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Planning》2021,(1)
目的探讨衰弱对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并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衰弱,将患者分为衰弱组和非衰弱组。对两组患者随访,终点事件包括非常规就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al events,MACCE)、全因死亡。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衰弱与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关系。绘制两组无MACCE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共345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入选本研究,包括稳定性冠心病25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95例。衰弱组74例(21.4%),其中轻度衰弱38例、中度衰弱36例,非衰弱组271例(78.6%)。中位随访时间351(300, 394)d,失访3例。与非衰弱组比较,衰弱组非常规就诊发生率(36.1%比21.5%)、全因死亡率(11.1%比4.1%)均升高(P均<0.05),MACCE发生率(9.7%比4.8%)无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轻度和中度衰弱是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HR=4.169,95%CI:1.055~16.474,P=0.042),对其非常规就诊(HR=1.704,95%CI:0.947~3.066,P=0.075)、MACCE(HR=1.268,95%CI:0.331~4.863,P=0.729)无显著影响。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轻度和中度衰弱对其非常规就诊(HR=1.159,95%CI:0.342~3.924,P=0.812)、MACCE(HR=0.822,95%CI:0.092~7.369,P=0.861)及全因死亡(HR=1.445,95%CI:0.210~9.964,P=0.708)均无显著影响。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衰弱组和非衰弱组患者的无MACCE生存曲线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轻中度衰弱的比率较高,其可能增加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近期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4)
目的总结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术前儿茶酚胺心肌病的药物调整方案,以期保证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整理200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伴儿茶酚胺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儿茶酚胺心肌病治疗方案及治疗前后血、尿儿茶酚胺及代谢物、心功能的改变,并分析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与儿茶酚胺心肌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7例患者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轻至中度心功能不全,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平均为(42. 58±7. 35)%,经药物治疗后所有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LVEF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至(56. 0±7. 09)%(t=0. 507,P=0. 038)。高去甲肾上腺素组及低去甲肾上腺素组的LVEF分别为(43. 11±5. 79)%和(42. 0±9. 19)%(t=0. 015,P=0. 973),药物治疗后两组LVEF分别为(55. 2±5. 21)%和(56. 87±9. 07)%(t=-0. 145,P=0. 73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伴儿茶酚胺心肌病患者经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与儿茶酚胺心肌病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2,(1)
目的探讨肺栓塞患者氧疗期间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 SpO_2)与院内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检索2014—2015年eICU数据库中美国多家医院以肺栓塞为主要诊断的病历资料。以院内全因死亡为因变量,氧疗期间中位SpO_2为自变量构建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GAM),分析肺栓塞患者氧疗期间中位SpO_2与院内全因死亡率的关系,并绘制曲线图,以曲线最低最平坦区域为SpO_2目标区间。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验证氧疗期间SpO_2水平与肺栓塞患者院内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肺栓塞患者422例,其氧疗期间中位SpO_2为97%(95%,98%),院内存活336例(79.6%),全因死亡86例(20.4%)。GAM分析结果显示,氧疗期间中位SpO_2与肺栓塞患者院内全因死亡率呈"U"形关系,中位SpO_2处于96%~98%时,院内全因死亡率最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氧疗期间SpO_2水平是肺栓塞患者发生院内全因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以中位SpO_2处于96%~98%患者为对照,中位SpO_2<96%患者院内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129.8%(HR=2.298,95%CI:1.268~4.163,P=0.006),中位SpO_2>98%患者院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77.3%(HR=1.773, 95%CI:1.068~2.942,P=0.027)。结论肺栓塞患者氧疗期间SpO_2与院内全因死亡风险呈"U"形关系,氧疗期间SpO_2处于96%~98%时,院内全因死亡风险最低,可能为氧合的目标区间。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4)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感染对不育男性精液质量及生育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生殖中心就诊的男性不育患者298例,根据患者精液是否存在解脲支原体感染分为病例组(n=109)和对照组(n=189),并对两组患者的精液质量进行分析。同时,对UU感染患者予以阿奇霉素治疗,随访1年观察治疗后病例组患者生育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患者精子总活力、前向运动率(PR)、精子存活率显著降低,精子正常形态率显著降低,精子头部畸形率显著增高(P均<0.05),而两组患者的精子畸形指数、畸形精子指数、体部畸形率和尾部畸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精子顶体酶活性显著降低,而顶体酶异常率、精浆弹性蛋白酶显著高;精浆弹性蛋白酶诊断解脲支原体感染的敏感性为67.8%(95%CI:47.1%~87.4%),特异性为66.7%(95%CI:43.5%~86.8%),ROC曲线下面积为0.71(95%CI:0.57~0.86);病例组78例接受了阿奇霉素治疗2周,1年内妻子受孕率明显高于对照组(HR=2.76,95%CI:1.26~6.06,P<0.05)。