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沥青铀矿是一种充填在裂缝、裂隙、角砾间隙和网状脉中的主要铀矿物,是缺钍的晶质铀矿。脉状铀矿床产于许多种岩石中,这说明,在某些情况下,岩石的构造因素比它的化学组成更重要,并因此而成为稳定的主岩。脉状矿床是U的地球化学旋回中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该旋回包括了所有类型的铀矿床,而且控制着铀从一个地质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反复搬运和沉淀。由于这个旋回中的相互依存关系,不同类型的矿床可以在特殊的铀矿省中一起被发现。在加拿大前寒武纪地盾的成矿省和亚成矿省周围分布的地槽带中,发现了脉型、伟晶岩型和沉积型铀矿床。一种以上的类型可以在一个小区域内,以一定的组合形式出现,虽然不一定所有的类型都形成矿体。在一个特殊地区对几个矿床进行的年龄测定表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铀反复的富集、运移和再沉淀,结果同样成因的铀在旋回的不同阶段可形成不同类型矿床。地球地质史的两个主要时代,可能是世界上大多数脉状铀矿的基本成矿时代。这两个时代是:石碳-二迭纪和中元古代。两种情况中,第一类沥青铀矿脉是经过长期和强烈风化后形成的。有些地质人员认为,这些表生条件的重复,使铀多次地搬移和再沉淀,直到现在。另一些人则认为,铀是被热液带至含矿岩石中的,热液来自花岗岩侵入后期和酸性火山活动。  相似文献   

2.
以大量野外观察研究和室内测试结果为依据,论述了野光花岗岩的岩体地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阐明了岩体中铀的存在形式和与岩体有关的铀矿床特征,提出野光花岗岩属陆壳改造型成因系列,铀矿床为热水沉积矿床类型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成因分类的理论是通过在北美和欧洲进行的铀矿勘探而发展起来的,提出这一理论可作为勘探地质学家和地球科学家在评价世界铀矿资源时使用的一种手段。采用流程式方框图的分类法重点说明铀、鲑在地壳上的来源和导致这些元素进入地球化学旋回的地质过程。认为矿床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即机械成因和化学成因。化学成因矿床根据形成的温度(从低温到岩浆温度)再细分为几组,而每组均与易于鑑别的地质特征有关。强调了铀活动和沉积的化学环境,并注意到岩性和构造关系。根据岩性组合、产地形态和沉积环境来划分各种类型的矿床。按类型用图表表示了世界“低价”铀的相对分布,并对将来的来源作了一般性的评论。  相似文献   

4.
题 目题 目期I页 地 质俄罗斯核工业面面观欧亚大陆中新生代产铀沉积盆地的成矿作用外生铀矿化与地幔古生热作用造山环境的渗入成矿系统在成岩和热液条件下由沉积有机质引起的铀沉淀动力学Ok~lobondo铀矿床(加蓬)周围地下水的氧化还原控制:一维反应迁移模式加蓬弗朗斯维尔盆地和奥克洛天然核反应堆带周围循环古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拟用露天方法开采的伊利里钙结岩型铀矿床的地质与勘查Crow Butte地浸砂岩铀矿及其开发史澳大利亚铀矿床和远景矿山论低成本铀矿床的预测方法沉积岩石中铀一多元素渗入矿床的主要类型独联体国家的地浸采铀用于铀…  相似文献   

5.
页地质】…{月.︸勺百八U内D7 11 119从铀矿山调查结果看铀矿勘探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花岗岩铀矿田的区域地质背景七二二O铀矿区物质成分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离子交换膜电修析某些实验条件的探讨及其初步应用对32。铀矿床的新认识铀矿床蚀变带中副矿物变化中低温铀铂矿床中的高温矿物水铝氟石和黄玉及其地球化学意王从周李田港蔡根庆郑启荣刘士录黄志章、李月湘侯文尧1091131上111土,土O自,︸某花岗岩中分散晶质铀矿成因及其成矿意义沉积岩原岩的差热分析我国热液铀矿床分类及其成因分析3111矿床两次铀矿化形成时代及铀矿化富集程度的探…  相似文献   

