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OD矩阵在路网中的表现就是路段流量,据此,本文将基于用户平衡分配流的双层规划模型简化成单层规划模型.文章构造出一个把路段流量与实测的路段流量之间的偏差平方和最小作为目标函数的单层规划模型及其求解算法.新的算法考虑了交通数据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将反推的路段流量和实测的路段流量控制在一个允许的偏差范围内,这样推导出来的OD矩阵精确度更高,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2.
基于极大熵模型的交通出行矩阵解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拉格朗日乘子,对由路段观测流量反推交通出行矩阵的极大熵模型进行变换,将优化问题转换为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并提出一种遗传算法求解方法.该方法以非线性方程组的待求量为决策变量,方程组两端向量的均方差最小值为目标函数,初值在决策变量可行域内随机产生.通过实例验证,遗传算法较之牛顿法改进了其对初始值要求严格、易产生局部收敛并含有矩阵求逆的不足,且当初始值偏离真实值较大时,遗传算法求解成功率远远高于牛顿法,证明了遗传算法在多种交通网络中求解交通出行矩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公交客流OD反推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即不进行直接的公交OD调查,而进行调查量相对较少的站点上下客人数调查,通过一定的反推模型,计算出公交客流OD矩阵.本文在参考传统公交OD反推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大同公交乘客出行OD概率分布,分析公交客流OD矩阵反推的各项影响因素,从实际调查的公交OD矩阵数据中建立新的反推模型.新模型综合考虑了土地利用性质与平均乘距两项指标,利用公交站点上下客人数反推单条公交线路客流OD矩阵,改进了传统方法,有一定的工程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交叉口转向比例的局域OD矩阵推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特殊事件交通影响范围的局限性,提出以影响范围边界路段流量为交通发生、吸引量的局域OD矩阵推算问题,并在研究交叉口转向比例规律和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规律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交叉口转向的局域OD矩阵快速推算新方法.实例表明,此方法简单可行,计算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5.
应用行程时间信息反推OD矩阵的模型与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OD反推的精度,提出一种新的双层优化模型,在原来模型的目标函数上加入行程时问的误差项,使更多的信息源数据可以被利用在OD矩阵反推中.采用一种能近似获得全局最优解的模拟退火算法来求解这个新模型.实例验证表明引入行程时间信息的新模型反推得到的OD矩阵解比仅利用流量信息的原模型更准确.  相似文献   

6.
基于微观交通仿真模型CORSIM中交通仿真与交通分配相结合的特点,在仿真模型中将路网的OD流量通过按动态规律沿时间轴加以扩展,使之成为一个时变OD矩阵,再分析研究路段自由流车速与高峰时段路网流量的动态关系,从而进行动态交通分配的建模研究尝试.  相似文献   

7.
针对由交叉口已知交通量推算OD矩阵时,当已知交通量数小于OD变量数时难以得到满意解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基于群智能技术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简称PSO)来进行全局优化求解.论文设计了用粒子群算法求解交叉口OD矩阵推算模型的方法,确定了目标函数和终止条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步骤及粒子群算子的选择,通过初始化粒子的速度和位置,不断送代更新直到搜索出全局最优值.最后用Matlab语言编程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OD矩阵的理论和方法被广泛应用到交通规划的研究中.在公交站点上下车乘客数一定的条件下,推算线路客流OD矩阵时,利用马尔科夫模型可减少未知参数的个数.假设过去和未来的状态都是独立时,根据容易获取的公交线路上下车旅客的人数,利用马尔科夫模型的原理,通过极大似然估计原理得出有关参数的值.推导出计算OD矩阵的一种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单向交通干线现状OD矩阵的推算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并把此方法运用到丹东沿江路单行道的OD实际计算中,得到理想结果。  相似文献   

