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近日发布了《2013上半年垃圾短信报告》。报告显示,2013年上半年全国垃圾短信总量超过2000亿条,广告推销类垃圾短信最多,诈骗类短信危害最大。作为困扰手机用户的顽疾,垃圾短信已经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这份报告以中国大陆地区9800万条用户举报的垃圾短信为分析样本,整理出垃圾短信的现状、趋势、类别、号段特征等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2.
热点新闻     
《通信世界》2013,(30):5-5
本刊讯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近日发布了《2013上半年垃圾短信报告》。报告显示,2013年上半年全国垃圾短信总量超过2000亿条,广告推销类垃圾短信最多,诈骗类短信危害最大。作为困扰手机用户的顽疾,垃圾短信已经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杨海玉 《通信世界》2006,(45A):22-23
中国互联网协会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手机用户平均每周收到8.29条垃圾短信,每周收到10-20条垃圾短信的用户占14.19%,而每周收到40条以上垃圾短信的用户居然占6.25%,这些垃圾短信以商品广告,服务类居多,只有1.84%的用户对所收到的垃圾短信回复过。因此,称垃圾短信是“公害”一点都不为过。这项由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中心承担的2006年第一次手机短信信息状况调查于7月份结束,其结果在近日举的“中国绿色手机文化建设研讨会”上一发布,即引起业界一片哗然,也更凸显了我国绿色手机文化建设工业的必要性和艰巨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垃圾短信的治理与疏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 短信业务作为广大手机用户使用最多的增值业务之一,日均短信量早已超过10亿条,然而在移动通信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垃圾短信问题成为业界的困扰,垃圾短信问题引起了客户不满,浪费了网络资源,由此带来的用户隐私泄露等问题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据<2007年手机短信息调查报告>显示,2007年垃圾短信发送量达到3 538亿条,与2006年相比增加了1 702亿条,增幅达92.7%.垃圾短信有可能会影响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有效解决垃圾短信问题是保证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陈志刚 《通信世界》2010,(33):10-10
近期的一个调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手机用户每周平均收到短信43.4条,其中垃圾短信12.0条,占比27.6%。同时,有74.54%的用户表示收到过欺诈类短信,另有2/3的用户表示收到过房地产业推销短信等。另外,有近七成的用户认为垃圾短信的存在原因为运营商从中获得了利益。在对垃圾短信治理责任的调查中,71.3%的用户认为运营商应承担治理垃圾短信的责任。为了解决垃圾短信问题,运营商和行管部门采取过很多办法,比如建立垃圾短信治理平台,  相似文献   

6.
陈进 《无线互联科技》2012,(12):159-159
手机短信属于一种亚文化,其形成和影响力离不开主文化的大前提。本文在详解了手机垃圾短信成因及对社会负面效应与影响,针对手机垃圾短信安全问题出现的负面效应,文者从政策法规与技术手段两个方面提出了垃圾短信的安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因为垃圾短信的泛滥,手机短信在给用户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烦恼。有人员告诉笔者,他们的电脑里装了特定的软件,通过这软件一次就能发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条短信。  相似文献   

8.
树子 《数字通信》2007,(12):104-106
伴随短信服务而出现的大量商业类短信.骚扰类短信,诈骗类短信正逐渐成为社会公害。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联络方式,手机短信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一些商家趁机打上了手机用户的主意。但是由于短信从内容到发送,基本上处于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所以大量广告.诈骗性质的垃圾短信令手机用户叫苦不迭。今天我们就要告诉大家,如何使用智能手机来过滤我们收到的垃圾短信。[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手机短信由于其传递信息的可靠性高、准确性好、价格优惠等优点深受用户信赖,但是随之产生的垃圾短信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影响到手机用户的正常生活,拦截和过滤垃圾短信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当前我国垃圾短信过滤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手机短信由于其传递信息的可靠性高、准确性好、价格优惠等优点深受用户信赖,但是随之产生的垃圾短信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影响到手机用户的正常生活,拦截和过滤垃圾短信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当前我国垃圾短信过滤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以及网络科技的创新,手机短信业务也因其价格便宜、形式新颖、方便快捷,博得了广大手机用户的青睐,但大部分手机用户在享受到通信便捷的同时都曾遭遇且正在面对垃圾短信的骚扰,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整治垃圾短信,政府要求运营企业落实实名登记,在实名登记实行一段时间后,媒体报道垃圾短信依然困扰着广大用户。为此,需要分析垃圾短信存在的原因,多方努力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整治垃圾短信。  相似文献   