6.
东胜砂岩型铀矿床是近几年在中国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发现的一大型铀矿床。因其独特的特征而不同于其他普通砂岩型矿床,矿体一般受绿色砂岩和灰色砂岩之间的过渡带控制,而这两种砂岩目前都指示着还原地球化学环境。古氧化绿色砂岩主要由与油-气二次还原作用有关的绿泥石化和绿帘石化造成。从成因上讲,该矿床与普通砂岩型铀矿床不同,它有着更为复杂的成因,不仅经历了古氧化的成矿过程,而且还经历了油-气流体和热液流体的再改造。空间上,它与侏罗纪直罗组辫状古河道体系有关。较高品位的铀矿化带一般赋存在辫状河主河道与分支河道的分叉部位,所形成砂岩的不均匀性表明,其沉积相属于辫状河到辫状三角洲的过渡沉积体系。统计结果表明,中、细粒砂岩是铀矿化最有利的岩石类型。  相似文献   

7.
<正>姚连英、仉宝聚撰写的《相山热液铀矿床实验地球化学》专著,于2014年8月由中国原子能出版社在北京出版发行。《相山热液铀矿床实验地球化学》一书对中国相山铀矿田的"双混合"成因理论模式进行了大量系统的模拟实验研究总结,模拟合成了10类矿物共生组合和20多种胶状结构形态的沥青铀矿。详细论述了交代蚀变矿物的胶态化和交代吸附作用是矿质高度富集的重要因素,酸碱中和是热液铀成矿的基本机制;应用水的临界奇异效应探索岩浆活动、火山作用、构造变动等系统在成矿作用中的重要性。在本书序言中,中国科学院王德滋院士认为,作者重点模拟了"双混合"模式成矿过程中的沉淀富集机制;  相似文献   

8.
铀的独特的地球化学性质决定了其天然富集有很多种类型。很难指出没有铀矿化现象的地质成矿区。而矿石中铀含量相当高的大矿床,即现在具有工业意义的矿床,是相当少的。在大多数情况下,铀矿床在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方面都互相有很重要的区别。上述的这些情况使完成地质预测、找矿和评价新的铀矿床任务复杂化。与此同时,出现的困难之一是缺少关于工业类型铀矿床的统一分类。  相似文献   

9.
{题“画一{,}题一~一百}竺1932042 112222312362392442482522892983023083 163 19327335340‘|川州|引川州|川钊钊引刊|到川州|| 地墨西哥奇瓦瓦州Sierra质 Pe五a Blanea地区火山成因铀矿化:3种成因模式晶质铀矿自发裂变产生钉、银、啼的同位素探索深部铀矿床水文地球化学勘探中铅同位素盆“U/,。.U比值与饱和指数之间的对比研究芬兰Kainuu和Outokumpu地区元古代变质黑色页岩中硫、贱金属和金热液成因一锌、铀和萤石矿床沉积岩中淋积型铀一多元素矿床的主要类型北哈萨克斯坦rpaqeB铀矿床地质特征坦月eMa一A几b6epo月a(矿山)脉状铀矿床日…  相似文献   

10.
诸广山成矿区铀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诸广山成矿区铀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区内典型铀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该区铀矿床成矿模式,指出成矿地质流体是上地幔热流体对富铀的前寒武纪基底、印支期、燕山期富铀花岗岩体交代、萃取作用的产物。成矿铀源来源于前寒武纪富铀基底和印支期、燕山早期富铀花岗岩体,成矿作用受统一的晚中生代伸展构造—深源岩浆热液流体演化机制控制,形成了内带碎裂蚀变花岗岩微脉浸染型、硅化碎裂花岗岩脉型铀矿床和外带构造角砾岩脉型铀矿床等3种成矿类型。  相似文献   

