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Planning》2014,(21):51-5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持续输注特立加压素(TP)对脓毒症难治性休克患者心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本院及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ICU科收治的脓毒症难治性休克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小、大剂量组)40例及对照组20例,患者(中心静脉压≥10 cm H2O,容量负荷试验阴性)均接受适当的液体治疗和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而平均动脉压低于65 mm Hg后,小、大剂量组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不同剂量TP输注(小剂量组为0.01 U/min,大剂量组为0.04 U/min),在维持平均动脉压≥65 mm Hg的基础上调节去甲肾上腺素药物剂量。分别观察给药前,给药6、12、24、48 h后各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排出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 h,各治疗组的MAP均显著升高,HR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各时点的CI、SVRI均无明显改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MAP、HR、维持目标MAP(10.0 kPa)所需的去甲肾上腺素用量与小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h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静脉泵泵注TP能有效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降低去甲肾上腺素的使用剂量,且未明显增加心脏后负荷,因而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血管加压素,用于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小剂量与较大剂量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于浩天  陈莉萍 《矿产勘查》2010,(1):53-55,59
目的探讨小剂量持续输注特立加压素(TP)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心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9医院普外科共收治感染性休克患者245例,其中25例去甲肾上腺素抵抗患者给予小剂量TP每24小时2mg持续静脉泵泵注。将25例患者按最终的存活情况分为2组:存活纰18例和死亡组7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12、24、48h的心脏(心率(HR)、心脏指数(CI)]、血流动力学参数[肺动脉楔压(PAWP)、平均动脉压(MAP)、全身血管阻力(SVR)]和去甲肾上腺素剂量等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h,存活组、死亡组的MAP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治疗后6、12、24、48hCI、PAWP、SVR均无明显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7例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6例。与死亡组比较,存活组MAP较高(治疗后6h)、HR较低(治疗后12h)、维持目标MAP(10.0kPa)所需的去甲肾上腺素用量较小(治疗后24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剂量持续静脉泵泵注TP能有效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降低去甲肾上腺素的使用剂量,且未明显增加心脏后负荷,因而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血管加压素,用于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SS),也称脓毒性/内毒素休克,是儿科常见危重症之一。其以高心排血量、低外周血管阻力及组织灌注不足为特征,而不同患儿及同一患儿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其容量状态、血管阻力及心脏功能都有可能不同,因此对血流动力学的监测与分析并根据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给予及时治疗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5)
休克,已被临床认识和治疗多年,是常见的危及生命的疾病状态。近些年,随着血流动力学理论及认知内涵的发展,人们对于休克的评估与认识不断深入。在此基础上,中国的重症医学专家们尝试提出休克的中国定义:各种原因引起全身灌注流量改变,导致组织器官氧输送不足与氧代谢异常的急性循环综合征。同时根据血流动力学特点及临床应用,休克的分型依然是:分布性、低血容量性、梗阻性、心源性。当不同类型的休克同时存在时,可以称之为混合性休克。由此,以更好地理解休克、评估休克、管理休克,使更多的临床休克患者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4)
目的:探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对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血乳酸清除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52例患者随机分为NA(去甲肾上腺素组)和DA(多巴胺)组,分别静脉泵入NA和DA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前和用药12h血乳酸水平和乳酸清除率及两组患者死亡率。结果:NA组和DA组用药12h动脉血乳酸含量较之用药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NA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NA组12h乳酸清除率也较之DA组更为显著(P<0.05);NA组死亡率23.08%小于DA组34.62%(P<0.05)。结论:较之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更能提高感染性休克患者血乳酸清除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6)
休克,虽已被临床认识和治疗多年,但仍是常见的危及生命的疾病状态。重症血流动力学为休克治疗提供了具体指导和新的启示。血流动力学是研究血液及其组成成分在机体内运动特点和规律的科学。与监测不同,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是以血流动力学理论为基础,根据机体实时状态和反应,目标导向的定量治疗过程。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基本原则和理念时刻在影响着休克治疗方法的选择和实施。首先,在选择反馈性指导治疗指标时,应保证流量指标的最高优先等级,但应注意每个血流动力学指标只要测量准确,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其次,右心功能改变在休克中具有重要意义,右心功能管理在休克治疗中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再次,休克治疗中需保持尽可能低的中心静脉压,与传统将压力指标代替容量不同,中心静脉压具有明确的临床指导意义;最后,重症血流动力学不仅仅是支持性治疗,而是包括从休克病因到预后的全过程治疗。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4)
