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研究了Linux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管理,包括页表结构、内存分配策略、线性地址区间结构,线性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从进程调度、内存的:分配方式、寻址方式等几个方面讨论了Windows98 SE对于32位和16位应用程序的运行机制,并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3.
Windows95的问世、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给PC用户带来的首要问题就是内存(RAM)的不足,每增加4MB的内存就要花上1000多元人民币。本文所介绍的SoftRAM95是一种高效的内存(RAM)倍增软件,它可以在不影响或很少影响应用软件运行效率的情况下,将系统内存增加1倍,它是解决用户PC机内存不足问题的即经济又简便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该文针对可编程控制器在线调试中静态地址可变的问题,分析了监控变量的地址分布是影 响实时性效率的关键因素,提出一种地址自动生成方法.在调试状态时动态映射地址,通过调试表分配连续内存,达到最小通信时间.测试结果表明可大大提高调试速度和调试效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W ebitOS的内存分配和回收策略容易形成多个碎片的问题,分别提出了内存分配过程中的内存分配优化算法(AOA)和内存回收过程中的内存回收优化算法(COA)。AOA算法在内存分配过程中通过设定一个可分割阀值避免小碎片的产生;COA算法在内存回收过程中将地址连续的内存块合并成较大的空闲区,减少链表中小空闲区数目,提高了内存空间的利用率。实验结果表明,内存分配优化算法(AOA)和内存回收优化算法(COA)缩短系统响应时间,适用于资源受限环境下开发嵌入式实时应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WinCE平台的应用程序移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满足嵌入式系统应用软件需求,快速地在嵌入式系统中进行应用软件的开发,采用了将基于桌面Windows应用程序移植到嵌入式系统中进行开发和应用的方法.为此针对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 CE的特性以及它的编译环境EVC的特点,研究了Win 32 API和Windows CE API和基于类库MFC和Windows CE MFC在开发和移植过程中的不同之处,提出了程序的移植策略和移植步骤.通过该方法我们成功的将某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移植到嵌入式系统中进行了开发和应用,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实践表明应用这种软件移植方法是加快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效率和提高软件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空间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对软件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vxWorks嵌入式软件的内存扩展管理设计.详细论述了VxWorks内存管理的优势和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内存管理动态申请空间静态化的整体方案设计,将内存分配、消息体制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避免系统长时间运行的内存碎片问题,保障了操作系统的可靠性.实践证明了设计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在工业及军事领域系统控制的应用中,嵌入式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WindowsCE系统及其应用程序开发技术因其简单灵活的开发方式和美观友好的用户界面等优点而受到嵌入式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的喜爱。本文以Idea6410开发板为Windows CE系统的目标设备,研究了Windows CE的系统定制与应用程序开发方法,通过简单程序的设计与调试,得到并验证了Windows CE系统定制方法、软件开发环境的架构方法和应用程序设计与调试的基本流程,为Windows CE软件在工程中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对Windows的环境做了简单介绍,并与DOS环境作了比较,阐述了Win32API在Windows环境中的功能和作用,分析了API的实现原理,说明了Windows环境中应用程序通过API和底层硬件通信的调用方法,并结合Windows串行通信的实例着重介绍了基于API接口编程方法,从而解决了在Windows环境下的串行通信问题。  相似文献   

10.
"龙腾"R2微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内存是一种管理物理内存资源的技术,将虚拟地址空间映像到物理地址空间。提出了一种设计32位超标量微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体系结构的方法,实现了访存和访I/O的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讨论了TLB(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设计中的关键技术以及在段、块或页的基础上提供的访问保护,满足了“龙腾”R2微处理器芯片的设计要求。整个芯片采用0.18μmCMOS工艺实现,芯片面积在4.8 mm×5.2 mm之内,核心频率超过233 MHz,功耗小于1.5 W。  相似文献   

