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动络筒机以其生产的高效,产品的优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纺织厂家的欢迎,其主体由若干个络纱单元组成。自动络筒机络纱单元工艺过程是这样的:纱线从插纱锭的管纱上引出后,依次进入气圈控制器──(自动调速监测器)[注1]──预清纱器──张力装置──捻接器──电子清纱器[注2]──到达槽筒表面,最后被卷绕到简管上形成筒子。现对有关装置作如下介绍。一、气田控制器管纱在退绕过程中,从满管到空管其退绕张力是不同的。采用气圈控制器能有效地降低和控制气圈张力,还能防止在高速退绕中管纱可能产生的脱圈。目前有两种类型的气因控制器…  相似文献   

2.
络筒机速度提高时,常因脱圈而造成断头增加。由生产实践证明:脱圈断头发生的位置多数在管纱的底部,而绝大部分为束纱层。由于退绕的纱线与管纱上的纱圈发生摩擦,将其余的纱圈带下来。这时管纱上形成单气圈退绕,纱圈在卷装上的卷绕点A与退绕点C之间有差距AC,如图1所示,自退绕点C到B点,纱线和卷装锥形表面紧贴在AB纱段退解移动时的方向上。纱线与卷装锥面上的纱层发生摩擦,从而增加了退绕张力。同时随着退绕过程的进行,气圈高度不断增加,则CB纱段对空管的包围角亦逐渐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产1332M型络筒机一般采用500~600米/分速度和100毫米以下短导纱距离进行管纱退绕;纱线自螺旋形分布的管纱圆锥体表面分离时,产生回转运动形成气圈,气圈的大小直接受车速、导纱距离的影响。当高速退绕时(车速在600米/分以上),气圈直径增大,纱线和导纱钩下方的张力座发生摩擦,形成沟槽,在实际生产中有以下弊端: 1.增加纱线张力,破坏其内在结构及物理性能,强力损失5%,条干CV值恶化0.6%。 2.在3~7毫米毛羽数增高3.5%。 3.断头增多,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圈破裂器均匀纱线张力的方法,最初是在精纺机上安装气圈环。格里兴(Grir-hin)和蒂巴(De,Bann)都对精纺机上纺纱时采用气圈环作了实验分析,提出气圈环可以减小和均匀纺纱张力。近年来,随着高速络纱的发展,气圈破裂器也引进到络纱工艺,来均匀纱线高速轴向退绕张力。当代新型高速自动  相似文献   

5.
我公司是专业生产涤纶缝纫线的外向型骨干企业 ,其中有使用铝线管的大卷装捻线机( FAT2 1— 1 0 0 ) 2 5台。通过捻线机加工成的管纱 ,需在络筒机上络成符合用户要求的筒纱后出售 ,空管需通过输送带流回到空管纱包内。由于空纱管之间的相互撞击 ,纱管表面边缘产生毛刺、变形 ,从而影响生产 ,造成浪费。( 1 )由于纱管表面毛刺和纱管边缘的变形 ,影响了管纱在退绕过程中的气圈正常回转 ,造成退绕时断头增多。 ( 2 )由于纱管边缘变形造成同捻线锭子的过紧配合 ,插管和落纱时都很困难 ,影响了落纱工的生活 ,加大了劳动强度。 ( 3)因纱管变形 ,…  相似文献   

6.
毛羽是衡量纱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细纱和络筒工序对纱线毛羽的影响最大。在ESPERO-M型自动络筒机上进行毛羽控制纺纱实验,探讨了络纱速度、络纱张力及管纱大小对3种不同纱支纱线毛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纱线毛羽随着络纱速度增加而增加;纱线毛羽数并不完全随张力增加而增加,当纱线控制器气压在50~80mbar之间时,纱线有害毛羽随张力的增加先减后增;当管纱由顶端退绕到底端时络纱毛羽增加。  相似文献   

7.
秦贞俊 《纺织器材》2009,36(Z1):64-65
基于络筒工序细纱管纱高速退绕因自身摩擦、纱线张力的影响使纱线毛羽增加的现状,提出在自动络筒机上加装气圈控制器或加装PERLA-A型涡流毛羽减少装置,不仅将使毛羽明显减少,还可提高纱线强力,并具有其它积极效果。通过在相同工艺条件下自动络筒机加工同号数紧密纱与普通纱的不同毛羽增加情况对比,分析认为产生毛羽的根源是细纱工序,并非是自动络筒机加工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A513F型细纱机上,如果控制钢领板升降的小电机烧坏,落纱时,就必须用手转动摇把轴50~60圈,才能将钢领板从满纱位置降至落纱位置(卷绕动程为180毫米)。手动慢降钢领板,会在管纱表面从上至下形成一层有30多圈的“密绕层”,生产上称之为长头纱。此层纱在1332M型槽筒车上不易退绕,一般必须手工退绕。  相似文献   

9.
毛羽是衡量纱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细纱和络筒工序对纱线毛羽的影响最大。现研究ESPERO-M型自动络筒机毛羽控制问题,探讨络纱速度、络纱张力及管纱大小对三种不同纱支纱线毛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纱线毛羽随着络纱速度增加而增加;纱线毛羽数并不完全随张力增加而增加,当纱线控制器气压在50mbar~80mbar之间时,纱线有害毛羽随张力的增加先减后增;当管纱由顶端退绕到底端时,络纱毛羽增加。  相似文献   

10.
当代国际、国内普遍应用的高速自动络筒机上都装有气圈破裂器,以均匀纱线高速轴向退绕张力,减少和防止脱圈断头,达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关于络纱工序中气圈破裂器的作  相似文献   

