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石灰岩小流域坡面不同治理措施降雨径流泥沙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具有典型石灰岩山区特征蒲洼小流域坡面不同治理措施流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所得数据进行数学分析,建立了各种治理措施的径流量与降雨量,降雨历时之间的数学模型,确定了么流量和泥沙量的关系,并对模型进行了适应性检验及线性拟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相关系数在0.92-0.98之间,预测值与观察之间的残差在0.041-0.113之间,其拟合关系比较好,故相关方程可以 作为实验地区小流域的降雨产流模型,  相似文献   

3.
坡面径流小区径流桶含沙量测量是坡面径流小区水土流失监测的关键.本文通过在1.05kg/m3、5.25kg/m3、10.49kg/m3、52.46kg/m3、104.92kg/m3、524.58kg/m36个含沙量水平,30cm、60cm、90cm 3个不同水深径流桶下进行全剖面取样器取样实验测量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全剖...  相似文献   

4.
1工程概况 夏港电厂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64.25hm^2,其中厂区7.65hm^2、施工生产区12.2hm^2、施工生活区1.00hm^2、灰场区43.4hm^2。根据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编制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批准稿)开展了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监理等工作,为构建设单位在工程施工中控制水土流失,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5.
潘建平 《中国水利》2010,(12):24-25
<正>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在治理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由我国独创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理论与配套的技术体系及模式,在水土保持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6.
赣南红壤坡面不同措施径流泥沙及氮磷污染输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赣南于都县左马小流域的典型红壤坡面,通过在研究区布设标准径流小区,进行了不同措施径流泥沙及氮磷污染输出的试验研究。通过径流小区的试验观测分析表明:水保林+水平竹节沟式综合水保措施实施初期,平均减流和减沙效果达到近73%,以植被增加地表覆盖度,以水平竹节沟坡面水保工程截短坡长,分段拦蓄径流泥沙,可实现保水保土目的;经果林+坡面工程或绿篱是坡地经济果业开发保持水土的重要措施,工程措施在初期发挥作用较绿篱更大;氮磷等面源污染随水土流失从坡面输出,试验区不同措施氮素输出多以径流携带为主,磷素输出均以泥沙携带为主;经果林+工程措施对径流携带氮磷拦截率较高,水保林+工程措施对泥沙携带氮磷的拦截率较高,都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7.
降雨条件下坡面径流泥沙起动流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浩  高建恩  梁改革  孟岩 《人民长江》2010,41(12):49-54
针对降雨条件下坡面径流泥沙起动规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雨滴侵蚀力引入到降雨条件下坡面径流泥沙起动受力分析过程中,建立了降雨条件下坡面径流均匀沙起动公式,进行了典型试验,并利用已有资料和典型试验资料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降雨条件下坡面径流泥沙起动研究中考虑雨滴侵蚀力的作用是合理的,且给出的公式可用于降雨条件下坡面径流及河川径流泥沙起动流速的计算。  相似文献   

8.
崔斌 《吉林水利》2020,(1):7-10,14
径流泥沙含量测量是准确计算土壤流失量、科学评估水土保持效益的关键工作,也是水土保持监测的主要技术瓶颈之一。研发实现径流泥沙含量的实时动态监测设备对提高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效率、促进水土保持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坡面径流实时监测装置"的测量原理及其核心构件,完成了"坡面径流实时监测装置"的室内清水检测试验,跟踪了系统修正后的野外应用效果。得到如下结论:(1)坡面径流实时监测装置以集流桶、超声波液位传感器、重量传感器、电动阀、下位机和上位机为核心组件组成,其部分测量误差来源包括液位测量误差、泥沙比重误差及水流冲击力误差;(2)液位测量误差与集流桶横截面半径d(m)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对径流总体的测量偏差,最小偏差为0.196d2,通过减少集流桶横截面半径,能够有效减少液位测量误差;(3)泥沙比重误差随被测泥沙比重的增加而减少,当被测泥沙比重在2.0—2.4范围内且每偏差0.01时,对泥沙含量测量的偏差均小于0.01 (m_总—V_(总·ρ清));(4)水流冲击力误差会导致液位在较低水平时测量精度较差,通过降低径流跌落高度能够有效减少误差;(5)通过定型设计与理论公式的优化,坡面径流实时监测装置的最小测量偏差可达±6.7%。  相似文献   

