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在传统无速度传感器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基础之上进行了改进,引入了变结构控制和无速度传感器技术,设计出电机定子磁链控制器和电磁转矩控制器,并应用Lyapunov第二方法推导出转子转速和定子电阻辨识方程。通过Matlab/Simulink的仿真,验证了改进后的系统比传统系统具有更好的稳态性能,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郝晓弘  高超  李桂素  冯磊 《电气传动》2007,37(7):26-28,31
直接转矩控制是一种高性能的交流传动控制系统,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的研究代表了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一个发展方向.在空间矢量模型基础上,介绍一种新的无速度传感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直接转矩控制,它能降低稳态时转矩、磁链和速度的波动.在全速范围无速度传感器应用中,能产生更好的稳态性能的同时保留了DTC的暂态优点.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有着比传统的DTC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直接转矩控制技术以结构简单、动态响应快、鲁棒性强等优点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传统直接转矩控制也存在转矩波动大、低速性能差等不足.将空间矢量调制技术(SVM)与直接转矩控制相结合为解决这一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然而采用PI控制的空间矢量转矩控制系统对系统外部扰动、参数摄动的鲁棒性较差.提出一种基于变结构PI的直接转...  相似文献   

4.
将变结构滑模控制的原理引入到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以改善系统的动态及稳态性能,并用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当今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的热点难点,分析了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PFGA)速度快、逻辑门数多的优势,实现了自适应无速度传感方案。并以高精度定子磁链圆为目标,提出了磁链圆闭环的方案。仿真结果论证了FPGA在实现调速方案上的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直接转矩控制是一种高性能的交流传动控制系统,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的研究代表了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一个发展方向.在空间矢量模型基础上,介绍一种新的无速度传感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直接转矩控制,它能降低稳态时转矩、磁链和速度的波动.在全速范围无速度传感器应用中,能产生更好的稳态性能的同时保留了DTC的暂态优点.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有着比传统的DTC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在级联多电平直接转矩控制中,通过引入错时采样空间矢量调制法,采用PI调节与错时采样空间矢量调制,摒弃开关向量表与滞环比较器,可以克服传统直接转矩控制开关向量表复杂、波形质量差、转矩脉动大、开关频率不定等缺点。无速度传感器技术的使用可提高可靠性与降低成本。与其他多电平空间矢量算法相比,其功率单元使用均衡,执行效率高,易于实现,可保证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的实时性。通过仿真对这一方法进行了证明。  相似文献   

8.
无速度传感器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自适应观测器,观测器的增益和速度自适应律决定了观测器的性能.传统采用极点配置方法的自适应观测器存在区域不稳定的问题,在此针对该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观测器.在DSP电机开发平台上实现了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MRAS方法的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模型参考自适应应用于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取代了传统的积分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系统的无速度传感器运行。针对2.2kW异步电机,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对电机定子磁链的观测精度高,速度运算比较准确,尤其是在较低转速下仍能保持较高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交互式模型参与自适应理论提出了直接转矩控制的无速度传感器方案。参与模型和可调模型使用交互式MRAS方法,系统在电机的转速和定子电阻的辨间切换。由于消除了积分和电机漏感对算法的影响,该法对电机在低速的工况下具有鲁棒性。对定子电阻的辨识可使得直接转矩控制的低速性能得到改善,提高磁链模型的输出精度。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李飞科  陈锐坚  徐政  陈平 《电力电子技术》2007,41(10):69-70,109
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预测控制方法的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DTC)系统方案.根据转矩和定子磁链的误差,计算下一个控制周期输出的电压矢量,使该误差趋于零,并采用SVPWM调制方式合成该电压矢量,使开关频率恒定;选择合适的磁链检测方法,并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MRAS)方法实现了无速度传感器的转速检测.在自主设计的变频器样机上实现了该系统方案,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实验结果,并验证了系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一种主轴砂轮线速度在80 m/s以上的高速精密轧辊磨床,以主轴异步电机YVF160L-2和逆变器的数学模型为基础,采用空间电压矢量调制(SVM)与直接转矩控制(DTC)相结合的SVM-DTC方案,减少轧辊磨头砂轮主轴运行时的转矩脉动;并利用模型参考自适应器建立了速度观测器,实现高速精密轧辊磨头主轴电机无速度传感的闭环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辨识速度的SVM-DTC系统能有效改善主轴电机运行时定子磁链和输出轴转矩的波动,控制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3.
郑勇  潘峰 《电气技术》2012,(12):13-17
针对异步电机传统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转矩脉动大,以及因电机负载波动等因素使调速性能变差的问题。构造了基于滑模变结构和SVM-DTC异步电机调速系统。仿真结果验证该策略减小异步电机的转矩和磁链脉动,对参数变化、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使得电机转速响应加快。  相似文献   

