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胺从九十年代初开始,中国国内竞相建设甲胺装置,1995年甲胺生产能力可达到6万吨/年到2000年中国市场总需求量在5万吨/年左右。若(1996~2000年》间不再建设新项目,将现有甲胺生产装置开工率提高到85%,可以满足2000年的市场需求。二甲基甲酰胺中国现有二甲基甲酰胺生产能力为5.75万吨,1994年消费量为1.92万吨。  相似文献   

2.
纯苯 1996年中国计划生产纯苯95万吨,比1995年增长5.88%。其中,冶金系统26万吨,石化系统59万吨,化工系统5万吨。供需基本平衡,所以进口上述产品应慎重。甲苯 1996年中国甲苯产量为14.2万吨,其社会需求量也不会有太大增长。因此,建议1996年适当减少甲苯的进口量,否则会形成供过于求的局面。混合二甲苯 1996年中国混合二甲苯的社会需求量为40万  相似文献   

3.
PVC树脂受助剂。预计到2000年,中国PVC树脂生产能力将达220万吨,而建筑塑料所需仅86巧吨,完全可以满足要求。主要的助剂产品热稳定剂也将供大于求。用于建筑防水的沥青改性卷材所需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年生产能力为2万吨,可以满足需求。但历青改性所需的聚丙烯(APP)中国无专业生产厂,只能依赖进口。预计2000年前可望缓解。  相似文献   

4.
近日从中国化工部获悉,1996~2000年期间对顺酐的需求突出在下列六个方面: ①不饱和树脂由于应用领域的扩大,预计到2000年的消费量达10万吨,需顺酐3.6—4.5万吨; ②顺酐加氢产品发展很快,用顺酐酯化低压加氢生产1,4-丁二醇联产γ-丁内酯和四氢呋喃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1,4-丁二醇生产工艺,顺酐也可以直接催化加氢生产γ-丁内酯和四氧呋喃。预计到2000年制造1,4-丁  相似文献   

5.
中国合成橡胶工业从六十年代发展至今,生产能力和产量已跃居世界第六位。同时,中国还是当今世界的耗胶大国,1995年耗胶量为137万吨,居世界第三位。在橡胶产品中,轮胎产量近5000万条,占世界第三位,自行车轮胎和胶鞋产量居世界首位。中国合成橡胶生产产量逐年增加。1994年中国合成橡胶生产能力和产量见表1;1995、1996年中国合成橡胶生产、消费情况及预测见表2。表1 1994年中国合成橡胶生产能力及产量  相似文献   

6.
1996-2000年期间,中国无机化工发展重点是提高产品质量技术水平以及扩大出口。 1.硫酸预计到2000年,中国化肥用硫酸约1400万吨,工业用硫酸约600万吨。1995年中国  相似文献   

7.
1996年中国石油生产格局仍处于石油生产第三增长期的后期,资源匮乏将制约产量增长。东部老油田产量维持缓慢增长,西部和海上油田还处于试开发阶段,产量十分有限。预计1996年中国石油总产量将达到1.51-1.52亿吨。预计1996年汽油全年产量将达3100万吨以上,柴油全年总产量将达到4000万吨以上。1996年全年汽油消费量将达到3300万吨以上。柴油消费将达到4600万吨以上。  相似文献   

8.
太阳热水器是目前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最快,技术日趋成熟,是行业最具发展潜力的产品之一。到1999年,全国太阳热水器累计拥有量2000万平方米,近几年年增长率在25~30%,预计2000年的产量达500万平方米,拥有量和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位,年产值达45~50亿元,为城乡提供了5万多个就业机会。按照国家经贸委制定的产业规划,到2015年全国家庭住宅太阳热水器普及率达20~30%,市场需求量约2.32亿平方米,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为使今后我国太阳热水器产业的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提出几点建议,与读者探讨。一我国太阳热水器行业发…  相似文献   

9.
根据预测,1996年中国国内化肥市场总需求量为1.4亿吨,1996年的化肥生产计划将比1995年增长4.4%。农药产量将与1995年持平。由于1996年政府对化肥、农药的优惠政府不改变,农业发展仍要加大力度,因此市场形势较好。化肥:预计化肥大宗品种销售趋平,尿素、磷铵、复合肥、钾肥等相对走俏。碳铵、钙镁碳肥等在施肥淡季可能会出现滞销。列入国家生产计划部分的化肥价格由  相似文献   

10.
全球天然橡胶消费量1996年预计将达到589.9万吨,略高于1995年的586万吨。1997年消费量预计将增长3.6%而达611万吨。世界合成橡胶消费量1996年预计将达到964.5万吨,比1995年增长5.9%;1997年将达到1006.6万吨,增长4.4%。全球天然橡胶产量1996年预计将达到600.5万吨,比1995年增长2.2%。1997年产量预计将增长4%,达到624.7万吨。预计1996年末天然橡胶库存将为176万吨,高于1995年末的166万吨。  相似文献   

