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俊 《人民长江》2016,47(18):56
依托广西钦州港区某大型工程地基处理实践,基于强夯前后多道瞬态面波测试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及夯后静载荷试验,对不同能级强夯加固处理软弱地基效果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现场检测结果表明:强夯加固处理后软弱区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压缩模量仍不满足设计要求;软弱区外各能级区经过强夯处理后,地基承载力和土体工程特性得到明显改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压缩模量基本满足设计要求;2 000,3 000,6 000,8 000,10 000,12 000 k N·m能级有效加固深度分别约为2.5,4.0~6.0,6.0~8.0,7.0~10.0,8.0~11.0,8.0~13.0 m;建议对软弱区域根据基坑开挖深度采取相应的加固处理措施。结论以期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强夯法在麦德龙厦门商场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玉刚 《人民长江》2003,34(3):27-28
麦德龙厦门商场工程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翔鹭3号地块,拟强夯加固面积约30 000 m2,地基强夯处理后保证承载力达到150 kPa以上.强夯施工前应进行强夯试验,经分析比较,确定试夯场地设在商场右侧中游坡脚处,面积20 m×20 m.通过试夯确定包括锤重、落距、夯击点布置及间距、夯击击数、夯击遍数、两遍间歇时间、夯击能、加固范围及深度等技术参数.然后按正常施工工艺施工.强夯后对商场地基强夯加固效果进行检验,主要是采用轻型、重型动力触探及标贯试验,共布置测点24个,其中重探、标贯试验各6个,轻探12个.在夯后土性能指标中,干密度比夯前明显增大,自然孔隙比显著减小,压缩模量Es值明显增大,各项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强成  祝子泓 《四川水利》2003,24(3):34-36
本文介绍宜宾飞机坝防洪工程粉土类地基强夯法现场试验加固效果及检测结果.强夯加固地基检测结果表明1600kN.m夯击能有效加固深度达到8m,地基土的干密度明显增加,平均值从天然地基的1.48g/cm3增加到强夯后的1.57g/cm3,增幅达到6.1%;粉土层的孔隙比平均值从0.852减小到0.724;地基土的压缩模量平均值从5.42MPa提高到8.27MPa;渗透系数算术平均降低到天然地基的1/10以下,均值从2.5×10-4cm/s降低到3.5×10-6cm/s.强夯后,地基土满足了防洪堤地基的承载力和渗透稳定要求.  相似文献   

4.
强夯法在回填碎石土地基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锋  石纲 《人民长江》2005,36(3):40-41
采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加固其效果取决于施工参数的选择.合理地确定施工中的有关参数,是保证地基处理质量、提高加固效果的关键.土体本身的特征是决定强夯加固效果的重要因素.强夯法通过在开县林业局住宅楼碎块石回填地基中的实践,分析和总结了包括施工参数、影响因数、加固深度以及加固效果的检测方法在内的工程经验.经强夯后,地基承载力达到208 kPa,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某工程的吹填土地基处理为例,利用现场试验对大面积强夯加固饱和吹填土地基的效果进行检验。通过大面积强夯施工的检测分析,验证了强夯法施工工艺对改善土体结构,提高地基承载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8 000 kN·m能级强夯处理湿陷性黄土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 000 kN.m能级强夯地基处理设计、施工、检测进行系统全面的实践研究,通过现场标准贯入试验、室内土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瑞雷波试验、浸水与不浸水平板载荷试验对强夯处理效果进行综合检测,得出有效加固深度、湿陷性处理效果等结论,为大面设计、施工、检测提供优化数据,供类似黄土地基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用面波检测技术检查复合地基强夯加固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工程场地地形或地基的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往往需回填场地.回填后主要由回填土组成的场地地基,常采用强夯技术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面波测试作为一种轻便、快速的检测方法,可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地基检测并及时提供数据资料,因此能有效地评价复合地基强夯处理的效果,控制强夯施工的质量.结合实例,介绍了面波检测技术评价复合地基强夯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8.