10.
单向交通干线现状OD矩阵的推算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单向交通干线现状OD矩阵的推算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并把此方法运用到丹东沿江路单行道的OD实际计算中,得到理想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目前交通分配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基于Wardrop用户平衡原理,利用起讫点(OD,Origin Destination)估计方法和Beckman交通分配模型,建立了一种交通分配不确定性计算方法.该方法分别以不同置信水平下的OD估计结果的上下限为输入量,然后利用Frank-Wolf算法求解交通分配模型,得到不同置信水平下的路段流量区间,以此量化交通分配问题中的不确定性.以南京市区域路网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分析,并采用宽度流量比R和无效覆盖率(Kickoff Percentage,KP)对模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到路段流量的置信区间,量化交通分配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效率网络设计问题,首先在定义运输效率的基础上构建了网络权重函数,运用带约束条件的k最短路径算法搜索备选效率线路,然后选择运输效率最高的线路布设在路网中;OD矩阵更新应用带控制系数的站点容量模型,并遵循就近原则分配超载流量。将模型用于梅河口市公交线网规划中,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公交线网是运输效率最高的,并满足相关设计规范,具有很高的理论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公交网络客流OD是公交线路规划和调整的重要依据。直接进行OD调查过程复杂,且数据精准度受抽样率影响较大。传统模型忽略公交换乘和道路拥堵对OD推算路径的影响,推算结果不理想。根据公交站点上下客流数据,提出以公交网络阻抗为基础,建立广义最小二乘法和交通分配相结合的双层优化模型,考虑公交换乘和道路拥堵对OD推算路径的影响,设计相应的收敛计算规则,并运用实际案例对模型进行验证。与实际调查数据进行对比的结果证明该公交客流OD推算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城市主干道公交专用道设置交通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就城市主干道公交专用道设置中公交流量条件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提出设置公交专用道的公交流量判断标准.论文将城市主干道路段分为纯路段、公交站点影响路段和交叉口影响路段.对于纯路段设置专用道的公交流量比例,论文结合路阻函数模型以路段人均出行时耗最小为目标建立模型求解设置专用道的最佳公交流量比例,并给出了不同车道数和交通量条件下的最佳流量比例值;对于交叉口设置专用道的公交流量比例,论文结合交叉口停车延误公式以人均延误最小为目标建立模型求解设置专用道的最佳公交流量比例,并给出了不同进口道数量、交通量条件和典型信号配时条件下设置专用道的最佳公交流量比例.  相似文献   

15.
依据路段流量与交通分区OD出行量的基本关系,提出了一种由路段实测流量推算交通分区现状OD出行量的图上作业法.  相似文献   

16.
依据路段流量与交通分区OD出行量的基本关系,提出了一种由路段实测流量推算交通分区现状OD出行量的图上作业法。  相似文献   

17.
对综合货运网络进行了相应的变换,通过网络变换将交通方式间的中转约束转化为路段的能力约束。计算各个OD对的前K条短路作为该OD对的可选路径集合。考虑OD需求是否拆分以及货物中转能力对综合货运网络能力的影响,建立了综合货运网络能力计算模型,并给出了求解思路以及相对应的免疫克隆算法。最后,选用一个算例对上述模型以及算法进行了分析验证。算例测试表明,该模型以及算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由于现有动态OD估计模型大多是基于有限先验信息下的反推估计,没有充分利用已有海量交通数据库的各种信息,距离智能交通系统的实际需求仍有差距,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在回顾动态OD估计与交通信息提取技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信息提取的动态OD估计理念:以各类交通检测器为主数据源,同时兼顾其他相关数据库,将信息提取理念尽可能贯穿动态OD估计始终,实时地为智能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提供动态OD矩阵,同时整合智能交通系统的功能,附加提供更为丰富的决策信息。最后,深入分析了基于信息提取的动态OD估计的研究意义,并初步提出其技术框架,为进一步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船舶磁场的面磁荷建模方法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等效面磁荷磁场推算模型的稳定性及实用性,从其系数矩阵出发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研究,提出了面磁荷参数优化选择方法及测量点优化分布方案.为进一步抑制测量误差对推算结果的影响,应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对反演模型进行了求解,基于上述方法从总体上改善了面磁荷磁场推算模型的稳定性.设计了两型船模磁场测量实验来检验其有效性.结果表明,船模磁场推算值与测量值吻合较好、稳定性高,可应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20.
基于褶积模型的遗传算法与传统最优化算法相比,它不依赖于目标函数梯度信息,整个计算过程只依赖个体适应度值,能同时对搜索空间中的多个解进行评估,具有搜索过程随机,全局搜索性能强的特点。本文放弃传统的赌轮选择方式,采取一种最佳保留策略选择方式,并用单道地震记录进行反演,对两种结果进行差异分析,可知改进遗传算法反演结果精度更高。在改进遗传算法中,子代保留了父代中最好个体的同时保证了种群基因的多样性,从而保证最终可以搜索到全局最优解,避免了标准遗传算法中的早熟收敛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