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仝晖 《建筑师》2005,(1):33-36
观念的分析与比较是建筑认识的重要途径。文章尝试在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建筑观的对比中,辨析新现代主义建筑的内涵所在,以期在当代文化思维变化的背景中,对当代建筑的发展趋向有所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2.
《门窗》2013,(9)
现代主义建筑与后现代主义建筑之间有着紧密相关的联系。从发展趋势上来说,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起源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后现代主义建筑也是在现代主义建筑之上发展起来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兴起是现代主义建筑没落的直接影响因素。本文从现代主义建筑与后现代主义建筑两者的概念入手,着重分析两者之间关系,并对现代主义建筑没落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星期进行详细论述,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王凯 《华中建筑》2006,24(12):3-4,11
通过对中西方哲学中的后现代主义以及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比较,对当代中国建筑界中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本质和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指出二者在语境上面重要区别的同时,试图给出中国建筑思想中后现代主义流行的意识形态层面原因的一种解释.  相似文献   

4.
郭济朝  方可 《门窗》2013,(2):223-224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建筑观念发生了两次重大的转折:第一次是从古典建筑到现代建筑的转变,第二次是从现代建筑到后现代建筑的转变。后现代主义在批判现代主义千篇一律的建筑风格中产生并发展。后现代主义思想没有清晰的模式和体系,也没有一种明确的设计风格宗旨,但要求在形式上对现代主义进行颠覆。后现代建筑在中国也有着很多的实践,本文以保罗·安德鲁设计的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为例,简析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相关特征。  相似文献   

5.
当代瑞士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当代瑞士建筑的发展并对瑞士当代建筑的主要特征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6.
文章梳理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端、发展中形成的理论和具体的建筑实践,总结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三方面特征——装饰主义、文脉主义和隐喻主义,并对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后现代建筑大师罗伯特文丘里、里卡多波菲尔和米歇尔格雷夫斯的建筑理论和作品进行了阐释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意识的提高.形式的问题又一次被画上问号,以当代视野重新反思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应对当代文化、自然和物质资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实验建筑的探索也就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意识的提高,形式的问题又一次被画上问号,以当代视野重新反思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应对当代文化、自然和物质资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实验建筑的探索也就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晚期现代建筑思潮自产生的那天起就强烈地吸引着建筑师、理论家们的注意力 .如何在纷繁的建筑现象中掌握其本质思想 ,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问题就是宏观地把握西方当代建筑的整体状况和建筑活动 ,力求抛开各种建筑思潮表面及形式上的东西 ,结合当代国外著名建筑师的创作思想及作品 ,从关心人的基本思想、建筑的兼容性、历史与传统、革命性与演化性等诸多方面 ,对其思想本质及内涵进行深刻总结、精辟概括 ,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 ,以期达到纲举目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万书元 《新建筑》1999,(4):66-69
主要论述了新现代主义建筑的理论基础,内涵,美学特征及其对当代建筑实践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宁 《建筑与文化》2012,(11):80-81
"巨石"建筑是当代建筑中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它的大量涌现与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主导下的美学变迁有紧密联系。原始的巨石建筑是古人对于"崇高感"的朴素表达,而当代建筑则体现了利奥塔后现代美学对于"崇高"的重新诠释,呈现出更为多样的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12.
This essay examines the assimilation and progressive devaluation of typological theory into American post-modern historicism between the late seventies and early eighties, when theory was transformed from a critical means of resistance to the commodified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of multinational capitalism into an affirmative instrument of the forces it was initially intended to oppose. This episode raises issues that are central to a crit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ideas and images within the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culture industry” and illuminates some of the broader conditions of contemporary culture that have profoundly affected the role of architecture within it. Most significantly, perhaps, it exemplifies the unwillingness or inability of most recent “avant-garde” positions within architecture to address substantially the role of architecture and the city as economic and cultural commodities. This essay addresses two points along the brief trajectory of type theory in the United States that underscore its significance—its initial mode of reception within architectural academia and its selective assimilation into post-modernist architectural practice—and concludes with an examination of its defenselessness against the broader realities of architecture's role as an instrumentalized symbol within a mass-mediated, market-driven culture.  相似文献   

13.
许铭哲 《华中建筑》2008,26(2):15-20
该文探讨了当代台湾建筑的古典意涵倾向及其原因,分析了这类建筑的三种表现:新古典主义的路线;后现代主义的路线;古典与前卫建筑的并置与融合。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基督救恩之光教会的规划设计与营造的过程,讨论台湾建筑师廖伟立的设计观念。其坚持体现了从后现代时期跨越到全球化年代的转变,作品反映了地方化之于台湾当代建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徐希  徐洁 《时代建筑》2013,(5):152-157
文章简要介绍了当代爱尔兰建筑的发展与背景,以及爱尔兰建筑师面对当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带来的剧烈变化,以深深根植于现代主义建筑传统和爱尔兰本土文化的、实用、理性的设计策略,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后现代文化与信息时代社会特征,剖析文化建筑设计内涵,结合案例分析解读文化建筑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7.
刘书宏 《山西建筑》2009,35(19):16-17
对符号学、符号学在建筑上的应用、符号学的层次等进行了介绍,研究了符号学的观点,指出结构符号学的理论产生跟后现代建筑的兴起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对建筑符号的理论分析,帮助人们认识建筑的文化意涵及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建筑的阅读中,有相当一部分建筑师的作品及其建筑理论是非常艰涩与难懂的,原因可能就在于当代建筑涉及的问题以及其广泛使用的建筑语汇在很大程度上已远远超出了传统建筑本体所能涵盖的范畴,在一个更大的问题域中与相关的文学、艺术、社会哲学等多学科理论相互交叉、引用,因而带来阅读的困难。本文试图将当代建筑阅读纳入到整个后现代社会、哲学语境之中,以期对当代建筑解读寻求一些可能性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9.
古建今作     
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的今天,仿古建筑不仅很好地反映社会和技术的进步,而且也是当地地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在现代营造技术下,如何体现传统建筑的特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该论文通过工程实践的总结(主要包括混凝土代替传统木结构工艺、预制构件的制作和现代饰面材料的使用等方面),得出一套比较完整的仿古建筑施工工艺,列举了混凝土仿古建筑的柱、墙面、梁架、屋顶、细部构件等主要构造做法。同时,针对实践成果,总结优劣,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建筑历数千年传承的土木营造方式,是古代中国自然、经济、社会、技术、政治、审美等各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既是历代劳动人民创造智慧的记录,又是历史沧桑的见证,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探其本源对当代中国建筑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