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特色小镇既不是单一的旅游风景区或产业园区,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建制镇,而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镇化新型模式,地处城市和乡村的结合部,是经济发展不可跨越的过渡地带。在这个过渡地带,能够有效地接通大城市、中城市的技术、产业、人才、资金。  相似文献   

2.
正"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七个发展战略之一,而在其他六个以往已经提到的发展战略中,并没有包括自中共十八大以来一直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然而,脱离新型城镇化战略而独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恐怕会收效甚微。众所周知,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村人地矛盾。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最近几年虽然有所降低,但很大一部分是农民工的务工收入所做的贡献。中国现有2.8亿农民工,至少一半已经被国家统计局  相似文献   

3.
钱仁晓 《四川建材》2021,(12):244-245,247
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和新的城镇化建设和谐发展,对我国城市和乡村融合以及现代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动力.对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为此,在深入分析农村经济振兴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总体现状及相关热点问题的基础上,要积极探索促进农村经济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路径,构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休,两大战略融合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城乡融合发展必须破解农村人才短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失衡、产业发展脱节、要素双向流动体制机制不完善、生态环境存在差距等问题,科学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城乡之间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发挥政府与市场双重作用,激发城乡发展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强化城乡发展产业支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交互影响是内在和天然的,体现为目标相同、任务相同和过程相同。在现代化实践中要联结二者耦合点、扩大交集面,从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达州市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要坚持公共服务供给联动、现代产业发展联动、城乡长远规划联动和生态文明建设联动,善于面对不同程度存在的基层权力监督、产业体系、基础项目建设、民生保障、传统村落城镇化改造等方面的问题,在优化制度环境、扶持新兴产业、加快基础配套建设、巩固脱贫成果上下大力、使长劲。  相似文献   

6.
<正>城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只有真正满足人需求的质量型城镇化才是一个可持续的城镇化。去年12月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2013年六项经济工作。其中,明确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动摇。"城镇化"被视为扩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新时期新型城镇化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主要任务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增强特色城市产业体系、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全面放开、有序开放、合理确定、严格控制(落户).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坚持自愿、分类、有序;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严守耕地红线和生态红线.  相似文献   

8.
正张云路:村镇绿地规划应贯穿每个村镇规划阶段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博士张云路认为,村镇绿地系统规划应该贯穿到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每个村镇规划阶段,逐步建立与村镇规划体系相呼应的村镇绿地系统规划体系。结合村镇体系的两级空间层级,可以看到村镇体系绿地系统规划主要针对镇(乡)域,从村镇体系整体角度出发,基于整体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涵盖体系内各居民点的村镇体系绿地系统发展目标以及整体的绿地系统布局结构、各类绿地性质和内容,对下一层级绿地系统规划具有宏观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熊巍  范琪 《建筑知识》2013,(9):24-24,28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在经济发展现阶段,我们要响应号召,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文笔者详细阐述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在建设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运用城市规划方法,并就我国城市规划应该如何变革以应对此形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安徽省天长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把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步推进,通过实施"三个城乡一体化",走实走稳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着力补短板、强基础、提功能,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确保居民饮水安全提升镇村供水质量是天长市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中国城镇化处于快速推进阶段。2013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3.7%,按照户籍人口来算就比较低了,为36%。从这两个数字看,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快速增长区间,即30%到70%的区间,所以现在从总体上来看中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推进阶段。当然对于我国推进城镇化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对于该不该推进,会不会拔苗助长,大家的说法很多。但是现在我想说的是,即使我们不去推进城镇化,只要我们不人为的出台政策阻止它的发展过程,城镇化就  相似文献   

12.
《新建筑》2015,(1)
随着新型城镇化政策的推进和实施,西北地区的乡村发展已全面进入转型期。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负荷更重;原有聚落布局无法适应新的产业结构调整;乡村的生产、生活空间不断更新与扩大,基础设施依旧匮乏;土地资源浪费、居住建筑群落模式有待改善等问题日益突出。以陕西乡村为例,根据地域特点和产业模式的不同特征,提出针对不同产业发展模式划分乡村聚落类型的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适宜的乡村发展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20,(5)
通过构建VAR模型,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分析了2001—2018年山西省运城市城镇化和农民收入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民收入是城镇化的单向格兰杰原因,短期内影响有增大趋势,长期趋于稳定;城镇化对农民收入具有后发力量,影响先呈下降状态,然后又逐渐上升。最后,对山西省运城市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门窗》2017,(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社区建设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针对目前现行乡村建设情况出现的诸多问题,以及在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本文通过对乡村社区规划设计入手,探讨在乡村规划建设中的适宜性,寻求一种相对完善的乡村规划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城市将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来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国内外许多地区已经展开,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国内的如智慧上海、智慧双流,国外如新加坡的"智慧国计划"等。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4)
农村教育的萎缩是与农村萎缩相伴发生的,表面上看是农村人口和学生流失所导致,其实质是城镇化过程中人口从分散到集中的结构性变革。中国的城镇化并非乡村的消失和城市的壮大,而是村的消失与城市、乡镇的壮大,这使得未来乡镇一级教育显得至关重要。以此为方向发展乡村教育,一方面要在规范"撤点并校"中实现学校布局调整,优化农村学校,壮大乡镇学校;另一方面要通过提高待遇、加强管理,引进优秀师资,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近年来中央加大力度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乡村产业健康发展。这里以秦皇岛市卢龙县蛤泊镇苏柳河村为例,研究村庄产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乡村转型与复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为中国乡村的转型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背景。本文总结了日韩乡村转型的基本过程,剖析了拉美国家城镇化没有实现城乡协同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教训,进而指出乡村的发展逻辑并非是一个由工业化与城镇化主导语境下所定义的不断追赶城市的"线性发展过程"。结合当前中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乡土情绪的回潮,从尺度和功能两个维度,揭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乡村的三重价值,并据此提出了中国"乡村复兴"的框架。"十三五"规划需要在新的思维下进行乡村发展政策的总体设计,随着未来中国城镇化红利的不断释放,乡村应当成为重要的受益者。建议在规划空间管制、市场要素活化、多元乡村治理等方面入手,实现乡村的复兴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州建设》2014,(1):3-3
《书经》言:“民为邦本,本国邦宁”。一个国家城镇化的程度,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如何推进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对于现代人而言,城市不仅是物质生活的载体,也是精神生活的家园。如何让人在城市中诗意地栖居,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值得思考与探索的大命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