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在水槽中用动床模型试验手段研究了涌潮条件下不同透水率的排桩式低丁坝群的水力学冲淤特性,并探讨了低丁坝的护滩保塘机理。结果表明,低丁坝的保滩护塘机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涌潮潮头的阻挡作用,对涌潮快水的减冲作用和在落潮期回流淤积作用。本文除对护塘丁坝的设计提供基本数据外,还对新颖丁坝型式和结构的探讨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传统堆石丁坝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排桩式丁坝,并分析了其护塘功能、坝型选择、坝群布置、结构设计等关键问题.实际运行情况表明,排桩式丁坝能有效地减轻涌潮对近塘滩地的冲刷,大幅度减轻局部冲刷,提高丁坝的稳定性,在河口治理、护塘和促淤工程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强潮河口桩式丁坝减冲促淤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塘江涌潮气势雄伟,世界闻名,但对海塘具有很大的破坏力.该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丁坝型式——桩式丁坝,从现场观测资料对比、实体模型试验和机理分析三个方面,分析桩式丁坝的减冲促淤效果,探究丁坝护滩保塘的机理.与堆石丁坝比较,桩式丁坝具有设计合理、施工简易、坝体内无内压力、有效地减轻了局部冲刷、便于维护检修等一系列优点。桩式丁坝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河道整治、海塘保护等工程中.  相似文献   

4.
桩式丁坝是适应钱塘江强涌潮区域基础防冲要求的新颖丁坝结构型式,对桩式丁坝中的关键技术板桩的各种施工工艺及其优缺点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涌潮河口桩式丁坝的护滩保塘效果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针对以散抛块石为材料的传统堆石丁坝基础较浅,处于低潮位上下时散抛块石在涌潮动力作用下往往出现冲散、滚失、沉落,招致丁坝损毁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桩式丁坝型式,该桩式丁坝除基础深、整体性好外,水上和水下部分的坝头,做成适合流势接近流线的体型,从而可改善邻近丁坝头的流场,减小滩地与近坝头河床的冲刷。本文通过现场观测,分析了桩式丁坝的护滩保塘效果,探究丁坝护滩保塘的机理。分析表明,桩式丁坝可减轻“兜潮”现象,能直接抵御最大涌潮动力的作用,有效地减弱涌潮对坝基的淘刷,削减坝头及丁坝上游侧的局部冲刷强度,较好地解决了丁坝坝身周围局部冲刷坑的问题,大大增强了坝身结构稳定性。与传统的堆石丁坝比较,桩式丁坝具有设计合理、施工简易、便于维护检修等特点,可在各类河道整治、海塘保护等工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单排桩式丁坝的优点及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坝在钱塘江强涌潮区海塘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单排桩式丁坝与传统的堆石丁坝比较具有承受涌潮冲击力强,不易损毁,节约抢险与维修费用等优点,对单排桩式丁坝的优越性及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法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桩柱透水丁坝水流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对桩柱透水丁坝附近水流特性进行了探讨.由不同透水率的丁坝试验结果,绘制透水丁坝附近流场分布图,得出透水丁坝的流场分布规律,分析了平轴螺旋流产生的机理,并给出了透水丁坝附近流场分区划分方法.同时发现坝后回流随着丁坝透水率的增大而逐渐消失,缓流状态下,透水率在20%-30%之间时,透水丁坝坝后回流现象消失,随之出现了一个流速减小区.通过量纲分析给出了该流速减小区长度的计算公式,公式与试验数据拟合良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强涌潮地区钱塘江河口的丁坝断面模型试验及涌潮翻越丁坝的水力计算的研究,探讨涌潮作用下低下坝上游冲刷坑的形成机理,建立丁坝上游冲刷坑深度与低水位,涌潮高度,丁坝高度与丁坝断面型式的关系。以此为基础,进而提出了丁坝上游冲刷坑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钱塘江河口护塘丁坝坝根防冲工程措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涌潮水槽中,在涌潮作用的水流条件下,通过对护塘丁坝根部的不同附加工程保护措施,试验对比分析丁坝根部上游侧的冲刷坑形态,以及对坝根部位水流流态特征的观察分析,提出在涌潮作用下坝顶半高坝和下位导流墙结合八字脚可减轻坝根附近的冲刷,从而达到护塘坝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势流理论研究了简谐荷载作用下的无黏性流-圆桩-土体系统的动力响应。采用动力Winkler弹性地基梁模型模拟桩与土的相互作用,考虑无黏性流体和桩体的耦合作用,将圆桩散射的特征函数展开,由解析法给出了埋置在土中的圆桩在无黏性流体中的稳态动力响应。最后将实测的钱塘江涌潮冲击荷载用傅立叶变换展开成正余弦荷载。考虑由流体黏性引起的速度力和黏性阻尼的Morison公式的速度力分项,研究分析了涌潮作用下桩式丁坝的受力特性及桩身振动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埋置桩的自振频率较高,而涌潮荷载中高频分量相对较小,所以涌潮下桩式  相似文献   

11.
