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弹指一挥间,中国的办公自动化到现在,已经历时30年。2004年提出MOHO-Mobile Office、Home Office的理念,预言手持电脑、智能手机将领跑移动互联网。2008年指出MOHO时代已经来临。2010年1月27日苹果公司发布iPad,2011年3月3日又发布iPad2。2011年3月3日凌晨消息,乔布斯宣布iPhone出货量超  相似文献   

2.
正弹指一挥间,从1983年提出办公自动化OA到现在,已经历时30年。我们始终关注着OA的发展趋势并及时指出各发展阶段的特点。2004年在电子政务进入成熟时期时,我们现代办公的发展趋势是MOHO-Mobile Office、Home Office,我们注册了MOHO,并预言手持电脑、智能手机将领跑移动互联网。2008年我们指出MOHO时代已经来临。2010年1月27日苹果公司发布ipad平板电脑,2011年3月3日苹果公司又发布了ipad2.2011年3月3日凌晨消息,乔布斯宣布智能手机iphone  相似文献   

3.
《个人电脑》2010,(4):89-89
2010年3月6日.随着Microsoft Office 2010发布日期的逐渐临近.微软特别为通过零售渠道购买正版Microsoft Office 2007的广大用户推出Microsoft Office 2010技术保障计划。参与该计划的用户只需依照流程便可轻松地在Microsoft Office 2010正式发布之后进行免费升级。该计划旨在针对那些准备在近期购买微软正版Microsoft Office2007零售全包装产品、Microsoft Office 2007随机版无介质许可包产品、或预装了Microsoft Office 2007家庭和学生版的新电脑的广大用户.  相似文献   

4.
办公软件6月1日,微软正式面向中国用户发布Office for Mac2011中文版办公软件。这是微软首次发布中文版本的Officefor Mac产品。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是由微软中国研发团队专为中文用户打造。Office for Mac 2011中文版具有三大特点:兼容性、熟悉性和专业性。  相似文献   

5.
1999年3月4日,微软 公司正式发布中文Office2000测试版。总数达21000份以上的中文Office 2000测试版将于近期分发,这是迄今为止微软在国内开展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软件评测。  相似文献   

6.
历时一年多宣传、炒做并经数万人测试的Office2000中文版将于8月30日正式发布。Office 2000中由Office 97改进而来和新增的功能有3000多项,尽管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可能不会将这些功能一一接触,但下列的一些主要特色将会是用户选择Office 2000的主要理由。 Web为中心虽然名字仍叫Office,但Office 2000的应用却已经远远超出了办公室的范围。今天的Office 2000完全以Web为中心。微软在Office 97中就已经加入了Web功  相似文献   

7.
正弹指一挥间,中国的办公自动化从开始到现在,已经历时28年。本刊始终关注着OA的发展趋势并及时指出各发展阶段的特点。2004年本刊提出MOHO-Mobile Office、Home Office是现代办公的发展趋势,我刊註册了MOHO,并预言手持电脑、智能手机将领跑移动互联网。2008年本刊指出MOHO时代已经来临。2010年1月27日苹果公司发布iPad平  相似文献   

8.
档案     
《计算机》1999,(13)
微软正式发布Explorer5.0 近日,微软公司正式发布新一代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5.0,包括中文在内的10种语言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5.0正式版已经上网,在微软网站免费供广大网民下载。 Internet Explorer5.0能够使用户上网浏览更快更方便。对于用户上网通常要做的一些事情,如搜索、浏览、组织或访问用户所需的信息等等,Internet Explorer5.0都进行了简化或是自动化处理,从而使用户能够获得更为精彩的上网经历。 中文Office 2000亮相申城 3月23日,微软公司在上海举办产品新闻报告会,介绍Office 2000中文版的一系列新技术,并发布中文Office 2000测试版。 Office 2000是微软公司新一代办公套件,其功能特性在Office 97的基础上又有了全面更新和增强,尤其是在网络和Internet成为计算技术的发展方向时,Office 2000把Internet的信息创建,发布和共享紧密高效的集成在一起,并且沿袭了早先Office各种版本的友好用户界面,使得技术进步和软件升级对用户十分简便。  相似文献   