结论解脲支原体感染可影响男性精液质量,是导致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抗解脲支原体治疗可提高患者生育机会。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5)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及脑氧饱和度变化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28 d内是否死亡,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入重症监护室即刻和初始复苏治疗6 h后动脉和中心静脉血气指标,重症心脏超声指标,器官功能指标,Sepsis生物标志物指标,液体复苏治疗6 h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灌注指数、动态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瞬时脑充血反应率(transient hyperemic response ratio,THRR)]以及脑氧饱和度变化。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51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感染休克患者入选本研究,男性31例,女性20例,年龄(53±13)岁,28 d死亡率为43%。死亡组的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P=0. 007)、入室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P=0. 026)以及高峰APACHEⅡ评分(P<0. 001)均高于存活组。初始复苏治疗6 h后,死亡组的氧合指数低于存活组(P=0. 047),而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central venous-to-arterial carbon dioxide difference,Pcva CO_2)则高于存活组(P=0. 044)。死亡组动态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受损者(THRR<1. 09)多于存活组(P=0. 025),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O_2)均值低于存活组(P=0. 031)且rSO_2均值<60%者多于存活组(P=0. 0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峰APACHEⅡ评分(OR=1. 099,95%CI:1. 009~1. 196,P=0. 030)、液体复苏治疗6 h后的Pcv-aCO_2(OR=1. 320,95%CI:1. 001~1. 742,P=0. 050)、THRR<1. 09 (OR=4. 952,95%CI:1. 130~21. 70,P=0. 034)和rSO_2均值<60%(OR=4. 817,95%CI:1. 392~16. 663,P=0. 013)是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28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率高,脑血流动力学和rSO_2指标中动态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障碍(THRR<1. 09)与rSO_2均值<60%是28 d死亡率增加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195-196
目的:观察滋阴益肾汤联合芬吗通治疗阴虚质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阴虚质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芬吗通人工周期激素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滋阴益肾汤。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 33%,对照组有效率为70. 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42)。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39)。观察组治疗后血清FSH、LH显著低于治疗前(P=0. 004,0. 040),血清E2显著高于治疗前(P=0. 000);对照组治疗后FSH、LH均低于治疗前(P=0. 023,0. 005),血清E2均高于治疗前(P=0. 008)。治疗后观察组FSH、E2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 002,0. 039)。结论:滋阴益肾汤联合芬吗通人工周期激素疗法能明显改善阴虚质卵巢早衰患者临床症状,降低FSH、LH水平,升高E2水平。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3)
目的分析接受及不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并探讨肠道菌群对静脉糖皮质激素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间,在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中重度U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采集粪便样本时患者是否正在使用糖皮质激素,将患者分为激素组和无激素组。无激素组患者入院后接受静脉激素、口服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根据3d后的疗效,将入院后接受足量静脉激素治疗的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采用16S rRNA扩增子测序方法对粪便菌群测序分析,采用香农指数评估肠道菌群α多样性,采用Metastats分析比较不同组患者肠道菌群的物种构成差异。结果共35例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中重度UC患者入选本研究,无激素组20例,激素组15例。无激素组中13例患者在采集粪便样本后接受静脉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有效组8例,无效组5例。激素组和无激素组患者的肠道菌群α多样性(香农指数:无激素组3. 57±0. 73,激素组3. 03±1. 15,P=0. 123)及物种组成无统计学差异。激素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的肠道菌群α多样性亦无统计学差异(香农指数:有效组3. 69±0. 61,无效组3. 15±1. 01,P=0. 248),但无效组的乳杆菌属(无效组0. 0015±0. 0000,有效组0. 0141±0. 0002,P=0. 010)和双歧杆菌属(无效组0. 0178±0. 0005,有效组0. 1716±0. 0382,P=0. 011)相对丰度显著低于有效组,而志贺菌属(无效组0. 4161±0. 0750,有效组0. 1093±0. 0173,P=0. 008)和普雷沃氏菌属类群9 (无效组0. 0176±0. 0004,有效组0. 0018±0. 0000,P=0. 044)的相对丰度则显著高于有效组。结论中重度UC患者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及物种组成可能与是否激素暴露无关,但治疗前肠道菌群的物种组成可能是静脉激素疗效的潜在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1):2479-2486
