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综合利用柳皮为前提,对柳皮纤维进行精细化研究,对影响脱胶的工艺参数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分析,采用正交试验对柳皮纤维进行脱胶工艺优化,并对纤维进行断裂强度、细度等方面的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在浴比1∶20,提取时间3 h,碱的浓度为15 g/L的工艺条件下,脱胶效果最好,柳皮纤维的断裂强度达到8.54 c N/dtex,细度达到2.37 dtex。  相似文献   

2.
竹原纤维的化学脱胶工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春红  王瑞  于飞 《纺织学报》2007,28(4):26-29
采用纤维膨化、浸酸、碱煮及柔化整理工艺对竹原纤维进行化学脱胶处理,并对浸酸和碱煮工艺中溶液浓度、处理温度、时间和浴比进行优化设计,提取出可适用于非织造或复合材料工业的纺织纤维。对处理前后纤维的纵向结构进行扫描电镜分析,并对纤维的拉伸断裂强度进行测试与评价,确定出最佳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酸碱处理过程中溶液的质量浓度对纤维的拉伸性能影响最大,当酸碱质量浓度分别为1.58、g/L时,竹原纤维的拉伸强度可达到5.5 cN/dtex,比处理前提高了近27倍,且柔软度提高1倍,可被梳理成均匀的纤维网。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因素分析法,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的处理时间、功率和压强对竹原纤维化学脱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行化学脱胶之前,运用等离子体处理竹原纤维,可提高煮练效率,最佳的工艺条件是:时间4min,功率150W,压强20Pa。  相似文献   

4.
研究山麻杆韧皮纤维的提取工艺。采用化学脱胶工艺,先以NaOH浓度、浴比、脱胶时间为因素,纤维细度和断裂强度为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NaOH浓度40 g/L,浴比1∶40,脱胶时间180 min时,脱胶效果最好,纤维细度2.10 dtex,纤维断裂强度38.53 cN/dtex;脱胶后山麻杆韧皮纤维的颜色、手感等均与黄麻等麻类纤维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5.
采用温水脱胶的方法,对乌拉草脱胶工艺进行研究。讨论了加酶量、浴比、初始pH和温度4个因素对乌拉草温水脱胶效果的影响,并测试了残胶率和酶活性的变化。以脱胶时间为考核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温水脱胶的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加酶量对脱胶效果影响最大,浴比对脱胶效果影响次之,酸性条件对沤草更为有利。正交试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温度55℃、加酶量10%、浴比1∶50、起始pH为5,尿素添加量2%。  相似文献   

6.
真丝绸清水高温高压脱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军平  林鹤鸣  周秋宝 《丝绸》2005,(6):29-30,33
对真丝绸清水高温高压脱胶的温度、时间、浴比等几个参数进行系统的研究,确定了一套污染少、能耗低、高速有效的脱胶工艺,其最佳工艺条件为125℃,30min,浴比1:30。高温高压清水脱胶经后处理产品的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7.
大麻脱胶预氯处理工艺参数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确定了大麻脱胶的主要去除对象为木质素,探讨了预氯处理工艺参数对大麻工艺纤维品质的影响,得到了大麻最佳预氯工艺参数:有效氯浓度为1.5g/L,预氯时间为10min,浴比为1:15,ph值为3.0(常温)。  相似文献   

8.
《毛纺科技》2021,49(10)
利用正交试验方法,以质量损失率、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和直径为检测指标,研究工业大麻单种酶脱胶工艺的参数和脱胶效果的关系。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下,建立单纯格子点试验设计方案并给出了复合酶脱胶的优化工艺参数。在最优工艺处理后,进行了工业大麻纤维的力学性能、抗菌性能测试,表观形态分析、基团分析及元素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工业大麻复合酶脱胶最优工艺参数为:浴比1∶20,pH值5.0,处理温度50℃,处理时间50 min,质量比为m(漆酶)∶m(木聚糖酶)∶m(半纤维素酶)=0.290∶0.166∶0.544,果胶酶未选用。最优工艺下脱胶的工业大麻纤维表面光滑,胶质被大部分去除,抗菌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化学蒸煮为主的棉秆皮脱胶方法提取棉秆皮纤维时易产生碱废水污染环境的缺点,采用生物脱胶工艺提取棉秆皮纤维。运用正交试验对棉秆皮的果胶酶脱胶工艺进行了优化,分析了果胶酶制剂的浓度、处理时间、温度、处理的pH值四个因素对生物脱胶的影响。对正交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棉秆皮纤维脱胶优化工艺条件是酶制剂浓度12%(owf),温度40℃,时间30h,pH值4.4,浴比1∶30。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对棉秆皮纤维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其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0.
将生物酶处理技术应用于棉杆皮纤维制取工艺,采用生物化学联合脱胶方法,研究了棉杆皮纤维的脱胶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及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生物酶脱胶的最佳工艺为果胶酶质量分数12%(按织物质量计算),温度40℃,pH值4.4,时间30h,浴比1:30,化学脱胶处理的最佳工艺为NaOH质量浓度8g/L,H2O2质量浓度7g/L,温度90℃,时间45min,浴比1:50。  相似文献   

