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区域地质背景出发,结合地震、岩心、测井资料,根据沉积构造、砂体厚度、粒度分析、测井相分析确定了吐哈盆地丘东地区西山窑组沉积相类型。由于工区北部几乎没有井的控制,我们借助地震反演方法,得到西三窑组砂组厚度变化图,从而对丘东地区沉积微相进行综合研究。认为该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沉积,其中分流河道、河漫沼泽、分流河道间、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等微相较为发育。对不同的沉积微相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该区沉积相模式,为油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喇嘛甸油田聚驱上返开发层位(萨Ⅲ油层组),从砂体剖面旋回特征、砂体内部夹层分布、砂体渗透率分布特征、水淹情况以及砂体微相分布特征人手,进行了河流沉积微相二次组合方法和沉积微相相带图绘制方法研究,最终确定了河床滞留沉积等七种沉积微相的组合方法。在试验区绘制了萨Ⅲ32沉积微相相带图,沉积微相分布与剩余油分布对应较好,故认为河流相沉积微相二次组合及相带图绘制方法是可行的,有利于层内剩余油挖潜。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高升油田沙河街组三段较全面的岩心资料及大的构造背景的研究,分析出该区沉积相特征并确定工区岩石相类型及沉积微相类型。为沉积微相分布规律研究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得出高18区块区莲花油层属湖底扇沉积体系,进一步划分为内扇亚相、中扇亚相和外扇亚相,亚相内可进一步划分出主水道微相、漫滩微相等八种微相类型,对高18区莲花油层沉积体系较全面的认识打下基础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排2井区常规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总结研究区目的层段的不同沉积亚、微相的测井响应模式,建立了测井相模式。利用该区的地层倾角资料对目的层段的古水流方向和砂体展布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的古水流方向大致为由北西向南东流,区内沙湾组的沉积环境以河流,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红台油气田侏罗系中统三间房组为研究对象,划分出了10种沉积微相类型,详细描述了主要沉积微相砂体特征,阐明了沉积微相分布规律和时空演化特征。然后通过研究区已知油气藏所属的沉积微相类型分析,确定有利于油气藏发育的沉积微相类型。  相似文献   

6.
以钻井岩心为基础,总结粒度、沉积构造、测井曲线等沉积相标志,从单井沉积学分析人手系统研究了肇州凹陷沙河子组扇三角洲的沉积特征,认为研究区发育扇三角洲平原和扇三角洲前缘2个亚相,并进一步识别出泥石流、水上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湾、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及水下分流河道间湾6种沉积微相。平面上,工区内扇三角洲具有连片发育、混源沉积的特征。剖面上,湖盆水退时期形成的进积岩性剖面建造在湖盆水进时形成的退积岩性剖面之上。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根据区域沉积背景分析,描述泌浅10区所处的大的沉积相带位置,结合动、静态资料分析,综合应用地质、测井信息,根据单井的岩性、电性及沉积旋回性,对整个古城油田泌浅10区进行地层划分和小层对比。在单井相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测井相模板,对泌浅10区沉积微相进行研究,明确了该区的沉积微相特征和砂体展布特征,为该区的后续开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具体应用了地震资料、录井、地质和测井等等,对松辽盆地南部的萨尔图油层I砂组的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并且采用了沿层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对河道砂体的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还利用了拟合分析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了萨尔图油层I砂组的微相类型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和河口坝,沉积相为三角洲前缘亚相,而且已有的勘探成果同时也证实了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油气的有利聚集区。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已实施压裂井的监测资料统计分析,总结出了判断压开层位的定量标准;依据不同沉积微相压裂效果分析,确定了不同类型砂体压裂选层的定量标准通过对压裂层位剩余油富集区地质储量与压裂效果的研究,确定了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分析油井压裂前后试井曲线形态及地层参数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应用试井资料定量选井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塔参1井上寒武统-奥陶系为研究对象,收集了钻井、测井、岩心薄片等资料。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前人资料为基础,对岩石特征、沉积相、地层剖面、生物化石、沉积环境等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现代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理论,研究出该地区沉积体系特征。塔参1井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中段,通过对塔参1井上寒武统-奥陶系沉积相和沉积体系的研究表明,该区主要为一套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体系,寒武系沉积相以局限台地相为主体,奥陶系沉积相有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和陆棚相。  相似文献   

