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回溯非建设用地规划研究渊源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及其“图一底”思想方法在范围、标准、空间组织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城市非建设用地乃是一种依附性地域空间,单从生态安全本身出发的“图-底反转”分析方法无法解决城市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空间关系;规划过程中的“图”(建设用地)和“底”(非建设用地)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存在相当数量有待划定的“灰色”区域,规划的本质即在于通过对两者统筹考虑,消除灰色区域,明确用地功能亦即图底格局.  相似文献   

2.
在"存量挖潜"和明确"城市发展边界"的大背景下,萎缩型边缘区作为承接城市内涵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频繁出现土地闲置与产业被动"退二进三"的现象。文章在对萎缩型边缘区进行内涵界定的基础上,针对国内萎缩型边缘区土地的低效利用,提出了以产业更新为参考的土地动恋弹性集约发展模式——"灰色用地"规划模式,并首次提出以产业"由附转主、由短为长"更新为参考的土地转换模式,以完善"灰色用地"在萎缩型边缘区规划宴践中的可实施性为我国萎缩型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面对稀缺的土地资源,快速的工业化进程以及强劲的面向服务业的经济转型,弹性控制用地在土地利用规划中越来越重要.而白色用地和灰色用地同属于弹性控制用地,通过比较白色用地和灰色用地规划,得出更加适合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从而提高国内城市规划的可实施性,改进其对城市建设发展的引导和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
灰色用地在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忠伟  臧慧怡 《规划师》2009,25(5):21-24,38
灰色用地是城市发展的弹性用地,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过渡用地形式,当土地利用形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时,可以将弹性用地转换为其他类型用地.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将灰色用地定义为"退二进三"的工业用地,通过两次规划(整治性规划和功能置换规划),实现以最低的成本置换土地功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土地资源刚性约束的背景下,诸多大城市开始迈入存量发展的时代。《上海2040》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发展理念,提出了要注重对存量用地的更新利用,尤其是对存量工业用地的转型提升。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从产业转型下的功能诉求与存量空间的矛盾出发,探索存量产业区规划编制的创新方法。其规划编制实践对于上海乃至其他大城市存量产业区的转型更新规划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精明增长”的城市灰色用地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承接"精明增长"的内涵提出了灰色用地的概念,阐述了灰色用地的分类,探讨了灰色用地规划的内容和方法,明确了灰色用地的选区方法、提出了灰色用地的规划过程与特征.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创新驱动下的上海开发区转型发展背景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上海开发区发展的现状特征;进而归纳了上海开发区向创新驱动转型的主要空间矛盾和挑战;提出促进产城融合,提高转型规划可实施性,提升开发区空间环境品质3条对策,以化解传统建设模式遗留的创新环境差、存量用地不足、土地产权固化、综合服务能力和品质欠缺等空间问题,实现开发区的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8.
城市土地使用中规划失控现象的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中岗 《规划师》2000,16(5):57-59
作者通过对出让土地、行政划拨土地以及城市规划区内集体土地的供给和使用情况的分析,深入剖析了土地供应过程中规划失控的原因,提出了“非规划扩张用地”的概念。在目前我国所处的市场经济初期阶段,必须从总体调控和开发干预两个方面加强城市规划对土地使用的管理,实行多层次的规划控制,尤其要关注现阶段总体调控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选择山地型旅游特色乡村这一特定对象研究其用地整治规划方法,旨在得出具有可操作性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首先提炼了山地型旅游特色乡村的特征及其现状用地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其用地整治规划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及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明确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建设强度和解决宅基地及土地使用权属流转问题。再从村域和村庄两个层面,提出山地型旅游特色乡村用地整治规划的难点:一是在村域层面,要以维护大地肌理和历史文脉为前提,统筹优化村域建设用地格局,重点通过凋敝村整治实现村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的效果;二是在村庄层面,从政策和技术两方面着手,通过村庄混合用地引导村庄用地整治规划,实现乡村土地的复合利用,并为村庄用地权属的确定提供规划量化指标,是引导村庄用地功能兼容和动态有机更新的方法尝试。  相似文献   

10.
全国政协委员、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文甲:防止“过度非农化”刘文甲委员说,土地“过度非农化”,一是指我国农地转为城乡建设(包括开发区等)用地不但总量多,而且人均占有量也已大大超标;二是耕地“过度非农化”。刘文甲委员称,1997年至2005年,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在土地利用上,建设用地总量增长过快,工业用地低成本过度扩张,违法违规用地、滥占耕地现象屡禁不止;仅“十五”期间城乡建设用地就增加了1.6万平方公里。五年中每人就多  相似文献   

