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与动态     
联想亮出中国安全“第一芯”联想集团对外发布了中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安全芯片“恒智”。其重大价值在于能为个人计算机提供从软件到硬件级的、全方位的单机安全保护。预装该安全芯片的电脑,在系统遭受破坏时,能通过软件的配合自动修复、赋予唯一主机平台身份识别,使之类似于人的指纹识别、能防止加密使用的密钥被破译或黑客攻击。预测到2007年,全球超过70%的PC产品将配备安全芯片,它甚至有可能成为未来计算机的标准配置之一。但目前国际上能够设计安全芯片的企业屈指可数,而在仅有的几个供应商中,只有联想能提供全套技术和产品,这标志着联…  相似文献   

2.
热点在线     
联想研制中国首个安全芯片4月11日,联想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安全芯片在京发布。根据联想的计划,采用该芯片技术的安全PC系统有望在年内推出,与此同时,有关安全系统的联盟也在加紧筹备之中。联想此次推出的“恒智”安全芯片能为个人计算机提供从软件到硬件级的安全保护。其技术特性主要有自身免疫系统、唯一主机平台身份识别、硬件级的密钥保护三大突破,从而可以保证预装“恒智”安全芯片的PC系统在软件配合下可以自动进行收损系统的恢复,唯一主机平台身份能够增强电子商务、网上交易过程中各交易主体的可信度,密钥保护有效防止对密钥的软件…  相似文献   

3.
逻辑加密型IC卡的安全性能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IC卡的安全性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文以SIMENS公司生产的SLE4442为例,在介绍逻辑加密型IC卡结构及特点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逻辑加密型IC卡的安全性能,如芯片安全、卡片安全和软件安全等。  相似文献   

4.
自DECT和WDCT标准诞生以来,全球2.4GHz数字无绳技术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从上游的基带芯片、射频(RF)芯片、实时操作系统到下游的应用层软件等各项技术均已成熟,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相对于模拟无绳电话,2.4GHz数字无绳电话具有高清晰通话音质、安全保密抗干扰、更大通话范围、功耗低电力持久、  相似文献   

5.
用户使用安装该芯片的电脑,能保证系统自动恢复、永不死机、防黑客攻击等中国安全芯片昨天诞生  相似文献   

6.
《电子与电脑》2010,(1):103-104
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宣布,其智能识别事业部已交付超过5亿枚SmartMX安全芯片,实现重大里程碑式突破。从2001年推出产品至今.恩智浦SmartMX芯片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在硬件及软件层面具有高度安全要求的接触式和非接触式应用之中,应用领域涵盖支付和银行卡、门禁管理系统、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设备验证.以及诸如电子护照、驾照、居民身份证和医保卡之类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中国有线电视》2011,(12):1441-1441
2011年11月15日,横跨多重电子应用领域、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供应商及系统级芯片(SoC)开发商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宣布Freeman Premier系列电视系统级芯片通过全球领先的软件安全媒体科技公司Irdeto的安全应用认证。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现有基于口令、智能卡、生物特征识别的认证技术和数据加解密技术的移动存储安全的特点,介绍了安全移动存储管理软件和基于芯片的两种安全移动存储解决方案,给出了一套方正基于安全芯片的移动存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面对USBKEY安全主控芯片市场竞争加剧,移动支付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导致的业务发展风险、募集资金使用效益不佳,同时新产品贡献利润尚待时日的种种困境,国民技术管理层表示,公司未来将坚持发挥在USBKEY安全主控芯片的领军优势,开发USBKEY安全主控芯片新品,并在在传统产品上持续优化成本、提升陛能。其次,将积极与相关部委沟通,争取部委对自主知识产权的支持,努力拓展2.4G移动支付技术在其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校园、企业等环境的应用。第三,抓住金融IC卡推广、PA、TD—LTE终端等难得的市场机遇,扩大安全芯片、通讯芯片及终端的业务。  相似文献   

10.
杨亚楠  王健  陈力颖 《微电子学》2015,45(5):639-642, 648
设计了一种用于安全芯片的可见光检测器,其主要部分是感光器件。利用Silvaco公司的器件仿真工具ATLAS软件,对器件进行建模和仿真。结果表明,该器件在可见光波长(400~1 100 nm)范围内,具有很好的响应度和瞬态响应时间。检测器可集成到芯片内部,并给出了低功耗设计的电路模型。采用GSMC 0.13 μm CMOS工艺,通过软件仿真及流片,测试了该检测器的性能及功耗。在检测波长范围内,芯片可以在940 ns内对可见光做出判断、锁存,并精确报警,工作功耗在340 μA左右,待机功耗在20 nA左右。  相似文献   

