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当前决策支持系统开发所面临的系统复杂度高、扩展性差等问题,提出一个基于模型驱动架构的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方法,给出一个基于模型驱动框架的决策支持系统开发框架,并通过一个具体的开发实例说明如何应用该框架进行决策支持系统开发。应用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缩短开发周期,降低系统复杂度,提高开发效率,同时保证实施的可行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来构建标准化格式支持的、易理解的、可移植的表单。任何软件系统的开发都需要创建表单来收集用户输入的数据,表单在用户输入和软件系统的业务流程中担当了关键角色。  相似文献   

3.
大量处理XML文档的应用程序将XML视为程序对特定领域内对象的说明.如SAX和DOM等一般的接口将这个说明完整地留给应用程序.数据绑定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自动化,但是不足够用来表达应用模型和文档语法之间的复杂联系.由于文档模式实际上扮演了"文档的模型"的角色,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文档处理:模型驱动架构(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MDA)语境中模型到模型的转换.我们定义了一个转换语言来指定从XML模式到应用模型的转换,而转换的执行实际上就成为一系列应用对象的转换后生成文档的一种说明.  相似文献   

4.
模型驱动架构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模型驱动的软件体系结构是一种基于UML以及其他工业标准的框架,是一种由自动工具和服务所支持的组织和管理企业架构的方法。通过选择目标平台,能够在特定的运行时实现中执行模型驱动的架构,从而最终提高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水平。本文描述了MDA的概念、构成及核心,阐述了建模的原理及模型驱动架构的某些应用。  相似文献   

5.
模型驱动架构是OMG对于互操作问题提供的一条新的解决途径。文章介绍了模型驱动架构的核心构造、开发流程,以及当前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6.
随着应用系统规模增大,功能复杂性增强,对于用于保证软件质量的现有软件测试技术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特别是近几年兴起的基于模型驱动架构的分布式并发系统对软件测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模型驱动测试从系统层面上分析测试系统,根据系统需求说明书和测试任务,设计系统测试模型,生成测试代码,执行测试过程,大大提高了软件测试的效率。本论文基于模型驱动架构设计一个功能简单的货币交换Service,阐述模型驱动测试软件测试过程。  相似文献   

7.
模型驱动架构是OMG对于互操作问题提供的一条新的解决途径.文章介绍了模型驱动架构的核心构造、开发流程,以及当前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SOA的模型驱动快速开发架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OA与MDA的结合是现代软件开发理论与方法的主要发展趋势,其实现的关键在于正确地服务建模、应用敏捷开发技术来实现模型驱动。结合SOA和MDA,融入迭代开发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SOA的模型驱动快速开发架构——SMRDA。将SMRDA应用到软件教育管理支撑平台开发中,提升了系统的开发效率以及服务的可重用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模型驱动架构(MDA)下的软件开发方法中测试启动比较晚、难以发现隐藏在模型中的缺陷及UML模型描述缺乏精确语义等问题,提出了基于ASL的模型测试方法:从UML模型出发,将动作规约语言(ASL)运用于平台无关模型(PIM)上建立测试模型。给出了ASL语句在MDA过程中的工作原理、平台无关模型的建立过程、测试用例建立的步骤、测试执行的实施过程,最后结合实例,在UML图的基础上运用ASL对测试环境进行构建,并创建了系统的测试用例,对模型及业务逻辑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ASL的模型测试方法既能利用模型驱动对复杂的测试用例进行简化和抽象,又能在软件生存期早期揭示软件的缺陷,防止缺陷随着软件开发过程的进行而被放大。  相似文献   

10.
当前UM L建模技术逐渐被很多企业接受、认可,但由于用它建造的系统模型不可执行,难以对模型正确性进行验证,阐述了基于eX ecutab le UM L的面向对象的系统建模技术和方法,结合目前OMG组织提出的模型驱动架构MDA概念,建立高层抽象的可执行模型,引进模型的执行和验证概念,进行前期设计验证,减小项目的实施风险。  相似文献   

