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过去的20年里,PTC和中国制造业一同经历了飞速的发展,PTC的产品和服务战略也在推动中国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今后,PTC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成长,同合作伙伴一起为中国制造业产业转型提供帮助。"2013年是PTC进入中国20周年,为此,PTC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im Heppelmann专程为2013 PTCLive TechForum中国技术大会录制了上述视频。  相似文献   

2.
制造业升级转型将是中国未来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如果迈不过去,中国经济将出现重大问题,而如果能够实现转型和变革,中国制造业同样能获得新的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3.
2015年5月28日,第二届中国数字工厂推进大会(DFC’2015)在成都召开。近年来,中国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成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向我国制造业袭来。两化深度融合正在开启中国制造业的新篇章。在此过程中,中国制造企业的工厂、车间乃至生产线,都变临新一轮的巨大变革,创新迫在眉睫。如何让中国制造企业走向发展的新时代,顺利完成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充分满足客户需求,大幅增强竞争力,是举办中国数字工厂推进大会的一贯宗旨。本届大会为制造业人士提供了丰富的新思维、新见解和新模式,邀请了众多专家和与会嘉宾进行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契机,也是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各类传统行业纷纷拥抱互联网,制造业开始向服务转型,单一品类开始向综合平台转型,而企业也开始布局产业链条。互联网金融已逐渐成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如何布局IT企业的互联网金融战略?传统金融行业如何筹谋互联网策略?如何通过大数据实践控制金融风险?个人理财业务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将呈现出怎样的转  相似文献   

5.
正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的大环境下,中国机械制造行业正面临着多年未有的复杂局面。随着我国机械工业经济总量的不断提高,市场对中国机械制造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自主创新成为行业技术发展的迫切需求,提质增效、与国际接轨是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和发展方针。旧的增长模式无法为中国企业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结构调整将成为新经济形势下中国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助推剂。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田雷沃重工)是一家以工程机械、农业装备、车辆、发动机及核心零部件为主体业务的大型产业装备制造企业。2012年,"雷沃"  相似文献   

6.
2004年已经过去.不论精彩或伤感,中国信息产业里在这一年的故事.也将随着岁末的钟声漂远而去。中国企业如何加快国际化的步伐.专利技术何时不再成为制约中国企业发展的桎梏.国产软件如何墙内开花墙外香……2005年其实寄托了我们更多愿望,更值得我们等待。  相似文献   

7.
刘恒 《A&S》2009,(6):I0001-I0001
物换星移,中国安防产业从无到有.由二十多年前的一个新兴产业.发展到目前从业人员达上百万之多、应用价值被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所肯定.不得不说.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和所有安防企业以及从业人员的辛劳和努力分不开。从早期一些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到随后本土安防企业的冒升.安防行业的发展可谓是一日千里.特别是9.11事件之后.整体市场需求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趋势,促使着中国安防产业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被引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更多的产业人士都在思考着同样一个问题安防应用的价值究竟何在?如何才能充分体现出安防应用的真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8.
《自动化博览》2014,(4):44-45
随着制造业进入新时代,转型升级正在成为众多中国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如何提升企业的创新实力?如何拓展更加广阔、高端的市场空间?在来自全球的竞争面前,很多传统行业的国内厂商纷纷在思索着这些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观察》2009,(11):42-43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制造业应成为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点。那么,我市制造业的信息化目前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如何在这个行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有哪些总体思路、目标和政策措施?近日,本刊记者就此专访了市经信委负责人。他表示,在经济全球化更加广泛、国家政策要求更加明确、企业需求更加迫切的条件下,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我市工业由大到强势在必行,要以开放创新为”双引擎“,实现工业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10.
《自动化博览》2005,22(3):15-16
去菲尼克斯电气的路上,一直在脑海中整理对于菲尼克斯电气的印象,我想如果要用三个关键词来形容菲尼克斯的话,“端子、INTERBUS、德国企业”大概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菲尼克斯电气是特别的,它绝不是那种真正意义的大型的跨国企业,却是全球电气连接领域无可争议的领袖,却推出了全球第一个现场总线系统INTERBUS。南京菲尼克斯电气有限公司已在中国历经11年的发展,其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有目共睹,此次走进它,又将领略到一个怎样的菲尼克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危局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制造企业已经在全球经济竞争和制造业链条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中国制造企业也必然要面临全球产业竞争。以WTO为分水岭,加入WTO以后,在竞争性的行业领域,产业的进入和市场的进入都是完全开放的,所以无论是立足于国内市场,还是有志于建立跨国企业,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都主动或被动地被置入了全球竞争环境,中国企业必须有意识地构建新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下期预告     
中国的IT创新困局 2010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中国面临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战略转型阶段,IT业界也经历着从传统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变革时刻。创新是转型的关键因素,没有创新就没有企业的未来,中国互联网乃至整个IT业界如何走出创新的困局?如何才能真正走上创新之路?请看CHIP2011年1月刊的特别报道。  相似文献   