9.
微软日前发布了Office for Mac2011简体中文版的免费试用版,这也是微软全球首次发布中文版的Office forMac套装软件。值得一提的是,该版Office并非简单的英文版本的汉化版,它经由微软西雅图、硅谷、北京三个团  相似文献   

10.
Office 2000中文版发布了,1999年8月30日,中国大饭店。发布会办的很隆重,会场布置也很精美,彩灯、靓图加5分钟一次的生日快乐歌,大公司大产品大气派,毕竟非一般公司产品可比;与会的观众显然很踊跃也很守时,发布会前半小时,会议厅外的休息椅上就已经没有了空位子;现场热卖中的 Office 2000不到一小时已经售出4套,当然全是单位购买行为;伴着  相似文献   

11.
金秋时节的9月,天气已经一天天开始凉了,下面给大家带来本期的评论和报道。  软件★Office 2003网上遭泄密 微软被迫提前发布微软9月12日表示,它将允许一些商业用户下载新的Office桌面应用软件集,比原计划提前了两个星期。微软表示,Office 2003和微软OneNote应用软件将在9月15日发布给那些签署企业协议和软件保证许可证计划的企业用户。还允许用户到微软开发人员网站下载这个软件。Office 2003和OneNote是微软Office系统系列软件中的一部分,内容包括Office 2003、Visio图形化管理软件、InfoPath、SharePoint门户服务器、实时通信服…  相似文献   

12.
Microsoft2月11日宣布将于3月底发布用于Office和客户端Exchange Outlook 98最终版。 Outlook 98不仅能满足传统的  相似文献   

13.
《办公自动化》2011,(4):17-17
北京,2011年3月22日——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中国云计算市场的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2亿美元。其中超过60%的市场是来自应用软件即服务(AaaS)市场的贡献,主要包括各软件供应商通过云计算方式在线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财务、企业管理以及协作等应用软件。  相似文献   

14.
微软Ms Office携操作系统之便,蓝天白云的旗帜几乎占据了每一台PC的桌面,无怪乎有人说:“撼山易,撼微软难”!然而在公元2002年10月26日,当踌躇满志的无锡永中公司总经理曹参在永中Office V1.0正式版发布会上宣称:“MS Office已经成为历史!”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挑战微软,国产Office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5.
王志军 《电脑时空》2009,(6):116-116
微软下一代办公组件Office 14已经进入内测阶段,据官方消息,Office 14已经正式更名为Office 2010,虽然正式版本的发布日期要到明年,但一个技术预览版本已经被国外网友泄漏出来(以下简称为Office 2010),这个技术预览版本的文件大小为1.31GB,包含几乎所有Office组件,普通用户如果安装了Office 2003或Office 2007,建议先卸载旧版本。  相似文献   

16.
市场信息     
中文版Win 95及office 95宣布上市 国内用户拭目而待的中文版Windows 95及Office 95于3月14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宣布上市。新闻发布地点的选择表明两种软件在本地化开发上所取得的成功得到了中国政府和大众的认同。 据悉,历时一年多的中文版Windows 95和Office 95开发是在电子工业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等部门指导下,由Microsoft联合长城、联想、北大  相似文献   

17.
激动人心的时刻即将到来:新一代办公软件Office2007已经定于年底在北京正式发布。在五月公开发布Office2007Beta2之后,超过350万人进行了下载,微软收集到了关于新用户界面和新功能的大量反馈。9月14日,微软又发布了Beta2版的更新版本—Beta2Technical Refresh(TR)版本。那么,距  相似文献   

18.
2012年3月7日,Creaform形创公司发布了2011年度财务报告。  相似文献   

19.
业界资讯     
《软件世界》2011,(4):8-9
今年全球IT支出将增长5.6% 3月30日,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最新报告称,2011年全球IT支出将达到3.6万亿美元,增幅为5.6%。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天地》2014,(3):93-93
3月26日,金山办公软件在中国正式发布了WPS Office 6.0 for Android(以下简称“WPS6.0”),并承诺全球用户可永久免费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