14.
邓国璋 《电气自动化》2010,32(6):7-9,18
提出一种新型变结构控制策略,以解决感应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转矩波动大,低速性能差,以及逆变器开关频率不固定等问题。在变结构控制中采用带有线性区间的非线性控制结构,既能利用非线性特性抵偿内外扰的影响,又能实现系统在原点附近无抖振,在保证变结构控制快速性和鲁棒性的同时,有效改善了系统的性能。结合电机数学模型设计了相应的控制律,通过Lyapunov分析证明了系统的全局渐近稳定性。仿真结果证明了本文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磁链区间细分控制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电压空间矢量对定子磁链幅值和磁通角的不同影响,指出了传统开关控制表在定子磁链幅值和磁通角变化相矛盾时所存在的缺陷.在6区间圆形磁链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12磁链区间细分控制的控制策略及其实现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8个电压空间矢量,有效地避免了定子磁链幅值和磁通角变化相矛盾时对系统转速与转矩的不利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是可行的,能使系统起动响应速度加快,并具有良好的转速与转矩控制性能,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与对定子磁链相位角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矩阵变换器供电的感应电机DTC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矩阵变换器供电的电机系统,空间矢量调制法只能实现简单的开环VVVF控制且对输入电压抗干扰性能差.基于矩阵变换器开关状态的分析,把矩阵变换器视为直流母线电压为输入线电压的电压源逆变器,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矩阵变换器供电的感应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可行性.通过对矩阵变换器输入线电压为高、中、低3种情况下直接转矩控制转矩脉动的分析,得出了一种有效减小转矩脉动的控制方法.输入电压非正常下的仿真结果表明矩阵变换器供电的感应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对输入电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横向磁通永磁电机(TFPMM)因结构特殊,存在功率因数低、转矩脉动大等问题,需要改进控制算法来降低电机的转矩脉动,改善控制系统性能。在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DTC)基础上提出空间矢量调制(SVM)的DTC策略,以改善传统控制策略中电流、磁链控制不精确,转矩脉动大的问题。针对TFPMM齿槽转矩比较大的问题,将电机齿槽转矩拟合成电角度的表达式,补偿到转矩观测器输出端,使转矩观测器能观测齿槽转矩分量,起到抑制齿槽转矩脉动的作用。仿真结果验证SVM-DTC比传统DTC的电流波形更平滑,磁链控制更精确。采用齿槽转矩补偿的方法后电机转矩脉动显著减小,验证了补偿控制算法的有效性。改进的控制算法提高了电机控制系统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8.
基于自适应观测器的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DTC系统的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Matlab/Simulink下搭建了一个基于自适应观测器的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 control,DTC)系统仿真平台,建立了鲁棒自适应全阶状态观测器并给出了基于鲁棒观测器的速度辨识律.应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观测器的增益借助于Matlab中的LMI工具箱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得到.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稳态性能,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DTC)系统存在转矩和磁链脉动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离散空间矢量调制(DSVM)的DTC系统。根据转矩、磁链误差和速度的不同,在高低速应用小同的开关表,达到改善异步电动机运行性能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明显改善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脉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