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乌东德水电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以实现"智慧电站"、"调控一体化"和"无人值班"等为目标,这注定了乌东德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复杂性。经全面梳理分析乌东德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网络结构表明,其可靠成熟的通信网络设计,是乌东德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稳定运行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2.
三峡右岸电站监控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右岸电站监控系统以国产计算机监控系统为基础,通过借鉴三峡左岸电站的监控系统的成功投运经验,并充分考虑用户需求,历时2年设计、研发、调试、投运,现已在三峡右岸电站全面投产。分析了三峡右岸电站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数据采集、网络安全、管理支撑等功能的设计过程,介绍了监控系统的当前投运状况,并讨论了三峡右岸电站在水电站监控...  相似文献   

3.
大干沟水电站为坝后引水混合式电站,总装机容量2×10 MW,占格尔木电网总容量的23%,是该网内单机容量最大的电站。为保证电能质量和安全经济运行,机电和金属结构方面采用了步进式电液调速器、微机监控系统、气垫式调压室、波纹管补偿器等一些新技术。该电站的一些做法亦可供有关设计运行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4.
马来西亚沐若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是在满足沐若水电站EPC合同和遵循我国相关规程规范的基础上,针对电站监控范围广、对象多等特点,兼顾当地电网及用户要求,为保证电站安全运行而设计的。主要介绍了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系统结构、系统设备配置及主要特点。系统实现了对水轮发电机组、主变压器、275 kV开关站等设备的实时监控及洪水报警功能。该设计方案可以为今后类似电站项目的监控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三峡右岸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人机界面开发的背景,及其集成性、开放性、实时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继承性等特点;阐述了右岸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人机界面开发在三峡左岸电站基础上的继承与优化,并针对三峡电站和金沙江流域等多电站群的计算机监控系统人机界面开发与设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展望,为不同系统平台之间的成功嫁接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6.
溪洛渡电站左、右岸电站统一监控,共享数据库,"一厂两调"和"调控一体化"的技术特点,注定了溪洛渡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复杂性。全面分析梳理了溪洛渡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网络结构,其可靠成熟的通信网络,为溪洛渡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三峡右岸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人机界面开发的背景及其集成性、开放性、实时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继承性等特点,阐述了三峡右岸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人机界面开发在三峡左岸电站基础上的继承与优化,并针对三峡水电站和金沙江流域等多电站群的计算机监控系统人机界面开发与设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展望,为不同系统平台之间的成功嫁接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8.
吴刚  周强  易先举 《人民长江》2009,40(2):16-18
三峡右岸电站及地下电站分别装设了12台及6台700 MW水轮发电机组,两电站500 kV母线之间设置有一回联络线,电站监控系统采取了统一设计、分步实施方案。就右岸电站及地下电站工程规模、时间跨度及调度运行方式等方面对监控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的影响进行了具体分析,对独立系统及一体化设计两种设计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并对采用一体化设计方案的监控系统结构、设备配置及系统功能设计等方面采取的相应措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根据电站特点,设计1套对电站的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等电气设备的监控系统,及上下游水位、橡皮坝、泄洪闸实时检测系统.实现少人或无人值班,减少人为误操作,为类似电站监控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西南地区某大型水电站通风空调监控系统的工程设计为例,对大型水电站通风空调监控系统采用大监控系统及大数据库的设计方式进行了探索,对系统结构、组成、功能等方面做了总体介绍,提出通风空调监控系统优化设计方案。该系统具有设备布置简单、配置性价比高、技术先进、运行方便等特点,满足电站生产运行要求,为进行电站智能化建设进行了有益地探索。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水工金属结构存在的缺乏实时在线监测、监测数据存储及传输方式落后、缺少远程共享管理平台及实时安全评估机制等问题,构建了一套可支持数据动态采集、数据高效存储及实时传输、实现远程监控及实时安全评估的水工金属结构远程监控及安全管理系统,建立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运行流程。在此基础上,对基于信息采集终端的运行状态数据采集与收发技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数据传递方法及管理平台和分类分层方法以及安全度概念的安全评估机制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云南某水电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泵站自动化和运行管理系统的无缝集成及网络化,研制基于富互联网应用(RIA)架构的高港泵站信息管理系统.高港泵站信息化系统采用4层结构框图,最下层泵站自动化系统,利用 JX-300 DCS 集散控制系统实现对数据的采集和控制;中间层泵站信息管理系统,对各种实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存储,提供实时运行数据的浏览和查询服务;引江河管理处或上级调度管理部门实现调度和日常管理.为保证系统安全运行,不同层之间按照安全要求等级的不同设置相应的网间隔离装置.系统采用 Silverlight 的 RIA 架构,开发泵站运行远程监控和日常管理平台,以实现具体功能.经过近1 a 的测试和试运行,系统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实现泵站运行调度管理网络化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抽水蓄能电站尚未形成系统化、智能化站内作业闭环管控体系,缺乏针对生产活动中作业人员的有效技术管控手段,导致人为事故多发,难以满足当前智能电站的建设和发展问题,设计建立平台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智能作业安全管控系统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将抽水蓄能电站运维作业中的两票管理、临时接地线管理、安全工器具管理、二次压板管理等各...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柘林水电站DG型分布式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案,以及应用情况。通过一年多的试运行情况来看,系统总体基本正常。系统在通讯、电源、测控装置、数据管理等部分具有先进性和可靠性等特点。但同时在防雷、传感器、采集软件、通讯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总的来看,该系统的运行给整个大坝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泵站信息化是水利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整个水利工程调度、优化的基础。针对泵站运行维护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的需求,分析了泵站信息化系统的组成,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以4层体系结构(自底向上分别为现地级、站控级、管理级和调度级)来组织泵站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围绕泵站计算机监控、泵站主设备状态监测、泵站工程安全监测以及泵站信息管理等泵站信息化核心内容,分析了各应用系统的作用与功能,并将开发的各个应用系统应用在泰州引江河、钱塘江灌区以及南水北调等多个泵站中,有效地提升了泵站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水平。结合多年来在泵站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实践与体会,指出了目前泵站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新安江水电厂大坝安全自动化监测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系统功能以及维护和管理.大坝安全运行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和实践,实现了大坝监测系统的动态管理,为各级大坝安全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工作平台,提高了水电厂大坝安全工作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17.
大坝安全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坝安全是水电站安全运行的首要条件,大坝安全监测已成为水电站建设和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必测项目。随着坝工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现代仪器、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传统监测仪器的基础上,涌现出了一大批新型的监测技术,并在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对国内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设备、仪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大坝在变形、渗流、压力(应力)、应变、温度及环境量等安全监测项目中所使用的新设备、新技术,详细介绍了各类监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进一步阐明了大坝安全监测仪器选择及布设的基本依据以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对当代大坝安全监测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展望,为今后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张河湾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结构配置和功能特点。该系统实现了对张河湾水电站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控制、保护、调节、数据采集,以及运行参数自动记录等功能,实现了电站"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的运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从四川锅浪跷水电站施工期水情测报系统的建设目标、设计原则与要求入手,介绍了系统遥测站网布设、系统遥测站结构及功能、传感器选型、通信方式、电源、防雷等设计方案,以及系统中心站网络平台及应用软件功能配置方案。该系统设计方案顺利实施和按期投运后,系统运行稳定,从流域上遥测站自动采集雨水情数据,到传送至中心站自动处理、存储、统计分析,再自动发布到最终用户,中间过程不需要人工干预,基本实现了无人值守运行。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