11.
孙永杰 《通信世界》2014,(13):33-33
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迅速普及,终端的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其使用及进一步普及的最大障碍. 面对日益突出的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安全问题,惟有从底层的芯片、操作系统到应用等硬件及软件等方面综合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软硬兼施的解决之道,才能减少安全隐患,更好地发挥终端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电信技术》2009,(5):15-15
互联网安全保护领域的Check Point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目前推出全新高端安全产品Power-1系列,旨在满足大型企业和数据中心的严格要求。这款名为Power-1 11000的系列产品可提供简便及灵活的性能升级,令用户不需进行大刀阔斧的工作便能提高安全设备的能力。它也是首款采用了2009年年初推出的Intel Xeon处理器5500芯片组的安全网关。通过结合Check Point创新的软件刀片架构。Power-1 11000设备令客户可以用最广泛的态势,得到最高性能水平的安全保护。  相似文献   

13.
由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SSX45芯片是一款高性能的安全SOC芯片,该芯片是在国内(SMIC)0.18um工艺下生产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SSX45芯片具有高处理能力、高安全性、低功耗、加密速度快、存储容量大、低成本等特点,适合多种安全领域的应用需求。主要面向终端安全市场应用,对智能卡、读卡器、USB KEY、U盘等应用提供了直接的支持,进而可满足更广泛的安全应用产品的需求,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4.
RF—HCT-WRC5-KP221的ISO/IEC 14443 Type B芯片(同时提供模块版本)能在同一张非接触式卡片或安全标记(token)上支持多达五种应用。其集成了众多安全特性,能保护敏感应用中的数据隐私,避免数据克隆与重播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由于电力行业的特点,变电所安全运行钟不仅要求准确计时,而且要求在电网发生故障或掉电时能够锁定故障发生或掉电的时间.当故障消除或来电后,经过确认恢复到正常显示。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又使电路简单,系统运行可靠,我们采用了ATMEL公司的微处理器芯片89C51作为控制芯片,利用美国达拉斯半导体公司的时钟芯片DS12887设计制作了变电所安全运行钟,采用大数码管显示时间、日期、星期和运行天数.图1示出了原理图。面板上设有按键,用于设置时间和恢复正常显示。故障信号从现场采集.1主要芯片功能特点89C51是ATMEL公司生产的Intel…  相似文献   

16.
智能卡安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从4个不同的方面对智能卡的安全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从防范内部攻击和防范外部攻击2个方面对目前智能卡领域存在的潜在威胁及其相应防范措施进行了报告;其次,简要介绍了信息安全技术中的2种密码体制:对称密码体制和非对称密码体制及其相应算法;再次,从智能卡芯片安全技术和智能卡卡基安全技术2个侧面对硬件安全技术进行了研究;最后,从在智能卡领域具有典型应用的鉴别、数字签名和证书3个方面对软件安全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数据通信》2005,7(2):127-128
全球十大智能卡技术与服务供应商之一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推出具有多重功能的Time-COS/PK&;amp;DI智能卡。Time COS/PK&;amp;DI智能卡产品是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自行研制的卡产品,在卡芯片选用上,握奇数据选用了经过国际认证并获得最高级别ITSEC E4证书的安全芯片进行产品开发;操作系统软件则采用了握奇数据自主研发的TimeCOS智能卡操作系统。  相似文献   

18.
全球计算机核心系统软件领导厂商美国凤凰科技近日宣布,将与国内知名安全芯片厂商兆日科技以及商业安全解决方案领导厂商握奇数据达成合作,结合各自在安全市场的领先优势。共同搭建终端安全平台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终端安全威胁,为用户提供切实有效的终端安全解决方案。据悉,  相似文献   

19.
安全芯片是一款可以独立进行密钥生成,提供多种加密算法,支持公钥基础设施及数字签名等安全认证及保障功能的产品,目前广泛应用于企业级和商业安全领域,提供身份认证服务和数据安全保护.文中提出一种安全芯片在即时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方案的设计,通过把安全芯片封装到手机的SD存储卡中,通过安全芯片实现终端用户之间的可信安全交互,从而为手机和移动终端设备构建安全可靠的即时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20.
基于Android的智能机顶盒设备由于系统开放、跨平台性好而受到业界认可,但软件的开放性带来了终端软件的安全问题.本文从智能机顶盒芯片层面提出了一种解决智能机顶盒设备终端安全性问题的方案,利用OTP数据、安全引导等功能,建立起智能机顶盒系统软件安全链,以保证终端软件系统的安全性,并通过使用基于CPU的终端身份验证,将系统可信域扩展到用户侧设备,确保了业务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