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篇美德之香乍现我的家乡汕头地处祖国东南沿海,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潮汕地区山川灵秀,人文荟萃,有海滨邹鲁之称。潮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支涓涓细流,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我从2003年初就组织学生开展潮汕文化研究性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2.
曾经读到过这么一句话:“教育的基本意义在于让教育者感受到快乐,获得自信,找到自我发展的最佳途径。”我读后深受启发。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我曾多次组织全市信息技术教学的研讨、观摩活动,听了许多课,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学生在我们信息技术课堂上快乐吗?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3.
11月1日晚,“文曲星”“我为星狂”活动,历时60多天,8 000多人激情参与,历经预赛、复赛杀出重围的8名超级“星迷”,最终在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决赛现场经过最后一番智慧与才艺的较量之后,万众瞩目的3名“星星大使”脱颖而出:郑珊当选“智慧之星”,周觅获得“活力之星”,达斡尔族女孩塞娜则荣膺“快乐之星”。3名“星星大使”除享受“文曲星”提供的神秘大奖+5000元高额奖金外,还将可能出任“文曲星”品牌形象代言人和品牌文化的传播者。“我为星狂”活动的隆重上演,正是“文曲星”进一步贴近年轻消费者,与“星迷”们共同演绎快乐、时尚生…  相似文献   

4.
最近发现学校机房的工作站老是登录不上极域电子教室,到工作站上一查,发现是本地连接被禁用了,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我。怀疑是有个别“捣蛋”的学生把这一“秘诀”在学生中传开了,这样他们就可以躲开老师的监控。经过我在“组策略”中一番配置,学生们逃避监控的招就被我轻松破解了。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技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复杂认识活动,培养学生兴趣是推动这种复杂的认识活动的重要动力。”作为教师,我们只有不断更新观念、挖掘教材,用教学艺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不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才能赋予课堂生命的活力。如何才能做到呢?我想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网络科技时代》2007,(23):52-55
曲阜市开展的“读论语、诵经典”活动,旨在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传统文化蕴藏着巨大的语言宝库。许多名篇,特别是孔子的《论语》,读之字字珠玑,诵之金声玉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曲阜教育部门发挥特有的地域优势,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分析“回眸青铜剑”是依据上海市二期课改教材高中语文二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要求确立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综合实践活动生成于这册课本的综合实践活动“青铜之光”和课文《书生论剑》。可以说,“回眸青铜剑”是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青铜之光”的子课题,也是课文《书生论剑》的教学拓展。课题的确立不仅源于高二语文教材,而且是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们确立这样的活动课题,旨在提高学生古代文化的素养,把握“青铜剑”这一物象的象征意义,激发正义之气。作为一次活动,尽管是一节课,也要能体现出活动课的特点。因此,这次活动体现的…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学贵自得”、“学贵有疑”。学习不主动、不反思,就很难获得深入学习的能力和求异、创新的品质。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重要的思维活动,它是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学生只有在思考、再思考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才能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拓宽思路、优化解法,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9.
王微 《计算机教育》2008,(17):69-72
项目背景:微软技术俱乐部是微软亚洲研究院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的长期承诺,俱乐部本着“学习先进技术,开拓创新思维,体验多元文化,成就一流人才”的宗旨,在各高校校团委指导下,通过学术讲座、技术沙龙、兴趣小组、大型比赛、参观访问等活动,活跃学生学术气氛,丰富校园活动。微软学生实践项目、微软技术俱乐部论坛、微软学生夏令营等已经成为校园活动的品牌活动。很多同学携带俱乐部项目参加“挑战杯”等学生科技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目前,全国共有30个微软技术俱乐部。每年有10000余名学生在俱乐部中得到锻炼,同学们先后开发了1700多个软件项目。各高校微软技术俱乐部累计获得包括“全国百优社团”在内的60余项荣誉。  相似文献   

10.
业界     
独享“酷的特权”QQ会员圣诞激情狂欢为迎合每季有好戏“我是QQ会员,我有酷的特权”的主题,2006年第四季度“每季有好戏”之《伤城》观影活动也于圣诞节期间全面启动,活动覆盖北京、重庆、杭州、深圳、武汉5大城市,共有300多  相似文献   

11.
低年级学生具有通过具体活动和体验来进行思考的特点,在教学中重视开展直接体验性活动,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习、生活。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我认为品德与生活课必须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在“动”中深入感受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个性,科学运用“动”的策略,努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美术课《用泥造型》的教学,我安排了“欣赏”、“体验”、“评价”这几个环节。泥塑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雕塑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泥塑活动丰富了学生生活、增添了生活情趣,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学生兴趣浓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我这辈子参与过的最大的游戏文化活动(姑且称之为“文化活动”吧)应该就是《游戏·人》的创立,尽管十年光阴已逝,但一些镜头直到今天还是能够清晰回放。  相似文献   

14.
“目标可视化”是指教师将制定的教学目标具体化,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看得到、摸得着,明确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教学目标是开放的,让学生能够发挥各自的特长;教学目标也是活动的,永远给学生留有创造的空间。我们可以借用“文件夹评价”的思想方法,让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可视化。“文件夹评价”是当代世界教育评价的前沿探索课题,它把个人在课程学习中的所有工作整理、总结到个人的“文件夹”中,把学生获得的知识、能力通过具体化的内容体现出来,使之“可视”。这种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可视”地获得知识、掌握技能。…  相似文献   

15.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对于什么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叶圣陶先生有过精辟的论述:“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全在于善于指导、启迪,俾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学科是—门更新相当快的学科,传统的学科中我们讲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信息技术学科就更是如此。自从2003年教育部公布《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来,至今已近10年。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6.
化学新课程强调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思维活动进行的原动力和牵引力,合理质疑能够制造学生的认知冲突,刺激学生思维的进行.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考的品质.所以“问题”教学就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课堂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由“问题→思考”以及“思考→问题”贯穿的。这种问题的获得一般有两种途径:一个是教师激发学生思考而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个是教师直接面向学生提出的问题。目前我们的课堂大部分是教师面向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顺着教师设计好的思路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就必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对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数码设计:surface》2009,(11):I0015-I0016
“自由之我FREE BODY.FREE MIND.”是《surface表面》杂志创刊一周年之际正式推出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之下有一系列可参与的体验活动,让大众直接感受到自由身心的愉悦。  相似文献   

18.
一、活动的提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礼诚信”被确定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与根本,是人之为人最重要的品德,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我国自古以来便推崇守信者,“一诺千金”的佳话传诵了几千年,然而,直到今天,与诚信相背离的言行却并不少见,“言行不一”、“不守信用”及“表里不一”的行为是大家深恶痛绝又时常遇到的事情。我们的学生也由此产生了“诚信危机(即要不要诚信)”的烦恼。本次活动被命名为“我与诚信手拉手”,就是引导学生围绕“诚信”开展活动,并渗透“解决烦恼我能行”、“为人诚实…  相似文献   

19.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三个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化学科学素养,倡导探索性学习。《化学新标准课程》的主要精神,是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人教版”《化学》教材精心安排各类探究活动。新课程提供了29项探究活动、8个课外小实验和11项调查研究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在探究“酸雨成因及模拟危害”活动中,我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20.
活动主题的确定 我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里特有的民族节日、古朴的民风民俗和未经雕琢的民族民间艺术等丰富的地方课程资源正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极好教材。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挖掘本地区少数民族特有的教育资源,大力开发本地和学校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丁以“恩施土苗文化与节日习俗”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活动目的之一是让学生了解恩施土家族、苗族特有的民族文化艺术和民间体育活动,节日习俗.感受恩施土家族、苗族的风土人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