制纸公司发起召开了一次转移印花技术国际会议,现在,已是第4次这样的转移印花学术会议.过去的三次会议均在瑞士召开.这一次为期三天的会议则于1997年10月底在威尼斯召开.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是鉴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于1993年Cham Tenero公司就接管了Cargtiera di Carmgnano SpA这家意大利专业制纸公司.本文介绍了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  相似文献   

7.
涂料印花的创新与发展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国内外文献和专利的基础上,对涂料印花的创新过程进行剖析,并提出近期和远期发展方向.就使用无致癌裂解物的颜料、无甲醛自交联单体、聚氨酯-丙烯酸酯粘合剂、羟苯基亚磺酸钠还原剂等,以解决涂料印花的生态问题;使用微胶囊颜料及改性丙烯酸酯粘合剂,解决手感与染色牢度的矛盾;使用聚氨酯-丙烯酸酯齐聚物,以适应喷墨印花的需要;使用纳米颜料,提高鲜艳度和着色力,以及用UV、电子束固着、纤维改性等代替高温焙固(节能减排),进行较详细的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人纤的地位和前途 1.人纤的特点和在纺织纤维中的比重人造纤维自1907年工业化以来,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几十年来,经过不断改进和发展,已成为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纺织原  相似文献   

9.
精梳机是生产高级棉纱、针织用纱的必要设备,由于对棉纤维进行前后端分梳,有效地排除短绒和棉结杂质,它的制造精度要求高,机构比较复杂。我国早在1958年就自行设计和生产了红旗-3型精梳机。1960年又生产了A201型精梳机,速度达100~116钳次/分。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1973年对A201型精梳机进行了车头改造,速度提高到165钳次/分。到1975年A2O2型高产精梳机又在上海诞生,车速可达200钳次/分,进入了世界高产量精梳机的行列。  相似文献   

10.
十年前转移印花的产量还是零,到1971年已发展到3500万码。据报道转移印花的产量估计,1972年为6000~8000万码,1973年将为1.8~2.4亿码,1975年将达到5亿码。 1971年年中以前,在全世界还只有一个公司生产供应转移印花纸,目前已有七家厂商。促进转移印花迅速发展的原因:1.印花纸价格降低;2.转移印花纺织品的销售量增加;3.在  相似文献   

11.
转移印花因其占地面积小,工艺流程短,花纹清晰、逼真,特别适宜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是当今比较流行的印花方法之一。转移印花,可分为热转移印花和冷转移印花。介绍了近年来转移印花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包括其工艺、材料及其设备情况,以及生产彩色印花织物的新技术-染料热扩散转移印花。  相似文献   

12.
拖拉机的发展动向国外农用拖拉机由于各国农业自然条件及经营规模不同而各有特点。如美国平原多,中耕作物占比重较大,农场经营规模也较大,因而主要使用大、中型万能中  相似文献   

13.
几年前,美国从法国引入转移印花技术后,目前每月消耗的印花纸达二百万码以上。采用转移印花技术印花的织物中绝大部分为针织品,机织品仅占很小比例。从理论上讲,凡是针织品都适用于转移印花。但在实用上,只有三种针织物采用转移印花(棉毛双面、瑞士式凹凸纹圆纬织物和特利考脱经编织物)。圆纬织物约占印花总量的75%,特利考脱占20%,单面约占5%。圆纬棉毛织物大都为24和28隔距的织物。圆纬双面大多为18隔距织物。特利考脱为24隔距的织物。绝大部分转移印花针织物为聚酯针织物。  相似文献   

14.
一、概述 国外自动络筒机远在1922年,就由美国巴伯-科尔曼(Barber—Colman)公司开始研究,迄今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根据发展过程,可概括成三个阶段。 1.大批锭半自动络筒机 以手工操作络筒机为基础,加装一只打结机头,完成自动接头任务。这种络筒机,  相似文献   

15.
裘愉发 《丝绸》1994,(3):55-56
转移印花技术的新发展裘愉发元月19日,上海丝绸公司主办召开了“热转移印花”技术交流会,邀请香港经纬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董事施佑昆先生,德国屈斯福坦克司(TRANSFERTEX)公司市场及销售董事霍夫纳可(Hafnagel)先生和销售经理格兰屈(Gerla...  相似文献   

16.
转移印花(本文专指升华转移印花)在七十年代的西方国家里发展达到了顶峰。我国从1974年开始进行了研究,五年来也取得不少进展,例如转移印花的涤纶或锦纶头巾的生产已遍及全国,连续生产的转移印花织物已开始在北京销售,但总的来说发展速度不快。关于转移印花的评价,不同的时代和社会里必然有不同的看法。在七十年代中期,转移印花织物以成倍的速度增长,国外是一片呼欢声,似乎只有优点没有缺点。近年来转移印花  相似文献   

17.
随着饮食生活的提高,人口构成的变化,消费者要求食品业能提供保持食品原有色、香、味和营养成分的包装食品;要求尽量不添加防氧化剂和防腐剂等的优质食品。这样食品包装材料与包装技术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将以包装材料的多功能化、高功能化为中心来发展。  相似文献   

18.
转移印花     
转移印花是采用具有昇华性的分散性染料,加少许粘合剂,将花纹用印刷方法先印上,再将纸与尼纶、聚酯或醋酯织物合在一起,经过加热,使花纹转印到织物上。 目前已有一台能加工500米长、2米宽成品的设备。加工的织物连同转移印花帋,还有一张加强纸一道在油加热的辊筒上通过。辊筒加热列200℃,辊筒直径180厘米。印花时间30秒。生产速  相似文献   

19.
转移印花     
预计到1979年,在世界印花布总产量中,将有40%的产品是合成纤维及其混纺产品,比1973年至少增加一倍(1973年世界印花布总产量为160亿平方米,其中合成纤维及其混纺产品为40亿平方米,占25%)。在1973年时,世界转移印花布仅为20万平方米,到1979年时,转移印花布的产量将达300万平方米之多。1973年,西欧印花布产量中,约有42%是合成纤维及其混纺产品。  相似文献   

20.
王厚威 《金属制品》1992,18(1):32-36,26
本文介绍厂阅外钢帘线的新结构,生产工艺特点,拉丝、冷轧和捻制设设备,以及生产的自动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