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规划国土“图文办公信息系统”开发策略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毅中  周晟 《城市规划》1999,23(12):57-58
针对城市规划国土业务运作自身特点及其对办公信息系统的需求, 结合常州市规划国土 “一书四证”图文办公信息系统二期开发, 提出了城市规划国土“图文办公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2.
城市规划对于一个地区有“碳锁定”效应。随着低碳发展成为各个城市的发展战略,如何将低碳发展融于城市规划,如何在城市规划中落实低碳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当前城市规划的重要命题。在上海新一轮城市规划中,引导城市低碳发展成为重要的发展目标。从影响城市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切入,分析低碳发展对城市规划提出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从需求控制、效率提升这两个城市规划的核心着力点上剖析低碳发展与城市规划的融合,并对上海未来低碳化的城市规划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廖丽霞 《四川建材》2020,(2):42-43,45
城市规划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政策活动,其可为城市内部空间和谐、稳固发展运行提供有效的指导,同时为一定时区内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充分满足提供依据。因此,本文以城市规划为核心,依据城市规划工作内容,利用文献调查的方法,分析了城市规划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以期为城市规划工作效率提升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4.
汪洋  赵万民 《规划师》2013,29(2):105-108
GIS地理信息系统是高校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课程,同时也是当代城市规划实践的重要技术平台。研究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城市规划专业GIS教育现状,认为高校城市规划专业GIS应用需求一般由基本理论需求、空间信息提取需求、空间信息分析需求和专业编程能力需求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城市规划专业GIS教育课程设计方案,具体由课程模块设计、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设计和课程实践设计构成。该方案为城市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革新和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5.
女性是社区生活的核心主体之一,促进女性身心健康发展是建设健康社区的重要任务.首先,在梳理女性主义城市规划和女性健康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促进女性健康的社区需求.其次,分析总结维也纳"女性工作城"(Women-Work-City)、澳大利亚阿伯费尔迪女性板球运动场、巴塞罗那超级街区、南通市北濠东村社区组织4个案例在住宅内外空...  相似文献   

6.
城市规划建设既要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又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明需求.一座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应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便利的生活服务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生态城市的核心内涵,论述了生态城市理念融合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意义,最后说明了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3)
城市规划设计是对整座城市的市貌、城市功能、规划布局进行规划设计的工作。规划设计过程中要满足城市的基本职能,还要满足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城市规划设计可以依托电子信息技术进行大跨步发展,也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经常采用到的技术有GPS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这些技术为成熟规划设计提供了直观的信息。为科学规划城市建设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本文论述了信息时代对现今城市规划建设的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8.
城市规划测量是制定与实施城市规划战略的核心技术,不断提升城市规划测量技术水平,对于优化城市规划,加强城市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城市规划对测量技术的需求以及城市规划测量技术的应用要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策略,旨在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工业建筑》2013,(12):62-65
从人文主义视角出发,探讨人对城市三个层次的需求,即安全需求、归属和情感需求以及公平正义需求,据此提出人文主义城市规划与城市安全、城市遗产保护、城市多样性、社会公平和公众参与的关系,并结合实例分析这五方面应用于城市规划的途径和方法。研究成果对我国当代城市规划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GIS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城市规划的管理和建设工作中,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辅助工具,应该从多方面参与到城市规划中来。本文将GIS技术与景观都市主义相融合运用到城市规划设计中,综合分析生态城市的规划方案,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和城市规划需求。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城市规划界经历了规划理论的嬗变,系统理论、理性规划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批判理论、新右翼规划理论、实用主义理论、规划师作为倡导者的理论、后现代主义规划理论和协作式规划理论是其中的主要代表。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规划理论的主要思路是应对经济增长、应对区域竞争和应对改善需求。随着发展环境的变化,转型时期我国城市规划的理论要从应对转型发展、应对社会治理、应对城市分化和应对规划体制变革等方面入手分析和构建。  相似文献   

12.
