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公共空间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城市内的公共空间——广场,成为人们平时休闲的主要场所,但是由于一些人的观念出现偏差,以及对西方广场设计实行“拿来主义”,使得我国一些广场出现了规模偏大,没有太高的实用价值等一系列问题,人地矛盾更加突出,我们应当正确看待西方设计,讲究实事求是,吸取其精华,结合我国实际设计出适合于我国居民需求的广场。  相似文献   

2.
从城市的本质入手分析其设计需求,并提出相应对策。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存在形式之一,具有城市公共空间的共性,和其特殊性,由此提出城市广场在使用上的多样性需求和环境形象的整体性需求,针对两种设计需求提出几点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袁军  刘佳琪 《上海包装》2024,(2):111-11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进行日常生活、交流互动、休闲娱乐和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其环境艺术设计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城市形象。因此,如何运用创新策略,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的水平,成为当今城市规划和设计领域亟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概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与特点、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内涵以及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现状和创新策略。以某城市广场为例,详细分析了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方案在人性化、生态环保、地域文化特色和多功能设计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和创新成果,以期为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城市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城市历史文化和艺术风貌,是城市精神生活的象征。长期以来由于重视功能分区、经济效益与形式主义的设计方法,忽视了使用者的行为、心理之需,造成了一些城市广场发展过程中人性的失落。为此本文具体探讨了如何将人性化设计理念具体落实到城市广场中去,在城市广场空间中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5.
倪春洪 《包装工程》2015,36(8):43-46
目的研究公共空间内满足特殊群体生活需求的交互设计。方法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实际生存体验,分析特殊群体的人本需求设计,探索老人、儿童、残障人士、视障人士的生活需求,对人与人之间或人与物之间的交互设计进行有效分析。结论设计应为人的生活提供便利,通过对公共空间内导视系统设计的深入研究与分析,关注特殊群体的实际生活所需,用体验设计、交互设计等方式体现社会生活的人本关怀,让人们通过导视系统设计来感受宜居城市家园的人本情怀。  相似文献   

6.
王锡金  赵灵芝 《包装工程》2023,44(2):312-315
目的 探索公共空间对公共设施的基本要求与发展趋势,总结多样化的设计策略。方法 遍布城市不同公共空间的公共设施是与人们联系紧密的一种物质形式,是公共性与交互性的统一,代表着人们的现实生活质量。从公共空间中公共设施的基本性质和存在价值入手,以整体性视角对其进行审视,并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实际与人们的现实需求,深入公共空间中公共设施的内部细节,分不同方面就其设计思路与创新方向展开探讨,最终以通用性、审美性、人文性等基础特点为支撑,从不同的设计细节与具体方法展开系统的研究与论述。结论 公共空间的属性不同,存在其中的公共设施也多有不同,在具体设计中应从整体的设计追求与功能出发,遵循舒缓人们的精神压力、为公共空间增添亮点等要求,促就更大意义上的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7.
探究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在校园广场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提出适应儿童成长空间的设计策略,为儿童提供和谐友好的成长环境。基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遵循图示、同化、顺应、平衡四个基本认知概念,从空间和色彩认知维度对现有儿童公共空间进行分析。认为儿童空间应具备环境舒适性、意识私密性、空间探索性等属性特征,而色彩乏味、材质粗糙、功能单一为当前儿童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将理论整体结合上述空间属性需求引入校园广场空间设计,从形态认知、色彩认知、功能认知三个层面入手,围绕儿童的行为自发性、社会趋向性、思维多变性进行设计研究,体现了儿童空间构建的多元化需求及学科交叉性,有效改善了儿童成长环境,能够为儿童成长空间的设计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城市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公共空间的范围和形式也随之丰富和发展,而空间的内容必然随着空间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空间的变化,人们对空间的需求从简单的满足审美与功能的需求,逐渐转变为对文化、情感以及精神方面和美学价值的需求。千篇一律的拿来主义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大众的需求,而情感化的设计则为当今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考。本文以唐纳德在《情感化设计》中的三个层面作为理论基础,对城市空间情感化设计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张瑶瑶 《包装工程》2019,40(10):304-306
目的从多维视角探析城市公共休憩空间的公共设施设计策略。方法立足于城市公共休憩空间的公共设施设计的存在意义及现实价值,结合城市公共休憩空间的公共设施设计中存在的盲目照搬、程式化和维护管理不到位等现状展开探究,并借此引申出其在造型、色彩和功能上的设计理念及方式,再深入细节,探索仿生、通用、交互、可持续等具体的设计路径,总结设计的注意事项和具体的设计实例。结论公共休憩空间中的公共设施是城市空间的要素之一,其设计方向必须立足于公共性和交互性,从多方入手,最大化地满足人们休息、交流的需求,降低城市快节奏生活给人们造成的心理压力,缓解人情冷漠的问题,给城市增添亮点,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愉悦。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空间营造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在大学校园空间营造这一方面,人们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空间是否符合其心理感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主要是分析高校校园公共空间中灰空间的应用,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校园校园空间营造不仅仅是单纯的满足知识方面的索养,更应该达到人们心理满足的要求。在现如今设计中,正逐步的向这个方向发展,推动校园公共空间的进一步发展,绿色设计逐渐被忽略,灰空间设计融合自然,设计理念本着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为主,模糊了空间的具体概念充分诠释建筑物与自然景观的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11.
孔伟 《上海包装》2023,(12):101-103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城市对绿化建设更加重视,城市附属绿地的面积也不断增加。然而当前城市附属绿地景观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难以满足人们对公共空间的需求,未能发挥社会公共角色的作用。基于此,结合当代城市生活特点,提出了不同功能属性城市附属绿地的提升要点及景观设计策略,以期对缓解附属绿地设计与使用之间的矛盾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叙事,分析公共空间的生活主体的设定与考量,通过对主体行为层面的综合分析,探讨城市公共空间体验设计方法。方法通过对"商业广场"这一典型性城市公共空间中不同类型主体的行为和空间体验的综合研究,分析其公共生活的行为特征与情感诉求,探讨叙事型公共空间形式与主体空间体验之间的联系。以上海汇智国际商业中心广场主题活动策划与设计为例,探讨在现有城市文脉和行为主体集体经验的基础之上,用叙事方式营造公共空间体验,满足公共生活主体情感诉求的设计方式。结论从叙事角度全面、真实地观察城市公共空间中多类主体的行为和体验,可以避免政策视角或商业视角的片面性和狭隘性,保障伦理视角的真实性、多样性和公平性,尽量规避关注盲点,为可持续、和谐的城市发展提供设计支持。  相似文献   