11.
垦西地区沙四段油藏具有埋藏深,构造、沉积背景复杂,储层展布认识不清,致使油气的进一步勘探受到了制约。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利用地震、测井、录井、岩心等资料,从砂岩厚度、砂岩碎屑成分、沉积期古地貌、砂岩重矿物含量等多方面的证据确定研究区沙四段的物源方向,并利用岩石学、粒度分析、测井相、地震相等资料或方法研究沙四段沉积相类型和展布特征,结合构造背景、古地貌等对垦西地区沙四段沉积微相模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三维地质特征模型是油气藏描述的重要手段,对高升油田高18块进行了精细地质建模,在地震解释、测井解释、沉积微相、小层对比、录井解释、物性分析等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该井区的三维精细地质模型【1-3】,实现了沉积微相研究成果的量化应用及与储层参数分布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3.
根据岩性、电性、古生物资料,结合钻井、测井及粒度资料等综合分析认为高青油田沙一段属于滨浅湖亚相沉积,主要发育滨浅湖滩坝、坝缘、泥坪及生物浅滩和滩缘5种沉积微相。沙一段沉积物主要来自西南部的青城凸起。垂向上,下部为陆源的砂岩、粉砂岩发育的滩坝,上部为含丰富生物碎屑的灰岩中夹薄层粉砂质条带。平面上,砂体多呈现条带状,各微相间互分布。不同小层的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研究受沉积相带控制作用明显。鉴于其含特殊岩性,对其曲线特征及砂体展布的研究也将会对其他地区类似沉积环境储层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延长组长6油层组是延长石油油田的勘查目的油层,主要石油地质特点为:沉积微相控制储层岩性,成岩作用的控制物性,以及缺乏局部构造等。本文基于储层沉积相研究,对研究区域的储层砂体的岩石特征与成岩作用以及孔隙结构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依据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及相关前人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盒8段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进行了研究。在前人对研究区该层位属于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的基础上,对三角洲平原亚相和三角洲前缘亚相的划分范围进行了调整,其中将三角洲平原亚相的范围向盆地中心扩大,形成所谓的"大平原,小前缘"格局。并以这种格局为指导思想,对下一步勘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井网的不断加密,为精细描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针对喇嘛甸油田河道砂体发育,叠加严重,不同区块成因单元数量不一致:同一河道内砂体连通效果差,注采关系不完善等矛盾,加密后的相带分布应重新研究,以逐步提高描述质量。本文针对喇嘛甸油田聚驱上返开发层位(萨Ⅲ油层组),从砂体剖面旋回特征、砂体内部夹层分布、砂体渗透率分布特征、水淹情况以及砂体微相分布特征入手,按河流沉积微相展布规律,发展平面成因分析模式预测相带图的沉积微相精细划分技术。  相似文献   

17.
张磊 《中国科技博览》2013,(37):545-545
本文通过井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技术与地质沉积研究有机结合,落实构造,并结合岩心、测井等资料分析储层特征,针对辽河油田东部凹陷黄于热构造带更黄66井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S3上段两套含油砂组,从已知产油气的井点位置出发,进行过井地震剖面与反演波阻抗的对比论证,进行含油砂体空间展布特征精细刻画,确定有利含烃砂体的分布,在滚动勘探老区扩边、增储上产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关键并的岩心、钻井、测并分析为基础,通过区域连井地震剖面,识别构成三级层序的高频层序,建立研究区层序地层格架,再通过岩一电对比技术、井一震标定技术,分析地层时空展布和主要目的层序的沉积体系与沉积相构成,确定相类型与相分布、储层成因类型及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19.
探索一种陆上河流与湖泊双重作用下的砂体预测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测井与岩心资料标定沉积类型、岩性组合、沉积构造与砂体宽度等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砂体宽度与其沉积微相之间地质规律,并预测砂体的形态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东营凹陷王家岗油田通61区块的沉积特征,详细介绍了该区沉积的主依据。对沉积微相类型与特征进行了论述,对沉积相展布作了说明,并阐明了此期的沉积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