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城乡结合部作为城市与乡村的交错地带,与市区有着广泛的经济、社会、生态联系。文章以北京市为背景,分析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土地生态规划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北京市以生态城市作为城市的发展目标,将有助于克服城市化的无序发展给城乡结合部土地带来的诸多问题,进而推动城乡结合部土地生态利用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城乡结合部是转变表现最为突出、土地交易十分活跃的地带,目前在此地带土地管理存在着多种问题,为此提出3项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城乡结合部是转变表现最为突出、土地交易十分活跃的地带 ,目前在此地带土地管理存在着多种问题 ,为此提出 3项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城乡结合部耕地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汉市黄陂区耕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实际情况为例,分析目前城乡结合部耕地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探讨城乡结合部耕地资源保护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乡结合部的区位特征,选取了太原市城乡结合部的一个工业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建设项目的工程概况及地质环境复杂程度进行分析,确定了建设项目评估区的范围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地质灾害及地质灾害隐患的特征及发生发展规律,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然后根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进行了综合分区和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估,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防治措施。通过对一个典型实例的详细分析,为地质灾害技术人员在城乡结合部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提供了思路、技术路线和评估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态足迹方法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足迹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定量测度,反映了人类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以鼎城区1998年和2006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计算分析了鼎城区规划实施期间1997年和2005年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1997年人均生态足迹赤字为20.32 hm2;2005年人均生态足迹赤字为2.644 hm2。土地利用处于不可持续状态。针对目前的情况提出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立足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战略,论述了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规划的含义,分析了我国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规划的原则,提出了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规划的基本指导思想、重点、目标和注重研究的范畴。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矿区煤炭开采过程与开采后期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的重要性及土地生态重建特点,并就煤炭矿山土地恢复与生态重建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介绍。研究认为,矿山进行资源开发的同时,应特别重视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充分利用破坏的土地空间,坚持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理、有序地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减轻煤炭开采所带来的生态破坏。  相似文献   

9.
矿区景观融合是建设和谐矿区与和谐区域的生态安全重要支撑。本文以唐山市城乡结合部的荆各庄矿为例,提出荆各庄矿区要以矿区景观重建为着眼点,向特色景观绿心演变,以陡河及水库景观为依托,完善矿区兰色肌理,变矿区环境治理为造景,留农田景观、现乡村风貌等废弃地景观融合思路。以构造城乡一体化景观格局为目的,建立城乡一体化绿地系统、城乡融合的农田肌理,并提出城乡一体化的村落建设、乡村文化保护的措施,以促进矿区协调发展,建立安全的景观格局,实现城乡景观融合。  相似文献   

10.
选取贵州瓮福磷矿废弃土地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通过分析磷矿废弃土地的破坏特征,引入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建立7个评价指标,划分4类土地生态适宜类型区,探讨磷矿废弃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式,提出基于适宜性评价结果的生态承载力预测方法,为开展土地复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国土规划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高层次、战略性、综合性的地域空间规划,是对国土开发利用、治理保护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基础。我国的国土规划是以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整治为核心的。新一轮国土规划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城乡一体化规划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状,创新规划的思维模式和规划方法,不仅在宏观层面为决策层进行决策提供依据,更重要的是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 ,矿业及相关后续产业为北京市现代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的建设、工业化进程做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但是 ,随着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基本框架的构建、“绿色奥运”的举办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 ,矿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形势 ,这些新的形势要求对矿业发展方向和重点进行战略性调整 ,以使矿业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西部开发的环境和形势 ,提出首要的是因地制宜实施开发战略 ,并发挥西部国土资源比较优势、建立资源优化配置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4.
区域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城乡统筹角度出发,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城市、城镇、农村作为一个区域整体来研究,并从自然、社会、经济、人为4个方面综合分析了影响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为驱动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自然因素包括地质、地形、气候和环境,社会因素包括城市化和城镇化水平、人口密度、技术水平和区位条件,经济因素包括经济水平、产业结构、产业集聚和地价,人为因素包括政策制度、宏观调控和文化习俗等。研究认为,自然因素是限制性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是促进性因素,人为因素是控制性因素,各因素必须相互协调,共同作用,才能促使区域土地集约利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北京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并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关于北京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北京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并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山西省方山县为例,运用线性规划模型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提出了该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式。根据方山县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获得规划目标年(2010年)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农、林、草面积比例由基准年(2005年)的7.2:31.6:1调整为规划年(2010年)的6.3:32:1,农村居民用地有所减少,其他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调整后的土地利用结构既有利于生态效益的发挥,又可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符合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土地平整工程是土地整理项目的核心内容。本文对土地平整与其他土地整理工程的协调问题、土地平整应遵循的技术标准、土地平整的基本方法,特别是土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方法等土地平整工程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和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要求制定与之相配套的区域土地利用战略。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定性分析法,可将重庆市划分为都市城镇核心区、都市城郊发展区、三峡生态保育区、武陵农业发展区。通过差别化土地利用策略的区域指引,从土地利用策略中心、生态屏障建设、基本农田调整、新增建设用地4方面对各区域土地利用进行调整,对改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实现和谐的人地关系和统筹城乡发展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