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磷酸异戊酯萃取U,Np,Pu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磷酸异戊酯(TiAP)对U(Ⅵ)、Np(Ⅳ)、Np(Ⅴ)、Np(Ⅵ)、Pu(Ⅳ)和Pu(Ⅲ)的萃取性能及对Th(代替Pu)的萃取容量。研究了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络合剂对上述核素形成配合物的条件。结果表明,在用TBP和TiAP作萃取剂时,可用DTPA络合Np(Ⅵ)、Pu(Ⅲ).从而改善乏燃料后处理中U产品对Np、Pu和Pu产品对Np的去污。  相似文献   

2.
乙异羟肟酸改善Purex流程铀产品中U-Pu的分离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研究采用新的无盐络合剂乙异羟肟酸(AHA)来改善Purex流程铀线U-Pu分离。萃取及洗涤体系中Pu(Ⅳ)及U(Ⅵ)的分配实验结果表明:AHA能够很好地络合Pu(Ⅳ),它既能抑制水相中Pu(Ⅳ)被30%TBP/OK萃取,又能有效地把萃取到30%TBP/OK中的Pu(Ⅳ)洗涤到水相。同时,AHA的存在不影响30%TBP/OK对U(Ⅵ)的萃取。  相似文献   

3.
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探讨了乏燃料溶解液、共去污溶剂萃取、铀钚分离中某些重要元素的化学行为。乏燃料溶解时亚硝酸浓度可从开始约3×10-2mol/L降至终点时的2×10-5mol/L,计算出NO-3-HNO2电对的溶解终点电位为1.133伏,表明终点时溶液具有更强的氧化性。由此计算了溶解液中约含3%Pu(Ⅵ)和47%Np(Ⅵ)。大部分碘将以I2形式存在,只有当亚硝酸浓度极低的情况下才会生成少量IO-3。钌将以Ru(Ⅵ)形式存在,在水相硝酸中几乎不可能把Ru(Ⅳ)氧化至Ru(Ⅷ)。在共去污萃取段当HNO3为2mol/L时约有20%Np(Ⅴ)氧化至Np(Ⅵ),3mol/LHNO3时将有70%的Np(Ⅴ)氧化至Np(Ⅵ)。铀钚分离中当用U(Ⅳ)作还原剂时,计算了Pu(Ⅳ)与U(Ⅳ)反应的浓度平衡常数为1019.5,求得的Pu(Ⅲ)/Pu(Ⅳ)比至少为4.7×108,反应速度计算表明,该反应在4.9分内即达平衡,由此指出除水力学因素外,Pu(Ⅲ)的少量萃取是铀中除钚的另一制约因素。进入铀钚分离阶段的有机相中的镎为Np(Ⅵ),它在U(Ⅳ)和Pu(Ⅲ)的作用下很快还原至Np(Ⅴ),然后U(Ⅳ)将把Np(Ⅴ)慢还原至Np(Ⅳ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DTPA存在时TBP萃取Np(Ⅳ)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镎的萃取、反萃过程中HDBP的存在使反应速率变慢;但当体系中含有常量铀时,铀与HDBP结合,提高了镎的萃取和反萃速率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DTPA存在时TBP萃取Np(Ⅳ)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镎的萃取,反萃过程中HDBP的存在使反应速率变慢,但当体系中含有常量铀时,铀与HDBP结合,提高了镎的萃取和反萃速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正丁醛在还原反萃分离铀、钚、镎过程中的作用,以正丁醛为还原剂,进行了硝酸水溶液反萃含U(Ⅵ)、Np(Ⅵ)或U(Ⅵ)、Np(Ⅵ)、Pu(Ⅵ)的TBP/煤油中Np的实验研究,测定了串级实验时Np在各萃取器中的分布,讨论了正丁醛、镎、铀、硝酸浓度、相比等对镎在萃取器中分布的影响。单级实验结果表明,正丁醛的加入和延长正丁醛与镎的相互作用时间,有利于从有机相中反萃镎;正丁醛的加入对铀、钚分配比的影响不  相似文献   

7.
铁离子和亚硝酸对偏二甲基肼还原六价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Fe3+和HNO2对硝酸体系中偏二甲基肼还原Np(Ⅵ)的影响。结果表明,Fe3+与偏二甲基肼反应生成Fe2+;Fe3+对偏二甲基肼还原Np(Ⅵ)→Np(Ⅴ)的反应有催化作用;在实验条件下,当cFe3+=0.1mmol/L时,反应2h后,能检测到有Np(Ⅳ)生成;HNO2能与Np(Ⅵ)及偏二甲基肼反应,当HNO2存在于偏二甲基肼与Np(Ⅵ)的反应体系中时,Np(Ⅵ)→Np(Ⅴ)的还原速率显著加快。  相似文献   

8.
在Purex流程1AF料液中调节钚的价态,先以NH_2OH·HNO_3,N_2H_4·HNO_3和U(Ⅳ)为还原剂,详细研究了各种工艺变量对还原Pu(Ⅵ)的影响。其后,选择最佳还原条件,用模拟1AF料液做了验证。最终,完成了用NO ̄-_2氧化Pu(Ⅲ)至Pu(Ⅳ)的实验。  相似文献   

