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应用稳流系统的火用方程 ,分析了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中各主要装置的火用平衡 ,导出了各装置的火用损及制冷系统火用效率的工程计算式 ,并对影响火用损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减小系统主要设备火用损的措施 ,最后对一实际制冷系统的火用损进行了分析计算 ,指出了该系统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2.
制冷系统的Yong分析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稳流系统的Yong方程,分析了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中各主要装置的Yong平衡,导出了各装置的Yong损及制冷系统Yong效率的工程计算式,并对影响Yong损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减小系统主要设备Yong损的措施,最后对一实际制冷系统的Yong损进行了分析计算,指出了该系统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R404A/CO2复叠式制冷系统的能耗,对该系统进行了能量分析。通过火用分析方法分析系统设计与运行参数对系统性能系数ε、各组成部件及整个系统的火用损X和火用效率ηe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蒸发温度Te、冷凝温度Tk和冷凝蒸发器的传热温差ΔT条件下,在相同最佳T4opt时,Xtot取得最小值,ε和ηe取得最大值;为了有利于减小X、提高ηe和ε,应尽量升高Te、降低Tk和ΔT;高温级膨胀阀、压缩机、冷凝蒸发器和低温级压缩机的火用损约占总火用损的80%。对数据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以Te、Tk和ΔT为自变量的t4opt、εmax和ηe,max关系式。  相似文献   

4.
对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进行了效率和损系数分析。借助于模拟软件,建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物理模型,研究PTC集热器开口面积、冷却水进水温度、冷媒水出口温度等因素对系统冷量、普遍效率及各部分损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得出太阳能集热器对系统的效率影响最大,冷媒水出口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微小。  相似文献   

5.
利用[火用]的分析方法评价低温水源热泵运行过程,得出机组在10℃和15℃水源下的[火用]损分别为1.22kW和1.04kW及[火用]效率分别为21%和33%的结论.通过对系统各组成设备[火用]损、[火用]效率计算,明确其对系统效率的影响,以压缩机对系统效率影响最大.通过改变基准状态点,开展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系统[火用]损和[火用]效率的比较研究,分别绘制出不同环境温度情况下系统v损和[火用]效率的折线图,以分析其影响.  相似文献   

6.
涡流板是单个涡流管的集成化.结构比较复杂,将它看作一个开口系统来研究.依据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建立适合涡流板系统(火用)分析的热力学模型.结合实验对集成涡流板系统进行删分析,得到分离孔板尺寸、热端管长度、喷嘴结构以及入口压力、冷流比等因素对涡流板能量分离效果和静(火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入口压力在0.45 MPa、冷流比在0.7~O.8、冷端孔板内径与涡流室内径之比在0.5处(火用)效率最大;热端管长度越长删效率越大;渐缩型喷嘴的系统删效率比平行喷嘴大.  相似文献   

7.
将Yong分析引入煤炭地下气化过程分析当中,建立了煤炭地下气化过程Yong分析模型,研究了煤炭地下气化系统的物料及能量转移规律,分析了唐山刘庄煤矿地下气化过程。结果表明,其系统综合Yong效率为85.18%,外供Yong效率为65.66%,不可逆过程Yong损达到14.82%.与地面气化装置相比,地下气化炉综合Yong效率高于高炉和发生炉,低于焦炉,其Yong损主要来自于燃烧不可逆Yong损和传热不可逆Yong损。  相似文献   