目的:评价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药对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客观指标的影响,为其在临床运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PubMed等数据库中的随机对照试验。观察心功能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6分钟步行试验,明尼苏达生存质量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IL-6)。根据Jadad量化评分评价文献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检索论文284篇,最终纳入17篇文献,观察病例1 404例。与对照组比较,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药明显提高心功能疗效(RR=1.25,I~2=0%,P<0.000 01)、改善心力衰竭症状(RR=1.28,I~2=0%,P<0.000 01)、提高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SMD=0.79,I~2=88%,P<0.000 01)、减小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SMD=0.59,I~2=83%,P=0.006)、降低NT-proBNP水平(SMD=-1.32,I~2=90%,P=0.000 3)、增加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SMD=0.84,I~2=92%,P=0.01)、提高患者明尼苏达生存质量评分(SMD=-0.73,I~2=74%,P=0.000 4)。但其对炎性因子TNF-α、hs-CRP、IL-6(P>0.05)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药对慢性心力衰竭在心功能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NT-proBNP水平、6分钟步行试验、明尼苏达生存质量评分方面疗效显著,但对炎性因子TNF-α、hs-CRP、IL-6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26):52-55
目的:综合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心肌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尿毒症心肌病患者78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试验组(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与对照组(普通血液透析治疗),各39例。两组均连续治疗7个月。观察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常规指标(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和心脏彩超结构变化(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射血分数)以及生化指标(尿素氮、血清肌酐和白蛋白)。结果:(1)治疗前两组血常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常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两组心脏彩超结构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射血分数增高,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尿素氮、血清肌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心肌病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32):25-28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盆底重建术后女性性功能及自我身体形象评价的改变。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因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经阴道植入网片组68例和自体组织修补组32例,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年分别填写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改良女性自我身体形象评价量表(MBIS),评价盆底重建术后性生活质量及身体形象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经阴道植入网片组PISQ-12评分较自体组织修补组降低(P=0.034);治疗后1年,两组PISQ-12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经阴道植入网片组PISQ-12评分较自体组织修补组明显升高(P=0.030)。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后1年两组MBI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1年,经阴道植入网片组较自体组织修补组升高明显(P=0.015)。结论:经阴道植入网片及自身组织修补均可改善POP患者性功能及身体形象,随时间进展经阴道植入网片组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22,(1)
目的探究身体形态指数(a body shape index, ABSI)与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对象为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于陆军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采用ASBI三分位数法,将其分为低ASBI组、中ASBI组和高ASBI组。比较3组高血压靶器官损伤检出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SBI与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相关性。结果共入选685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高血压患者,其中存在靶器官损伤445例;低ASBI组(ABSI≤0.076)229例、中ASBI组(0.0760.078)228例。高ASBI组左心室肥厚检出率高于低ASBI组(27.63%比12.66%,P<0.001),颈动脉粥样硬化、肾功能损伤检出率高于中ASBI组(39.04%比26.32%,P=0.015;14.04%比5.26%,P=0.007)和低ASBI组(39.04%比25.76%,P=0.008;14.04%比2.6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低ABSI为参照,高ABSI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OR=2.08,95%CI:1.24~3.50,P<0.001)、肾功能损伤(OR=6.47,95%CI:2.53~16.54,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BSI升高与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伤、左心室肥厚具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组织二尖瓣瓣环位移法(TMAD法)测定二尖瓣瓣环向心尖移动的距离(MAD),分析该技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收缩功能评价的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左室壁肥厚26例(肥厚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无左室壁肥厚23例(非肥厚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对照组),采用M型超声心动图法(M法)和TMAD法在心尖长轴切面、心尖二腔切面和心尖四腔切面的二尖瓣瓣环6个不同位置测定3组收缩期MAD值,3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用二维超声心动图Simpsons法测定。