11.
页65 1 10 18 20 271期6 1 1 2 1 22地质类一、地质ZQ自︸洲一d‘2,1,J3,上,上9曰6八J 3A︸ 题目层间氧化带类型铀矿床北美洲铀矿普查动向黑色页岩的岩相、古地理及铀的 分布规律产于陆相沉积岩中的外生铀矿床 的研究方法问题表生作用和热液作用利用砂岩的颜色作为普查铀矿的 标志和解释矿床的成因日本小沉积盆地中的铀矿产地弱变形沉积层中铀矿床的构造控 制南斯拉夫核原料勘探与储量现状铀分布的成矿构造控制矿床形成深度和垂直范围—有 关论文评述热液矿脉的下限和形成深度热液内生矿床的形成深度热液铀矿床的近矿围岩蚀变热液铀矿床岩…  相似文献   

12.
花岗岩型铀矿床中碳氢化合物的铀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 2 个铀矿田 11 个典型矿床的实际资料(包括各种岩石流体包裹体薄片 250 件,气体分析数据 2470 件,铀含量数据 200 件,测温数据 50 余件),从全新的角度论述了花岗岩型铀矿床上铀的迁移、富集规律与岩体中碳氢化合物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的紧密联系,以及矿床的定位和气体异常分布的关系。这是铀矿床(包括其它金属矿床)气体地球化学研究方面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关于法国脉型沥青铀矿床的地球化学和地质年龄的资料,和热液成因学说是矛盾的,虽然提出了热液说,但大陆风化说仍然是关于法国沥青铀矿脉矿床成因的适宜理论。该理论包括:1)含铀区大多与花岗岩有关,在缺少任何植被的情况下,花岗岩中的铀(晶质铀矿)易受风化而与Si、Al、Na、和Ca一起淋滤出来;2)除Na外,这些元素主要是在含有石英、粘土或方解石胶结物的沥青铀矿床中发现的;3)这个风化条件是在二迭纪形成的,约255百万年前,在此期间可能形成矿化(用U-Pb法年龄测定);4)脉型沥青铀矿床在矿物共生组合和生成次序上,同地表来源的铀矿床,如美国某些由渗透水循环而形成的矿床,在许多方面是相似的。如果这种理论是正确的,则脉型矿床应当与红层同时生成,而红层的存在即可成为有意义的指导区域普查的准则。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Uranerz勘探和采矿公司”目前用于对阿萨巴斯卡盆地更深部的不整合面铀矿床的勘探技术和成矿的成因模式。本文的主要目的是:(1)提出一个当前勘探工作中使用的不整合面铀矿床的成因模式;(2)介绍Uranerz公司使用的勘探技术的顺序,用来勘查厚达1000m砂岩覆盖的阿萨巴斯卡盆地地区的铀矿。阿萨巴斯卡不整合面矿床坐落在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北部。在前寒武纪阿萨巴斯卡盆地内,勘探公司已发现了18个铀矿床。这些矿床含5亿多公斤铀,平均品位波动O.3%~12%。1975年Uranerz发现的凯湖矿床最近成为世界最大、最富的露天铀矿山。Uranerz还拥有全部位于萨斯喀彻温的“拉比特湖”、“中西湖”和麦克阿瑟河矿床的股份,并积极从事世界范围铀矿的勘查活动。头一个发现的是1968年在阿萨巴斯卡盆地东部的“拉比特湖”,随后,1975年发现了“凯湖”。两个矿床都具有地表显示,如:放射性漂砾,周围湖区和沼泽的强地球化学异常,以及明确的地球物理特征。发现凯湖之后,确立了一个勘查模式,包括下伏的石墨质层及其强电磁特征。此后,沿着这些电磁显示运用系统钻探,获得了许多新发现。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技术的改进在较大深处导致了新发现。1988年,在500m深处发现了麦克阿瑟河矿床。  相似文献   