11.
基于MDA的Web服务开发与集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峥峰  蔡勇 《计算机应用》2003,23(5):142-144
描述了Web服务的特征及其开发集成中的问题,然后讨论了模型驱动架构在Web服务开发中的使用,最后给出了一个Web服务的集成架构。  相似文献   

12.
针对各种数据库元数据的异构问题,以及封装元数据的领域模型和存储元数据所需的表结构需要手工建立且工作量较大的问题,提出基于公共仓库元模型(CWM)和Eclipse模型化框架(EMF)的数据库元数据处理,其中包括数据库元数据的获取、封装、扩展、持久化等操作,以及领域模型的实现和表结构的生成。结果证明,基于CWM和EMF的数据库元数据处理能够解决数据库元数据的异构问题,免去手工构建领域模型和表结构的工作,减少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3.
侯永  吴晓  张凡 《计算机工程》2012,38(20):236-238
设计一种架构分析与设计语言(AADL)建模工具,便于用户建立AADL模型.基于模型驱动体系结构思想,在Eclipse插件开发平台上开发可扩展的插件集合AADL模型设计工具.用户根据该工具建立的嵌入式系统AADL架构模型,通过XML文档保存,分析与验证工具以第三方插件的形式集成到该工具中,提取系统的AADL架构模型.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该工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产品制造企业的信息集成过程中,往往采用以产品为中心的概念实施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PLM)。以企业内部纵向的产品设计系统和销售目录系统为例,基于语义模型驱动架构(Model Driven Model,MDA)建立了两者之间的信息集成方法,并重点讨论了框架中概念层模型的构建方式。最后用实例说明了概念集成模型的内容和作用,并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程相东  肖明清 《计算机工程》2010,36(15):268-270
分析现有分布式建模仿真存在的缺点,提出将模型驱动体系结构(MDA)应用于分布式建模仿真。设计一个基于MDA的分布式建模仿真框架,给出资源层、PIM建模层、PSM建模层和仿真运行平台层的四层仿真体系结构。研究该框架的开发过程及关键技术,并设计即插即用武器系统分布式仿真平台。仿真结果表明,该框架使得分布式仿真系统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提高了仿真组件的互操作性和可重用性。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企业信息系统存在结构灵活性差、复用率低、开发周期长等缺点,为此在研究了模型驱动架构和企业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MDA(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模型驱动架构)的企业信息系统开发框架。对这种框架所具有的可视化建模子系统、WEB应用子系统、语音扩展子系统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实际应用可以看出,该框架的设计能够大大缩短软件开发周期,提高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xUML, OCL, ASL等模型驱动的执行工具过于侧重语义完整,不够直观,使得设计人员难以理解的问题,在MOF第二层基础上改造UML元模型元素,建立一种支持人机交互的元模型可视化动作模型(VAM),在此基础上实现一个VAM执行引擎。模型的执行过程和实际代码的执行过程相似,提高了模型驱动开发在需求验证和测试中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8.
仲琴  吴士亮 《计算机工程》2009,35(17):89-91
介绍业务模型和需求模型的特点,对模型驱动架构MDA中的计算模型体系进行扩展,通过引入ARIS架构中多视图划分与分阶段求精的思想,建立面向MDA的企业管理软件模型,并阐述该模型的构成要素以及模型问的递进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业务流程导向的,且支持模型驱动的企业管理软件开发元模型。  相似文献   

19.
基于MDA的模式化软件设计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的建设为例,把模型驱动体系结构和模式化软件设计结合起来形成 了基于MDA来模式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以降低复用模型的粒度,支持项目之间和业务领域之间 的模型复用,提高软件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20.
Survivable architectures are needed so that the current and future systems can tolerate the usual turbulences of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climate. This paper, based on insights gained through practical experience with several architectural projects in the telecom industry and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the standards bodies, highlights the work being done on survivable architectures. Instead of presenting theoretical models, this paper relies on best practices and explains the concepts through a detailed case study. In particular, the concepts of separating the technology independent models from the technology specific models and externalizing the business process flows from the system components are shown to be of practical val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