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利用铬盐生产中的含铬废渣制备出了铬酸铅,并副产浅绿色颜料.全部铬渣均转变为有用的产品,制备过程中无废渣排放.制备方法是对铬渣在95*!℃下用水浸取溶解可溶性铬盐,然后用15% NaOH溶液调pH值至13,再用双氧水将Cr(Ⅲ)氧化为Cr(Ⅵ),加入PbAc溶液,沉淀生成PbCrO4.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详细讨论了各种因素对制备铬酸铅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铬渣污染治理及其利用现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我国生产铬盐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铬渣的化学成分及其危害 ,指出铬渣任意排放所造成的污染对我国铬盐工业发展的严重影响及进行污染控制和资源化利用的必要性 ,对铬渣的解毒机理、治理措施及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重铬酸盐在浸酸中的应用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胶原的结构,重铬酸盐的电离角度出发,讨论了重铬酸盐与胶原的结合原理,并用党南(Donnan)隔膜平衡理论和静电排斥理论解释了重铬酸为不膨胀酸的机理。通过实际应用,作者总结出了重铬酸浸酸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测试分析了铬渣和页岩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并把铬渣掺入到页岩中制备烧结砖。实验研究了铬渣与页岩的配比及其烧成制度对烧结制品性能(抗压强度、体积密度、烧结线收缩率和吸水率)的影响,测定了铬渣-页岩烧结砖浸出液中重金属元素(Ba,Cr,Cu,Ni,Pb,Zn,As,Cd和Co)的含量,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烧结制品进行微观结构分析。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铬渣-页岩烧结砖的最佳制备条件:铬渣掺入量为7%,烧结温度为900~1 000℃,保温时间为4h。  相似文献   