15.
红化(赤铁矿化)是热液铀矿床中最常见的一种近矿围岩蚀变,长期以来已成为普查铀矿的一种找矿标志。因此,红化蚀变一直为铀矿地质工作者所重视,对其成因曾提出了多种看法和解释。其中流行最广的一种看法认为,红化蚀变的地球化学实质在于含铀热液中的六价铀和围岩中的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致使六价铀还原成四价铀,形成沥青铀矿沉淀,与此  相似文献   

16.
碱交代型铀矿床是一类低品位、大吨位的重要铀矿床类型,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15种铀矿分类中位列第四,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研究意义。通过梳理总结世界主要超大型碱交代型铀矿区/矿床相关资料,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乌克兰地盾中部铀矿省、巴西拉戈雷尔矿区、澳大利亚艾萨山矿区、俄罗斯艾尔肯矿区和加拿大中央成矿带内碱交代型铀矿区/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从成矿时代与构造背景、成矿特征共性及差异等多个方面总结了碱交代型铀成矿规律,初步提出该类矿床成因上是一类与造山运动相关的热液型矿床,同一成矿系统内既可发育早期中高温铀矿化,也可有晚期低温铀矿化形成;总结了该类矿床在构造、蚀变、特征矿物组合、物探异常和水化学异常等5方面的找矿标志,最后概略展望了我国碱交代型铀矿找矿方向,以期为我国碱交代型铀矿勘查评价提供有益借鉴,推动国内碱交代型铀矿的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年发表了若干值得注意的铀矿床分类。这些铀矿床分类主要试图区分两种成因上不同的热液铀矿床。原生热液类型是混染或非混染火成分异物所派生的,这种类型形成比较小的矿床,一般为数百吨至数千吨U_3O_8。而热液变质类型来自变质的源岩,这种类型往往  相似文献   

18.
对热液成因脉型矿床为主的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含铀热液的流体来源、铀的迁移及沉淀机理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含铀热液的大气降水是主要来源,次为幔源流体;铀的迁移形式和过程与铀在自然界的赋存状态有关,在含铀热液中铀主要以碳酸铀酰络合物和氟化铀酰络合物形式迁移,在氧逸度低的幔源流体中,铀可能以四价卤素元素络合物形式迁移;铀的沉淀与含铀热液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有关,主要沉淀机制包括:温度和压力的快速降低、含铀热液浓缩作用及流体混合作用、幔源物质加入。对华南某一类型花岗岩型铀矿而言,可能是某一种沉淀机制发挥了主导作用,但这种沉淀机制不是惟一的,往往是多种沉淀机制相互叠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二连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砂岩型铀矿产铀盆地之一,巴彦乌拉矿床是其中铀资源量大、矿体埋藏浅、矿层渗透性好,利于地浸开采的矿床,在该盆地铀矿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研究矿床中铀的富集特征,探讨铀成矿作用过程中元素的地球化学信息及建立矿床勘查地球化学标志,对该矿床进行了系统取样,分析了氧化带、氧化还原过渡带、还原带砂岩及泥岩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显示:过渡带砂岩相对于泥岩明显富集Mo、 Cd、 U元素,亏损Sc、 Cr、 Zn、 In、 Ta、 Bi、 Th;Mo和U关系紧密, Mo可作为巴彦乌拉矿床的指示元素;氧化带、氧化还原过渡带及还原带中稀土配分模式相似,表明它们在含矿建造形成期和后生改造成矿期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排除热液改造成矿的可能;同时,由于氧化还原过渡带中总稀土含量远高于其他砂体,可作为铀成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0.
1986年9月24日至10月3日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召开了由IAEA组织的岩浆岩和变质岩中的铀矿床专题讨论会,会后各国代表们参观了东道国的两个铀矿床:“费”矿床和“帕德瑞加尔”矿床。这次会议共有27个国家的近50名代表。会上宣读论文14篇。按其类别可分为:铀矿床区域地质1篇;不同类型铀矿或铀矿化7篇;铀区地球化学2篇;片岩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