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来说,要理解可持续性景观设计,可以从它与生态健康、社会公正以及经济繁荣3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来着手.但在关于可持续性的讨论中,美学方面的要素鲜被提及,或者反过来,认为将视觉与审美融合对可持续和审美都是多余、无益的.主要考察美(beauty)与美学(aesthetics)在可持续性的各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本文主张,除了生态修复设计外,要使文化可持续,还需要许多别的作为.我们需要的是具有启示性的景观设计:让体验过如此景观的人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他们的行为是如何影响环境的,而对环境足够的关切则能改善环境.这就需要考虑到“审美的环境体验”(aesthetic environmental experiences)的作用,例如对“美”的感知,应当更加倾向于“生物中心主义(bio-centric)”,而不是“个人中心主义(egocentric)”.受到美国风景园林师设计的许多作品的激发,把这种观点以宣言的形式表达出来,虽然这些作品通常并不被认为对生态设计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2.
一般来说,要理解可持续性景观设计,可以从它与生态健康、社会公正以及经济繁荣3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来着手,但在关于可持导续性的讨论中,美学方面的要素鲜被提及,或者反过来,认为将视觉与审美融合对可持续和审美都是多余、无益的.主要考察美(beauty)与美学(aestheties)在可持续性的各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本文主张,除了生态修复设计外,要使得文化可持续,还需要许多别的作为,我们需要的是具有启示性的景观设计:让体验过如此景观的人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他们的行为是如何影响环境的,而对环境足够的关切则能改善环境,这就需要考虑到“审美的环境体验”(aesthetic environmental experiences)的作用,例如对“美”的感知,应当更加倾向于“生物中心主义(biocentri()”,而不是“个人中心主义(egocentric)”,受到美国风景园林师设计的许多作品的激发,把这种观点以宣言的形式表达出来,虽然这些作品通常并不被认为对生态设计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3.
景观设计学:外观表现的恒久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景观设计的生态领域 我们工作的地点和媒介是自然景观,包括土壤、水、植物和空间,人们也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人类的行为会对全球的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会很自然地关注生态的可持续性。我非常关注持久之美,那些美丽能够让我们整个世界持续。之前,我们很少在景观可持续方面讨论美,即使有过这些讨论,也只是认为它是表面化的东西。我们讨论美,是否会让景观设计变得微不足道,人们是否把景观设计看做是外在的装饰呢?  相似文献   

4.
野草之美的城市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庞伟 《建筑学报》2006,(5):74-75
本文批评了城市化中城市绿化领域存在的目标偏误和手法偏误,分析了文化中的绿化植物观念,推崇主张立足生态国情的城市化方向——野草之美。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禅宗美学的自然观角度出发,阐述了现代空间设计中现代意味的禅境,分别从设计灵感、设计风格、设计品位三个方面讨论了禅宗美学对禅意空间美创造的积极意义,特别强调了禅境中的自然主义和简约主义在现代居住空间设计中的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6.
城市设计领域面临的一个难点是如何将分散的、微观的设计实践整合,实现城市宏观层面的可持续发展。不同学科对城市设计的认识差异是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之一。本文从凝聚学科共识出发,提出一个融合风景园林与城市设计有益观点的理论研究框架:可持续土地利用模式。通过分析可持续发展理念沿革,界定土地利用模式可持续性的基本概念;提出土地利用形态紧凑、功能可达,以及形态与功能相协同的可持续土地利用模式特征,并将此作为凝聚共识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7.
与传统的"建筑美在于形象的完整"的理论相悖,为什么残破不堪的建筑形象仍会如此有魅力?本文以这个问题做为出发点,通过浅析建筑的"残缺"现象,提出建筑的"残缺美"的概念。目的是在人文背景下,在建筑美学中融入对建筑的"残缺"现象的审美思考,指出建筑美学对建筑的"残缺"现象应当进行关注,发掘人文背景下的建筑"残缺美"的价值和创作意义。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8)
长期以来,在印度人民中间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歌谣:"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戏剧最美;在所有的戏剧中,《沙恭达罗》最美。"人美,情美成就了《沙恭达罗》之美。女主人公的内外兼修、刚柔相济,真爱的美妙动人演绎的精彩绝伦,也将我们深深地吸引。  相似文献   