12.
每一个手机用户,恐怕都有收到垃圾短信的经历,从代办证书到中奖信息,从产品信息到骚扰短信,归根结底,这些垃圾短信大多为欺诈信息和不良广告。中国是一个手机大国,更是一个手机短信大国,而目前的垃圾短信,已经成为变相的城市“牛皮癣”,不折不扣的社会公害,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并使一些手机用户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一段时间以来,垃圾短信似乎一直处于无人监管的逍遥状态,并未见运营商、监管部门采取过什么切实有力的措施,法律空白,监管部门的执法权,运营商的执法权利,等等,成为运营商和监管者任垃圾短信逍遥游的借口;消费者更是处于无计…  相似文献   

13.
手机短信是读者朋友经常用到的一种沟通方式。然而,垃圾短信的泛滥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手机用户,当然不愿意收到垃圾短信。来电防火墙比较常见,而短信防火墙一类的软件却很少见!现在好了,只要你的S60智能手机安装上《短信拦截》这款短信防火墙,就可以轻松“拒绝”垃圾短信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移动通信》2009,(14):95-95
根据工信部近日公布的信息,运营商的手机短信过滤软件免费下载服务将向用户推出,手机用户安装后可自动识别垃圾短信。据悉,第二季度垃圾短信治理工作主要围绕自查整改、网间协同、技术防范、用户服务、监督考核等五方面,继续加大对运营商自有短信群发端口滥发垃圾短信、个人手机号码滥发垃圾短信,以及网间垃圾短信等三类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  相似文献   

15.
杨海玉 《通信世界》2006,(45):22-23
中国互联网协会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手机用户平均每周收到8.29条垃圾短信,每周收到10~20条垃圾短信的用户占14.19%,而每周收到40条以上垃圾短信的用户居然占6.25%,这些垃圾短信以商品广告、服务类居多,只有1.84%的用户对所收到的垃圾短信回复过。因此,称垃圾短信是“公害”一点都不为过。这项由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中心承担的2006年第一次手机短信信息状况调查于7月份结束,其结果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绿色手机文化建设研讨会”上一发布,即引起业界一片哗然,也更凸显了我国绿色手机文化建设工作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16.
要问中国人面对的最大的信息骚扰是什么,不是在世界上广为存在的垃圾邮件,而是垃圾短信。中国的网民刚刚超过三亿,而中国的手机用户已经接近四亿,每年中国人发送的短信超过了几千亿条,而其中有相当比例的短信都是垃圾短信,而不良短信又占了其中的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17.
在通信业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手机短信业务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凭借方便、快捷、便宜的优点迅速成为移动现代社会的第五媒体。收集短信服务在使用的过程中,"垃圾短信"的问题逐渐凸显,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服务市场的稳定。文章站在技术研究的角度,提出了关于垃圾短信治理平台的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18.
2007年以来,各大运营商都通过技术手段对垃圾短信进行了治理,但随着信息技术与信息传播更新迭替,垃圾短信制造者的手段不断更新变化,不断寻找管理上和系统上的漏洞,近期发现这些垃圾短信制造者利用月初"1日"系统出账这个特殊时间进行大量垃圾短信发送,造成大量欠费;本文主要针对此问题对"1日零时"现象进行有效治理,并通过实现网间垃圾短信治理,优化垃圾短信拦截系统能力等多方面对垃圾短信问题进行了全面有效治理,使垃圾短信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19.
信息产业部20日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电话用户总数超过7.9亿户,其中固定电话超过3.65亿户。中国移动电话用户已超过4.26亿户,中国手机用户上半年发送短信两千多亿条。我国手机用户又迎来新一轮快速增长。上半年手机用户增加3294.3万户,月均增长549.05万户。由此带来的手机短信发送量也达到2029.6亿条,比上年同期增长45.8%。手机普及率已达到每百人32.7部。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20.
垃圾短信监控的原理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垃圾短信监控是针对手机短信的安全而提出的一个新课题.短信业务系统的安全隐患存在于接入部分、短信中心和短信网关,现网中应用较多的监控机制有3种:实时过滤机制、话单分析机制和协议监测机制.它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可以组合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