11.
总结络筒过程中乱纱、夹回丝、小辫子纱、双纱纱疵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分析了细纱管纱脱圈、大吸嘴与筒纱距离、张力盒作用不良、结头动作频繁、筒纱与槽筒接触不良对筒纱乱纱纱疵的影响,并介绍了预防筒纱夹回丝、小辫子纱、双纱纱疵的技术要点。认为做好细纱管纱成形工作和张力盒、捻接器等部件的检修工作可以有效降低乱纱纱疵的发生;合理设置络筒工艺和做好各部清洁工作才能更好的减少筒纱各类纱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石光  徐莉 《纺织器材》2013,40(2):23-26
毛羽是衡量纱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细纱和络筒工序对于纱线毛羽的影响最大,对此研究了ESPERO-M型自动络筒机毛羽控制问题,通过纺纱试验探讨了三个主要工艺参数:络纱速度、络纱张力及管纱大小对三种不同纱号纱线毛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纱线毛羽随着络纱速度增加而增加;纱线毛羽数并不完全随张力增加而增加,当纱线控制器气压在5.0kPa~8.0kPa时,纱线有害毛羽随张力的增加先减后增;当管纱由顶端退绕到底端时,络纱毛羽增加。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生产中纱线在卷绕及织造退绕中的速度都很高。尤其是退绕速度增加许多 ,高速退绕使纱线产生的短片段张力峰值对纱线质量极为不利。在不同物理条件下 ,如卷绕速度增加过大给纱线带来的损伤是值得研究的。1 纱线从满纱到空管不同区段张力的变化  试验表明纱线从满管到空管退绕全过程分三个区段 ,各区段中纱线张力受到不同的作用。( 1 )纱线退绕及气圈形成区 (从纱管到第一导纱器之间 ) :当纱线从固定的纱管上部退绕时 ,纱线运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 ,包括沿着轴向的纵向运动及退绕点沿轴向的圆周运动。由于纱线绕纱管轴作回转运动 ,当退…  相似文献   

14.
选择适当的叶子板升降全程,以满足大纱阶段必要的气圈高度,使气圈不致过于平直;压缩小纱阶段的气圈高度,使气圈不致过大,减少张力及其变化,达到减少大、小纱断头的目的。生产实践证明,细纱机中纱阶段因气圈适宜,张力稳定,其断头比大、小纱时要减少.因此,我们在分析 A512型细纱机卷绕机构运动的基础上,对部分结构进行了改进,并改革了卷绕链轮,使大纱断头有所降低。一、机构动作简述采用大卷装长成形后,必然会带来大纱与小纱时由于气圈过大或过小,张力不适而增加断头。为此制造厂为了更好地控制大、小纱阶段适宜的气圈高度,设计了  相似文献   

15.
<正>缕纱测长器是纺织企业及有纺织专业的院校使用频率较高的设备,测试中可6个管纱同时进行测试,但当送检管纱少于6个或送检的是筒子纱时,就会出现预加张力无法精确控制、纱线无法正常退绕(退绕阻力偏大)等问题,造成较大的测试偏差。为此,我们对YG086C型缕纱测长器进行了改造。首先,拆除原有的集体加压装置,将测长器前排横动器上的导纱钩(接近纱框部分的)改成单独张力片加压装置,使测试纱线长度时可根据纱线  相似文献   

16.
李海山 《纺织器材》2011,38(6):46-47
1筒子纱(宝塔纱)底纱退绕效率低下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筒子纱(宝塔纱)退绕时,遇锥形纱管顶端的边沿毛刺,极易发生退绕断头,尤其超细号筒子纱退绕时断头甚至会达100%,不仅影响整经工序、并纱工序、织造工序(喷气纬)的效率,同时造成大量的筒脚退绕回丝,更严重是因超细号底纱接头困难  相似文献   

17.
使用细纱机气圈环可获得低张力的稳定气圈(钢丝圈较轻)或者在相同条件下可达到较高的锭速和增加卷绕高度。气圈环的效果明显地取决于底部卷绕终了时的气圈高度。一般它由以下比值来评定:即钢领到气圈环间的下端气圈高度和导纱钩到钢领间的总高度之间的比值。当气圈环效果较大时,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弄明白环锭细纱机纺纱张力To与有关因素的关系,从三维的气圈方程求得,仅计离心力时气圈纱曲线近似是平面上正弦曲线,定义域为[0,π];再从三维的气圈张力参数p计算式求得二维的气圈张力参数pz和pp,确定气圈纱曲线形状和张力,纱张力To=mω2 p2p。在一落纱期间,纱张力To主要随气圈高度h和卷绕直径dw变化。实例计算结果表明,筒管底部直径放大使做管底时纱张力To降低;做管身时纱张力To逐渐增大,做管顶时纱张力To迅速增至最大。恒张力纺纱纱中张力To不变,它要求锭速ω做调节变化,锭速ω随着气圈高度h变化作调节称为基本调节,其规律是hω为常数;随卷绕直径dw变化作调节称为逐层调节,其规律是ωd槡w为常数,最后按实例草拟锭速变化曲线图。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化学纤维工业的发展,化纤在纺织原料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由于化纤纱强力大,卷绕张力增加,致使槽筒式络简机上使用的塑料槽筒磨蚀现象严重,尤其是在涤纶、锥纶、睛纶等化纤的纯纺、化纤与棉、毛混纺纱和塑料槽筒间的强烈摩擦而产生的静电大量聚集(有关资料介绍:在卷绕20支纯涤纶时其摩  相似文献   

20.
1.筒子纱的退绕张力整经机上的经纱张力随整经机的机构及附属装置不同而异。纱线本身的张力与退绕时的速度有关。影响张力的因素有:(a) 卷装形状;(b) 整经速度;(c) 前置罗拉装置;(d) 筒子上端与张力补偿装置的距离;(e) 张力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