5.
HDTMA改性沸石对铬酸盐的吸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HDTMA-Br)和浙江缙云产天然沸石为原料制备了HDTMA改性沸石,并通过实验考察了HDTMA改性沸石对Cr(Ⅵ)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HDTMA改性沸石对Cr(Ⅵ)的吸附能力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强.粒径≤0.15 mm HDTMA改性沸石吸附Cr(Ⅵ)较优的改性剂投加量为300 mmol/kg.HDTMA改性沸石对Cr(Ⅵ)的吸附能力随溶液pH值的增加而降低.共存的HCO3-和SO42-等阴离子会抑制HDTMA改性沸石对Cr(Ⅵ)的吸附.改性剂投加量为300 mmol/kg条件下制备得到的粒径≤0.15 mm HDTMA改性沸石对初始质量浓度5~25 mg/L Cr(Ⅵ)的吸附过程满足Langmuire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锈钢原渣中铬的赋存状态,及添加Al2O3高温改性处理不锈钢渣中铬的富集和Al2O3添加量对铬富集程度的影响。将不锈钢渣与Al2O3混合后于1520℃熔融30min,冷却到1500℃时保温10min。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X)和X射线衍射(XRD)对试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Al2O3改性的不锈钢渣中,铬主要富集在复合尖晶石固溶体[(Fe,Mg)(Cr,Fe,Al)2O4]中,其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0%Al2O3时,铬的质量分数(以Cr2O3计)能达到57.98%,该晶体的平均尺寸能够达到22.3um;铬的富集度为88.22%。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用铬酸盐光度法测定硬脂酸钙中微量铅的方法,与一般双硫腙光度法测铅的方法相比,勿须使用有剧毒性的氰化钾溶液,操作安全。我们用此方法测定了进口及国产硬脂酸钙中的铅含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铬渣中铬的赋存形态表征和酸浸出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铬渣在湿法解毒技术无害化处理过程中重金属污染物铬的浸出特性,对铬渣进行了酸中和能力实验,分析了不同p H条件下铬渣中总铬和6价铬及其他主要金属元素的溶出特性,并采用X射线荧光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热重分析对铬渣中的元素组成和矿物物相组成进行表征.得出硫酸硝酸法和TCLP法毒性浸出实验中浸出液中Cr主要以Cr6+形式存在.铬渣的强碱性且在碱性范围内有较大的缓冲能力以及复杂的物相组成是制约湿法还原铬渣处理效果的两个主要因素,因此,优选工艺p H条件来提高铬渣中铬的溶出率是提高湿法还原处理效率的关键,浸出p H在8.0左右时,能够获得较高的6价铬浸出率且处理成本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
采用纳滤膜在室温条件下对含铬废水进行处理.探讨了铬的不同形态、进料溶液中铬离子浓度、膜两侧压力对除铬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纳滤膜对于Cr(Ⅵ)和Cr(Ⅲ)的去除率都很高,均大于90%,且Cr(Ⅵ)去除率稍微大于Cr(Ⅲ)的去除率.随着进料废水中铬离子浓度升高或膜两侧压力的增加,纳滤膜对其去除率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0.
改性粉煤灰除去水中六价铬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水泥对火电厂废渣-粉煤灰进行改性,利用改性粉煤灰吸附去除水中的Cr(VI)离子,试验研究了Cr(VI)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溶液的酸度和吸附剂颗粒大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找出了吸附的最优条件。在最佳条件下,改性粉煤灰对Cr(VI)的去除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Al2O3,研究其对Cr(Ⅵ)和Cr(Ⅲ)的吸附,探讨了pH值、吸附时间、吸附体积和纳米Al2O3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探讨了洗脱条件.结果表明:纳米Al2O3在pH:3.6对Cr(Ⅵ)的吸附率达到95%以上,在pH=9.1时对Cr(Ⅲ)的吸附率达到95%以上,分别以2mol/LNaOH溶液为Cr(Ⅵ)的洗脱剂,2mol/L HAc溶液为Cr(Ⅲ)的洗脱剂,在沸水浴中加热可完全洗脱纳米Al2O3所吸附的Cr(Ⅵ)和Cr(Ⅲ),试用于样品分析,结果满意.此研究对痕量铬的形态分离、富集及分析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聚乙烯醇、镁盐和铬盐为原料,采用微波法制备了严格计量比的铬酸镁纳米晶.原料中金属离子与聚乙烯醇单体的摩尔比为1:3,在2.45GHz及不同微波功率作用下,首先制得铬酸镁前驱体.在500℃以上煅烧前驱体一定时间后得到铬酸镁纳米晶.铬酸镁纳米晶的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表征表明:微波法能够得到具有良好尖晶石结构的铬酸镁纳米晶,是一种极有前景的合成纳米复合氧化物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碳铬渣微晶玻璃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DTA、XRD、SEM等手段对以冶炼碳铬合金浮渣、碎玻璃等为主要原料制备微晶玻璃进行了研究。经研究发现碳铬渣具有很强的提高粘度和促析晶能力,其最大加入最为50%(质量)。在碳铬渣加入量为40%(质量),1420℃下熔制1h,获得的玻璃在适当制度下处理,可获得主晶相为透辉石霞石及其固溶体的性能良好的微晶玻璃。  相似文献   