9.
用溶剂萃取法测定了二乙撑三胺五乙酸(DTPA)与Np(Ⅳ)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测定了不同萃取剂、水相酸度、DTPA浓度及体系含与不含铀及其它金属离子等条件下DTPA与Np(Ⅳ)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所测得的lgβ值在29.55—29.75之间,与文献值相符。  相似文献   

10.
用单级萃取试验研究了水相料液中HNO3浓度和2-羟基乙基肼浓度对30%TBP-煤油相从水相中萃取Np行为的影响,以及反萃液中HNO3浓度和2-羟基乙基肼浓度对从含Np的30%TBP-煤油相中还原反萃Np的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提高水相料液中2-羟基乙基肼浓度和降低HNO3浓度有利于抑制Np的萃取,提高反萃液中2-羟基乙基肼浓度和降低HNO3浓度有利于改善Np的反萃取。在2-羟基乙基肼还原Np(Ⅵ)过程中,3h内几乎无Np(Ⅳ)生成。当水相料液中有一定量Fe3+存在时,有少量的Np(Ⅳ)生成。在Purex流程中可望采用2-羟基乙基肼作为Np(Ⅵ)的选择性还原剂进行U-Np的分离。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磷酸三丁酯(TBP)-三烷基氧膦/煤油对HNO3、UO^2+2、Pu(Ⅳ)、Am^3+、TcO4^-和Cs^+的萃取;探讨了该体系对UO^2+2和硝酸的负载容量,分析了该体系对Am^3+和TcO4^-的协萃现象,并进行了草酸反萃体系中Pu(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该工作研制了一台FIA-铀、镎、钚测定仪。该仪器综合了流动注射与色谱分析的优点;为适应放射性样品分析,仪器分为工作箱和控制箱两部分,两箱间距离为1.5m;仪器抗干扰能力强,样品中允许大量杂质存在;信号的基线平稳,峰形尖锐;定量测定下限为1mg/l,相对标准偏差优于5%;适用于1AF,1AP等许多控制点对U、Np、Pu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HNO3介质中Np价态测定过程中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TTA和TOPO作萃取剂,测定了1mol/LHNO3中Np(Ⅳ)、Np(Ⅴ)、Np(Ⅵ)的分配比;研究了不同稳定剂对Np混合价态的作用及Np(Ⅵ)在TTA萃取过程中对Np(Ⅴ)-Np(Ⅵ)价态稳定性和测定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用两种不同来源的2-羟乙基-1,1-二膦酸(HEDPA)配制的不同硝酸浓度、不同HEDPA浓度的溶液对30%TRPO(混合三烷基氧膦)/煤油和20%TRPO-20%TBP(磷酸三丁酯)/煤油中UO2^2+、Pu(Ⅳ)、Am^3+和TcO4^-的反萃。提出了用HEDPA为反萃剂的TRPO流程。  相似文献   

15.
以氮氧化物调节Purex流程1AF料液中钚价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氮氧化物(NO2-)对Pu(Ⅵ)的还原,推荐了最佳还原条件,并用模拟1AF工艺料液进行了工艺验证,结果表明,用氮氧化物调节1AF料液中钚价态是完全可行的。用调价后料液进行了1A槽30%TBP-煤油萃取串级实验,钚的收率大于99.93%。  相似文献   

16.
DHDECMP-TBP/煤油体系从1.0mol/L HNO3-UO2(NO3)2介质中萃取U(Ⅵ),除了存在TBP和DHDECMP的单独萃取反应外,还存在着DHDECMP-TBP的协同萃取反应。形成的萃合物分别为UO2(NO3)2.2TBP、UO2(NO3)2.2DHECMP和UO2(NO3)2.DHDECMP.TBP。实验测定了TBP/煤油、DHDECMP/煤油和DHDECMP-TBP/煤国同萃  相似文献   

17.
FIA—铀,镎,钚测定仪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工作研制了一台FIA-铀、镎、钚测定仪。该仪器综合了流动注射与色谱分析的优点;为适应放射性样品分析,仪器分为工作箱和控制箱两部分,两箱间距离为1.5m;仪器抗干扰能力强,样品中充许大量杂质存在;信号的基线平稳,峰形尖锐;定量测定下限为1mg/l,相对标准偏差优于5%,适用于1AF、1AP等许多控制点对U、Np,Pu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用溶剂萃取法测定了二乙撑三胺五乙酸与Np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测定了不同萃取剂,水相酸度,DTPA浓度及体系含与不含2铀及其它金属离子等条件下DTPA与Np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相似文献   

19.
应用1,1-二甲基肼进行了U,Np分离的单级实验和模拟PUREX流程1A槽工艺的串级试验,实验结果表明,降低酸度,提高还原剂1,1-二甲肼浓度,延长还原时间,有利于抑制水相中Np的萃取,也有利于从含U,Np的30%TBP-煤油溶液中还原洗涤Np。在8级萃取,6级洗涤的1A槽中级试验中,β(Np/U)可达4.6×10^4。  相似文献   

20.
为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流程的设计之用,通过还原实验,研究温度、溶液酸度、硝酸羟胺(HAN)与钚的初始浓度比值对HAN还原Pu(Ⅳ)的还原百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升温、低酸和合适的HAN用量有利于Pu(Ⅳ)的还原。用模拟料液进行3A槽和3B槽串级实验的结果表明:3A槽的钚回收率达99.9%以上,3B槽的达99.98%;钚中去铀分离系数达50左右。通过单级和串级实验,研究了含钚30%(V/V)TBP-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