9.
起点之美——北京市永定门广场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彦琢  姚欣  曲魁 《中国园林》2012,28(1):61-64
完整的中轴线代表了北京的历史文脉.永定门广场位于北京传统中轴线的南端起点,在改造荒废断桥的基础上,建设成由北部架空广场和南部绿地组成的公共开放空间.从分析项目环境入手,从3方面淦释了北京中轴起点之美:以中轴线为核心,构建连续、完整、和谐的中轴景观序列;保护、展示永定门的美学和历史价值;充分发挥广场的文化展示、历史教育作用,完善休憩、举行活动、仪式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曾经迷人的石碇小镇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遭受了全球化现代性的冲击而产生了激烈变化,却仍保有一丝传统的魅力。台湾华梵大学建筑学系师生于是藉由创系以来多年进行设计教学与社区营造所累积的经验,掌握石碇"溪石之间"的特殊地域性,并通过民众参与的修补式规划设计进行魅力地方营造,从而让石碇重归山溪宇宙的怀抱,并开始绽露时空依存之美。对此地方迈向良性发展过程及相关成果进行论述,以作为类似实践之参考。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8)
花鸟画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它的表现对象包括自然界除人以外的各种动植物。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决定了花鸟画内涵的两大特色:一是赋予自然物以人格化的象征寓意;二是充分表现自然物的生命活力。这两者紧密联系,构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与西方绘画的类似题材大异其趣。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8)
分形以自然美为中介,将数学创作手段引入美学领域,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它的存在为现代设计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不仅是自然的存在,也是艺术设计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6)
《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的一首抒情长诗,在叙述自己与生俱来的内在美、好修为常的行为美、坚韧不屈的意志美等方面体现了屈原的人格美,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重要体现者和塑造者,为以后的无数仁人志士立起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6)
"美是什么"是美学中最古老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最前沿最困难的问题。众多的美学家为此不懈努力,从哲学、科学以及经验总结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但每种答案又都让人不免遗憾,无法充分解释美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应该充分认识到美的复杂性,用综合的方法从各个方面、层次来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7)
江永女书是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它既有视觉形式的美,又具有社会内涵美。因为它既是女性对自然的书写,也是对自身命运的书写,更是情绪情感的表达。因此,女书的美是一种独特的美,它带着女性对美的感受、对生活的热爱及对未来的向往。它的美是自然的,也是自发的。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16)
"混沌"是古老的中国哲学、美学范畴中的概念。古代所讲的"混沌"主要是用于描述宇宙自然的原初存在方式。老子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老子提出的"混",无状无象、无声无响、恍恍惚惚、若存若亡,无所不通又无所不往,先于天地而生存。老子称其为"道",其作为中国哲学、美学的最高范畴,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石,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思想和审美观念。混沌超越了宇宙万物的具体状态,是客观的、朴素的物质本原,包含超感知、超体验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工程图美的要求出发,以关学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影响工程图美的七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分形是近年来在非线性科学中发展出来的一个概念,分形以自然美为中介,将数学创作手段引入美学领域,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它是一个全新的科技领域,它用一种新的语言来描述自然中的复杂形状,分形图形神奇美丽、变幻莫测、蕴含着科学之美。  相似文献   

19.
李翔宁 《世界建筑》2010,(12):118-121
作为威尼斯双年展德国馆"更新德国"展览的中国对应展览",更新中国"展览把中国近年来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建筑、规划和艺术项目进行了梳理,并邀请建筑师和艺术家通过装置和不同的艺术媒介呈现自己对于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理解。本文论述了通过这次展览呈现出来的当代中国在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理念。  相似文献   

20.
汽车工业发展至今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现阶段,汽车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通工具。其形态也由最初的类似马车的形态,发展成为样式各异、造型成熟的形态,汽车设计的形态美也随之发展。汽车的形态美不但是消费者购买时重点参考的因素,同时也是设计师改进汽车性能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从汽车的符号形态美、色彩形态美以及功能形态美三个方面,探讨了汽车设计的形态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