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客户需求:衡量计算机性能的标准由单机主频,逐步到分布式服务器的网上交易量(即服务器数据处理能力),再到网络时代服务器的WEB性能。作为一个中文网站的WEB服务器,对其WEB性能要求该镜像库中能够存储360G的学术期刊数据。 WEB服务器性能要求: 强大的I/O吞吐能力:因该服务器主要应用于并发响应,这种访问主要表现为外界用户对服务器上主页的点击,而WEB服务器每天要响应上百万次的点击访问。 高效的系统响应能力:本系  相似文献   

2.
针对停车场车位管理人员与现场嵌入式Linux车位管理主机的交互需求,讨论了在嵌入式Linux车位管理主机中使用Apache和SQLite构建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关键技术和实现过程。通过在AT91SAM9260平台上移植嵌入式Apache和嵌入式数据库SQLite,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嵌入式Linux车位管理主机,在WEB页面通过输入相关数据即可查询本地停车场车位的相关信息。研究结果表明,通过Apache和SQLite相结合的WEB服务器,管理人员能方便地完成对车位信息的现场管理。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WEB服务器的安全缺陷,基于CLARK-WILSON策略,提出将系统管理员的权限进行分割,设置安全管理员角色,对上载到WEB服务器中的数据进行检查。并通过APIHOOK和数字签名技术实现该思想。  相似文献   

4.
根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定位服务,设计一款便携式北斗接收机进行定位,同时设计WEB终端,接收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和展示;北斗接收机采用UM220北斗模块进行定位,获取定位数据后经STM32单片机处理由GPRS模块发送到远程服务器;WEB终端采用Java语言编写北斗信息管理系统,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存储和展示;此外引入在线地图API,通过地图显示位置信息;经测试,北斗接收机能有效定位并转发数据至服务器;通过WEB终端能对数据进行查询、显示,有良好的人机交互体验。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可用在Internet上的远程监测系统,由嵌入式WEB服务器采集现场数据,观测者可在个人电脑上通过浏览器查看。对uclinux的移植、Boa服务器的配置、开发环境的搭建以及CGI程序的编制方法等进行了分析,对嵌入式系统的传感应用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基于80端口的内外网数据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通过WEB服务的80端口,使不在同一网络的两台服务器上的数据库的数据保持同步.通过在生产环境中的实践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7.
虚拟企业中用于订单管理的协同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建模与仿真技术为虚拟企业实现资源共享和管理提供了强大的优势。将协同图形化建模技术应用于WEB管理 ,既更有吸引力 ,也存在更大的困难。为此 ,提出了一种将基于二维的图形化建模与WEB在线分析器集成的方法 ,并在局域网中实现了一个初步原型。通过使用著名的企业建模工具软件EXTEND ,为北欧一大型地理分布的铁矿企业分析和设计了订单管理的协同模型 ,包括了对订单的总体计划、产品生产和运输等工作过程的描述。地理上分布的管理员能够通过WEB提交订单 ,并且由WEB在线分析器获取仿真结果。在线分析器由Apache服务器、PHP语言与MySQL工具软件设计并实现。实验原型获得了比较有效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OPC和WEB的电厂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张林 《微计算机信息》2006,22(30):108-110
为消除电厂生产中管理网与控制网之间的信息瓶颈,开发了基于OPC和WEB分布式生产监控系统。OPC交换服务器具有支持QOS的实时信息转发、实时数据存储及网络对象管理等功能。WEB系统具有数据集成以及发布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层结构的架构方案实例,以及现场实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基于网络安全和数据可靠性的考虑,HTML 语言将WEB 页面上的数据交互处理任务上传到服务器,由服务器完成,待服务器处理完成后,再将结果下传到请求处理用户的HTML 页面。当访问服务器的用户过多或网络阻塞时,必然影响WEB 页面的交互效率。用Visual Basic语言的强大网络功能,编写DHTML 应用程序,用来响应HTML 页面上的交互操作,而不必再将处理任务传给服务器,从而大大提高WEB 页面的交互处理能力。一、DHTML 应用程序的结构一个完整的DHTML 应用程序通常有以下几部分组成:一个或多个HTML 页面,用于人机交互界面;…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WEB服务器管理现状,提出了解决办法,介绍了vSphere、Kangle和Easypanel软件,并简要讲述如何通过它们部署全能WEB服务器。  相似文献   