目的总结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术前儿茶酚胺心肌病的药物调整方案,以期保证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整理200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伴儿茶酚胺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儿茶酚胺心肌病治疗方案及治疗前后血、尿儿茶酚胺及代谢物、心功能的改变,并分析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与儿茶酚胺心肌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7例患者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轻至中度心功能不全,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平均为(42. 58±7. 35)%,经药物治疗后所有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LVEF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至(56. 0±7. 09)%(t=0. 507,P=0. 038)。高去甲肾上腺素组及低去甲肾上腺素组的LVEF分别为(43. 11±5. 79)%和(42. 0±9. 19)%(t=0. 015,P=0. 973),药物治疗后两组LVEF分别为(55. 2±5. 21)%和(56. 87±9. 07)%(t=-0. 145,P=0. 73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伴儿茶酚胺心肌病患者经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与儿茶酚胺心肌病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2):139-140
血管加压素在临床上又称为精氨酸血管加压素、垂体后叶加压素,属于临床常用的抗利尿激素之一,可有效促进血管收缩,具有较显著的抗利尿作用,该药物主要是通过直接刺激平滑肌V1受体而发挥药效,主要作用为调节机体的渗透压,对保持心血管稳定、维持血流动力学以及维持内环境稳定具有较积极的意义。同时,有研究显示,该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认知功能、记忆功能等。目前,临床常将其用于治疗各类疾病中,其中以心血管疾病较为常见。由于血管加压素的作用机制较复杂,为便于临床更好运用血管加压素,有必要对血管加压素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将对血管加压素进行分析和综述,主要对血管加压素的作用机制以及血管加压素对严重低血压、心肺复苏、血管扩张性休克、门脉高压征等疾病的应用效果进行详细分析,以此为临床应用血管加压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6)
目的探讨消化内窥镜治疗非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选取内镜下止血治疗非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126例作为治疗组,以同期采用保守治疗(8 mg去甲肾上腺素及云南白药4 g加水100 mL口服,1次/小时)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并分析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内镜止血疗效整体优于保守治疗(P=0.017),但再出血发生率间差异无显著性(P=0.514)。选择在内镜治疗后不同时间点12周、1个月、3个月进行体查加内镜复查,所有患者治疗后未见穿孔、狭窄、血管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治疗急性非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方便、微创,能极大地减低外科急诊手术率。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5)
容量管理是重症患者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贯穿血流动力学治疗的全过程,而液体复苏则是容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容量过多或过少均对患者不利,合理的容量管理才可改善预后。液体常常被用来保证和维持组织器官灌注,是休克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前期的液体复苏应个体化仔细滴定、迅速达到合适的容量状态,并在复苏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因此,如何使液体复苏精细到恰如其分,是目前重症治疗的难点之一。关于液体复苏的原则目前仍未达成一致,液体复苏何时开始、如何进行、何时暂停,甚至液体种类的选择均充满争议。本文总结笔者关于容量管理的相关经验,对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7,(3)
内质网腔内蛋白折叠平衡在维持细胞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多种刺激可破坏内质网腔内蛋白折叠平衡,引发内质网应激。内质网应激与肺动脉高压(PH)发生发展关系密切。PH的主要病因是肺血管重构引起肺动脉腔隙狭窄,肺血管重构过程涉及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肺动脉内皮细胞、炎症细胞、循环免疫细胞等多种细胞的病理改变。本文主要阐述内质网应激对PH肺血管重构时血管细胞功能的影响,为理解PH肺血管重构机制及寻找新的PH治疗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2)
肿瘤血管生成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肿瘤血管供应模式的研究意义重大。经典的血管生成是指由内皮细胞排列围成内皮依赖性血管,但近年来一些非内皮依赖性血管的发现给传统肿瘤新生血管模式带来了冲击。本文归纳了当前肿瘤血管供应的不同模式,随着对这些血管生成方式研究的深入,必将对肿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 CCF 病例22例,其中4例行单纯颈动脉压迫治疗,18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行颈动脉压迫治疗的4例中有1例3个月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5个月后复查 DSA 显示瘘口闭塞;另外3例临床症状不同程度的加重,后均选择血管内栓塞治疗,2例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1例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后瘘口均闭塞。18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中有10例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3例用可脱性球囊联合微弹簧圈栓塞治疗,2例用微弹簧圈联合 ONXY 胶栓塞治疗,2例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1例用 ONXY 胶栓塞治疗。1例行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2周后出现复发,予以微弹簧圈联合 ONXY 胶栓塞治疗。22例随访6个月~2年,未再出现复发病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治疗 CCF 很有效的方法,充分利用可脱性球囊、微弹簧圈、ONXY 胶等不同栓塞材料,可减少栓塞的复发率,提高 CCF 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3)