11.
中部地区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生长点,是我国未来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载体空间。产业集聚区作为中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与空间载体,其规划与发展的前瞻性、弹性控制以及地域性等方面显得尤其重要。论文结合设计实践工作,以中部平原地区的方城县为例,试图就产业集聚区的弹性规划以及规划的地域特征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具体在产业集聚区与核心城市区的区位关系协调、产业区的规划定位、产业区的道路系统、用地结构、产业分区等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2.
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与城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我国绝大多数城市来讲,均面临经济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与土地资源相对短缺的现实矛盾。其原因在于: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及我国国情所决定;土地资源的粗放式利用,加剧了城市发展用地矛盾; 中央出台的土地严管政策将使城市发展长期面临土地要素资源的约束。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正确处理建设用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走好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之路,才能保证城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为此,一方面,要注意借鉴上海、浙江诸暨、青岛开发区利用旧厂房发展“创意产业”、推行“零土地技改”,实行“零土地招商”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可采取以下对策推进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努力把开发区建设成为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示范区;建立完善建设用地定额标准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土地规划和供应管理,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科学合理地利用好城市空间;积极建立土地政策与其他调控政策相互配合和制约的宏观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3.
美国“超级基金”制度是一项由联邦政府主导的对全国污染最严重土地进行修复和治理的制度,它基于未来土地使用的用地规划协调机制,有效地将未来土地使用规划决策与地块环境治理过程整合起来,以此来协调污染土地修复过程中基于环境保护的生态环境效益和基于土地重新开发利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分析了美国“超级基金”制度及其用地规划协调机制的缘起、建构和操作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对于我国解决同类问题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系统归纳了"灰色用地"及其规划的相关理论体系。通过对被动型"灰色用地"和主动型"灰色用地"规划的详细分析,明确"灰色用地"规划的实践意义及操作方法,力求完善"灰色用地"规划这一规划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1960年代以来,美国商业发展导致城市用地布局和空间形态产生了很大变化。旧金山区划在引导控制商业用地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城市设计理念,引入了多种创新措施,如混合区、特殊区和命名区等,实现了区划用地管理与城市设计的结合。本文通过解析旧金山现行区划中的商业用地类型并分析其演变过程,介绍历次区划商业用地类型的增补和变更及其所依据的研究和规划,分析旧金山区划对城市设计理念的吸收及其精细化用地分类、混合控制等策略,提出可供我国城市商业用地分类借鉴的几点启示,包括在法定规划中引入城市设计理念,开展商业用地近期建设规划工作,尝试将城市商业用地规划“控规化”,以及探讨增补规划用地分类的可行性等。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多规融合的视角,探讨山地丘 陵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的新方法。以丽水市为 例,以乡镇为基本单位,提出土地利用规划、 城乡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生态 功能规划等多个规划相结合,优先梳理出重 要生态用地,再提取出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 两大类指标因子,用AHP-Entropy模型计算 指标因子权重,结合区域实际情况计算并进 行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山地丘陵区域主体功能 区划的技术路线。将丽水市175个乡镇初步 划分为四大主体功能区:9个经济与人口持 续发展核心的优化开发区、39个要实行强制 保护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的重点开发区、 106个具有较高生态意义的限制开发区与21 个禁止开发区。结果表明,在多规融合视角下进行的主体功能区划分具有更高的合理性和可实 施性,对于目前的“开发”与“保护”这一难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试论开发区规划管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学锋 《城市规划》2003,27(11):39-43,64
开发区规划管理工作的矛盾 ,反映了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的误区和不适应。开发区是城市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开发区的规划管理应当实行统一管理。同时 ,开发区有其自身特点和特殊要求 ,规划必须重视并满足这些特点和需求。将开发区规划从城市规划中分离 ,会对开发区和城市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目前的开发区规划普遍缺乏必要的深入研究和技术手段 ,缺少对土地效益、用地结构、开发时序的研究和调控。为此 ,规划的重点应该转向那些市场力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的空间资源的配置 ,必须强调土地利用的效益指向  相似文献   

18.
赵民  王理 《城市规划》2023,(11):67-7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的背景下,探讨我国土地发展权及其赋予程序。首先,介绍英美等国的相关制度和运作方式,并简要综述国内学界的研究观点。然后,基于我国的土地制度和空间治理改革进程,从公法和私法视角阐释土地发展权的界定,以及从法定主体和程序视角阐释城镇国有建设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发展权授予。最后,探讨土地发展权赋予的规划控制机制,从“国土空间规划与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土地发展权赋予与‘规划条件’和‘规划许可’”,以及“土地发展权行使与‘规划管制’”这3个层面展开阐述;提出“国土空间规划赋予地方政府空间开发权利和保护责任,地方政府实施空间开发,使空间资源具有土地资产属性,进而通过出让等程序将土地发展权赋予相关权利人”的认知逻辑。  相似文献   

19.
从规划管理的角度讨论新版用地分类标准的适用性,提出其在我国土地和规划制度背景下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了美国从功能分区的传统区划向基于形态的区划转变的过程以及英国开发控制中通过判例法界定用途属性的经验。提出建立用地分类的标准需要结合规划体系的特点;由于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应正视混合用途的出现;加强与规划管制制度和土地供应制度的衔接。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循环产业园规划中产业链网与用地规划相互脱节等问题,提出一种用地规划方案生成与评价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首先引入产业关联度判别遴选产业子链,构建工业共生链网;然后针对生活与工业两类用地作适宜性评价,作为土地利用情景基础模型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运用排列法生成不同产业用地空间组合的模拟方案;最后采用多目标达成矩阵法对规划方案进行综合定量评价,依据评价结果优选最佳方案进行最终的土地利用规划布局深化。论文结合济源市金利循环产业示范园规划讨论了该方法的实践性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