14.
铬渣是重金属废渣的一种,其中水溶性六价铬和酸溶性六价铬的浸出,严重污染环境。湿法解毒是处理铬渣的一种重要手段,实验选用硫酸亚铁铵还原铬渣浸出液中的六价铬。研究结果表明,在酸性范围内,六价铬的还原效果最明显,硫酸亚铁铵的加入量为理论计算的1.234倍时,铬渣中浸出的六价铬最大程度地被还原。还原反应过程中pH、硫酸亚铁铵用量、反应时间对六价铬的转化率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铬工业化利用的发展,铬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基于金属网易分离的优势,采用化学沉积法制备Al/Cu双金属网材料,实现对Cr (Ⅵ)的快速去除,并通过静态试验系统优化了反应温度、溶液pH值、Al/Cu双金属网投加量等条件。对Al/Cu双金属网材料进行表征,发现Cu涂覆呈现疏松的珊瑚状颗粒原位生长在铝网表面;Cr (Ⅵ)去除的静态试验表明,在较大的pH值(3.0~9.0)范围内Al/Cu双金属网对Cr (Ⅵ)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当Al/Cu双金属网的投加量为3片、Cr (Ⅵ)初始浓度5 mg/L、反应温度40℃时,对水中Cr (Ⅵ)的去除效果最佳。机理分析表明:Al/Cu双金属网表面形成大量的电偶原电池,促进Al0的腐蚀,释放电子将Cr (Ⅵ)还原为Cr (Ⅲ);双金属网表面[H]abs的产生进一步促进对Cr (Ⅵ)的还原,生成Cr (OH)3或以絮凝物的形式沉积在双金属网表面,达到从水溶液中去除Cr (Ⅵ)的目的。易分离的Al/Cu双金属网有助于实现地下水等水体中Cr (Ⅵ)的快速去除,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以"粉煤灰预脱硅-碳酸钠活化-盐酸酸浸"工艺产生的粉煤灰提铝废渣为硅源,提高预脱硅过程产生的硅酸钠溶液的模数,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手段对比研究了石英砂、市售超细二氧化硅以及粉煤灰提铝渣等不同硅源对硅酸钠溶液模数提高的影响,探讨了粉煤灰提铝渣作为硅源用于硅酸钠溶液提模的机理及杂质的影响,并将提模后的硅酸钠溶液用于制备高值化二氧化硅产品.结果表明,提铝渣因含有非晶态二氧化硅可用于低模数硅酸钠溶液提高模数的硅源,提铝渣与脱硅液在100℃下反应30min可得到模数大于3的硅酸钠溶液,用此硅酸钠溶液生产的高附加值二氧化硅产品能够达到HG/T 3061-2009标准.  相似文献   

17.
选用氯化铬和醋酸为主要原料,采用改变分散介质方法合成了一种溶胶型有机铬交联剂。通过与聚丙烯酰胺(HPAM)制备的调剖体系进行交联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n(Cr3+)/n(Ac-)=(1∶2.5)1∶3.0,交联剂Cr3+质量浓度为197328mg/L,pH为79,与HPAM形成强度较高、稳定性较好的凝胶,且所制备铬溶胶原位交联剂在高矿化度、碱性溶液中具有良好的交联稳定性,适合油层深部原位交联,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目的。  相似文献   

18.
根据含铬废渣的污染特性,利用核桃壳和紫茎泽兰秸秆作为还原剂,在600~800℃温度范围内对铬渣进行干法解毒实验。实验表明,紫茎泽兰秸秆和核桃壳对铬渣均有较好的解毒效果且在相同条件下紫茎泽兰秸秆的解毒效果优于核桃壳;而且温度、物料配比和加热时间是影响铬渣解毒效果的主要因素。最优实验条件为:以紫茎泽兰秸秆或核桃壳为还原剂,铬渣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1,加热温度为650℃,保持时间10 min。  相似文献   

19.
水泥对铬渣无害化处理及其固化体浸出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水泥作胶凝材料固化铬渣进行了研究。首先硫酸亚铁溶液与铬渣搅拌,然后再加入粉煤灰,水泥,矿渣等,部分还原的六谷铬转换为三价铬被固定在水泥基质中。研究结果表明,这样得到的固化体六价铬浸出毒性低于国家标准,抗压强度可达30MPa以上,能用于建材。本实验还考虑日晒,浸出时间和固化体粒度等因素对固化体浸出毒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硫铁矿烧渣制备聚合硫酸铁新工艺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硫铁矿烧渣是硫酸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将硫铁矿烧渣与硫酸混合后,经过熟化、水溶、过滤得到酸性硫酸铁溶液。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新制备的氢氧化铁,于25-60℃时反应2h后加入少量双氧水得到聚合硫酸铁(PFS)。随着氢氧化铁与硫酸铁溶液反应的进行,溶液中PFS盐基度不断增加,当硫酸铁的量一定时,PFS盐基度随氢氧化铁的量增加而增加,温度升高时有利于PFS的生成,投入双氧水将溶液中的Fe^2 转化为Fe^3 ,并且PFS盐基度增大,混凝实验说明该方法制备的PFS具有很好的除浊效果。利用硫铁矿 烧渣制备PFS不仅消除了污染,而且使其固体废弃物得到了利用。该工艺与以FeSO4为原料、用NaNO2催化氧化法制备PFS的方法相比,具有反应快、无污染、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