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是血管增殖性疾病的病理基础,自噬是真核生物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自噬参与多种细胞因子、血管活性物质、剪切应力、ncRNA等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一些抗血管增生性疾病的药物往往通过调节自噬通量和自噬活性发挥抗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本文综述了自噬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为探索血管增生性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28):156-157
目的:探究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患者冠脉血流储备及血管内皮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冠心病患者共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冠脉血流储备及血管内皮功能状态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6、12周后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冠脉血流储备及血管内皮功能状态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周后观察组的最大血流速度(mFV)及冠脉血流储备(CFR)均高于对照组,各项血管内皮功能状态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患者冠脉血流储备及血管内皮功能状态的影响较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肝脏外科、创伤性休克等常见的病理过程,随着肝移植的广泛开展,供肝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是肝移植过程中的热点与难点。乌司他丁(urinary trypsin inhititor,UTI)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尿蛋白酶抑制剂,在治疗胰腺炎、循环性休克、抗肿瘤、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6,(10):92-93
目的:探讨欣母沛+益母草制剂联合缩宫素预防前置胎盘所致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前置胎盘终止妊娠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缩宫药物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每组100例。对照A组采用缩宫素联合欣母沛治疗,对照B组采用缩宫素联合益母草治疗,研究组采用缩宫素联合欣母沛及益母草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手术后2、24 h出血量及不同类型前置胎盘产妇的出血、总出血情况,子宫切除情况、输血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后2、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类型前置胎盘的出血率及总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子宫切除率及输血率均低于对照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A、B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药物联合对治疗前置胎盘所致产后出血效果更加突出,而欣母沛+益母草制剂联合缩宫素治疗对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效果更加突出,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1)
目的:研究去甲斑蝥素对乳腺癌MCF-7细胞血管生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乳腺癌MCF-7细胞,分组干预,观察细胞的管腔样结构生成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细胞的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RNA及Delta样配体4(Delta like protein 4,Dll4)mRNA表达情况。结果:去甲斑蝥素各组细胞管状结构生成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随药物浓度增加管状结构生成减少;对照组、浓度5μmol·L-1去甲斑蝥素组、浓度10μmol·L-1去甲斑蝥素组、阿霉素组的VEGF mRNA表达量依次为4.92±0.41、4.27±0.52、3.35±0.57、2.98±0.29;Dll4 mRNA表达量依次为6.32±0.29、5.43±0.38、4.26±0.65、3.18±0.44,各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去甲斑蝥素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VEGF mRNA、Dll4 mRNA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8,(5):37-39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卵巢癌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患者的耐受性。方法:52例卵巢癌合并腹腔积液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对照组22例;3例患者失访(其中试验组2例,对照组1例),5例患者未完成治疗计划(试验组4例,对照组1例)。试验组采用方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60 mg第1、8、15天)联合顺铂(75 mg/m~2第1天)腔内灌注同时紫杉醇(135 mg/m~2第1天)静脉输注。对照组采用方案:紫杉醇(135 mg/m~2第1天)静脉输注同时顺铂(75 mg/m~2第1天)腔内灌注。两组均治疗6个周期。结果:两组近期有效率:试验组为87.5%,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窦性心动过速、Ⅱ~Ⅲ级腹痛和Ⅱ~Ⅲ级肝功能损害方面,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及恶心呕吐等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卵巢癌腹腔积液的近期疗效肯定、安全性高,患者的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6,(11):1746-1749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复方肾苏Ⅲ调控血管生成素对损伤足细胞的修复作用,阐明其防治作用的关节调节点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方法,对肾苏Ⅲ干预前后足细胞中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1、Ang-2、Tie-2 mRNA进行检测。结果:48 h后肾苏Ⅲ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Ang-1、Ang-2 mRNA、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Tie-2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结论:肾苏Ⅲ通过调节Ang-1、Ang-2/Tie-2mRNA及蛋白表达量,对不成熟的血管网进行重塑,增强管状结构与附近组织及细胞的黏附,维持血管的完整性,促进和维持血管成熟稳定、降低血管通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