11.
为保护Windows虚拟机中进程的内存和系统调用执行路径免受恶意代码的威胁,提出了一种基于KVM的虚拟机用户进程防护方案。结合硬件虚拟化技术,为Windows虚拟机构造一份影子内核以绕过恶意代码对原内核系统调用路径的挂钩,保护进程系统调用路径的安全。同时,在监控代理中过滤跨进程系统调用,在KVM中拦截虚拟机页表切换行为并监控虚拟机断点异常与调试异常,保护进程内存的安全。另外,构造影子监控代理,实现对虚拟机监控代理内存的安全防护。最后,实现了基于KVM的虚拟机用户进程防护系统VMPPS,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系统测试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性能损失可接受范围内,进程内存与进程系统调用执行路径能够得到有效防护。  相似文献   

12.
基于PDA和GPS OEM板的GPS信息解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并开发了一个基于PDA和GPS OEM板的GPS信息解码系统.在Windows CE平台上创建了一个串口通信类来实现PDA和GPS OEM板的串口通信,根据GPS数据的格式创建了相应的GPS数据类,查找数据块头字段和校验码校验来找出完整正确的GPS数据块,通过内存复制的形式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3.
将基于WindowsCE实现低比特率视频通信作为研究方向 ,主要论述了以下问题 :介绍了WindowsCE的通信编程方法 ,重点描述了WindowsCE调制解调器通信技术的特点和编程方法 ;实现了一个基于WindowsCE的H .2 6 3视频信号接收解码方案 ;设计了一个快速设备无关位图的显示方法 .该软件具有硬件开放、传输解码速度快、误码率低、显示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Windows CE平台上开发采集板驱动程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indows CE是一个新的、待深入开发的操作系统,能够适应广泛的系统需求,在最新一代的工业和家用电子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简单介绍了Windows CE驱动的系统结构,以在分光光度计研制过程中应用的艾讯AX10410A型高速数据采集板为例,介绍了Windows CE操作系统的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过程。经过测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PC10 4是测控领域常用的嵌入式硬件平台。在使用其作为在线 TOC分析仪的控制单元时 ,关键问题是选择一个适合的操作系统。根据在线 TOC分析仪的特点 ,操作系统应具备支持 X86系列处理器、支持多任务、支持 TCP/ IP网络协议、实时性要求不高的特点。在PC10 4支持的 Microsoft族的操作系统中 ,嵌入式 Windows NT 4.0和 Windows CE都满足上述条件。 Windows CE是针对手持设备而设计 ,而嵌入式 Windows NT4.0是从 Win-dows NT4.0削减得到的 ,支持完整的 API,更加适合在线 TOC分析仪的设计。目标设计器和组件设计器是嵌入式 Windows NT 4.0的两个生成工具。它们是以模块化的方式削减 Windows NT4.0的内核 ,得到自定义的嵌入式 Windows NT4.0。在嵌入式Windows NT 4.0上进行应用软件开发 ,与通用软件开发的区别不大 ,从而可以加速产品市场化的速度。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Window CE设备驱动的基本模型并分析了IIC总线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流接口驱动的体系架构。详细阐述了IIC接口驱动的实现过程,并且将驱动的封装移植到Windows CE中。  相似文献   

17.
针对CMAC网络在输入维数高、量化间距小、样本数量多的情况下导致虚拟存储空间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多维存储结构的B样条CMAC网络概念映射方法,无需增加虚拟空间到物理空间的hash映射,避免了地址碰撞问题,与其他映射方法相比,由于该方法只映射量化空间中少量的有规律的地址单元,使得该映射方法实际所需虚拟地址空间远小于其他方法,从而在存储空间受限情况下,可以显著提高网络的学习精度和泛化能力.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在新的映射方法下,B样条CMAC比常规CMAC学习精度高,学习速度快,泛化能力强,对相同结构的B样条CMAC网络,新的映射方法在存储空间大小、学习能力和泛化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现有的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Windows CE.NET的串行通信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基于Windows CE.NET的嵌入式单板机与单片机间通信。设计了单板机SBC84500VEA与8051C单片机RS-232通信的硬件连接,定制了支持串行通信的Windows CE平台,编制了Windows CE下和单片机下串行通信的软件,实现了SBC84500VEA与8051C单片机的RS-232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