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广西龙胜梯田景区旅游工艺品的保护及开发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梯田景区周围的金竹壮寨、黄洛瑶寨、平安壮寨等为例.探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文化涵化、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等问题,指出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包括承栽其文化的旅游工艺品,要不断开发出新的有特色的民族工艺品,在保护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间舞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民间舞蹈产业的保护与开发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发展地方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湘西民族饮食文化与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传统饮食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湘西苗族、土家族、汉族等各族人民,充分利用山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依靠自己的勤劳智慧以及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创造了具有湘西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旅游开发中应深层次地挖掘饮食文化资源,开发特色饮食文化旅游,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饮食文化,促进饮食业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西部大开发中 ,采取相应措施 ,保护发展西部传统和民族文化艺术是促进西部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一些旧城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本文在简述了城市更新的发展概况之后,根据我国国情,探讨了城市更新的基本概念。指出城市更新应拓展为开发与再开发,保护与整治,完整与平衡三方面的含义,文中强调更新着重在城市整体结构的完整上,保护的意义也在于保护城市的历史文脉、民族传统、文化风俗和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生产性保护"逐渐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这对活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育民族文化品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百色市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市.以壮锦、绣球、刺绣为例,分析了民族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性保护"中面临的困境,提出了构建政府支持性机制、加大产品文化创意、实施文化脱贫致富、开发电子商务市场、培育民族文化产业品牌等民族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民间艺术的探索与研究,以陕西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样式为个例,论述了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文化、民俗、哲学及美学价值。提出立足并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对新一代公民的价值观念、文化修养、行为规范的特殊意义,并探讨了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如何对民间艺术加以保护、挖掘和整理,使其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8.
通过以旅游活动中的文化要素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旅游和文化的内涵及关系,挖掘文化要素在旅游活动中的表现形式,研究如何更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文化要素,以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提高旅游活动的品位,从而推动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欠发达地区传统文化保护的关键取决于其能否在保护文化资本和环境资本的基础上,实现经济资本的提升、文化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的转变.通过对张家口市下花园区段家堡村传统文化的调查研究,提出转变观念,主动保护、挖掘和丰富欠发达地区传统文化特色,提升旅游开发优势,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同时更好地保护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苏州古城水乡环境艺术设计特色的分析,提出在保护古城水乡环境艺术特色的问题上,努力寻找保护传统文化和环境特色与满足现代城市发展需要中相互协调的契机。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法和逻辑推理法,对鸭绿江流域朝鲜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进行研究。认为朝鲜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丰富旅游资源、功能多样,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如果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一定会促进朝鲜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繁荣,加强各民族间沟通和交流,带动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对宁夏泾源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泾源县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的优势和可行性.从延长游客逗留时间,丰富旅游产品,弥补体现回族风情旅游项目的不足,迎合客源市场需求,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加快扶贫步伐等方面,阐述了建设回族文化生态村的必要性,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建议,即科学制定民族文化生态村的规划;设计和开发旅游项目要强调游客的参与,注重民族文化氛围的营造,突出民族文化特色,明确定位及加强传统宣传与网络宣传.  相似文献   

13.
云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规划开发中的几个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是云南省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大省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文章在对云南省几个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方案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规划与保护性开发中应坚持的几个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国内外民居景观资源开发模式的对比研究,解析了民居景观拓展对传统建筑文化、生态环境质量和旅游的影响,对民居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从景观规划的角度,提出在发展西部乃至全国的民居景观旅游经济的同时应该延续民族传统文化并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网络文化正在以全新的方式改变着传统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的形态,并日益成为影响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发展战略创新与实现的重要形式。网络文化形成的文化产业经济构成了现代社会经济中的一支方兴未艾的新经济力量,并将迅速成为具有高成长性,能够创造高附加值的新型产业,最终将对国家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战略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中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通过资源开发,使潜在的资源变为现实的资源,使的资源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得到了发挥和提高,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但是只顾开发资源,而不进行有效的保护,或者只进行传统式开发,而不注重引进现代资源开发与利用理念,那么旅游业也只会是昙花一现,将不能长久持续地发展下去,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具有生命线意义的内容,借鉴人类对资源开发的经验和教训,注重长远规划,少走弯路,就能加快缩短西部与东部之间差距的步伐,实现各级政府确定的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中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其开发和利用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广泛地被认为是本地经济增长的亮点,本文对21世纪中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进行了总结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根据对宁夏纳家户村发展民族生态文化旅游的SWOT分析,提出了纳家户发展民族生态文化旅游的战略措施,即特色开发,充分展示传统的民族文化;依据自身特点,创新发展模式;扩大区域合作,进行联动开发;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发展社区共建;加强旅游环境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对于宁夏纳家户民族生态文化旅游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结合国家历次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纲要中有关旅游业发展的指导及历次中国旅游五年规划,回顾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分为了萌芽初探、探索发展、成长提高、科学发展和理论创新5个阶段,并将每个阶段的规划主题及特征进行分析.经过分析发现,通过旅游五年规划的编制实施,我国旅游产品日益丰富、规划方法得到创新、规划内容更贴近现实需要并且旅游规划日渐规范.同时,提出了旅游规划编制的不足之处,从而为今后旅游五年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东江源区已列入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破坏环境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型,东江源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是生态农业旅游业和稀土、钨及森林资源丰富,劣势条件是区位偏僻、交通不便、人才缺乏。为此东江源区需要加大财政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控制稀土、钨资源开发强度,真正把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实行更加严格的产业准入环境标准。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农产品食品加工业、旅游业等。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传统文化却面临缺失的问题,对中华孝道园这类综合性文化景区进行旅游开发研究,不仅有助于常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工作的推进,也能更好地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从中华孝道园旅游开发的意义出发,通过社会调研,概述了目前园区的开发现状以及发展优势,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对中华孝道园以及相关旅游产业日后的开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