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潮流中,3000万建筑工人是一支中坚的主力军,然而目前建筑业中唯一的专业科普期刊——《建筑工人》,每期发行量不过10万多册,笔者推算,平均300名建筑职工才拥有1份。由此可见,《建筑工人》的供需比例很不平衡,《建筑工人》的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2.
黄亦岳 《建筑工人》2005,(11):23-23
《建筑工人》杂志自创刊以来,以她独特的办刊风格,吸引了众多的建设者,成为全国建筑行业职工的良师益友,在全国同类刊物中享有盛誉。  相似文献   

3.
<正>我是《建筑工人》的老作者,也是忠实读者。近十几年来我陆续发表了80余篇文稿,也拜读了《建筑工人》不少的好文章,从中受益匪浅。《建筑工人》办刊30年来,充分体现了"科学、实用、通俗、趣味、多彩"的办刊特色,名副其实地成为我国建筑界和期刊界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的优秀期刊,深受广大建筑工人、建筑工作者和有关社会各界的爱戴。  相似文献   

4.
王春 《建筑工人》2009,(1):31-31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在工程处工作已整整30个年头。人到中年的我回顾在建设战线所走过的路,我与《建筑工人》杂志的情意最深,我思想上的提高,工作上的进步,技术上的成熟,都受益于《建筑工人》杂志。  相似文献   

5.
钱锡南 《建筑工人》2010,31(3):24-24
一本常办常新的《建筑工人》,“她”的身影经常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每每翻阅,一种语言无法形容的热爱就会油然而生,总有一种爱不释手、百看不厌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李振申 《建筑工人》2010,31(5):48-48
我给《建筑工人》写稿已有近20年的时间了,供稿近30余篇。我身边常有一些年轻同事问我给《建筑工人》供稿有什么诀窍。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王春 《建筑工人》2012,(9):45-45
人们都说,工作是美丽的。小人物如我之类的“下岗者”却固执地说:工作着是快乐的,美丽不敢奢望,有快乐足矣。回想过往,我自从18岁那年走出家门闯世界,30多年了。官气没沾上,以笔墨渲染的纸张倒有上百斤重。每当费尽心血写就的文章见诸刊端或报缝间,或于严肃的会议上从领导者的口中吐出,往往便趾高气扬、手舞足蹈。但就在那年,  相似文献   

8.
王春 《建筑工人》2008,(3):21-21
每捧起新出版的《建筑工人》杂志,闻着丝丝缕缕的墨香。总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激动与欣喜。  相似文献   

9.
《建筑工人》自1980年创刊以来,就一直受到广大读者和作者的青睐。我作为建筑工作者,20多年来与《建筑工人》结下了深情厚义,一直把她作为我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0.
曹文 《建筑工人》2010,(11):4-5
<正>《建筑工人》诞生于改革春风中,一路走来,不觉已至而立之年。我虽然没有看过创刊号,但时常浏览以后的杂志,后来还参与了"刊首抒情"栏目的编辑工作。我虽然不是职业建筑工人,但参与过不少建设项目。从1964年开始修筑学校的夯土夹板  相似文献   

11.
在工间休息时,拿一本书读读,那简单是一种享受,对我们读者来说,最爱读自己的书——《建筑工人》。  相似文献   

12.
李振申 《建筑工人》2010,31(12):8-9
《建筑工人》以其辉煌的业绩,步入了她的而立之年。30年来发行3600余万册,万余件字如珠玑的文稿,惠及了3000余万建设者,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为每个建设者铺路垫脚,真可谓功莫大焉。从创刊的第一天起到现在,她一直陪伴着我。30年来的相伴令我感慨良多!现在我把《建筑工人》杂志所设栏目内容和办刊经历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卞阿根 《建筑工人》2010,31(10):49-49
<正>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已在建筑企业工作了24个年头。回首走过的路程,我不禁感慨万千,心中对《建筑工人》杂志有说不完的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14.
<正>在工间休息时,拿一本书读读,那简直是一种享受。对我们建筑工人来说,最爱读的当然是办给自己的书了,那就是我们最喜爱的《建筑工人》。每当收发员送来几本《建筑工人》,管理站上至干部下至普通职工,都争相阅览,都想先睹为快,有的员工遇到感兴  相似文献   

15.
人的一生,有多种缘分与机遇。我与《建筑工人》结下的不了情如此紧密,就是佐证。我与《建筑工人》的不了情,已走过了29个年头。也就是说自她诞生之日起。就与我风雨相伴,形影不离。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名建筑工人,从《建筑工人》创刊我就订阅,一直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因行业需要,贵刊每期来了,我不但能看上几遍还能写学习贵刊体会日记,到今年3月底统计,我已写学习贵刊体会日记1898篇,达45万多字。还剪贴贵刊文章、照片129篇(幅)。我感到贵刊紧紧围绕全国建筑行业为中心,积极宣传交流、介绍建筑质量、技术安全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在文艺百花园里占一角落,深入人心起到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问:写稿没有素材怎么办? 答:立足本职,克服困难,到实践中去采访。  相似文献   

18.
王克孝 《建筑工人》2005,(11):47-47
我军旅生涯24春,国企建筑工人19载。1993年退休。回首我脱下军服,换穿工人装,迈进建筑大军时的“录像”,故事很多。但最难忘的是与一位“年轻人”——《建筑工人》结下“永恒的深情。”喜庆日是1980年7月15日。在这之前,在我身居建筑岗位的岁月里,尽管有军事院校文凭,但学非所用,因此,有人说外行人怎么能……人耳不悦的声音。为变成内行,我不耻下问,在实践中“充电”,  相似文献   

19.
王春 《建筑工人》2008,(11):21-21
我当了《建筑工人》杂志多年的忠实读者,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缘于我对她的真心实意,缘于我对她的忠心耿耿,总是和她魂牵梦绕,一年一年的订阅,一期一期的装订,一篇一篇的拜读,她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每月都在期待与她谋面。  相似文献   

20.
黄绍新 《建筑工人》2010,31(12):6-7
<正>有句谚语说:"一日拜师,终生受益。"我和《建筑工人》之间的情愫,也可以用这一句话来概括。30年弹指一挥间。30年间,《建筑工人》已从百花期刊中的一株小苗,成长为一棵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