11.
竹、麻纤维的导湿性、染色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竹纤维是一种新型环保的纤维,与麻纤维同属纤维素纤维.竹纤维表面有较多的裂缝,截面有中腔孔径,其化学和物理性能易受药剂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其可及区的增加更有利于染料上染.竹纤维可用染麻等纤维素类染料进行染色.文章分析了竹、麻纤维的吸湿、导湿性能,研究了温度、元明粉、固色剂等因素对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测试了黛棉丽、汽巴FN型活性染料对竹、麻织物染色的上染率和固着率,结果表明竹纤维的导湿性与染色性比麻纤维更好.  相似文献   

12.
竹浆纤维针织产品性能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蓉  吴保平 《纺织学报》2007,28(2):24-26
为了更好地了解竹浆纤维产品特点,提高产品开发的针对性,选择了1组竹浆纤维针织物和其他与其规格相近的纤维素纤维针织物进行性能测试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竹浆纤维产品手感柔软,悬垂性好,表面光泽明亮,透气透湿,芯吸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抗紫外线效果;特别是采用竹浆纤维/棉混纺内包涤纶长丝的3组分包芯纱产品,在保持竹浆纤维良好性能的同时,其抗皱性、强力明显提高,各项服用性能接近或超过天丝产品。同时指出竹浆纤维针织产品在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as to identify natural bamboo (Neosinocalamus affinis Keng) fiber through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second derivative IR spectra, and two-dimensional infrared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2D-IR). Textile plant fibers, including natural bamboo, jute, and flax fibers, were collected, and isolated by hydrogen peroxide and glacial acetic acid becoming single fibers to avoid uncontrolled influence. All the chemically treated plant fibers showed generally similar IR spectral profiles. However, different numbers of peaks in the range of 1,300–1,200/cm and the variation in peak intensity at around 1,059/cm were observed for bamboo fiber differentiation. A few differences in their second derivative IR spectra between bamboo fiber and the other plant fibers also provided information for differentiation. Furthermore, the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bamboo fiber were presented in 2D-IR correlation synchronous spectra in the range of 800–1,200/cm and 1,425–1,750/cm, which were obviously distinguished from other investigated fibers.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bamboo fiber and bamboo pulp fiber could be easily carried out using FT-IR and 2D-IR spectroscopy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crystal lattice types of cellulose (I, II). Therefore,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FT-IR combined with 2D-IR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can become a new approach for natural bamboo fiber identification.  相似文献   

14.
竹纤维及其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现状   总被引:9,自引:9,他引:9  
介绍了国内外竹纤维的研究开发现状和竹纤维的性能特征.竹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纺织材料,具有抗菌、防紫外、环保等优良特性,竹纤维纺织品具有穿着舒适、凉爽透气等优点.竹纤维的开发具有相当广阔的前景.目前,对竹原纤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竹原纤维与棉纤维、竹浆纤维性能的对比以及竹原纤维的加工方式,而对竹原纤维的结构以及其性能的研究,尤其是对竹原纤维适用加工和使用性能研究不很充足;缺乏竹原纤维特色产品的设计以及产品的生产加工工艺探讨;竹原纤维纺织品的性能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竹原纤维混纺纱强伸性能与混纺比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运用混纺纱强伸性模型,分析了竹原纤维混纺纱的强伸性能。竹原纤维混纺纱的断裂伸长率在临界混纺比处出现变化,当伸长率大的纤维含量超过临界混纺比时,混纺纱的断裂伸长随其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伸长率大的纤维含量低于临界混纺比时,断裂伸长率保持不变。竹原纤维混纺纱在临界混纺比处强度均出现低谷。竹原纤维与棉、竹原纤维与竹粘纤维、竹原纤维与Tencel混纺纱中竹原纤维的临界混纺比分别为22%、19%、33%。  相似文献   

16.
竹纤维的性能及其产品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原生竹纤维和再生竹纤维的加工工艺及其特性,介绍了竹纤维的纺纱特点,从而找出了竹纤维研发过程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并对竹纤维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竹纤维织物透湿性能与吸放湿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储咏梅  王琪  杨明 《棉纺织技术》2007,35(3):147-149
为了进一步了解竹纤维织物的舒适性能,选取了棉纤维织物、苎麻纤维织物与竹原纤维和竹浆纤维织物,对它们的透湿性能与吸放湿性能进行了测试与比较,并对影响其透湿性能与吸放湿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竹纤维织物具有优良的吸放湿舒适性能,其中竹原纤维织物的导湿、排汗性能更优,竹浆纤维织物的吸湿能力优于竹原纤维,但放湿速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8.
对竹原纤维及竹浆纤维的基本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通过对各种性能分析比较,得出常温干态下,竹原纤维的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均大于竹浆纤维,断裂伸长率小于竹浆纤维.竹原纤维钩结和结节时的断裂强度急剧下降,不到干态强度的20%,结节强度比钩结强度略大.竹原纤维与金属辊和橡胶辊的摩擦系数大于与纤维辊的摩擦系数,竹原纤维的静摩擦系数和...  相似文献   

19.
探讨竹炭纤维的性能。通过对比分析竹炭纤维与粘胶纤维的截面形态、强伸性能、摩擦性能、耐酸碱性、质量比电阻等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竹炭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其断裂强度、初始模量明显大于粘胶纤维,其质量比电阻、摩擦因数略小于粘胶纤维,其耐酸耐碱性能接近于粘胶纤维。认为竹炭纤维具有较好的可纺性和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近年来竹纤维织物后整理剂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用于竹纤维的有机类和无机类抗紫外线整理剂,对比了几种抗皱整理剂用于竹纤维的应用效果,并简述了几种抗菌整理方法.分析了竹纤维织物后整理剂的不足,并提出了竹纤维后整理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