结果 M法和TMAD法测定的健康对照组、肥厚组和非肥厚组收缩期的MAD均值相关性均良好,r值分别为:0.725、0.763、0.805(均P〈0.05),且MAD与LVEF的相关性良好,r值分别为0.751、0.817、0.783(均P〈0.05)。肥厚组MAD明显小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非肥厚组MA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MAD法测定MAD可作为一种简单、快速和无创性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50例(A组)、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B组)、正常健康对照者50例(对照组)。根据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的记录资料,计算HRT的2个参数震荡初始(turbulence onset,TO)和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通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评估慢性心力衰竭的常用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各组之间的TO、TS、LVEF、LVEDD的差别。结果 A组TO值、LVEDD值高于对照组(P〈0.05),而TS、LVEF值低于对照组(P〈0.05);B组TO值、LVEDD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TS值、LVEF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B组TO值、LVEDD值高于A组(P〈0.05),而TS值、LVEF值低于A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HRT现象减弱,而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RT现象减弱更明显。HRT可能成为评价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预测其危险程度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2)
目的分析24 h尿钠排泄与难治性高血压(resistant hypertension,RH)患者诊室血压及家庭自测血压(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HBPM)达标状态的关系。方法通过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门诊RH数据库,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间在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RH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横断面调查。检测患者24 h尿钠,记录患者同期诊室血压、HBPM水平及临床用药情况,以所有患者24 h尿钠水平四分位数为分界点,将研究对象分为低尿钠、低-中尿钠、中-高尿钠及高尿钠4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RH血压达标状态的危险因素。结果共202例RH患者入选本研究,男性107例,女性95例,平均年龄(59. 87±16. 30)岁。24 h尿钠平均水平为(198. 92±96. 59) mmol,年轻患者及体质量指数高者尿钠水平更高(P均<0. 001)。随尿钠升高,降压药物的服用种类显著增多(P=0. 001),早晨及上午的HBPM达标率低(P=0. 040,0. 0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 h尿钠水平与诊室血压(OR=2. 356,95%CI:1. 004~5. 533,P=0. 049),HBPM早晨血压(OR=2. 408,95%CI:1. 026~5. 650,P=0. 030)及HBPM上午血压(OR=2. 299,95%CI:1. 031~5. 129,P=0. 033)达标状态独立相关,而与下午及夜间HBPM血压达标状态无显著相关(P均>0. 05)。结论 24 h尿钠是RH患者诊室血压及HBPM早晨及上午血压达标的独立相关因素,限制钠盐摄入对减少RH患者血压波动、促进血压达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4)
目的探讨腹腔手术后重症患者心肌损伤的发生情况及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腹腔手术后重症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心肌损伤情况,收集并观察基础病史、术中(手术时间、是否急诊手术、术中出血>800 ml和术中低血压等)及术后指标(改良氧合指数、血乳酸、急性肾损伤和术后24 h内使用升压药情况等)。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心肌损伤,将患者分为心肌损伤组和非心肌损伤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腹腔手术后重症患者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在纳入的803例腹腔手术后重症患者中,心肌损伤发生率为17. 2%(138/803),而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仅为0. 9%(7/803)。单因素分析显示,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手术时间、急诊手术、术中低血压、术后24 h内使用升压药、高APACHEⅡ评分及术后即刻急性肾损伤与术后重症患者心肌损伤相关(P<0. 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急诊手术(OR=3. 14,95%CI:1. 76~5. 60,P<0. 001)、术后24 h内使用升压药(OR=2. 26,95%CI:1. 23~4. 15,P=0. 008)、APACHEⅡ评分(OR=1. 05,95%CI:1. 01~1. 09,P=0. 008)和术后急性肾损伤(OR=3. 18,95%CI:1. 78~5. 69,P <0. 001)与腹腔手术后重症患者发生心肌损伤独立相关。结论重症患者腹腔手术后心肌损伤发生率高,急诊手术、术后24 h内使用升压药、高APACHEⅡ评分和术后急性肾损伤是导致腹腔手术后重症患者发生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8,(1)
目的探讨中老年肾癌患者内脏型肥胖与肿瘤病理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78例经病理证实的中老年(年龄≥50岁)肾癌患者资料。采用术前脐平面CT平扫进行内脏脂肪、皮下脂肪和总脂肪含量测定。内脏型肥胖以内脏脂肪占总脂肪的百分比表示。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临床常用指标及肥胖评估指标与高级别肾癌风险肿瘤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278例肾癌患者中,29例(10.43%)为高级别肿瘤。与低级别肿瘤组相比,高级别肿瘤组内脏型肥胖患者比例较高[(47.80±8.33)%比(43.24±10.24)%,P=0.022],肿瘤直径较大[(5.42±2.99)cm比(4.11±2.27)cm,P=0.021],但体质量指数、总脂肪含量、内脏脂肪含量和皮下脂肪含量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内脏型肥胖与较高的肿瘤分级相关(OR=1.045,95%CI:1.002~1.090,P=0.04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进展性肾癌和肿瘤直径较大(>4 cm)的病例中,内脏型肥胖与肿瘤分级相关(OR=1.131,95%CI:1.017~1.256,P=0.023;OR=1.061,95%CI:1.005~1.121,P=0.032),而在局限性肾癌和肿瘤直径较小(≤4 cm)的病例中未观察到该现象。结论在中老年肾癌患者中,尤其是进展性肾癌和肿瘤直径较大的患者中,内脏型肥胖与肿瘤分级相关,内脏型肥胖可能是高级别肾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