13.
傅昆 《软件》2009,(1):10-10
“经济寒冬”大概是目前行业圈子里最热门的话题,不同的自动化企业可能也是冷暖自知。本刊年度产品奖颁奖大会期间,笔者有幸与全球公认的电气连接.电子接口、防雷防浪涌和工业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领先者——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总经理顾建党先生就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15年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在当前特殊的经济寒冬中寻求突破与发展之道进行了深入沟通。  相似文献   

14.
经济转型的重要性已经谈了很多年,但到底如何转型?企业究竟如何从粗放经营走向集约持续的发展道路?如何突破四大天花板?本文作者在珠三角做了将近半年的调研后,有了下面的思考与结论。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的大环境下,中国机械制造行业正面右着多年未有的复杂局面。随着我国机械工业经济总量的不断提高,市场对中国机械制造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自主创新成为行业技术发展的迫切需求,提质增效、与国际接轨是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和发展方针。旧的增长模式无法为中国企业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结构调整将成为新经济形势下中国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助推剂。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成立,预示着“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加快制造业的结构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产业发展政策进入了加速实施期。同一时期,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在冲击中国制造业的同时,显著强化了中国企业调整、转型的使命感和危机感。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建立强大的自主创新研发能力,成为了中国制造业最主流的呼声。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成立,预示着“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加快制造业的结构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产业发展政策进入了加速实施期。同一时期,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在冲击中国制造业的同时,显著强化了中国企业调整、转型的使命感和危机感。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建立强大的自主创新研发能力,成为了中国制造业最主流的呼声。  相似文献   

18.
《微型计算机》2011,(30):142-145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制造已经闻名全球,包括iPhone在内的大多数高端电子产品均在中国工厂生产。然而,欧债危机到来.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处于国际产业链底层的中国制造业不得不面对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如何从底层的竞争泥潭中挣脱而出?华为、中兴、联想、海尔等企业为中国制造业树立了榜样.他们注重自主知识产权.不断建立属于中国的自主标准,向成为世界领先的一流企业迈进。这条道路虽然坎坷曲折.充满艰辛.但却是中国企业真正屹立于世界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9.
制造业服务化不是"去制造业",从产业价值链角度看,是服务在制造业价值链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的动态变化过程。服务化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国内也呈现积极态势,这种趋势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并不矛盾。因此,中国政府和企业应该顺应趋势,把握机遇,一方面,采取有效政策措施,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发达国家制造业的服务化分工,积极推进服务化进程,扩大生产性服务内需市场;另一方面,强化制造企业在资源、能源、环保方面的义务,促进企业进行服务化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正>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高级研讨会"于11月14日在苏州举行。研讨会以"助力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为主题,旨在帮助苏州,特别是整个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更好地了解和运用信息技术,及时了解当前国际贸易的新挑战和应对之策,以促进企业发展、带动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此次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包括苏州在内的江苏省的20位出口型制造业企业代表到场,与产业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