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芳  王孟  叶闽 《人民长江》2010,41(24):101-104
建立与完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各生态环境建设参与者的积极性,而且对生态环境破坏者的破坏行为将起到经济制约,从而更加有效地保护、建设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在生态保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在水源区建立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内涵和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对象及生态补偿的方式和实现的途径,并提出了实施生态补偿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研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植被时空分布和演化特征,对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0—2019年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基于NDVI最大值合成和一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水源区植被时空演化特征,并结合水源区地表温度、降水与土壤湿度等数据探讨植被变化原因。结果表明:①水源区NDVI空间分布与地形强相关,2010—2019年,水源区NDVI均值为整体上升趋势;②2013—2015年水源区NDVI呈现显著的“下降-恢复”特征,可能与2014年水源区地表温度和降水异常导致的旱情、2015年水源区降水恢复以及丹江口水库蓄水水位上升有关;③2010—2019年,水源区植被发生显著变化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低海拔的人口密集区,反映这些地区的植被更易受气候变化、城镇扩张和“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政策的影响。此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丹江口水库水位上升是导致水库区域NDVI降低的原因。研究结果可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调查资料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发展的现状,指出水源区生态环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并分析了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关政策法规、生态、经济和环境监测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工程的成败在水质,农业面源污染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近年来为了保护水源水质安全,水源区开工建设了一大批点源污染治理项目,但是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视和投入还很不够。北京市水源地延庆县在生态县的建设过程中,始终重视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面源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建议国家和地方在南水北调水源区面源污染防治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确保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水质长期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5.
对国内已建跨流域调水工程从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水价机制、调度方式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并针对南水北调中线运行管理的特点,得到启示:应加快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工程建设进程,并可以以预付水费的方式投资南水北调中线二期工程;可以实行建设与运行统一的管理模式;应研究适合南水北调中线特点的水价机制,并在水源区丰水年份,对受水区农业、生态进行供水,制定农民能够承受的水价;应紧密结合南水北调中线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调水计划.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兴建与运行在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局面的同时,对水源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线工程对于水源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此很难采用单一指标进行描述和定量测算。以河南省水源区为研究对象,采用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方法(AHP),构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省水源区经济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指标相互间的区间判断矩阵,最后,利用最优传递矩阵的方法计算得出了各层指标的权重,计算中线工程对河南省水源区各产业的影响效应。测算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于河南水源区第二产业发展影响效应最大,其次是第一产业,最后是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7.
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随着南水北调工程实施、水资源量变化和用水情况变化等,为保障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的用水安全,需要调整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经过综合分析黄河水资源配置原则,考虑协调区域发展与河流健康,协调好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关系,提出了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生效前后和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生效后黄河流域的水资源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8.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现状出发,分析了丹江口水库水质和库区目前水资源保护与管理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包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水源地保护矛盾突出;部分支流水质污染,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滞后;面源污染治理任务艰巨;尾矿安全和无序开发水电存在隐患;水资源保护能力建设薄弱等。阐明了水源区的水环境保护、管理、监测的重要性,进而提出通过建立“5+1”流域协调管理模式,加强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切实保证中线水源区一江清水入库和一库清水北送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工程是为了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而采取的特大型调水工程,水源区地理特征是调水水量和水质的重要基础。然而,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对水源区边界、面积、河流长度等主要特征参数和水资源特征系统梳理不足,水资源利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从地理学的角度,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和统计学方法,结合实地调研,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主要特征参数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和总结水资源特征、水资源开发利用演变过程以及存在的问题;基于水资源适应性利用理论,结合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实际,提出其水资源适应性利用的研究思路和战略措施建议。研究成果对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可持续调水、支撑水源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协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以下简称“水源区”),其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是保障“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重要支撑。文章针对水源区水土流失现状和特点,总结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以下简称“丹治”工程)实施以来的水土保持成效,分析了水土保持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梳理了水土保持存在的短板和不足,研究提出了引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举措,为各级政府加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土保持治理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ponse,PSR)模型和"五水共治"决策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应用AHP方法,对浙江省的水环境安全进行测度与评价。结果显示:浙江省水环境安全的PSR评价指数体系中,治污水指数的权重最大,主要污染物排放负荷、规模以上高耗水型行业生产总值比重、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等指标的权重相对较高,反映了典型的工业经济活动对水资源环境安全的威胁;PSR评价模型的压力、状态、响应指数变化中,以响应指数增幅最大,而压力、状态指数则显示平稳波动特征,反映了基于工业经济发展背景下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所产生的良好效果。认为在经济快速发展压力下,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小规模以上高耗水型行业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增加环保资金投入等,是提高水环境安全的关键点;建议浙江省以"五水共治"为契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降低用水消耗,加大科技与环保投入,改善水环境质量,保证供水能力,实现水环境系统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伟 《中国水利》2014,(23):20-22