11.
据预测1996年中国烧碱计划产量将比1995年增长9.75%,预测出口量将占政府计划生产量的6.7%。中国目前有氯碱厂200多家,生产方法以隔膜法为主,其它还有离子膜法、水银法和荷化法。离子膜法近几年发展迅速。“九五”期间,中国将淘汰水银法烧碱,改造近50万吨石墨阳隔膜法烧碱。1994年中国烧碱产量为428.81万吨,其中隔膜法占85.7%;离子膜法占9.5%;水银法占2.7%;苛化法占2.1%。1994年中国国内各行业对烧碱消费所占比例为:轻工行业占35%;纺织行业占18.9%;医药行业占5.16%;冶金行业占1.8%。 1995年以来,由于造纸和化  相似文献   

12.
一、2008年废钢铁市场趋势(1)废钢铁需求量根据中钢协预测,2008年我国粗钢产量为5.2亿~5.4亿吨,按照2007年我国平均废钢单耗140kg计算,钢铁工业全年废钢需求总量为7280万~7560万吨。(2)废钢铁资源产生量A.自产废钢:我国钢铁业2007年自产废钢量为粗钢产量的5.5%,据此计算,2008年自产废钢应为2860万~2970万  相似文献   

13.
1996-2000年期间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目标是:化工总产值年增长速度为9%;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到6.3吨标准煤;化工高新技术生产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0%;全行业精细化工率达45%;化工重要生产基地和大型骨干企业的生产技术、装备及管理水平达到国际九十年代初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未来的石油消费已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有关专家预测,中国石油需求量,2000年为1.86亿吨,2010年为2.68亿吨,2020年为3.05亿吨。国际能源机构(IEA)对2020年中国能源展望报告,预测中国石油需求将以年均4.6%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市场份额将大幅增加,年消费量可达5亿吨以上。国家计委产业经济研究所预测,到2050年,中国石油需求量将达到4.5亿吨,是目前1.6多亿吨消费量的2.8倍。目前全国可供开采的石油资源量预测为160亿吨,若按全国现在石油年产量1.6亿吨计算,每年增长5%以上,到2005年可达1.85亿吨,随后达到2亿吨…  相似文献   

15.
尹国海 《中外能源》2012,17(12):62-68
乙二醇(EG)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酯纤维和防冻剂,此外还可用于不饱和聚酯树脂、润滑剂、增塑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炸药等,用途十分广泛.截止到2012年5月底,我国乙二醇的生产厂商有17家,总生产能力达到3778kt/a,其中草酸酯工艺的生产能力为400kt/a,分别为内蒙古通辽煤化工公司和河南新乡永金化工公司各一套200kt/a煤制乙二醇装置.“十二五”期间,中国大陆将新增乙二醇装置25套,新增产能5810kt/a,其中环氧乙烷工艺占1160kt/a,以淀粉为原料的工艺占440kt/a,以山梨醇为原料的工艺占200kt/a,其余为草酸酯工艺.预计到2015年,我国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10000kt.2011年,我国乙二醇的表观消费量为10214.2kt,预计2015年我国对乙二醇的需求量将达到约13000~13500kt,产不足需,仍要通过进口才能满足国内实际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1995年,一至九月份完成产量比1994年同期增长16.2%。预计1995年实际可完成90万吨。1995年,纯苯市场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据年初预测1995年中国国内市场纯苯基本平衡,即生产和需求均为90万吨左右。需求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两套己内酰胺装置的投产。但由于上半年资源偏紧,部分企业组织了一定量的进口,一至八月份,共进口58387吨,而1994年同期只进口1441吨;出口3922吨,而1994年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未来的石油消费已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有关专家预测,中国石油需求量,2000年为1.86亿吨,2010年为2.68亿吨,2020年为3.05亿吨。国际能源机构(IEA)对2020年中国能源展望报告,预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国民经济保持以适当的速度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加强能源交通的建设和能源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缺煤少电,能源不足是江西省的一个突出矛盾。根据有关部门预测:江西省到2000年能源的需求量折合标煤为3700~4000万吨,其中电的需求量为320亿度。届时省内一次能源生产的总量约为需求量的一半,其中电力的缺口将更大。全省国防  相似文献   

19.
我们嘉兴化肥厂是一九六二年投产的小合成氨厂,目前年生产能力已达二万五千吨合成氨。自一九七七年以来我厂吨氨产品能耗逐年有所下降,八一年吨氨总能耗达到1500万大卡,比八○年下降了5.36%,八二年一至四月合成氨产量完成年计划的40.4%,吨氨总能耗下降到1383万大卡,各项消耗与  相似文献   

20.
氯碱工业是耗能大户之一,其产品烧碱、氯气和氢气是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应用面极广。电解槽是生产烧碱的主要设备。我国40年来经过几度改革,1970年开始用金属阳极电解槽,历史不算很长。“七五”期间据不完全统计,金属阳极电槽要净增3878台(折30型为2447台),生产能力可达230万吨/年,加上石墨阳极的能力为87万吨/年,合计为317万吨/年。2000年预测需烧碱550万吨,因此探讨电解槽节能方向及途径是很重要的。何况我国到目前为止扩张阳极、改性隔膜和活性阴极几乎是空白,更须引起我们的关注。本文主要阐述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