9.
1 引言 径流场泥沙测验是水土保持试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划分土壤侵蚀等级、分析水土流失治理效益的重要依据。径流场泥沙测验中,悬移质输沙量的计算方法,直接影响着成果的精度。传统方法具有方法简单、便于列表计算等优点,只要测流时段取得合理,水样采集及时,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但由于径流场的集水面积小、径流汇流时间短等特点,加工其它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实际操作中有时难免错过流量陡变时水样采集的时  相似文献   

10.
监测径流小区的建设是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取得监测数据并分析水土流失成因、因地制宜的采取防治措施的基础,是进行科学实验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以理家庄小流域为例,简述了径流小区配置及配套设施设计,并通过水文计算验证了径流小区排水和集流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景宏 《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6(12):1345-1347
分析了近50年祖厉河流域出口断面靖远水文站的年径流量、年输沙量,总体来看,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径流量与输沙量关系密切,直接影响到该流域输沙量的变化。同时,近50年来,祖厉河泥沙进入黄河后在较大时段内呈扩散状态,且黄河安宁渡断面含沙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祖厉河入黄口的水沙状况。  相似文献   

12.
通过黄河下游特征水沙年及三门峡水库不同方式运行期间泥沙输入与输出的分析,排沙能力的对水沙条件依赖关系的分析,论述了黄河下游排沙特性,并对黄河排沙的径流需求量作了探讨,为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工程建设,如南水北调供水规划、建立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沙河水平口实测水文资料,得出沙河流域径流量、输沙量整体呈减小趋势,将流域产水、产沙分为3个不同时段。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及产沙机制,在分析影响沙河水沙变化几个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BP人工网络模型分析相关因素对径流、泥沙在不同时期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4.
对山西省10个流域系列水文资料,进行了大量的统计分析,提出了森林植被对河川径流及泥沙影响的定量分析成果,并阐明森林在减少泥沙(悬移质),调节径流,削减洪峰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皇甫川流域产流产沙数学模型及水沙变化原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该模型是从泥沙运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水文学,气象,土壤学和地理地貌学的原理建立起来的。并着重解决了在大流域计算中的流域的地理,地貌的差异性和降雨在时空分布上的不均匀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孤山川流域水沙变化趋势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孤山川流域降雨、径流和输沙资料的综合分析,给出了以有效降雨量和降雨强度为参数的预估产水产沙量的经验关系式,以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二者较为吻合。文章还对流域水利水保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17.
英金河流域水沙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庆久 《泥沙研究》2003,(3):78-80,F003
作者对内蒙南部多沙河流英金河的来水来沙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流域水沙来源及输沙特性,到上下游各站及本站的水沙关系,都一一进行了分析,最后分析了阴河拟建水库三座店综合水利枢纽的入库水沙特性,并对运用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水沙特性的分析给英金河流域拟建水库排沙运用方式的确定提供了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18.
渭河流域水利水保措施减水减沙效益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截止1989年底,渭河流域共有水库361座,塘坝2666座,引水有效灌溉面积40.4万公顷,治理总面积8136km~2,治理度17.1%。以1970年为效益计算起始年,并将全流域划分为18个片,分别采用水文法和水保法计算1970~1989年间各项水利水保措施减水减沙量及综合减水减沙效益。水文法算得的综合减水效益为24.1%,减沙效益为30.6%;水保法算得的结果相应为29.9%和30.8%,两者相近。  相似文献   

19.
径流与潮流对长江口泥沙输运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一维水流、二维泥沙数学模型,以长江口南港北槽为实际背景,研究了径流和潮流共同作用下,泥沙输运的规律,讨论了泥沙近底边界条件,认为非恒定情况下泥沙底边界条件应考虑沉效应。  相似文献   

20.
根据鉴江干流主要控制水文站化州、高州站及罗江主要控制水文站合江站的实测径流量和输沙量资料,用Mann-Kendall法、双累积曲线法及Pearson相关分析法等,阐析近20年鉴江不同时段、不同河段水沙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自2010年实施《广东省鉴江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后,径流量、输沙量呈减小或总体平稳趋势,且水沙关系相关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