Urban design is becoming a hot topic in academic discussions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concerning urban design ideas and thoughts. Based on an in-depth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frontier in urban design discipline and professional field in both China and abroad,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urban design has undergone several development phases, including traditional urban design, modernist urban design, and green urban design. Considering the new urban design development trend 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digitalization as the method and tool,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igital urban design paradigm" as the fourth generation and sums up its five innovative values.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urban design is "multi-scale experiential control on space in the whole chain," and digital urban design has greatly expanded the scale of such kind of experiential control.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four generations of urban design paradigms are not simply successive, but inherited and partially iterative urban design "paradigm synthesis" under the joint effects of design objectives with difference in similarity, various spatial scales, and various social demands. Digital urban design possesses not only the social values and design originalities of man-machine dialogues, but also quantitative properties and database outcomes, which can more effectively combine with or even merge into the statutory urban planning system of China. Thereupon, the leap-forward development of urban design based on systematical coordination can be realized.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城乡规划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提升。2011年城乡规划学从建筑学二级学科中独立出来,正式被提升为一级学科。但在实践教学中,城乡规划学专业建筑设计课程始终沿袭建筑学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文章针对这一现象,分析当前城乡规划学专业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注重培养学生城乡规划学的思维方式,并结合幼儿园建筑设计的课程教学,从调研、任务书的拟定、图纸内容和口头表达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建国 《城市规划》2018,(1):9-19,73
城市设计正在成为中国城市转型发展中的学术探讨和工程实践热点。本文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城市设计思想理念的历史发展脉络,在深入分析研判国内外城市设计学科和专业领域发展前沿的基础上,认为城市设计已经历了传统城市设计、现代主义城市设计、绿色城市设计几个阶段的发展,目前已经呈现出以数字化为方法工具特征的城市设计发展新趋势,进而提出第四代"数字化城市设计范型"的学术主张并概括剖析了其五大创新价值。城市设计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多重尺度的全链空间体验性把握",而数字化城市设计极大延伸了这种体验把握的尺度。城市设计四代范型之间并非简单的演替关系,而是在同中有异的设计目标、不同的空间尺度和不同的社会需求作用下的传承和部分迭代的城市设计"范型合体"。数字化城市设计不仅拥有人机对话的社会价值和设计创意,而且其拥有的量化属性和数据库成果,可以更有效地结合乃至融合到中国法定的城市规划体系中,进而实现城市设计基于系统协同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柳泽  周文生  苏文松 《华中建筑》2011,29(6):116-121
该文依据相关规划设计标准,借鉴各地成功的总体城市设计案例,综合应用传统设计理论、数字技术等手段研究大尺度总体城市设计方法。通过城市设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多层级的设计内容控制以及数字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艺术设计与科学分析的结合,并在大庆市总体城市设计实践中得到应用。应用实践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总体城市设计对城市形态和景观风貌的整体控制能力,并将设计成果快速地转化为管理语言,进而促进总体城市设计成果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国内建筑学教育强调形态设计,在城市地域环境的层面上也突出以建筑空间塑造为核心的设计模式。发达国家经历了经济快速发展、大规模市政建设的阶段之后,开始注重市民的心理需求;在城市规划以及环境整治的过程中通过现场访谈、问卷调查来把握使用者的主观需求,进而在设计过程中具有针对性地加以改善。实践证明,这种将客观城市形态与市民主观意识结合起来的城市设计方法是一种值得借鉴的科学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7.
居住是城市的基本职能,住宅建设水平直接体现着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新加坡组屋以居者有其屋著称,50年来,已从单纯解决房荒问题演变为提高住宅品质问题,并提升为国家精神内涵的载体。通过解析组屋规划、设计、建设的发展过程,针对我国城市住宅的发展现状和居民需求的发展趋势,从社会人文、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方面探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有益启示,以期为我国城市住房,尤其是保障性住房的新一轮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香港、台湾地区及国外城市规划机构设置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朱文华 《城市规划》1999,23(3):38-4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城市的发展机制发生重大变化,城市规划调控的对象日益复杂化,城市规划管理的难度加大。原有的规划管理体制已无法满足城市规划管理的需求。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我国有必要借鉴中外城市规划行政管理体制的成功经验。完善各级城市规划行政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责,健全机构,促进城市规划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介绍了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及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城市规划机构的设置情况,供国内各级城市规划管理机构改革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岳颐  李煜 《城市规划》2017,(12):35-44
伴随着我国城市色彩面貌的失序与对城市特色品质的追求,城市色彩规划在国内很多城市得到推广运用。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现行城市色彩规划的可操作性有待提高。在城市发展转向内向更新的背景下,本文依托空间视角对城市色彩规划的宏观目标选取、中观路径设计、微观操作方法、成果维护参与等四方面进行了梳理。分别找出城市色彩规划面临的困境、影响可操作性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本文认为,现行城市色彩规划的宏观目标选取过于单一,需要拓展规划目标的选择范围;中观路径的设计较为机械,需要依据空间意向规划色彩;微观操作方法缺乏时效性,需要构建街道空间色彩界面并在此之上进行色彩设计;成果维护的参与主体较为单一,需要搭建相关利益群体的参与平台。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人们对城市土地粗放利用、空间无序蔓延的批判和反思,以及对精明城市形态的寻求,重新引起了美国城市规划者和政策制定者对城市形态的研究兴趣.本文综述了美国和中国城市形态研究的主要文献,认为中国的城市形态研究目前主要分别集中于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建筑和城市设计等领域,尚未进行跨领域的研究.而从过去20多年美国相关研究进展来看,美国的城市形态研究趋向于多尺度下的多维度形态识别,即可分为景观生态、城市经济、城市交通、城市社区以及城市设计等五个维度,分别对应大区域、大都市区、次区域、社区和街区等五个尺度.这些多维度、多尺度的城市形态研究成果对制定城市公共政策有直接相关意义.美国城市形态研究的最新进展不仅可以为中国城市形态研究提供启示,也将为21世纪中国城市塑造更健康、可持续的城市形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