钱塘江海塘标准塘工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钱塘江海塘位于举世闻名的强潮河口南北两岸,是保护浙、苏、沪二省一市的大型水利工程.结合标准海塘建设,在海塘设计上,特别是基础防冲取得了较大的技术进展:海宁明清海塘护坦板桩防冲墙试验成功;小沉井群在海塘底脚防冲工程中的应用;丁坝的技术改进;海塘渗漏防护技术;土工合成材料的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2.
涌潮翻越丁坝过程数值试验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VOF方法数值模拟涌潮翻越丁坝过程。得到定床情况下丁坝上游任意点任意瞬间的时均流速分布。根据流速分布,采用推移质输沙率的结构式作为冲刷强度的指标,比较不同丁坝剖面形式对丁坝上游冲刷坑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钱塘江强潮河段修建护岸丁坝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来华  徐有成  杨永楚 《水利学报》2004,35(4):0086-0090
本文总结了钱塘江强潮河段修建丁坝的实践经验,对丁坝坝轴方向、坝长、坝距、坝顶高程及坝身断面抵御强潮的作用和参数的合理选择等均作了分析。根据两个地段修建丁坝的实践认为采用密距短丁坝群促淤护塘的效果显著。通过分析对比建坝前后的实测资料,说明了这一方法的效果,是解决海塘基础防冲,提高海塘整体稳定性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天文大潮期间钱塘江涌潮河段定点连续实测的最新资料,对钱塘江涌潮的潮位、潮流、盐度和浊度等特性参数进行分析研究。潮位、平均流速、垂向分层流速和盐度、浊度变化数据表明:涨落潮期间该河段的潮位呈双峰变化过程,涌潮抵达时水位骤然升高,之后下降,约40.0 min后,水位再次开始升高至高潮位,涌潮到达约3.5 h之后逐渐变为憩流;涌潮Fr为1.10,涌潮形态呈现为波状涌潮且水波较弱。涌潮到达瞬间,流场整体发生转向,流速大于涌潮前流速,且底层流速增大幅度大于表、中层,流速分层不明显。盐度在涌潮到达后约40.0 min后开始明显增大,与流速的改变相比存在一定的滞后,主要因为潮流入侵引起盐度增加。底层浊度随涌潮的到达而同步升高,主要是涌潮导致流场剧烈变化,引起床面冲刷和大量细颗粒泥沙悬浮;之后,浊度随涨潮流减弱而逐渐减小,憩流时达到最小,而后随着流速转向及退潮流增大而再次增大。该研究为钱塘江涌潮特性分析和钱塘江取水及岸滩冲淤防护等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钱塘江河口治理回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涌潮闻名的钱塘江河口,动力强劲,破坏力极大.回顾钱塘江河口历代治理情况,重点记述1949 年以来治理工作的进展,论述60 年代提出的钱塘江河口治理规划的指导思想,即缩窄江道,减少进潮量,增大山潮水比值的整治原则.总结整治规划实施过程中治江围涂经验,特别是“以围代坝”和丁坝坝头保护等工程措施.分析钱塘江河口大规模治江围涂后对钱塘江河口潮汐、洪水位、河床以及杭州湾北岸深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模型变率对潮流定床和动床模型试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潮流实体模型变率的影响程度,按照窦国仁河口海岸全沙模型相似理论设计5个变率分别为2.5,4,6,8.33和12.8的系列概化河口模型,进行无丁坝和不同丁坝布置情况下清水动床、悬沙定床和悬沙动床模型试验,给出变率与航道流速和泥沙冲淤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海盐黄砂坞治江围垦工程的围垦方案是在老虎山、狮子山两处先行修筑两条丁坝,通过丁坝促使岸滩淤积,从而达到围垦的目的.二条丁坝在抛填过程中,均遇到了冲坑深槽,但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案.先期实施的老虎山丁坝采用了船抛和陆抛相结合直接对深坑进行强行抛填的方案,而狮子山丁坝根据冲刷深槽形成的机理和特征,采用了先沿水流抛一段顺坝绕开冲坑再抛丁坝的处理方案.有关技术经济对比分析表明:狮子山丁坝的抛填处理方案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节约了资金,缩短了工期,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对其它项目在类似问题的处理上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