13.
刘丽雅 《包装工程》2019,40(6):213-216
目的从人的行为心理角度入手,研究公共空间中互动体验城市坐具,使人在公共空间内得到短暂的休憩,心理需求得到关怀与满足。方法通过观察人在公共空间下的行为心理,提出城市坐具的互动式体验策略与方法,并通过互动体验城市坐具设计案例说明与验证。结论通过人的行为心理需求提供可变化的互动体验,促进公共空间与人的公共生活之间产生良好的互动,在积极的互动中去除消极因素,增加人们的户外休闲带来的愉悦体验,提升公共坐具的使用质量。  相似文献   

14.
杨佳 《中国科技博览》2012,(33):469-469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业也随之得到了空前的进步。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需求越来越高,对建筑的室内外的空间设计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为了开拓更广阔的经济市场,相关建筑和设计单位有必要深入研究与探讨我国室内外设计的相关问题和发展方向。本文针对我国国情,结合城乡公共建筑特点,对建筑室内外设计提出一些问题和观点。以提高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空间,并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任嘉利 《包装工程》2021,42(10):300-302, 308
目的 探索当前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重要价值及具体策略.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中公共空间的不断扩展,公共设施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城市公共设施的范围及定义着手,结合城市公共设施对人民的生活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分析其创新和发展的必要性.以城市广场、街道、公园为代表,从各领域的设计目标和设计需求出发,总结了城市公共设施设计中激发活力、提高适应性、增强功能性和实现多样化等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索了具体的设计思路与方法.结论 城市公共设施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城市的形象,也展示着城市的文化和内蕴,只有结合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进行个性化、合理化的设计创新,才能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进而提升城市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6.
正引言城市滨水空间是指城市中的江、河、湖、海等水体与人工性的环境相结合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中的重要边界,也是最具特色的一类城市公共空间。近年来,随着人们的休闲和生态审美需求的提高,人们开始对已经建成的滨水空间景观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本文将以滨水区域休憩空间设计走上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目标,总结当代滨水区域水景观设计理念和方法,为今后设计及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从城市公共环境无障碍设施设计的微观角度,结合一些典型实例讨论我国中小企业目前相关工程的现状与建设经验,并与国外的成功案例进行比较,进而提出了切实符合人们心理和情感需求的中小城市无障碍环境建构理论和方法体系,以期对城市公共环境的规划建筑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启示及方法.  相似文献   

18.
龙婷 《工业设计》2012,(3):30-30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其实也是一门公共艺术设计,指对那些开放性质、公开特性的,由人们自由参与和认可的公共性空间进行专业性艺术创造的设计。必须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规划,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人类自身,明确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适应自然的演化过程,那么景观规划设计就变得毫无意义。此次我就武汉月湖广场的规划提出些我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迅速增多的城市文化广场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城市文化广场逐渐成为城市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为我们的生活空间提供了更多的物质线索。城市文化广场传递着美的韵律和节奏是一种公共艺术形态。不同的城市文化广场设计对象有着不同的设计要求及内容,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注重城市整体性环境,优化城市环境质量,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及文化修养。本文从这一点出发,介绍城市中文化广场的环境设计。  相似文献   

20.
贺炜 《包装工程》2024,(10):366-368, 384
目的 探寻出一种基于儿童发展需求的公共游乐设施设计策略,以便设计出更好、更受欢迎、更具价值的儿童公共游乐设施。方法 分别从儿童的游戏需求、儿童的运动需求、儿童的安全性需求、儿童的审美需求、儿童的发展需求、儿童的视觉需求这几个方面对公共游乐设施设计展开探索。结论 公共空间中增设儿童公共游乐设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为了使游乐设施发挥更大的功效,应该基于儿童的各项发展需求展开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