8.
冷热电三联供是实现能源梯级利用的高效能源利用形式,也是提高能源综合效率的有效途径.文章以小型燃气轮机作为动力设备组成的系统为例,通过计算比较吸收式制冷和电压缩式制冷系统的一次能耗,对不同情况下制冷系统的节能效果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发电效率为40%时,节能效果有所降低,最小只有0.6%;当发电效率为55%,多数机组已不能满足节能性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土壤源热泵空调末端系统在冬季采暖工况下与传统中央空调(燃气锅炉+冷水机组)的不同,采用分析法对土壤源热泵空调末端系统(火用)损进行分析,得出了土壤源热泵空调末端系统的损与冷热流体对数平均温度差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介绍了制冷系统模糊控制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就制冷系统模糊控制器件构成与模糊控制相适应的制冷系统的能量调节及制冷系统模糊控制器算法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说明,用对数平均温差法计算制冷冷凝器和蒸发器是不合理的。用R134a水平管内局部凝结换热系数的实验数据及分段计算法说明了由于这种不合理性导致的误差可能是相当显著的。用分段计算法可以消除这种方法上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一维稳态导热过程的传递规律及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一维稳态(火用)传递方程,对平壁在第一类边界条件下的一维稳态导热过程的(火用)传递做了数值计算,并就导热系数为定值与变值的两种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于传递过程的不可逆性,过程中(火用)流密度是下降的,(火用)传递系数不仅与材料的几何尺寸有关,还与其热物性和内部温度分布有关。因温度对导热系数和(火用)流密度均有影响,只有在导热系数较大的情况下,(火用)传递计算中取导热系数为定值才能保证误差比较小,该结论与实际情况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3.
低温送风空调系统引进新型冰蓄冷设备,采用正丁烷作为制冷剂,制冷剂与水直接接触,换热更强烈且稳定。为了研究该系统相应(火用)损因素条件下的节能薄弱环节,实现系统性能优化,基于该系统及各表冷器(火用)分析模型,分析了热湿比、新风比、送风温差等(火用)损因素对系统(火用)效率和各表冷器(火用)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热湿比变化时,处理二次混风的表冷器(火用)损率随之呈正比变化,其他表冷器(火用)损率及系统(火用)效率随之呈反比变化;当新风比变化时,处理新风的两级表冷器(火用)损率随之呈正比变化,其他表冷器(火用)损率及系统(火用)效率随之呈反比变化;当送风温差变化时,处理一次回风的表冷器(火用)损率随之呈正比变化,其他表冷器(火用)损率及系统(火用)效率随之呈反比变化。  相似文献   

14.

随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 燃煤机组需逐渐从主力发电模式向灵活性运行模式转变, 以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进网空间.为提升燃煤机组运行灵活性, 提出了一种利用主蒸汽抽汽储热实现灵活性运行的调节方法, 采用㶲分析理论对600 MW亚临界燃煤机组在50% THA、35% THA和利用储热技术实现35% THA三种工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3种运行工况损失最大的设备为锅炉; 机组降负荷运行, 收益㶲效率降低.采用储热技术将机组负荷降至35% THA比机组通过减少煤量降至35% THA的收益减小0.59%;节流阀的节流效应及储热材料在储热和释热过程中与蒸汽(给水)之间存在传热温差, 使采用储热技术将机组负荷降至35% THA的㶲损失增加了2.21%.本研究可为燃煤机组灵活性运行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理论分析和计算的基础上,选择R404A/R508作为复叠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工质对,通过分析复叠式制冷系统的高、低温级制冷循环性能系数(COP)与各自的蒸发温度、冷凝温度之间的关系,在整机COP最大化和高、低温级压缩比相等的原则下,确定了复叠式制冷系统最佳中间温度以及系统工作的状态点.  相似文献   

16.
考虑能量利用的完善性(佣效率)和合理性(能级匹配),提出了佣经济系数的表达式,并把其作为制冷方案选择的依据,对三种制冷方案进行了佣经济性的计算比较。得出的结论与只考虑经济性或只考虑佣效率时得出的结论截然不同,而这一结论更符合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柴油机尾气余热回收系统的能分析和火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245fa作为循环工质,利用有机朗肯循环回收柴油机尾气余热,从而提高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对不同蒸发压力下的朗肯循环热效率和发动机不同工况下余热回收系统的火用效率以及系统各组件的火用损失率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蒸发压力越高则朗肯循环效率越高,工质和尾气之间传热的不可逆损失和蒸发器出口较高的尾气温度使得蒸发器的火用损失率最大,采用余热回收系统回收发动机尾气余热,系统输出净功最高可达18.7 kW。  相似文献   

18.
对现有经典热力学中几种(火用)的定义和分类作了一些比较,发现分类定义及其计算公式在逻辑方面存在问题.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新的物理(火用)和化学(火用)的定义,使(火用)的理论体系和分类以及计算公式更为严密.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新型机械过冷喷射制冷系统(NERS).该循环系统引入了一个辅助的液体-气体射流泵,通过消耗少量泵功,对冷凝器出来的液体进行过冷.与常规喷射制冷系统(CERS)相比,该系统可以有较大的过冷度.建立了新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针对环保制冷剂R600a和R152a两种工质进行了模拟计算.重点分析了发生器温度和机械过冷度对新循环性能的影响,并与常规喷射制冷循环进行了性能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新循环能有效提高系统的性能系数(COP).对于制冷剂R600a和R152a,新循环COP比常规循环可分别提高约12%和11%.尽管新循环消耗的泵功稍有增加,但从火用的角度分析,新循环可以节约7%~8%的输入火用.对一定的制冷剂和工况,有相应的最佳机械过冷度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