11.
基于B/S的电化企业生产调度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电化企业目前的生产调度方法,提出基于网络和Web技术的生产调度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包括底层数据采集子系统、计算机网络子系统和生产调度子系统。利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和OPC技术组成基于RS485串行通信的采集子系统,利用Web服务器、历史/实时数据库服务器和浏览器组成基于以太网的生产调度子系统,并介绍了该子系统的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12.
王颖  汝吉东  孙振东 《测控技术》2013,32(11):84-87
针对传统织机单台控制、实时性不高,纺织车间劳动力密集且工作环境差等问题,提出以织机控制终端、现场管理终端、远程管理终端、生产管理服务器组成的织机协同控制系统设计方案。系统采用CPLD+ARM9架构设计织机控制终端,具有实时性高,集成度高,易扩展,升级方便的特点,而且使织机控制终端具备网络通信功能;织机管理终端设计了人机界面,采用Socket编程,UDP和TCP协议相结合的设计方案,保证织造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生产管理服务器设计采用了线程池关键技术,满足了多用户协同操作要求。系统调试运行稳定,实现了纺织企业协同管理。  相似文献   

13.
OPC技术在企业管控一体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企业管控一体化实施中,管理网如何稳定、高速地从工业过程获取工艺生产数据,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介绍了OPC技术在云铜股份企业管控一体化中的应用。应用中,把1600Nm2/h空分装置DCS数据引入OPC服务器,实现了过程设备和全厂信息控制系统的数据交换,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综合自动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基于OPC技术的工业监控系统客户端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生产管理层中上位机须实时了解现场监控系统的情况,研究了基于OLE/COM/DCOM技术的工业控制标准OPC,着重分析了利用Visual C++语言编程以实现OPC客户端的技术.同时利用WinCC作为数据存取服务器并对其与OPC客户端的同步通信进行了研究.实践证明,该方法可靠性高,数据交换实时性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集成电路生产线多区域设备数据快速采集集成技术的实现方法,多个Host服务分区域管理生产线中的设备,遵循SEMI相关标准,与生产线设备建立通讯链路,采用周期订阅的方式采集Host服务所管控的区域设备数据,并将采集数据存储于远程SQL Server数据服务器进行数据集成。  相似文献   

16.
由于数据中心开放平台生产环境使用了多种监控软件,不利于监控信息的有效管理、处置、决策,需要开发一个数据中心开放平台监控集成系统对监控信息进行整合,以便提高报警问题处理的预判性、规范性。开发过程中采用了标准C及C#开发语言,使用到C/S架构及TongLink中间件技术。整体架构中,主要有采集服务器、分析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以及客户端。其中采集服务器负责汇聚报警信息,分析服务器负责分析及过滤处理等工作。监控集成系统投产后,情况良好,提升了数据中心开放平台的运维保障与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一种针对单机版本的组态软件对网络数据获取支持不理想的一种解决办法,采用第三方数据库软件SQL2000支持网络的功能,通过ADO方法将分布在生产车间里的数据上传至数据库服务器中,通过组态软件VBA读取数据库数据,将生产数据和管理信息并入集控系统,完善了单机版组态软件的数据共享功能.  相似文献   

18.
企业的发展对生产过程数据与管理数据的集成要求更加强烈,SIEMENS自动化提供了一系列产品对管理网的支持.本文从企业管理的技术要求出发,对SIMATIC NET、WINCC、WINAC、WEB SERVER、终端服务器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9.
兰洋  蒋顺业 《软件》2013,34(5):76-78
针对企业生产管理需要,基于asp.net开发平台和SQL Server2008后台数据库,开发出一套便于操作和管理的柔性线生产管理系统,本文设计的FMS管理系统采用B/S架构,并将管理系统分为四个部分:计划管理系统(企业级计划层)、工艺资源管理系统(制造资源能力规划)、排产管理系统(计划控制)、现场资源管理系统(单元层),本文详细介绍了各个功能模块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让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20.
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俊  孙建伶  董金祥 《软件学报》1999,10(2):181-186
设计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需要在两个重大问题上作出选择:①采用何种客户/服务器结构,以便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寻求一个合适的功能分配点;②采用何种并发控制策略来保证客户端缓冲数据的一致性.首先讨论3种不同的客户/服务器结构(即对象服务器、页面服务器和文件服务器),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别和各自的优缺点;其次讨论了实现缓冲一致性的各种并发控制策略;最后介绍了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OSCAR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