向家坝水电站300 m高程混凝土系统4×4.5 m3拌和楼位于承载力较低的松散填方区,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控制都要求高。通过强夯结合换填垫层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并采用筏板基础形式,使拌和楼地基承载力和地基沉降变形量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经过两年多运行监测表明,拌和楼地基沉降及沉降差异满足设计要求,保证了上部拌和楼的正常运行。简要介绍了其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对深厚回填地基上重载建筑物基础处理方式的选择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强夯法加固地基具有质量可靠、造价低、进度快等特点.采用静力触探、标准贯入、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冀东油田南堡一号人工岛试夯区两种不同夯击能吹填地基强夯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湿陷性黄土地区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中,对地基处理深度及防渗有较高要求时,超高能级强夯在消除深厚地基湿陷性,增强地基抗渗透能力方面有着非常好的性价比。在中石油庆阳石化公司搬迁改造项目中,我国首次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引进了15 000 kN.m超高能级强夯。本文介绍了超高能级强夯处理中的强夯参数、施工要求,并通过夯前夯后室内试验,现场静载试验、静探试验的对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期为超高能级强夯在黄土地区推广提供经验和为地基处理规范中强夯部分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路基作为道路的主体和路面的基础,承受着岩土自重及交通荷载的反复作用,其施工质量尤为重要,尤其是针对软弱地基部位更应采取加固措施。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采用强夯置换法加固软弱地基的现场试验,对实测夯沉量、夯击次数、填料量等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动力触探测试及室内土工试脸等手段对夯后地基的加固效果进行了检测分析。试验及检测结果表明:针对深厚杂填土软弱地基,应用强夯置换法处理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地基承载力,具有较好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深圳市福龙路强夯加固地基处理工程为例,介绍了强夯法在市政工程道路路基加固中的应用,并根据检测资料分析了强夯法施工的加固效果,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强夯加固地基技术是在传统的重锤夯实的基础上发展的。详细介绍了某软土地基采用强夯法加固处理的设计与施工过程。工程实践表明,采用强夯置换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并辅以适当的排水措施不仅可行且效果也是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软黏土路基强夯施工参数,本文依托实际工程,对某公路软黏土地基进行强夯试验分析,并采用路基加固检测方法对强夯前后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本工程拟定的强夯施工参数为单夯能量第一遍为800 k N·m、第二遍为1 400 k N·m,夯击次数第一遍为夯击5次,第二遍为夯击6次。拟定的各夯实参数最终的夯实结果满足设计要求,能对本工程7 m深度的软黏土进行有效夯实。研究结果可为类似软黏土强夯置换工程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人工回填料——高炉渣粉煤灰,研究其各主要施工参数对强夯效果的影响,为强夯施工参数设计提供了更加科学的参考标准,实现方案的合理性和成本的经济性。以高炉渣粉煤灰回填地基为研究对象,对强夯法加固地基的设计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依托包头钢铁集团新体系高炉矿渣地基处理项目,在FLAC~(3D)软件的基础上,选定夯击能、夯击次数,夯锤直径、夯点间距作为强夯施工研究参数,通过控制单一变量对不同施工参数下的强夯法加固地基的位移和应力变化进行探究。分析得出了夯击参数对强夯加固的影响规律,并对加固效果进行了详细的评价。结果表明:选取的夯击能越大,夯锤中心的土体产生的竖向位移越大;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加,土体的影响深度逐渐增大,当超过最佳夯击次数后,就显得毫无意义;夯锤直径越大,作用面积越大,土体变形范围越大。因此,合理的选取强夯间距可以增强地基的整体强夯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强夯加固地基的质量检测有多种方法 ,本文通过平板载荷试验、相对密度和多道瞬态面波等各种检测方法对某强夯地基加固工程进行了综合检测并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顾俊嗣  戚凯旋  陈栋梁 《人民黄河》2022,(S1):171-172+175
淠河六安市城南节制闸闸址地基表层新近堆积物有素填土层、淤泥层、中砂层、级配不良砂砾石层、强风化砂岩层和弱风化砂岩层,其中淤泥、中砂承载力远低于建筑物基底要求应力,不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大于300 kPa的要求,为典型的软基水闸,须进行开挖清除或加固处理。在地基工程条件较差、工期十分紧迫的情况下,通过多方案比选,确定采用开挖回填置换结合强夯的地基处理方案;通过开挖回填和强夯生产性试验,确定了开挖回填和强夯技术要求、施工方法、施工参数,对软基进行了有效处理。强夯试验及施工检测表明:河床砂卵石层经强夯处理后,在夯击面以下7 m深度内土层密度、承载力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土层性质有了较好的改善,大大减小了施工后沉降量,达到了预期加固效果,且缩短了工期、减少了造价,其施工经验和参数可供类似水闸项目软基处理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强夯技术在红粘土基础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庆明 《人民长江》2005,36(9):50-51
在综合分析和归纳目前国内外强夯技术应用和强夯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强夯对加固地基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提出了强夯加固软弱地基的一些新观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正在施工的坝塘水库的工程实践,分析探讨了强夯设计的方法,提出了强夯施工过程中各参数的选择方法,并将该强夯设计方法用于水库库底红粘土地基处理工程实践,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供红粘土研究及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西北某黄土塬湿陷性黄土分别进行3 000kN·m,8 000kN·m,12 000kN·m和15 000kN·m能级强夯加固处理,对处理后有效加固深度内的地基土探井取样,分别对地基土进行水、MTBE(甲基叔丁基醚)、甲苯、汽油、柴油、原油液相作用下的渗透试验。试验采用常规变水头渗透试验设备进行室内渗透试验,计算公式也采用变水头渗透系数计算公式。通过对化工油品的渗透试验研究,得出化工油品在地基土中渗透快慢的基本规律,可供防止化工油品污染地基土和地下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房渣土地基强夯加固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反映强夯加固作用下房渣土地基应力应变变化特点,在北京永定河园博园湿地强夯现场试验和实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及加固区域地层环境特点,对房渣土强夯动力响应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探讨房渣土地基相关物理量的响应规律,并与实际测量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相对横向应力,竖向应力的最大值更大,并且竖向应力的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夯锤下方的土体中,而横向应力则更接近土体表面。动力数值模拟中夯坑的沉降量随夯击次数变化的曲线大致呈现负幂函数形式,第七击的单击沉降量小于0.1 m,总夯沉量1.23 m,曲线末端趋于水平,估计极限夯沉量在1.2~1.4 m之间。强夯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际监测结果比较接近。模拟分析得出的位移与应力变化规律对于强夯加固回填土地基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