生态补偿问题已成为被关注的热点。通过全面考察水源地保护区农民生活、生产的现状,重点探讨了影响水源地保护区农民生产、生活的制约因素,以及农民对新型水源地经济发展模式的需求及意愿。根据研究,生态保护成为制约水源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且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会随着国家对环保重视程度的日益加强而愈演愈烈。在认真分析影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因素和农民需求与意愿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政策扶持机制、以项目带动经济补偿、初步建立有益于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形式、加快建立水源地环境资源评估与保护标准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系统未来可能面临的失衡失稳问题,构建水-经济-生态系统 动力学模拟模型,设置开源节流、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等 5 种情景方案,预测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 环境系统指标发展趋势,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模拟京津冀地区 2020—2035 年不同情景下耦合协调发展趋势。结 果表明:2020—2035 年 5 种情景下北京、天津和河北水-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延续现状 型耦合协调度均最低,开源节流型、发展经济型和保护环境型次之,综合协调型均最高。说明在维持现状发展条 件下,京津冀水-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程度略有增加但变化较小,只有在节约用水和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 考虑环境保护才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35 年延续现状情景下北京、天津和河北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均属于中级 耦合协调型,综合协调情景下北京和天津耦合协调发展属于良好耦合协调型,河北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导致耦合 协调发展缓慢,仍属于中级耦合协调型,未来应注重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研究可为京津冀地区协调可持续发展提 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AHP法,从自然环境状况、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状况三方面入手,构建了重庆市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构建好的评价体系分析了重庆市2001-2010年的水环境承载力。结果表明,近10年来,重庆市的水环境承载力呈不断上升趋势;在3个评价层中,自然环境状况对水环境的承载力处于较高水平,是重庆市水环境承载力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在各指标的变化趋势中,水资源量、废污水排放总量、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百分比、环保投入GDP百分比等5个指标呈现出较大波动。为保证重庆市水环境承载力的稳步提高,应特别注重自然环境保护,加强水源地水土流失治理和植被保护,并注重城市水利设施建设和环保资金的优先、稳定投入。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自然环境面临的压力显著增加,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水首当其冲,对水这种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进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搜集了湖北省2005—2018年的水文和社会经济发展资料,利用生态足迹法,分析湖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赤字、水资源负载指数和万元GDP生态足迹的年际变化,探讨了丰、平、枯水3个典型年湖北省水生态足迹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湖北省2005—2018年水资源生态足迹逐年增大,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不呈显著增大或减小趋势,年际变化较大,湖北省在2005—2018年间均为生态盈余,水资源负载指数年际变化较大,万元GDP生态足迹呈逐年下降趋势;从空间分布上看,武汉、襄阳、孝感水资源负载指数较大,而恩施、咸宁、神农架水资源负载指数较小。这说明湖北省水资源总体上较为丰富,足以维持该地区可持续性发展,但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对于工业型城市而言用水压力仍然较大。  相似文献   

16.
减碳、节水是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从水资源生态及碳足迹角度出发,将区域水碳关系进行耦合研究,有助于揭示水资源质量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为宁夏沿黄城市带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均衡发展提供指导。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碳足迹理论,从时空分布差异、水碳关联性特征入手,计算并分析了2010—2019年宁夏沿黄城市带4个中心城市的碳足迹、水资源生态足迹及其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区域内已经形成了以吴忠市-银川市为重心的碳排放和水生态压力区,且与经济高度发展区域有空间重合,但不同地区由于产业结构及资源条件的不同,碳排放与水资源的关联性差异明显,其中水质生态足迹与碳足迹之间的关联性更显著,呈现出水、碳、环境、产业等发展的区域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三峡库区移民新城科学发展模式,对云阳县移民新城建设模式进行了分析研讨。研究总结出其创新性主要有: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立足生态建设与文化传承保护互融互通,以特色历史文化为依托,建设移民生态文化家园;强化移民新城形象品牌塑造和实施景城一体化建设,提高移民新城城市职能与区域旅游业发展的耦合性。云阳县移民新城将更多的生态文化建设注入经济活动中,以第三产业为主体,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最终实现了搬迁移民缩差共富,可为库区移民新城建设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作用的加剧,流域水资源受变化环境的影响愈加显著。研究变化环境下的流域水资源系统变化特征及需水预测对支撑流域水资源管理与合理配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耦合了考虑物理机制的需水预测方法,建立水资源系统模型,以黄河流域为例,分析了多因子驱动及多要素胁迫作用下黄河流域水资源系统变化特征,采用MPI气候模式预估的未来气温、降水结果及未来流域5种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形,预测了黄河流域2017—2030年的水资源供需演变趋势。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的生活需水量随着流域人口及人均用水需求的增加不断增长。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工业需水量呈现缓慢减少态势,生态及三产需水量逐年增加,农业灌溉需水量呈下降趋势;②在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力度、增加节水技术投资的前提下,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注重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满足黄河流域下一阶段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③为保障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要调整流域水资源管理策略,提高节水程度,促进流域产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9.
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包括农药化肥施用强度、植被覆盖率、环保投资占GDP比例、水土流失率、水环境自净能力和土壤侵蚀强度等6个指标的饮用水水源地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构建长江江苏段生态风险评价模型。以长江江浦-浦口水源地为例,利用遥感软件及地理信息系统(RS/GIS)量化生态风险评价的指标,计算得到江浦-浦口水源地生态风险值为0.3657,处于较低风险度范围。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是我国最缺水的省份之一,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甘肃省生活、工业、农业和生态用水的重要供水水源。研究紧密围绕甘肃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通过对全省地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时空分布和开发利用条件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兼顾考虑工农业供水和地下水系统水资源保护,因地制宜确定维持地下水良性循环的合理生态水位(埋深)控制目标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的总量(可开采量)控制目标,形成全省地下水开发利用管理红线方案,为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和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